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icon19
青苗天地
2014.03.09
2014.03.09 : 文章
  恩 賜 王景軒 香港鄧鏡波書院 三丙 小時候上幼稚園,吃茶點前,老師也許會要我們誦唸:「感謝天父賜我飲食……」那時候, 我們知不知道自己在唸甚麼,又明白了多少句子裡的意義?現在看來,終究是老師們要求我們從小就懂得時時刻刻感恩,感謝上天的恩賜。 生活中,我們有多少次把目光從電子屏幕上移開,看看天底下的風景。湛藍湛藍的大海、古老翠綠的大樹、無垠的藍天與白雲,它們的姿態都那麼美麗。簡單如窗外的景色,那怕污煙瘴氣,也有一梱樹、一小片天空能讓我們透透氣, 這也是上天的恩賜。「感謝天主,為祂莫可名言的恩賜。」(格後9:15)  如果上面的文字,讓我們驚覺自己沒有好好體察自己的生活,那我們就要稍稍回過神來,整理一下生活的軌跡。生活上的急速節奏、無形壓力都麻醉了我們的神經,一直營營役役。於是, 我們失去了感受恩賜,以及感謝恩賜的能力。 要感受恩賜,先要拋開自己,意思是把自己看得卑微一點,像把自己比作茫茫宇宙裡的一顆塵粒。然而,這顆塵粒會呼吸、會思考、會走動,還會表達,不神奇嗎?再想像下去,這塵粒有疼愛自己的父母,有與自己一脈相承的下一代,還落戶在太陽系裡,不太冷又不太熱,又有空氣和水的地球,不幸運嗎?然後,這塵粒又在繁榮升平的城市裡,用著地球富裕資源,在二十一世紀裡享受高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這樣的我們不幸福嗎?是天主賜下了生命給我們這些塵粒。「是你將生命的恩惠賜給了我,細心照顧維持了我的氣息。」(約10:12)    如是這般,感應到上天賜給的恩典,我們要持謙卑的心,多多感謝。常常覺得自己受到眷顧,讓我們不因為比較而覺得自己有所匱乏,不因為自以為有所匱乏而產生負面想法,走上歪路,就如同聖詠119:29裡說:「求你不要使我走錯誤的道路,求你恩賜我常遵守你的法度。」   敬師日與我   羅淑媚 德貞女子中學 四信 每年九月十日,香港不少學校都會舉行「敬師日」活動。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敬師日。我一早回到學校,驟眼看過去,門口已有幾位同學,背著書包,包圍著一位女老師高聲談話,並不時傳出笑聲。我繼續舉步向教室前進,在上樓梯期間,遇到一位相熟的老師。平時,我一定會低下頭,微微點頭或當作看不見老師;因為我知道即使打招呼,老師都是經常不回應我。想起今天是敬師日,我不應該因失敗而不在這個本應尊敬老師的日子,沒有向老師打招呼或問候,反而,我更應該向他們打招呼。無論失敗與成功,至少,我在這天向老師表達了我應有的尊重。 於是,我強裝鎮定,表現出和平常一樣的走路姿勢。其實,只有我才會知道自己的心跳得有多快, 小腿是如何在打顫。我揮著手,向著這位老師說了聲:「早安!」意料之外,那位老師也回了我一聲: 「早安呀!」隨後,老師就走了,我也轉身繼續走向課室。我的心依然跳動不已,摸了摸臉,原來臉頰早已滾燙。 不久,「敬師日」活動開始了,我們部份學生由教室前往禮堂,其餘則在課室觀看直播。我是在禮堂觀禮的其中一員,在觀禮的過程中,我留意到和同學坐在一起的老師,會和同學談話;最後的活動是唱《良師頌》,唱完後可以自行放學了。這時,大家將準備好的禮物拿出來,並說出祝福語。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老師,並感激他們對自己的教導。   我希望以後每天都是敬師日。大家能尊敬老師, 將來回到母校,看望一下那些曾教導過你的老師。   成為謙遜的僕人   陳瑤玲 聖安當女書院 四A  所謂「施比受更有福」,我一向很喜歡當義工,聽到學校宗教組招募義工,為少數族裔與單親家庭學童補習,我立即聯同好友向老師報名。 在開始服務前,老師先為我們講解是次活動之目的,除了服務他人外,也是回應天主愛的召叫,仿傚學校主保聖人聖安當捨己為人的精神。 聖安當生於埃及一個富有的基督徒家庭。有一天,他在聖堂裡聽到福音:「你若願意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瑪19:21)他聽了這番話後,便將自己所繼承父母的大筆遺產變賣,他去救濟窮人,然後踏上了獨修的生活。附近的人被他吸引過來,聽他說道理,這讓更多的人認識天主。聖安當捨棄了榮華富貴,甘願將財產分給有需要的人,無私奉獻。 我雖然沒有錢,但我可以用我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協助弱勢社群融入社會。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後,我們便參與四次的工作坊,學習與學童溝通的方法,掌握成為小老師的技巧。及後的每個星期四放學後,我和同學揹著書包,懷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向社區中心走去。經過一天上課, 加上堆積如山的功課,在教導學童時,我感到有點力不從心。但在那小小的房間中,見到一張張天真的臉龐,每人都緊緊地握著鉛筆,一筆筆笨拙但認真的字跡,令我的疲勞頃刻消失,他們專心學習的態度讓我又恢復了衝勁。我的服務對象是一個內斂的初小學生。我翻開他的練習簿,把他不懂的地方逐點解說。可是,他聽後依然一臉懊惱。我們面面相覷,我想:我說錯了話麼?幸好中心的社工為我們解圍,原來那孩子聽不懂我那中英夾雜的說話,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平時說話有這樣的毛病。     這次的義工活動令我可以幫助那些弱勢學童,還讓我明白聖經的道理:「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因為人子, 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谷10:43-45)要懷著無私奉獻的精神,不求回報地去幫助其他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喜樂。我要以基督為榜樣,實踐愛德,成為謙遜的僕人。儘管自己的力量有限,但總有一日,這個社會將充滿愛,變得更和諧共融! 
kjy10_20131027
icon19
青苗天地
2013.10.27
2013.10.27 文章
     良 師 吳偉俊 天主教新民書院 六D  郝老師,不過是某間中學的一位教師,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卻是永遠那麼深重。 在我的記憶中,郝老師是一位比陽光更早到學校、比月亮更晚歸家的人,風雨不改,時間證明了他這習慣。郝老師喜歡穿著白色的衫, 修了一頭短髮,像是卸下一些負擔,每天都以微笑示人。無框眼鏡呵護著他的心靈之窗,彷彿不讓人窺探內心,卻又對別人了解得一覽無遺似的。每當我們有問題向郝老師請教時,他想了以後,會用食指托一托眼鏡,然後再慢慢給我們講解,這個動作已經成了他的標誌。 起初,外貌平凡的他並未令我銘記在心, 只因後來所發生的事,令我發現他的特別,猶如一片黑暗中閃現的星星。 以「飽覽詩書」這個成語形容郝老師是最合適不過了。他雖為中文老師,但也有能力去教授其他科目,所以有時學校也會找他代堂。每當課餘時間,郝老師會為我們分享各方面的知識,上至宇宙天體,下到人文歷史,一言一語總令我們聚精會神地聽過不休。還記得那次, 我和同學在課室討論,當中有些觀點大家有異,於是討論變得愈來愈激烈。最終,我們的爭論聲被正在走廊巡查的郝老師聽到了,他馬上進來制止了我們,並仔細聽取大家的意見。突然,他托一托眼鏡,解開我們的疑問,此時我們才了解到自身的知識層面不高。郝老師的智慧仿似隱藏在那副無框眼鏡內,等待下一步。 假如郝老師是智慧的化身,那麼他也是一位誠信的表表者。在我眼裡,郝老師是一位「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人。中四那年,班中的同學嘲諷我成績差,我在一氣之下,跟他打賭,假如下次考試得不到第一名,我請全班吃零食。結果,我還是沒考上第一名,但是我卻不想便宜他們,於是我將承諾拋諸腦後。也許有人告訴了郝老師,某天的班會上,他特地講了一些關於誠信的故事。 這時他說:「我想和你們打賭,要是你們的成績超過其他班而成為第一,今年聖誕會的費用我負責。」此話一出,全班嘩然,有了這個目標後,班上的學習氣氛特別濃厚。上天終成人之美,我們取得第一,每個同學都期待著聖誕的到來。 我沒想到在聖誕會那天,郝老師為我示範了甚麼是誠信,甚麼是仁義。 在聖誕會上,郝老師買了很多食物,份量看上去多了點。而我,因為沒兌現承諾而被同學疏遠,獨自坐在角落發呆。此時,郝老師走過來拉我去聚會,當我們走到人群中間時,郝老師說:「同學們,今天我兌現了承諾,你們的朋友也是,大家盡情玩吧!」我驚訝地望著他, 郝老師托了托眼鏡,微笑地說:「你現在明白甚麼才是可貴的嗎?」我懂的,正是有郝老師,我才明白,他心中所散發的,正是誠信,正是仁義。 回過頭,快踏入社會的我依然警惕自己, 郝老師所教授的,我都記在心裡。他是如此與眾不同,再多的說教也不如行動更刻骨銘心。郝老師雖不再教我,但他始終在我的內心教導我;在我心中,他托了托眼鏡。 偷 竊 曾素玲 德貞女子中學 三望  當我走過某店子的門口,打算使用扶手電梯進入地鐵站時,有一位老伯伯被兩名男職員圍著,我好奇地多看了兩眼。當時,我帶著耳機,聽著音樂,因此聽不到他們在說甚麼。我只看見他們的嘴巴張了又合,合了又張,然後職員甲指了指老伯伯手上的塑料袋;伯伯心中一驚,想也不想便扔下塑料袋,飛快地向著扶手電梯的反方向跑去。兩名職員見狀,馬上追了上去。 我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只見瘦弱的老伯伯已經被兩名身型高大的男職員拉著,兩人各一邊拉著他的手臂,把他按倒在地上了。我不忍再看,只好轉過頭,卻發現電梯上的人都回頭看著老伯伯。雖然他們明知道距離太遠是看不見的,仍然不死心。有些人看完就開始討論,小聲說,大聲笑。我歎氣,老伯伯這個犯罪的行為在人們心中就好比一套喜劇,變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 頓時,我有點同情老伯伯。他的後果不必多說,這些刑事的問題還是交給警方處理,或許他入獄了,又或許他有另外的處罰。種甚麼因,得甚麼果,這些都是他應得的懲罰。 我不知道看戲的群眾以後會不會記得這個人,但我知道他們決不會輕易忘記這件事, 也許甚至會當笑話一樣和人分享,細數此事。 人生是一盤棋,一著錯,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