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小學動態
2023.05.14
喜樂幼小 - 動態
寶血女修會屬校•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寶血女修會於早前在寶血會思源學校舉行「屬校小學及幼稚園教師發展日」,主題為「心靈綠洲」,由羅乃萱太平紳士擔任主講嘉賓,講解當教師因工作、家庭或疫情等,感到有負面情緒和精神壓力時,學習自我調節,回復身心靈健康。
首先,由寶血會總會長區綺雯修女致辭,並以歌曲帶領參加者祈禱,祈求當老師在生活及教學中遇上困難時,得以藉天主聖神的帶領,克服一切障礙。
第一節講座開始前,羅乃萱帶領教師做熱身運動。接著,她剖析了教師受壓的成因、指標及精神受壓的警號,並以生活實例及親身的體驗,為教師提供簡單而健康的減壓方法。她鼓勵老師只要「改變思想、正面積極」,一切難題也可以迎刃而解。
第二節講座是向教師介紹適應處境的方法。羅乃萱提供了不同的自我激勵方法,鼓勵老師不但要學習愛自己,還要懂得管理時間,預留空間給自己,保持身心靈健康。(樂)
深井天主教小學•教師朝聖之旅
(本報訊)深井天主教小學早前到西貢鹽田梓進行教師朝聖活動。活動當天,教師下船後便一同前往聖若瑟小堂舉行感恩祭,由校監張樂天神父主祭。
彌撒講道中,張神父多次提到︰「耶穌一定在這裡。」張神父提醒參禮者不要用自己的私心,而要用最單純的心,用「心」與耶穌相處。
感恩祭後,由聖嘉祿學校校監陳傑楹擔任導賞員,在聖若瑟小堂內跟教師講解聖堂及聖福若瑟神父的歷史。其中,陳校監提到聖福若瑟神父的名言︰「愛是世界上唯一人人都懂得的語言。」她期望教師經此朝聖之旅後,能牢記此名言,把愛帶給學生,使學生亦能把愛帶給其他人。
之後,陳校監帶領張樂天神父、校長周詠詩及全體教師步行至島上各景點參觀, 包括︰澄波學校、雙子亭、玉帶橋及鹽田等,讓教師認識鹽口梓的歷史及文化背景。(年)
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校運會
(本報訊)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早前在香港仔運動場舉行第25屆校運會。當天由校長林慧雯主持鳴槍禮,運動員代表在槍聲下起步,為校運會揭開序幕。
當天共舉行46項賽事,除了田賽及徑賽項目,學校還邀請家長、兩間幼稚園的學生到場,分別進行親子競技比賽及幼稚園競技接力邀請賽。
校監伍國寶神父及林校長在閉幕禮上,讚賞運動員努力完成比賽,並勉勵他們要繼續以運動員堅持不懈的精神面對未來的挑戰。林校長同時感謝教師、職工、家長義工及工作人員在校運會的付出,使賽事得以順利進行。(喜)
德貞幼稚園•創校百周年嘉年華暨啟動禮
( 本報訊) 德貞幼稚園於4月16日舉行「德貞創校100周年嘉年華暨啟動禮」。當日於校園的戶外大草地舉行啟動禮儀式,各屬校代表、家長及師生出席參與,共同見證喜悅時刻。
啟動禮後,便正式開始嘉年華活動。當日設置了多個攤位遊戲、幸運大抽獎、學校定向及學校歴史回顧等,更設有彩色繽紛的拍攝場景,讓每一位參加者也能盡興,很多校友們更特別回校參與,順道和同學老師聚舊問好,一起感受校慶的熱鬧氣氛,盡興而歸。
今次100周年校慶,以「德貞承主愛,信望綻光芒」為主題。學校期望繼續秉承辦學團體耶穌寶血女修會「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精神,致力培養學生六育均衡的發展,祝願德貞繼續發光發亮,致力為莘莘學子提供優質的教育,展開學校百載新里程。(少)


中學動態
2023.05.07
喜樂中學 - 動態
聖若瑟英文中學65周年•校慶開幕典禮暨感恩祭
(本報訊)聖若瑟英文中學早前舉行65周年校慶開幕典禮暨感恩祭。校慶主題為「銘感主恩典,創科展明天」。學校一眾師生、家長及校友等齊聚孫保祿修士紀念堂慶祝。
開幕典禮中,校監儲富有詳述該校成立65年以來,一直秉承「臻於至善,力行仁愛」的辦學理念,致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知識和技能,並為他們提供最優質的學習環境。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致辭時,感謝該校過去65年來默默耕耘,為香港培育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人才,在各行各業裡作出貢獻。
感恩祭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周守仁主教主禮,周主教在講道中勉勵同學要勇於承擔責任,敢於追尋夢想,並努力在生活中實踐,回應天主的召叫,效法主保聖若瑟的芳表。
周主教分別為新置的聖家像及新落成的多媒體學習室Smart Space進行祝福禮,其後更為該校頒發長期服務獎予中小學教職員。
兩天的校慶活動,包括創科體驗 「5G一級方程式賽車」、知名校友專題講座、恩人樹嘉許禮及中小學音樂表演等。(教)
元朗天主教中學•樂訊團清潔聖堂
(本報訊)元朗天主教中學信仰小組樂訊團的學生,早前前往聖伯多祿聖保祿聖堂實踐愛德及義德服務,學生一起清潔聖堂。
該校兩位公教老師、牧民修女和20名樂訊團學生在清潔聖堂前,首先在聖堂一起祈禱,然後分成三組同學,分別於大聖堂、各個房間及樓梯進行清潔。
樂訊團的學生分工合作,盡全力去清潔聖堂每個角落、每點微塵,其行動努力實踐聖德蘭修女「懷大愛,做小事」的精神。學生們能建樹教會,也發揮自己及與他人合作的精神,為天主的聖殿出一分力。(教)
荔景天主教中學•陸運會「班際競技賽」
(本報訊)荔景天主教中學早前假青衣運動場舉行陸運會,已停辦三年的陸運會終於復辦,各運動健兒都竭盡全力,爭取佳績,而擔任啦啦隊的同學則全情投入為參賽者打氣。
為了讓學校所有持份者都能參與陸運會,除了舉辦各田徑賽事外,也舉辦「社際老師接力賽」、「小學友校接力邀請賽」、「校友4x100米接力賽」及「親子2x50米豆袋競步賽」。
課外活動委員會更舉辦「班際競技賽」,所有班別派出14位選手參與。競技賽中包括「推波波」、「二人三足」、「網球王子」、「傳豆沙包」及「呼拉圈穿穿穿」五個項目。部分班別更邀請班主任一起參與比賽。
黃社社長梁浩倫同學參與「呼拉圈穿穿穿」的項目,他指出比賽前即使有很多社務需要處理,但仍然抽時間與五位拍檔一同練習,希望掌握利用最短時間傳送呼拉圈的技巧。訓練過程雖有挫折,但透過協作令彼此關係更為緊密,是十分難忘的回憶。
課外活動主任楊際澎老師指出希望透過舉辦班際競技賽,令比賽類型更多元化,藉以提供平台讓班主任及學生共同參與,加強班級經營。(教)


體藝傳情_中學
2023.04.23
張振興伉儷書院
長跑選手高健 學習自律與感恩
「我有一班好隊友和教練與我一起,也看到自己仍有不少進步空間,只要凡事望高一點,想遠一點,追求更好的成績,應以自己為目標,而不是常把自己的能力與他人比較。」張振興伉儷書院中五學生高健(Ko Kin Sarao)從長跑中,學習常懷感恩之心和自律,向運動場上的目標奮進。
2月12日清晨5時45分,高健一副長跑裝束,與一眾跑手在九龍尖沙咀彌敦道的馬路上出發,他參與渣打香港馬拉松(渣馬)青年組半馬拉松賽,勇奪亞軍,這是他在長跑生涯中所獲得的最佳成績。
高健回想自己熱愛長跑,始於小學。由於他的居所近山,小學時最初以陪伴父親跑步瘦身,與父親結伴,在住所附近跑山,直到小學六年級,他經常從石澳道的山路練跑,沿著引水道,由大潭峽跑到大浪灣,再沿路折返。有時候練跑至黃昏,在山頂望著橙紅的天空和鮮紅的太陽,霎時間完全被美麗的大自然景色吸引, 「(美景)就像支持著我,為我打氣。」
朝向終點拼命跑
恆常的跑山鍛鍊培養了他對越野跑產生興趣,升中時他特意報讀設有長跑隊伍的張振興伉儷書院,中一加入田徑隊,並接受越野跑訓練,他首個得獎賽事,便是中二時參與全港中學越野賽中獲得第九名,逐漸建立起自信心與成就感,中二起他跟隨長跑教練接受培訓, 一週六天下課後也到運動場練跑及鍛鍊體能。
長跑路上,他常強調「珍惜每個參賽機會」,他認為比賽是動力的來源,「每個比賽也很重要,趁仍有機會,便要努力獲得好表現。」對於在渣馬賽事中的經歷,他現在仍歷歷在目,他說當時為了要完成25公里的路程,在賽道上拼命地跑,跑至最後三公里,他已感到力有不逮,「當刻,我感到心肺機能難以負荷,呼吸也有困難,當時我在想,我不能在那一刻放棄,而在比賽中,看到途人一直鼓勵我,終點在等候我。」他形容,當望見終點時,已見到朋友、隊友和教練,「我衝線後他們即上前與我擁抱,看到他們展露喜悅的神情, 能夠得到這麼多人的鼓勵和肯定,我為此感恩。」
長跑訓練意志與自律
他在過去一年,為求在長跑的成績更進一步,在鍛鍊以外他更注重健康飲食的習慣,戒吃零食、汽水, 練跑前多吃碳水化合物,事後以蛋白質食物恢復體能, 「學會自律,讓我感到追求健康很有意義。」
他說上學前晨跑半小時早已成為習慣,即使是長假期他也自覺早起練跑,他說這種持續練習的態度,是從比賽失敗的經驗中領略出來。他完成渣馬賽事後不足兩星期,隨即代表學校參與學界田徑賽,可是在1500 米及5,000米賽事失落獎牌,「因為兩項賽事的時間太接近,我的體能仍未恢復,當時感到失望,也一度質疑自己的能力。」後來,他明白到要認真對待長跑,不只為應付比賽,持久練習才是最重要,使自己保持良好體格。去年7月,高健因著在疫情中,在長跑運動上持續不懈的努力,在校內獲得「金校章」的榮譽,成為上學年的最佳運動員;而剛於三月底舉行的「全港中學學界精英越野賽」上,他在男子組6,000米長跑贏得個人第四名,也在團體賽上獲第五名。
他透過長跑看到自己的成長外,更感謝體育科主任黎志亮老師對自己不離不棄,他說初中時曾因紀律問題需接受學校處分,黎Sir見他一直在跑步上努力,認為他有能力改過遷善,主動為他向校方求情,「感激黎Sir對我不離不棄,助我改善問題。」面對長跑與個人成長和發展,高健會勉勵自己凡事盡力,不與人比較,個人的進步才最重要。(高)


體藝傳情_中學
2023.04.16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
許鎧珈田徑場上擲出佳績
當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中四學生許鎧珈在運動場上準備標槍賽事時,她清楚聽到從觀眾席傳來的打氣聲;踏進賽道,鎧珈舉起標槍一刻,霎時間全場一片寂靜,讓她專心一致擲槍,首擲擲出46米09,刷新她個人學界紀錄;到第二擲,她再次打破紀錄,推前至48米10的成績,全場歡呼聲不斷,她對賽果感到錯愕,並表示要感謝患病兄長的激勵,推動她努力訓練,成就佳績。
許鎧珈投擲方面的天份自小學已顯露出來,她小學四年級已是香港手球代表隊的成員,小學五年級代表學校參加學界田徑擲壘球項目時更贏得冠軍,「媽媽年輕時是跳遠運動員,我與哥哥自然地也參與跳遠,後來我發現自己在投擲方面的能力,便開始專注於手球及田徑擲項。」
自中一起,她加入學校田徑隊,也在校外的體育會接受標槍訓練,同時是香港手球代表隊及學校手球隊成員。自疫情爆發以來,球賽及田徑賽事也告暫停,只餘下恆常訓練,令她漸漸對練習失去動力,更曾一度考慮放棄標槍訓練。與她同是田徑運動員的哥哥得知後,便一直鼓勵她不可放棄,必須堅持下去, 「我當時不明白哥哥為甚麼要迫使我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正當我為此與母親談論,母親透露出哥哥的心漏症比以往嚴重。」
鎧珈自少已知道哥哥患有心臟病,但仍能如常運動,自從哥哥的病情出現變化後,有時需要暫停訓練, 「當我知道哥哥的病情,我明白到,哥哥希望自己未能做到的,在我能夠範圍下替他完成,他不願見到我放棄標槍,我也會盡力做好。」
與家人一起努力
她自中三開始,與哥哥在同一體育會受訓,每逢星期二、四、五下課後到運動場訓練四小時,她參與擲項,哥哥主力跳項,其餘星期一及三則接受手球訓練,有時倦極已無動力練習時,她會想起哥哥,「為了哥哥而努力。」
去年,田徑賽事相繼恢復正常,許鎧珈首次落場比賽已在不同的標槍賽事中奪冠,而在本年的學界田徑乙組標槍賽事上更成為全場焦點,兩擲連破香港U18標槍紀錄,以第二擲最佳成續 48米10奪冠,賽後鎧珈接受傳媒訪問時提到因著哥哥的勉勵,令她有此佳績一度感動落淚,「我與哥哥並非容易會說心事的人,但是我會記得他對我的期望,但便一直記著。」現在回想,除了為了哥哥,她更明白到應善用個人的天份並加以發揮,「我不屬體型高大的體格,並非以力量取勝, 而是憑著投擲技術、姿勢及速度擲出好成績,既然我有此天份,更應好好珍惜。」
現時許鎧珈正備戰4月底代表香港,前往烏茲別克出席亞洲少年田徑錦標賽U18標槍賽事,她期望能保持現在的成績,作為標槍運動員,她銘記自小接受運動訓練時教練常對她說:「你所做的一切也是屬於自己的」,現在回想,她對此話深感認同,「我付出的努力與所學,也是屬於自己。」這正好回應該校校訓「明德惟馨」當中,鼓勵學生作好本份,發揮才能的精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