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堂校一家
2023.03.05
50周年校慶感恩祭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於2月10日舉行50周年校慶感恩祭,由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蒞臨學校主禮,校董譚錦榮神父及中華聖母堂主任司鐸麥景鴻神父共祭。除了親臨學校參與,家長和學生也透過網上直播共同參與這盛事。
傳主愛、求卓越、創未來
該校原為大角嘴天主教小學下午校,於2000年遷往海帆道校舍。學校能順利發展, 有賴各學校成員及社區人士歷年的貢獻和支持。本年校慶的主題為「傳主愛、求卓越、創未來」,期盼學校師生能持之以恆地傳揚天主的大愛,力求上進,實踐校訓「博學多識、仁而愛人」的精神,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生活中實踐「仁而愛人」
周主教鼓勵學生要常懷感恩,並能以同理心體諒別人;時刻實踐校訓中「仁而愛人」的精神,共同努力為香港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他亦勉勵老師教導學生將眼光放遠, 思考如何為香港,甚至世界創造美好共融的將來。在感恩祭上,周主教為席上每位校長及老師於疫情期間的辛勞和無私奉獻表達衷心的感謝,並期盼教育工作者繼續效法上主以愛育人的精神,成為學生成長的依靠。
感恩祭結束後,校監劉鳳兒向來賓介紹校園內的其中兩幅壁畫,一幅以「瑪竇福音——平息風浪」為題,寓意在路途上或許會面對很多困難, 但「不要怕,只管信」,常懷信德,時常禱告,相信天主必會時刻與人同在。另一幅以「若望福音——耶穌是善牧」為題,勉勵眾人秉承耶穌是善牧的精神,按學生的特質培育他們。
周主教、劉校監與校長梁孝友接著帶領各嘉賓為「五十周年愛心樹」進行亮燈儀式,象徵學生在學校茁壯成長,亦期望他們能薪火相傳,將學校的文化承傳,繼往開來。樹上掛滿的心形果實,充滿著家長對學校的祝福,亦寓意學校人材輩出, 桃李滿門。
表演顯心思
英語音樂劇組同學演出劇目「The Secret Box of Love」,期望將「愛」分享給每位觀眾。而管弦樂團同學亦為學校演奏生日歌及交響樂曲,讓觀眾感受到「海帆大家庭」的溫暖。最後,校慶感恩祭隨著優美的旋律圓滿結束。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


中學動態
2023.02.12
喜樂中學-動態
聖嘉勒女書院•升學資訊日
(本報訊)聖嘉勒女書院早前舉行升學資訊日。校長陳黃碧瑜指出,學生在主保聖人聖嘉勒「真理必勝」的引領下走向光明,同時秉持「智、義、勇、節」四樞德,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位副校長分別就學與教、全人發展,及入學報名程序作介紹。學校自中一開設英國文學科,並透過舉辦英語廣播、英國文學戲劇比賽等活動,為學生創設濃厚的英語學習環境。學校亦十分重視經驗學習,積極安排課室以外的多元學習,如電影欣賞、旅行日、球類比賽等,以擴闊學生的視野。
在校友分享的環節,校友馮思珩醫生感恩當年在老師及學姐的引導下,充滿信心地面對第一屆文憑試的考驗。她表示,老師當年鼓勵她要時刻裝備自己,調整良好的心態,有助她日後面對工作的種種挑戰。
當日有管弦樂團、中國舞蹈隊等精彩演出,盡展學生的才藝。學校還安排了校園導賞,讓參觀者親身感受學校的學習氛圍。(教)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35周年 校慶開放日暨升中資訊日
(本報訊)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早前舉行35周年校慶開放日暨升中資訊日,展示學校特色及師生成果,亦舉行升中選校講座及創新科技體驗日。
校長何應翰在升中選校講座中,向家長講解升中選校策略及介紹情意教育。他指出學校致力培育勤學、關愛、尊重、堅毅、珍惜和誠信的震夏人素質,深願每一位學生都能才德兼備,成為社會上可靠的棟樑。該校透過實踐心靈教育,提升心靈素質,培養師生對生命的深層檢視。此外,為了讓小六學生有實踐面試的機會,老師為區內小六學生提供「中一入學模擬面試」,讓學生們早作準備。
此外,在創新科技體驗日當天,於學校操場上展出全港青年STEAM比賽,及「人工智能AI及社會智能SI」參賽作品,參賽的中小學逾40間。(教)
德貞女子中學資訊日
(本報訊)德貞女子中學早前舉辦資訊日,向區內小六家長及同學簡介升中資訊及本校概況。
為了讓小六家長及同學對升中資訊有更深入了解,該校為家長舉辦升中資訊講座,讓家長了解本校的辦學理念及升中要求;而小學生則同步參與升中模擬面試,為未來升中面試作好準備。
在講座及模擬面試後,該校安排多項活動讓家長和同學參加,包括校園遊踪、迷你教室、English CAFÉ、德貞有心人之「創意手作坊」、科學科與STEM活動、英文科及日語科攤位等。
迷你教室方面,設有音樂科「鼓吓 BEAT IT!」、視覺藝術科「塑膠彩漸變印花布袋設計」,及科技與生活科「聖誕雪球蛋糕」等活動,讓同學體驗中學所教授的課題。(教)
梁式芝書院•學習活動日
(本報訊)梁式芝書院中二級同學早前到鹽田梓參與學習活動日,由鹽光保育中心的工作人員提供導賞,讓同學了解鹽田梓村的文化及生態保育。
在導賞的過程中,同學認識了小島的鄉情,自然保育、簡樸生活等價值,同學亦前往島上的聖若瑟小堂,了解聖若瑟主保聖人,更認識到鹽田梓是天主教早期在香港的主要傳教地區。該聖堂亦被評為亞太地區文化遺產。
學生在旅程中欣賞造物主的創造,使其身心靈得到舒展及提升。(教)


小學專題
2022.12.04
華德學校
認識自己 發揮天賦
(本報專題)天主賜予每位孩子不同的塔冷通,你會怎樣善用這個塔冷通呢?華德學校學生有豐富的校園生活,因為學校為他們提供70多項課外活動及校隊訓練,期望學生在六年的小學生涯中,探索自己的長處,發展潛能。
該校深信音樂可以陶冶性情,固此著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及鑑賞音樂的能力。所以,學校每年也安排全校學生到音樂廳,分別欣賞粵劇、音樂劇、古典音樂的表演。本學年,學校更在二年級的音樂課中,首次試行忘憂鼓活動,期望將來推廣至其他級別中,讓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 都有機會學習樂器。
弦樂團傳承 薪火相傳
為慶祝建校60周年,華德學校於本學年將校內的管樂團、弦樂團與敲擊樂結合,組成管弦樂團,將在來年4月的聯校校慶感恩彌撒中表演。其中,弦樂團於1997年成立,團員為二至六年級的學生,他們曾多次參加校內外的表演及比賽,屢獲殊榮。
此外,學校提供小提琴、大提琴班學習等,供有興趣的學生報名參與。弦樂團團員之一的六年級學生黃信淏自一年級起學習小提琴,並在三年級時被導師挑選加入弦樂團,「平時自己拉小提琴,有少少孤獨;加入弦樂團後,就像加入了一個大家庭, 可以與其他同學互相交流與學習。」
負責弦樂團的蘇詠芳主任表示,不少學生畢業後仍繼續進修並回饋母校,現時弦樂團的指揮也是舊生,「這也是一種薪火相傳。」
比賽中找到前進目標
近年在疫情下,負責管樂團的教師曾詠恩指出,團員多透過網上視訊形式練習。
「學校給學生提供了很多學習的機會, 有單簧管、色士風、小號等。」管樂團團員、六年級學生何伊翹便選擇了學習長笛。她最深刻的一次表演是與同學到迪士尼樂園演奏, 「當天是7月,天氣很熱,汗水都滴到眼睛裡。」雖然訓練及表演過程嘗到艱辛,但她表示享受其中。
學習敲擊樂的五年級學生黃卓霆,對於能學習樂器而感謝媽媽的支持,「我初加入時,甚至不會數拍子。」
憑著一直努力練習、沒有放棄,現在他學會打鋼片琴和鼓。負責敲擊樂的曾佩敏主任欣賞卓霆的表現, 「希望讓學生在比賽及表演中,見識到其他學校學生的實力,也有前進的目標。」
英語話劇 加強自信
學校亦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及演說能力。劉詩雅老師表示,學校每年都會舉辦英語話劇欣賞活動,讓學生在一個愉快的環境下學習英文。低年級學生以課外活動形式,學習基本演出技巧,以種子形式培育及增加學生以英語演出的信心。而高年級學生則透過選拔組成校隊,再加上外出觀摩其他學校的中學生演出,並進行訓練,再代表學校參加學校戲劇節,吸收演出經驗。
三年級學生陳彥熹加入了學校的話劇活動,「我喜歡表演,扮演不同角色,為觀眾帶來歡樂。」
中、英文辯論隊 實踐思辯精神
近年,學校成立了中、英文辯論隊。英文辯論隊的負責教師黃家浩表示,成立辯論隊,是為了提升學生演說技巧,讓他們更自信地表達自我。
中文辯論隊的林少芬老師補充,雖然現在辯論隊仍處於發展初期,但未來會繼續積極參與各項比賽,讓同學累積經驗,擴闊眼界,並透過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思辯精神。
「我參加英文辯論隊,是想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六年級學生葉穎泰說,每次搜集資料,準備議題時都會與隊友商討, 「有時與隊員持不同的意見,反而激發思考。」
六年級學生陳栩晴從四年級開始參與中文辯論隊,從活動中學習到團體合作,具備批判思維。
多角度思考 懂得欣賞別人
「我們深信天主創造人時,給予人不同的能力,有些擅長畫畫, 有些擅長編程活動。學校就是要給學生機會,嘗試不同的活動。他們未必立刻找到自己的專項,但在過程中,能更加認識自己。」校長盧淑儀說。
她期望在活動中, 學生認識自己的塔冷通外, 也要懂得欣賞他人。她舉例,近年學校成立的辯論隊,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多角度思考,從中體會到別人的難處,懂得欣賞別人, 富有同理心。(吳


中學專題
2022.10.23
高主教書院弦樂團
參與眾家之家音樂會 譜出家庭之愛
(本報專題)「以聖詠、詩詞及屬神的歌曲, 互相對談, 在你們心中歌頌讚美主。」(厄五19)聖經中不少經文也提到以音樂讚美天主,藉著音樂把喜、怒、哀、樂的情感,在音符上展現出來。高主教書院弦樂團以弦樂奏出動人及愛的旋律,為教區籌募建堂及發展需要籌款,帶出家庭之愛。
由教區籌募建堂及發展基金委員會舉辦的「眾家之家籌款音樂會」,將於11月2日假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多間天主教學校的學生、堂區神父、傳教會、修會和教友音樂人共同演出。其中高主教書院,將以22人的弦樂團成員,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演奏《愛的禮讚》( S a l u t d’Amour),校方表示,選取此曲目以回應音樂會「家庭之愛」的主題。
高主教書院弦樂團早於一年前已準備在這次音樂會中演出,校長楊世德指出,一直將學校塑造成學生的家,現在教區需要為興建新聖堂及擴建墳場籌募經費,需要藉著眾人努力,天主教學校也是教會的一分子, 「學生有責任一起關心教會發展,一起集合『眾家之家』的力量。」
弦樂團眾樂手 持守校訓精神
籌款音樂會原定於本年2月舉行,但由於新冠第五波疫情爆發,音樂會被迫延期,學生有近一半時間只能夠透過Zoom網上排練,部分樂手因不同原因離港升學或已畢業,無疑也影響樂團的士氣。然而,同學們在面對挑戰中,憑著校訓堅持下去,中六學生吳旨謙說:「我們是高主教書院的表演者,藉著校訓『堅毅力行』,明白無論遇到甚麼困難,只要堅持下去,相信定會有所成果。」
吳旨謙在校內曾有兩年擔任弦樂團團長之職務,他也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輔祭會的輔祭,自小學起已學習小提琴,今次是他在中學生涯裡最後一場表演,別具意義, 「過去透過服務祭台侍奉教會,現在我可以小提琴的興趣,藉著歌聲服務天主很難得, 也是我從未試過的。」
學生與校友齊演奏 We play with Passion
高主教書院設有管、弦樂團,其中弦樂團於2002年成立,樂團多年來以「We play with Passion」作為口號,口號創作人、音樂科主任陳天儀表示,「希望學生不論能力高低也能盡情投入音樂,盡能力演奏樂曲,這才是對音樂的熱情與愛。」學生亦表示,此口號鼓勵他們一直追求音樂。
大提琴手葉卓熙本學年剛升上大學,他這次以舊生身分與師弟妹一起演奏,他希望憑著過去對弦樂的熱愛,把音樂帶給觀眾。葉卓熙中一時參與學校培養學生全人發展的「一人一體藝」,開始學習大提琴樂器,中二獲甄選加入弦樂團。他表示,高中期間正值疫情爆發,所以甚少機會出賽或演奏。他十分期待是次籌款音樂會,「享受與師弟妹同台演出的機會。」
受訪當日正是弦樂團每週排練之日,團員稍後要暫時休團,以專注準備10月底的統一測驗,直到演出前一天測驗完結,才為演出作最後衝刺,陳天儀老師對學生充滿信心,「學生在疫情下學習及發展也有阻礙, 但是我相信高主教學生的特質,最終也能本著『堅毅力行』,定會做到最好。」
就讀中四的李卓榮目前是弦樂團團長, 並負責演奏小提琴,他表示,疫情下減少了合奏,長期獨自在家練習有時也感到沉悶, 偶爾想過放棄,但他看到各團員為籌款音樂會努力,反思能夠與團員在困難中並肩而行,在過程中有所成長。
擔任中提琴手的中三學生鍾寬難忘在去年的香港青年音樂匯演弦樂團(中學中級組)的賽事中奪得銀獎,疫情中比賽轉以錄播形式參賽,他稱,因缺乏比賽經驗,錄製比賽時感到緊張,「師兄師姐鼓勵我以平常心對待比賽,此話使我放下緊張的心情。」面對統一測驗的來臨,他也聽從團長的建議,在測驗期間學會分配時間,專注溫習外,也抽休息時間練琴。他認為練琴讓自己放鬆心情,平衡學業的緊張。
楊校長希望學生能夠學習高雷門主教(Bishop Raimondi)一直堅守在香港推動及重視宗教教育的堅毅精神, 在音樂路上堅持不懈,達致「堅毅力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