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a-20140126
icon22
綠滿窗前
2014.01.26
談中史教學
     每次與朋友談及中史教學的現況,大家總是發出一聲歎息。 中學會考報考中史科的人數約七千人,而全港的考生十萬左右,修讀中史的,不足十分之一。現在大專院校比以前多了,每年修讀大學學位課程、副學士課程的,相信有數萬人。知識分子多了,但只有少於十分之一人認識本國歷史,多麼可悲。 國學大師錢穆在《國史大綱》首頁中指出: 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錢穆認為要認識本國歷史,才能算是國民。如果同意這個看法,現在政府花了大筆教育經費,只是培養了一班有知識的人了,並不是國民,這樣的教育政策是否需要檢討呢?晚清學者龔自珍也曾說過:欲滅其國者,先滅其史。這是至理名言,可以說,國史教育就是國民教育。真不明白,一年多以前,教育當局要在中小學設立專科,強推「德育及國民教育」,卻不曉得考慮列中史為必修科。 中史科從來在學校都視作閒科,不受重視,只是於今為甚而已。以前教體育的,教音樂的,常分派兼教低年級的中史,這情況很普遍。筆者的中學是老牌的中文中學,師資一般不錯。中史老師有幾位,但現在回想,真正懂中史的似乎只有兩位。中史其實比中文難教, 資料多,上下數千年,政治史、制度史、思想史,都包括在內,非大學主修中史者不易應付。筆者也曾在中學教中史,很慚愧,也時常有濫竽充數的感覺。 現在,要求重新重視中史科的聲音多了, 倘若有一天,中史納為必修,也應同時考慮能否「專科專教」。  
kjy01_20140119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1.19
烹飪學語文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 英語興趣活動
(本報專題)紅彤彤的番茄、雪白的洋蔥、孩子們喜歡的香腸和火腿……這天,葉校長給同學示範一道「Ha m a n d sausage spaghetti with miracle tomato sauce」(神奇茄汁香腸火腿意粉)。神奇茄汁?原來葉校長將新鮮番茄與大蒜茄醬、片糖同煮,烹調出獨特的番茄醬汁。  延續教學夢想 過程中,同學們以英語回答葉校長與食物相關的提問,他們更穿上圍裙,在烹調步驟中擔任小助手,與校長合力完成菜式。葉校長亦為同學們預備工作紙,讓他們重溫活動中學到的語文知識,紀錄活動感受。最後,同學們和校長、老師一起品嘗美味的意粉,吃得津津有味。 雖然「Yip Can Cook」並非常規課程的一部份,但葉校長一直不定期舉行該活動。「我會形容『Yip Can Cook』是我教學夢想的延續」,出任校長前,葉校長主要教授英文科,「我希望透過活動令學習更有趣,讓學生在參與中得到更深刻的印象。」 葉校長亦認為廚房是一個適合學習的好地方,「在廚房除了學到不同的生活常識,也可以學習進餐禮儀、服務和分享。」他期望通過注入不同的課堂設計元素,讓同學積極參與課堂, 「我在『Yip Can Cook』留意到一些平日比較文靜的同學也很投入活動;他們亦可在分組活動的小團體中,找到自己。」他更希望在將來的活動中,有機會帶同學到菜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提升學習興趣 就讀該校六年級的謝欣穎和廖穎詩同學首次參加「Yip Can Cook」活動,她們均表示這是一次愉快的學習經驗。穎詩分享, 「平常英文課堂沒有活動,我認為這次可以在活動中學英語比較有趣,而且意粉包含校長的心意,我覺得特別好吃!」她認為除了英文知識外,活動亦提升她對烹飪的興趣,「我能掌握簡單的煮食技巧,例如煎雞蛋、煮白飯等,但我從未試過煮意粉,或許今個週末我會嘗試煮這款意粉。」 穎詩更指出活動讓她認識葉校長的另一面,「我認為校長平日很嚴肅,但這次我發現他其實很親切,平易近人。」欣穎補充, 「過程中,葉校長十分仔細和耐心地教導我們,我認為這次活動讓我們和校長有更多溝通。」 與穎詩相反,欣穎並不懂得烹飪,「但我很喜歡這款意粉的材料和味道,它令我對烹飪產生興趣,我也希望烹調這菜式給家人吃。」她也在活動中學到不少英文生字,「特別記得『conductive stove』(電磁爐)這生字,因為我對這個詞比較生疏。」欣穎更認為這次活動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大家一起分享意粉,感覺很溫馨,這也是我在活動中最難忘、最開心的一刻!」(澄)  
kjy03_20140119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4.01.19
曾經 袖手旁觀 的瑪蒂
      校園看似是一個純真的世界,但朋輩欺凌從來不缺。就欺凌事件而言,有以為暴力最為嚴重,但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往往因一時之快,輕慢的言辭不單會傷害他人,有時更讓自己終身遺憾。雖或在反思己過後,想到要向那人說一聲對不起,但機會誠非必然。在〈給讀者的一封信〉中,海倫娜.艾斯提斯(Helen Estes)回憶了母親寫下《一百件洋裝》(The Hundred Dresses)的緣由。 作者艾蓮諾.艾斯提斯(Eleanor Estes)唸小學的時候,班上有一位女同學,每天都穿同一件衣服上學,再因有一個特別難念的波蘭名字,於是成為同學取笑的對象。最後,因為女孩搬了家,艾蓮諾錯失了道歉的機會。直到艾蓮諾寫下《一百件洋裝》後,她才稍稍填補了多少年來難以彌補的遺憾。且不論書中的瑪德琳(瑪蒂Maddie)是否作者的化身,但堅持家裡有一百件洋裝的汪妲.佩楚斯基(Wanda Petronski),她的原型正是艾蓮諾這一位小學同學。 汪妲沒有朋友,她總是一個人上學、一個人放學。她住在邊遠的布金斯高地的破舊屋子,身上永遠穿著一件褪了色,下擺歪一邊的藍色洋裝來上學,這一身衣服雖然乾淨,但總沒燙好。這一位不起眼,從來是班裡可有可無的女孩,竟在同學塞西莉穿了一件漂亮的、緋紅色的洋裝上學的一天,向大家宣稱:「我家有一百件洋裝。」於是,「洋裝遊戲」開始了,汪妲成為同儕每天嘲弄的對象 —— 「告訴我們,上次你〔汪妲〕說你的衣櫃裡掛了幾件洋裝?」 「你〔汪妲〕說你有幾雙鞋子?」 「嘿!大家注意!」她〔佩琪〕大叫,「這個女生〔汪妲〕說她有一百件洋裝。」 面對同儕的嘲弄,汪妲每一次都用篤定的語氣重複自己的話:「我有一百件洋裝,全都整整齊齊排在衣櫥裡」。汪妲的堅持,以至對同儕的包容,感動了不少讀者,但最令我怦然心動的是,在《一百件洋裝》裡經歷蛻變的圓型的人物(round character) —— 瑪蒂。 「洋裝遊戲」的帶頭人是佩琪,她漂亮,又有很多很多漂亮的衣裳,是全校最受歡迎的女孩。身為她的好朋友瑪蒂,曾經希望自己有膽量寫信給佩琪,請她不要再捉弄汪妲,問她有幾件洋裝,但她不敢,因為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汪妲。何以故?原來瑪蒂是窮孩子,經常揀人家的二手衣服來穿,而佩琪就送過她不少舊衣服。不過,這些舊衣服必須經過母親的精心縫製,好讓班上的同學沒法認出來。「洋裝遊戲」開始後,瑪蒂就非常困擾,並因為選擇了袖手旁觀而感到自責。瑪蒂深深明白,她的膽怯,她的幫忙,讓汪妲變得不快樂,而自己這一種無言的參與,其實與佩琪的惡劣作為無疑。誠然,佩琪不覺得自己做錯,但瑪蒂呢?她知道她們做了壞事,只是她沒有膽量站出來維護汪妲,為她主持公義。 當目睹汪妲畫在包裝紙上的一百件洋裝後,瑪蒂明白必須向汪妲道歉,否則無法承受,也無法彌補過錯的殘酷事實,但汪妲已舉家搬走了。瑪蒂沒法子,只有想到給汪妲寫信。然而,一封「轉寄」的信,如何能送達汪妲手上,這無疑是未知之數。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佩琪已把事情淡忘,但瑪蒂卻無法自拔。每夜,瑪蒂必須藉著想像 —— 或替汪妲辯護,或從一艘沉船或脫疆野馬的蹄下拯救汪妲後,她始能入睡,內疚與自責無時無刻在折磨著這一位女孩。 《一百件洋裝》榮獲1945年紐伯瑞銀牌獎,並一直受到讀者的歡迎,其所以歷久不衰的原因,大抵就是作者抓住人性中光輝與陰暗的兩極,把一位在歷練中成長的女孩刻劃得淋漓盡致。誠如學者張子樟指出,少年小說的主題離不開成長,瑪蒂無可奈何地參與了「洋裝遊戲」,但在苦困與自責中掙扎成長。當她發現汪妲為她與佩琪「量身訂造」的兩件洋裝後,她幡然了悟,在往後的人生中,她將永遠守護公義,再不站在一旁,默不作聲,袖手旁觀。  
kjy08_20140119
icon47
創作天地
2014.01.19
2014.01.19:文章
A meaningful experience  On October 6, 2013, I went to St. Mary’s Home for the Aged in Wong Chuk Hang. There was a charity sale. It was my second time to go there.  In the morning, my mother and her friends went there for preparation. When my grandma and I arrived, it was about on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The Sisters and elderlies gave us a warm welcome. They were very kind.  Then we went to the garden. There were a lot of stalls selling various goods such as home-made toys, delicious food, clothes, etc. Our stall sold home-made cookies, cupcakes and pastries. At first, only a few people came to buy our food. We were a little bit disappointed. Fortunately, Aunt Lisa came. She used her beautiful voice to attract a lot of people to our stall. Our food was almost sold out within twenty minutes. We were very happy.  Finally, we took a group photo. Doing voluntary work was joyful. It was a meaningful experience for me.  王天恩 嘉諾撒聖心學校 六C    我的日記 十月三十日 星期三 晴天 今天,我在學校把飯盒吃光了!老師跟我說:「平日你大多會把飯盒裡的食物吃剩一半,今天卻吃光了,真厲害!」我心中暗暗歡喜。較早前,我看過一段短片後,就立定決心,要改掉那個不珍惜食物的壞習慣。 一直以來,我往往吃不完整個午飯盒。我嘗試瞞騙老師,把吃剩的食物丟掉。我又嘗試大口大口地把食物吞下去就算,卻弄得胃脹難耐呢!直到有一天,我在互聯網上看到了一段短片,內容是記述了一些生活在非洲的小孩,他們每分每刻也在面對飢餓和死亡的威脅。看過後,我很內疚,慨歎自己生在福中不知福。此後,我決定每一頓飯也要把食物吃光。  今天,我終於成功了!我為此而感到高興,我反省自己的壞習慣,領悟到食物是得來不易的。我想:如果世上的人也能付出一分力量,地球會有多美好啊!  于樂瑤 聖嘉勒小學 五F    日記一則 十月十七日 星期四 陰 今天的天氣就像我的心情。我昨晚又跟媽媽鬧意見了,為甚麼我們常常都會為一點小事而吵架呢?  中午是我最喜歡的手工藝班。我懷著愉快的心情出門,怎料,媽媽跟我說:她已經替我取消了手工藝班的課堂,她要我跟她一起,參加青少年講座。我立即擺出一副不快的表情,但她就認為是我不對,說我不懂大人的想法,我只好跟著媽媽去社區中心。那裡的講者對解決父母和子女爭吵的問題,經驗豐富。在這次講座中, 我學會了人與人相處的態度。 講座結束後,媽媽特意拉我到講者跟前,把我們的情況告訴他,我卻覺得十分麻煩。他立刻給我和媽媽調解,調解中,我明白到媽媽用心良苦,他令我回想媽媽對我的關懷備至。雖然我們有時會有點爭吵,媽媽仍關心和愛護我。我很感動,慚愧地低下頭向媽媽道歉,她也向我道歉。 這件事令我明白到子女跟父母爭執時,先要冷靜,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嘗試了解對方的想法,然後再向他們清楚解釋自己的用意。這樣,對方才會認同你,跟你和好。 任偉嘉 香港嘉諾撒學校 五E    我的小玩伴 我家有一隻小狗,我給牠起名叫乖乖。 牠有一身啡色和白色的短毛,還有一對長耳朵。牠的眼睛又大又圓,十分可愛。 乖乖很乖巧,常常臉帶笑容。每天清早,牠會親切地跟我說早安。每當我放學回家,牠會跟我玩耍,聽我唱歌,聽我講故事,陪我讀書和做家課。晚上,牠會伴在我身旁陪我睡覺,有牠在我身邊,我覺得很有安全感。 我和弟弟愛帶乖乖外出遊玩。我把牠放進我的背包內,有時會到商場走走,有時會到公園逛逛。牠常常會好奇地東張西望,認識各種新事物。 我愛小乖乖,牠是我最好的朋友。牠是一隻陪伴我成長的小狗毛公仔,我會好好愛護牠。 劉曉嵐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一B    我的好朋友 成長的階段中,我們曾經讀過幼稚園和小學。在幼稚園和小學,身邊有很多人陪著我一起讀書、一起成長, 但最令我深刻的一位朋友就是勞祉婷。 祉婷的頭髮是長長的,她在學校總是束著馬尾。她眼睛大大的,聲音小小的,但她在朋友或家人面前聲音是很大的。她鼻子小小的,口和耳朵也大大的,人人都說她很漂亮,我也覺得呢。她的個性很活潑,但她常常不說話。 我們從三年級認識,直到現在。這四年裡,我們相處得很好。我的媽媽說:「朋友應該是曾令對方生氣,才算是好朋友。」所以,我們也試過有些爭吵,但是,最後我們也和好了。現在,我們已經升上六年級,再過一年,我們不知道會到甚麼中學了。現在,我會好好珍惜我的好朋友——勞祉婷。 李安巧 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 六B   閃亮的聖誕樹 聖誕節快到了,為了增添聖誕節的氣氛,爸爸買了一棵聖誕樹擺放在家中。 星期天,爸爸買了一些小裝飾,佈置聖誕樹,為這棵聖誕樹換上了新裝。樹上的燈飾光采耀目,五光十色。 這棵聖誕樹放在客廳中央。我每次放學回家,看到它都會特別高興。 我想:這個聖誕節,我比很多人都幸福,因為爸爸媽媽都愛我!  阮卓桐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 三D    聖誕節 聖誕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每到聖誕節,學校會有很多聖誕裝飾。聖誕節前一個月,很多同學、老師和校工都會佈置學校,最重要的是在每次佈置時,大家都很團結,令我感受到喜洋洋的氣氛。 為甚麼會有喜洋洋的氣氛呢?我想同學、老師和校工的功勞最大吧。 聖誕聯歡會上,我班同學準備聖誕大餐,有蛋糕、腸仔、棉花糖和果汁⋯⋯令我感受到那份歡樂。我們在學校玩遊戲,例如「大風吹」、「老師話」⋯⋯我和同學及老師一起玩,增加彼此的親切感。 平安夜晚上,我和家人一起到維多利亞港海旁,欣賞燈飾,那些燈飾色彩繽紛,令人感到心花怒放,也令我感到樂融融。   譚鼎熙 彩雲聖若瑟小學 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