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a_20190331s_1
icon59
香港故事
2019.03.29
孫中山和他的革命據點「紅樓」
孫中山在香港留下的遺跡很多,港島就有一條文物徑,把許多他早年活動的重要遺址聯結起來。而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有位於屯門蝴蝶灣以北的中山公園。相傳此地是孫中山當年與革命同志聚會之地。公園內有座樓房叫紅樓,傳說孫中山在此策劃革命行動。公園尚有孫中山的銅像及紀念碑,還有六株據說是由孫中山及友人所種的桄榔樹,現已枯萎,只餘下紀念碑文。 此地原是香港商人李紀堂在1901年擁有及經營的「青山農場」。他在往日本的輪船上認識孫中山,其後加入興中會,將青山農場交給興中會使用。紅樓原是農場的管理事務所,而李紀堂選擇此地辦農場,則得自孫中山授意。孫中山認為該處叢林茂密,人跡罕至,易於掩人耳目,可作為秘密策劃革命行動的根據地。1907年潮州黃崗與惠州七女湖兩次起事失敗後,起義者皆逃匿其間,得保安全。當年農場秘密設有軍械庫、炸藥庫、糧餉倉,茂林修竹之間,還闢有為革命黨人練習射擊的靶場。廣州黃花崗起義前,孫中山的忠實戰友黃興曾駐紅樓,策劃行動。起義人員的集合、組織、接待、軍械、糧餉籌劃和通訊聯繫,莫不與紅樓有關。 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曾於2009年討論過紅樓的歷史評級, 但未能找到確實證據顯示它與孫中山的革命歷史有直接關係。估計紅樓建於1920年代,位於支持革命活動的青山農場範圍內,但孫中山策劃起義時這樓房是否存在,不得而知。而史學界慣常把「辛亥革命」定義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到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臨時大總統」期間兩個多月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若根據此一定義,紅樓自然稱不上是「辛亥革命重要遺址」。古諮會鑑於社會的集體回憶,普遍視紅樓與辛亥革命的歷史有關,故決定將它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kjy01_20171105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11.04
小偵探查找線索破解謎團
(本報專題)十月四日是紀念聖方濟.亞西西的日子,他是一位愛護大自然和動物的聖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他。對於動物界來說,這天也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你們知道有甚麼特別嗎?現在就讓我們化身小偵探,深入查個究竟。各位小朋友,準備好嗎?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於十月十四日舉辦「小偵探野生大冒險──工作坊」,踏入該會址, 發現有十多位小偵探和其家長正參與不同遊戲,原來是慶祝「愛護動物日」。「愛護動物日」源於生態學家為了喚起全人類珍惜動物,與動物建立共融關係,於一九三一年定立的。香港愛護動物協會作為香港區大使,教育部經理趙明明指出, 「藉著世界各地的學校及組織團隊,宣揚愛護動物和珍惜生命的信息,喚起大眾對瀕危動物的關注」。 由於香港已落實逐步淘汰本地象牙貿易,這次活動主要透過生動有趣、互動的親子活動形式進行,加強公眾對保育大象的認識。趙明明說:「設計活動時,我們利用放大鏡、眼鏡等道具,讓小朋友化身為小偵探,藉著不同線索破解謎團,了解箇中真相,從而探究保護動物議題,再延伸到關懷動物的目標。」 在「大象失去了甚麼?」和「象寶寶的故事」活動中,於小朋友與家長合力拼出象牙圖案,以及把獵殺大象至將象牙製成工藝品排序後,導師講解這些行動背後的殘酷現實,「人類為了偷獵象牙製作工藝品,如鋼琴白鍵。平均每小時有三至四隻大象在非洲被獵殺,大象正面臨絕種的危機」;導師提醒參加者,必須拒絕購買象牙製品, 好使大象免受傷害。小偵探Allyson得知家中鋼琴的白鍵只是膠件,而不是象牙製品時,立即展露笑容。原來她很喜愛動物,所以擔心動物受到不人道的對待,她分享:「家裡養了倉鼠,而我最喜愛的動物是熊貓,因為牠們很可愛,我亦會愛惜不同種類的動物。」區宇軒小偵探表示自己是一個愛護動物的孩子,今次活動學到保護動物知識,如人類偷取象牙,會導致大象死亡。他建議大家要保護動物, 例如不要射擊雀鳥,「因為牠們會害怕,也會受傷」。區媽媽認同愛護動物的重要性,因此會教導孩子常存愛心和同情心,宇軒更會用自己的零用錢購買貓糧,給大廈管理員飼養的貓兒吃,他表示會把今日學到的知識, 與朋友分享。 除了保護動物以外,動物福利也是不可忽視的議題。對於較少機會接觸大自然野生動物的香港人來說,到外地旅行時或會參與接觸動物的親身體驗活動,如親親海豚、與樹熊拍照、欣賞馬戲團動物表演等。但趙明明請小朋友想一想:「若你被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離開家人,每天要進行訓練、表演,繼而被打、禁食,你會有何感受?」其實,人類需要與野生動物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嘗試觸摸或餵飼牠們,因為動物都有情感、感覺,會被人類的舉動嚇倒,而人類這些行為對牠們造成滋擾,間接令動物受到精神虐待。她勸說:「我們應從牠們的角度、感受、思考出發,關懷和欣賞牠們,不要只顧自我的享樂,而罔顧動物的權利」。 「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創一28) 天主創造大地,是大地的主人,而人類就是管家,我們必須盡能力做好本份,如同聖方濟.亞西西一樣,以行動愛護天主所做的一切。(馮)  
kjy11_20170319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7.03.18
創作天地 2017.03.19
茶樓裡的人物百態 今天,我和家人到茶樓喝茶。 到了茶樓,我們很快便能入座。我一坐下,便開始東張西望。我看見一位頑皮的小朋友亂衝亂撞,差點把服務員捧著的點心推倒在地上。有些老伯伯一邊喝茶,一邊看報紙。一班年青人興高采烈地談天說地。有些人狼吞虎嚥,餓得快連大象都可以吞下。有一對小兄弟聚精會神地玩遊戲機,真是浪費時間。而另一對姊妹則在專心地閱讀書本,善用時間。  顧客們舒舒服服地吃點心,而服務員則忙碌地工作。爸爸點選了一些點心,服務員很快便把食物遞上。我看到香噴噴的、熱騰騰的、形形色色的點心,垂涎三尺,真美味啊!  最後,我們在茶樓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 葉卓鈞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 四愛 童詩:子樂的故事 晚飯後,媽媽給我講故事:  一歲的子樂,像一個小和尚,非常討人喜歡。 兩歲的子樂,開始會走路,喜愛去探索。 三歲的子樂,會自己穿衣服,已經長大了。 四歲的子樂,總是踢被子,十分頑皮。 五歲的子樂,活潑又好動,喜歡四處跑。 六歲的子樂,會自己做功課,做事認真了。 現在的子樂,開始換牙,門牙不見了。 真奇怪!媽媽說的每一個故事,怎麼都有我?  莊子樂 香港嘉諾撒學校 二A 迪士尼樂園一天遊 今天陽光普照,太陽伯伯笑瞇瞇地看顧著大地,我們一家人決定到迪士尼樂園遊玩。 迪士尼樂園大閘一開,我們便跑到售票處購買門票,然後, 我就懷著興致勃勃的心情進場。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明日世界」的「巴斯光年星際歷險」,想快快玩激烈的太空射擊大戰。我全神貫注地用激光大炮發動攻擊,共得到一萬多分!最厲害的,就是在隧道裡,也取得四千多分;但媽媽只得到一千多分,至於爸爸呢?哈!他最差勁了,只有六百多分。驚險的太空之旅樂趣無窮,我們共玩了四次呢!  接著,我們玩機動遊戲,我怎會錯過「馳車天地」?我們一家人在車場上你追我逐,最後,我成為最出色的車手呢!  到了晚上,我們都累了,只好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樂園。意想不到的是,在離開前,我們竟然欣賞到煙花滙演,這精彩的煙火,為今天豐富多彩的活動,添上美麗的色彩呢!  莊子霆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四B 日記一則 十二月十九日 星期五 晴 今天,雖然汗流浹背,精疲力盡,卻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今天,我們一家乘巴士到外婆、外公的一塊田幫忙,種植美味可口的蘿蔔。當我們到達後,我和弟弟便急不及待地跑向外公、外婆,問他們有甚麼地方需要幫忙。外婆回答:「不用急, 先讓外公教你們吧!」爸媽則坐在一旁觀看。經過外公一番教導後,我和弟弟恍然大悟,茅塞頓開。之後,外公讓我們動手了。 首先,我負責澆水。我只是澆了十分鐘,已經汗流浹背了。弟弟負責放種子,半碗還沒有放完,他就不想再做了。外婆跟我們輕聲地說:「加油,今晚我們會吃你們親手種的蘿蔔呢!」接著,我們加倍努力。過了七小時,外婆叫我們先休息,然後拔蘿蔔。我們一邊拔蘿蔔,一邊哼著歌。最終,我們汗流夾背,筋疲力盡。晚上,當吃著自己親手種植的蘿蔔時,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 今天,我體會到只要用心地做一件事,不怕當中的辛苦,最後得來很大的滿足感。我深深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潘樂津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五EL 
kjy11_20160320s
icon59
香港故事
2016.03.19
九龍公園話滄桑
若時光倒流回到開埠前,從港島北望,便可看見九龍半島上的尖沙咀奇特地向南伸延,尖端正對中環,扼住維多利亞港的咽喉。當時的人把汲水門當作港口的西門,鯉魚門當作東門,這兒便是中門。再細心看,這突出的尖嘴有三座小山,最高的一座是官涌山,座落在較後的位置,最前端的兩座,西邊的叫九龍角,東邊的叫黑頭角(大包米),兩個山頭之間有個向內凹陷的尖沙咀灣(也叫沙咀灣),從對岸看去,便彷彿大口張開。 香港開埠前,這三個小山下是農田,附近都有人居住,有條較大的村落叫尖沙頭村,座落在大包米山頭的後面。再往北便是不毛之地,只有石山和雜草叢生。而九龍角往北是地勢較高的山地,與官涌山相連,是兵家必爭之處。是以在英國人最初繪製的地圖中,尖沙咀顯然指的是九龍角。 1860年,英軍根據《北京條約》接管九龍,當時有許多原住民在黑頭角一帶早已安家,當局便把他們都遷往油麻地。早在1842年,九龍半島仍在清廷管治範圍時,英軍已強行在黑頭角山頭設立了九龍東一號砲台,後來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才廢置,界石如今仍可在訊號山公園看到。英方在1860年取得九龍管治權時,便在九龍角設立九龍西一號砲台(後來在1884年,該處才改建成如今仍可見的前水警總部)。同年,英軍在九龍角和官涌山之間的小丘,即今日的九龍公園所在處駐軍。起初只在山丘南部搭建帳篷作軍營,並在山丘北部建成九龍西二號炮台,到1892年正式設為威菲路軍營(該名字紀念的是曾任駐港英軍司令的威菲路中將),之後十年間,這高地陸續建成很多兩層高的兵房。日治期間,威菲路軍營被日軍作為集中營。戰後,軍營交還英軍。1967年,英軍把軍營轉交香港市政局作文娛康樂之用。1970年,該地改建為九龍公園。如今,舊軍營西面的入口及護牆仍然存在,護牆上仍可看見一些射擊孔。至於公園地底下保存的二次大戰時的地道網,包括防空洞及地下室,至今仍未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