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160501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6.04.30
青苗天地〔2016.05.01〕:文章
愛的家園 許景翎 潔心林炳炎中學 四丙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當我們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時,社會上其他家庭的小孩卻踏上滿佈荊棘的路,承受種種的苦難。我校是次全方位學習日的活動,由老師帶領我們中四同學到寶血兒童村,聆聽張銀珊修女的分享。從兒童村內女孩子的故事,我看到一股改變世界的力量和指引我成長的明燈。 寶血兒童村為那些因家庭問題而得不到適當照顧的兒童及青少年,建設美麗的家園。我一直確信「一個人如果沒有家的護蔭,自然感受不到愛和溫暖。」兒童村的女孩入住的原因,有父母沒有能力提供照顧或雙亡、家庭暴力、性侵犯,甚至是父母簽下斷絕關係證明書,把孩子遺棄在兒童村。每個女孩子都帶著刻骨銘心的記憶成為兒童村的宿生,展開尋找愛的歷程。張修女曾說:「當她正了解一個哭鬧的女孩時,另兩個又發生爭執。」若是平時我們在街上碰到以上的場面,恐怕會在心裡抱怨小孩的不是,這是由於我們清楚知道小時候做出不當的行為,習慣在被責罰之前,以哭鬧的形式得到父母的憐惜。然而,女孩們的表現卻只是反映「缺愛」兩字,幼孩最初的安全感往往是來自於父母的疼愛,要從父母身上感受到依戀,才懂得如何健康去愛人。哭鬧只是缺乏關愛的小孩一種表現內心的方式。他們一方面要發泄心中的忐忑、不安寧,另一方面渴求他人的照顧、關注。 天主關上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兒童村的女孩子雖有缺失,她們擁有體育運動的天賦,例如跳繩、呼拉圈、跳遠、籃球及跑步,都是她們的強項。在上主匠心獨運的創造中,每個人一如手掌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沒有人注定一生不被鍾愛,亦沒有人注定失敗,當她們失意時回憶運動上勝利的喜悅,她們的心靈便會漸漸豐盛。 雖然狂風曾吹襲著兒童村的女孩們,她們有不少人仍能站起來,坦然面對自己的過去。長大後不再自怨自艾,而是貢獻每一分力,回饋社會。聽到她們的歌聲,我深深感受到每行字裡包含永不放棄的堅毅。我願學習她們不屈、不被波浪吞噬的精神,無畏無懼,迎接一波接一波的考驗。衷心祝福寶血兒童村的女孩子,懷著信心和希望前進。 (編按:來稿超出字限,原文經編輯刪節。) 鼓勵 馮恩柱 天主教新民書院 五C 幾天之後,將是我生命中一個最重要的日子。那是全港校際比賽總決賽的日子,而我正是參賽者之一。一直以來,我都十分喜歡唱歌,從小就開始聽歌,然後唱歌給親友聽。然而,我從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可以參加如此大型的比賽,甚至能夠進入比賽的最後階段。如今,我心中忐忑不安,患得患失,生怕比賽當天表現不好,不能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想到自己有機會在眾多觀眾面前表演,我感到興奮異常。 今天,我因為此事而有點心不在焉。上課時,大部分時間都在想著歌唱比賽的事情,完全沒有聽到老師的教導。小息時,同學得知我進入了總決賽,紛紛圍在我身旁向我道賀,替我高興,更預祝我在比賽中獲勝。這使我的不安更強烈。同學對我有如此厚望,使我壓力愈來愈大,我害怕不能勝出,辜負同學。 由出生至今,我從未受到如此重視,對於參加歌唱比賽一事,首次心生怯意。我曾考慮退出比賽,因為我害怕如未能達成同學的期望,不知如何面對他們。 放學後,張老師約了我補課。補課時,我一直都無法專注,牽掛著比賽的事情。補課後,張老師見我心不在焉,便問我有甚麼心事。我把事情說出來。張老師問:「你為了甚麼而唱歌?如你真心喜歡唱歌,只要盡己所能,便問心無愧。」 聽君一席話,仿如當頭棒喝,我的煩惱一掃而空。我是因為喜歡唱歌而參賽,我希望自己的歌聲被大家認同,為大家帶來歡樂。只要忠於自我,唱出自我便行,「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何須在意成敗得失?老師的一番話堅定了我對唱歌的熱誠,重燃我參加比賽的自信。    
kjy11a_20160124s
icon59
香港故事
2016.01.23
由同情到歧視
由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雖然只不到廿年,香港卻天翻地覆,來了一番巨變。「六七左派暴動」令港英當局知道,香港面臨著誰在主宰之爭,而能否得民心便是關鍵。若英國人想把這東方之珠經營下去,便得令香港華人有歸宿感,便得放棄以前那種得過且過的苟且心態。這種改變充分表現在當時的港督麥理浩身上。他在七十年代啟動了廉政風暴,把當時烏煙瘴氣的警界和政界來了一番大清理,令香港走上法治之路。同時繼續執行在六十年代開始的公共房屋政策,令草根市民安居樂業。繼而推出各項本土文化政策,如興建大會堂、舉辦香港周、香港節和健全社區和教育建設等等。 1972年4月1日開始實行的新身份證政策,只要華人在香港住滿七年,便可有資格成為香港的永久居民。以前,非本地出生的華人在香港只是臨時人口, 難免將香港當成是在借來的時間與借來的地方上暫且棲身的地方,但這不安全感已成過去,新身份證上的黑印或綠印因而成了「我們」與『他們』的標籤。當時,香港的經濟已相當發達,大陸仍是一窮二白,於是持黑印者便帶有「本地、富裕、文明」的氣味,綠印者則變成「想分薄我們的福利、土氣和不文明」的外來者。再加上大眾傳媒的的渲染,「阿燦」、「大陸仔」、和「表叔」等不雅形象,深入人心。 在1980年10月,港府取消《抵壘政策》,規定新抵港的非法入境者一律即捕即解,遣返原地。為配合新政策, 港府宣佈凡年滿十五歲以上人士必需領取身份證,並且隨身攜帶,以便警務人員查閱。這實際上也方便了警員平素截查許多不順眼的人物,於是無身分證者便有如過街老鼠,更加深了許多港人對新移民的歧視和排斥。 但想到六十年代的逃亡潮中,港人接濟偷渡難民的同情心,和當年火車站前每天列隊, 擠滿了身挑大包小包衣物、糧油回鄉送給親友的港人,便常令人不免詫異:對待同胞,我們為何變得如此「前恭而後倨」呢? 
kjy10_20151220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5.12.19
青苗天地〔2015.12.20〕:文章
一件往事 李涵 天主教新民書院 四丙  那是一件發生在四年級的事, 那時我還是少不更事。 小時候,我與舅媽的關係十分好,經常互相贈送禮物—那是一些不值錢的東西。由於舅媽長年居住在很遠的地方,所以我們經常寫信、寄賀卡、寄明信片⋯⋯舅媽最後一次寄給我的禮物,是一隻高過我、五十公斤的大熊布偶。  那是一只棕色的熊,它有一雙烏黑的大眼睛,穿著一件紅色的汗衣,顯得十分精神。巨大的身體足以突顯它的厚實,靠在它身上,也著實有一份安全感。 弟弟也很喜歡這只熊,於是我們為了這只熊便爭吵起來。最後, 我們甚至互相搶奪起來。在拉扯的過程中,熊的頭被扯斷了,映在眼簾的是一團團白色的棉花。 小熊破了!  當它被扯斷的那一刻,我後悔了。為甚麼我不能大方地把小熊借給弟弟玩呢?身為姐姐,我十分慚愧,為自己的不懂事而慚愧。 記得那個晚上,我哭得十分傷心,也記得弟弟最後低著頭,扯扯我的衣角跟我道歉。 看著弟弟淚汪汪的兩眼,我感到更加慚愧了。 第二天清晨,我被一道微弱的聲音叫醒—那是弟弟。我剛想發脾氣,卻看到他抱著完好的熊,十分興奮地看著我。我驚訝地看著他手上的熊,一時說不出話來。 「姐姐,你看,我縫好了!」弟弟笑著說。 「你縫的?」我很訝異。 「嗯, 厲害吧! 」他拍拍胸脯。 「縫了多久?」我問。  「一個晚上。」他回答。 一個晚上!他一夜沒睡就是為了替我縫這個布偶!我的眼眶濕潤了。我看著他縫補的痕跡,雖然一針一線的手工十分粗糙,但看得出是十分認真的。我一時感動得說不出話。 「對不起。」他低聲跟我說。 我既慚愧又感動。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事情已過了很久,這一切仍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   高唱我歌 李菁菁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 一A  我在一條總是走不完的道路上緩步走,我把這條道路上的風景一一記下來。現在,我要把它譜成樂譜,慢慢敘述它,慢慢高唱屬於我的歌詞。我給它取了個歌名《一路風景一路唱》。 「我不去想能否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熱愛生命》的作者提到選擇了就要欣然接受,儘管前方風雨交加。看,在人生這條路上又何嘗不是呢?這世界給予你活著的機會,我們就是這個世界的一員。人生把握在自己手上,就看活得是否精采。海倫˙凱勒雙眼雙耳全失去功能,她依然活得精采;又譬如貝多芬,他是個音樂大師,在雙耳接近失聰情況下,他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譜出了很多著名美妙的樂章。這兩位名人無視殘疾,依然努力貢獻自己,努力地活出快樂精采的人生;我們比他們幸運得多的人,為何不能活得漂亮和精采?  從我們出生到現在,經歷過的事也有不少。我們學到了知識,學會活著的意義;明白孝慎尊親、仁義禮智等良好品德,知道有運動會、有李白和蘇軾等大文豪;知道人有喜怒哀樂的情緒,也體驗過得獎的心情,難道這不是人生精采的一部分?經歷了這些,不知不覺中,我們的人生樂章也顯現出光采來。 現在,我從一名少不更事的小學生成為勇於探索人生的中學生。在小學畢業典禮上,父母師長的期盼、師弟師妹的祝福⋯⋯讓我感受到他們對我的情意,增添了我生命的色彩。小學時,我依靠長輩;初中時, 我會用自己雙手證明了自己。小學時,我們做功課需要父母的指引;初中時,我們可以運用知識,思考得更縝密⋯⋯我們長大了,用事實來證明自己長大。我們可以在知識的海洋暢泳,到人世間的天空中遨翔,自由自在地唱出自己譜寫的歌曲。 接下來的時光,我會繼續完善我生命的樂章。把這首唱不完的歌曲譜寫得更美妙,我要一路看風景一路唱,把我見過最美好的事唱給大家聽。    
kjy12_20151108s
icon54
花生老師
2015.11.07
大塊頭
阿奇從小就長得高大,這位六年級學生現在已經長得比我還高。阿奇堪稱我班最強壯的大男孩,手握力是班中之冠,連男同學打不開的瓶蓋、飯盒蓋都難不倒他。可想而知,阿奇就是那種不怕冷、一雙巨掌永遠暖和和,連站著也會冒汗的那一類孩子。阿奇的字體卻不似其身型,字體細細小小的、毫不霸道,就和他的為人一樣。這個白頭髮比我還多的男孩,外表粗魯,偶然還會說一些不斯文的話;可是, 他熱愛閱讀,我購置的少年小說, 他看完一本又一本。每當他瞇起眼靜靜地看書的樣子,倒像一個美少年。 上課的時候,阿奇總愛拿著文具,不是尺子,就是原子筆,彷彿這些東西是令他專心上課的法寶。就算到操場小息,他仍然要把尺子放進褲袋裡才安心離開課室。這些舉動令我聯想到《花生漫畫》裡, 那個經常拿著毛毯以獲取安全感的小男孩。 每年學校舉辦的才藝晚會,阿奇一定參加。不,正確一點說,應是阿奇的家人一定捧場。上一次晚會,因為參加人數過多,阿奇無緣演出,他反而樂見其成,毫不介意。近兩年,阿奇的鋼琴考試、比賽成績裹足不前,似乎苦無突破的方法。我問阿奇是否不再喜歡彈鋼琴,他說不是,只是覺得喜歡不一定參加比賽,也不一定要考甚麼級別。  在別人眼中,阿奇是一台做功課機器,功課一派到手便馬上做, 不是因為他特別勤力,而是他要在家應付額外的練習;若不快速完成功課,能享用的私人時間會更少。近年,這台機器不斷運轉,反而因為心急,更容易出錯,學習的動力更不見提升。我覺得他開始懂得如何付出最少的力量來符合師長的要求,我將這種感受告訴奇媽媽。奇媽媽直接問:「你覺得我給他很大壓力?」我不置可否,直言如果阿奇是我的兒子,我又會否錯過栽培這個頗有資質的孩子呢?  我曾經向阿奇打趣:「除了獅子和老虎之外,你最怕甚麼?」 「我阿媽。」阿奇不假思索就說。   隨著年紀漸長,阿奇愈有自己的主見,不知道他將來與家人的關係會否演變成一場角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