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b_20181104s
icon89
校園隨筆
2018.11.02
我願意
年少時愛跟朋友在一起,在優次選擇上,那時朋友絕對優先於家庭。說起來好像有點不像話,但年少確實如此。那時母親經常說,「到你大個就會明白父母嘅重要性」。母親經常分享她人生不同階段裡對父母看法的改變,從小時候的叛逆,至中年時對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都令我感到困惑。直至現在,外婆離開了,每逢時節母親都會帶備祭品,有時會找我跟父親,有時會獨自拜祭。有時我會想,她昔日曾對外婆的男女差別對待而有所介懷, 但在外婆生命中最後的十年時,她好像把一切都釋懷,而且願意每天都照顧著她。有時看來,看著今天的母親,好像看到將來的自己。 畢業數年,母親經歷了三十歲、四十歲至今五十歲的轉變,臉上的皮膚開始慢慢出現明顯的皺紋,而我也開始真正意識到,原來母親真的開始老了,而她也開始步入人生的下一階段。她也在學習如何面對「入五」這件事情,而我在經歷外婆離世後,更珍惜與母親的相處。 年幼時,我家旁邊便是老人院。那時母親經常都會說,「大個唔可以將媽媽送入老人院。」我那時當然不會明白「老人院」是甚麼概念。到後來,在認識到老人院的功能,及意識到個人生活在社會上所面對的種種限制時,便開始明白母親的憂慮。 回想過去,昔日為朋友赴湯蹈火,是義氣的展現,是歸屬感及安全感的來源。今天長大了一點點,並不再是面對青少年期的煩惱。在至親前,望著歲月在她皮膚上所走過的痕跡,才發現,願意毫不保留地在她的要求前說「我願意」,在她的生命當中,原來是如此珍貴。 「孝敬你的父親和母親—這是附有恩許的第一條誡命—為使你得到幸福,並在地上延年益壽。」(厄六2-3) 
kjy06_20180617sb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8.06.15
生日的意義
剛剛過了生日,又長大一年,今年有以下反思。就讀幼稚園時,同學和我最期待每個月的生日慶祝會,因為全班同學不用上課,幾位同月生日的同學一起慶祝生日,戴上生日帽,面前有數個生日蛋糕,又收到老師送贈的生日禮物,孩子成為生日會和拍照的焦點。從小時候開始,孩子便習慣了這種慶祝活動, 在以後每年的生日,都期待著身邊人為自己安排的生日會。 慶幸自己在一個幸運的環境中成長,所以每年生日都有家人和朋友為自己慶祝,隨著年齡增長,認識的朋友愈多,社交網絡愈大,慶祝活動便愈多,但其實禮物卻愈來愈少;因為人大了,對物質的看法也改變了。 醫學院畢業後,有機會在婦產科部門實習,需要替孕婦接生,親身目睹每位母親生產時的痛楚,每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前,母親皆經歷長時間的負荷和痛楚。從那時起,我認為每年的生日,最重要的不是自己,焦點不應在自己身上,而是應為母親慶祝,感謝她的勇氣、忍耐和辛勞。 除了感謝母親外,也要感謝父親建立了一個家庭,讓孩子有安全感,能夠接受適當的教育。另外,也要感謝從前老師的教導,自己才能做到今天的事情。小學畢業後,老師移民加拿大,她每年都寄一張生日賀卡給我,多年來一直如此, 沒有改變,令我十分感恩有一位長期關心自己的老師。相信每一位孩子印象中都有對自己成長有啟發的老師,在生日的時刻,向老師表達感恩和謝意是很有意思的。 每年生日,禮物和慶祝會不是最重要,最重要就是向父母和老師表達感謝。讓感恩充滿這個紀念日子,令這日子更有意義。
kjy12_20180415s
blackcat
黑貓畫寫世界
2018.04.14
瑞士巴賽爾︰泰澤歐洲青年聚會(二) 沒梳洗的兩夜
去年年底, 我於瑞士的巴塞爾(B a s el)參與了泰澤歐洲青年聚會,一萬六千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加者先後到達這個本來寧靜的城市。 如上篇文章所提及,我先跑了一趟德國,因此我是乘火車到巴塞爾的。零時零分,背著大背包的我踏出車站,寒氣穿透外衣,頓時湧現心頭的感覺是「這才是瑞士」,因為只曾在青山綠草的夏天到訪這裡,沒有幻想中的雪山相伴,而我這位來自亞熱帶地區的姑娘,總希望能再次遇上飄雪。在寒風中,藏在口袋裡的雙手是發紫的,在這深夜時份亦只能靠僅有的巧克力充飢,真正體驗何謂飢寒交迫。可是,隻身邁步未知的環境時,仍是要時刻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 在這裡,我並沒有網絡,別人都為我擔心, 但以前的旅行家不也是靠著地圖和指南針踏遍世界嗎?  網絡成了都市人的保護網,  有網絡才有安全感踏出家門。人們依賴科技,而科技需要電力,電力也總有被耗盡的一天,到頭來還是不太可靠。 沒有網絡的我只好憑地址和街道找住處,說起住處,我還是前幾天才得到地址。因為我在會期前一天到埗,已有心理準備需要睡一夜「集中營」。在寒夜中,我終於找到一所像學生宿舍的大樓。夜間守候的義工把我帶進漆黑的禮堂,電筒亮起,一個個蠶繭般的睡袋密鋪在地面。最後,我在講台上的布簾後,找到一條空隙,雖然一布之隔便是別人的鼻鼾交響樂,但我還是為能發掘到這自成一角的小天地而感驕傲。我以羽絨外衣為墊,毛衣為被,背包為枕,倒頭便睡,這便是泰(澤)式的簡樸生活。 幾小時後,太陽還未點亮,我再次背著大背包上路。啊!是飄雪啊!雖然微弱,但還是看到了!經過一輪轉折的旅程(下篇文章分享),我知道這幾天將被派到一個城外小鎮(Rheinfelden)的接待家庭居住,雖然偏遠,但若有床褥和衛生間已心滿意足,因為我已兩天沒安睡和洗澡了。是的,此時此地,幾片飄雪、一個容身之所已夠我歡喜。 我隨著一群同是前往該小鎮的參加者,熱熱鬧鬧地來到接待堂區,一位臉上掛著燦爛笑容的短髮太太,正高興地替大家泡咖啡和紅茶,當我正猜她是否堂區的服務員時,義工便告訴我她正是我的接待家庭。她現在是位音樂老師,孩子長大搬走後,便獨居於一所兩層高的洋房,因此有機會便會接待年青人,讓自己保持心境年輕。 這所房子接待了五位青年,一天的活動結束後,我和另一位香港朋友先回家,終於可舒服地洗澡了。我十分享受洗澡,因為能把一天的疲勞釋放,煥然一新,但這不是家裡的浴室,得快快清潔,避免阻礙他人。當我正享受沐浴之際,同屋的三位西班牙女孩也相繼回到家中,我何以知悉?因為她們竟兩度敲門,我問她們有何需要時,卻無人回應, 我還以為是幻聽。我對此行為的最先感覺是「沒禮貌」,但細想又明白她們只是十多歲的小孩,也許還沒有透徹地體會青年旅舍的一房十多人共用浴室的滋味。我躊躇是否應告誡她們,讓她們知道彼此遷就和敲門後告知對方想法才有禮貌,但卻怕她們從此對香港人留下壞印象。 踏出浴室門,雖然我可詐作不知地直接回睡床去,避免口角,但感覺這是讓彼此了解學習的機會,便走向大廳希望跟她們問好。怎料,她們聽到我的腳步聲,竟像小孩般一起蓋著被子瑟縮於沙發上。好吧,她們確實是群沒惡意、只是擔心不能早睡的孩子。聊天後,她們向我道歉,我亦讓她們知道我並沒憤怒。那天起,我們便找到共用空間的默契,往後幾天也能和睦地相處。 泰澤的簡樸、喜樂、共融,一天已全體驗。(待續……)   
kjy01_20180408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04.07
第五屆香港觸感藝術節 觸感生情 放開視覺框架
戴上眼罩,右手執手杖, 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心神有點不寧,左手開始向前亂摸,像要抓住那根救命浮木,讓自己心安⋯⋯  (本報專題)由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大華銀行及發現號舉辦的第五屆《香港觸感藝術節》於上月舉行,活動希望參加者撇除視覺,用其他不同感官去感受藝術。參加者會蒙上眼睛,由視障人士帶領接觸由視障及健視藝術家聯合創作的藝術品。今次主題為「觸感生情」,講述生命中五個不可或缺的元素:關係、呼吸、水、食物和溫度,誘發出不同體會。 視障人士: 這個展覽較多互動 心光學校的學生亦有參觀展覽。雙眼只餘一兩成視力的陳柏伊感覺很特別,作品可以嗅、可以摸,其間她便嗅到植物的香氣。而左眼失明、右眼只餘五六成視力的李嘉裕則認為在黑暗中觸摸和真實看到物件很不同,「例如一個蘋果,認真摸會摸到它的花紋和層次感, 這是我們平時不會留意的」。 嘉裕表示,他們曾參觀科學館,相比起來這次有較多互動,因為這些展品可以觸摸。他提到看其他博物館的展品時,只能大概看出外型,但如摩打等仔細的部份便要導賞員描述。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節目統籌鄭慧君(Scarlette)提到,坊間的藝術節及展覽都是眼看手勿動,「但這種展品必須用手觸摸,不然就欣賞不到作品」。 令柏伊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是《自由的空氣》,草地上的乾花及香包,讓她完全明白藝術家所表達的意思。嘉裕認為最重要是用心去感受作品,平時可能靠眼睛便知道這是甚麼,但今次觸摸完再細心想可能有另一意思,「最記得有作品是一個人形公仔在睡覺,牀上有石頭,初初以為是鼓勵人去親近大自然, 但原來是訴說脊椎痛而失眠的感覺,帶給我不同想法」。 心光學校也有視藝科,學生主要製作立體作品和陶瓷,柏伊指他們需要將作品湊得非常近雙眼去製作,但最重要是有耐性。看完展覽後,嘉裕得到啟發, 希望將藝術與他所喜歡的數學結合,用數字畫畫。 健視參加者: 太多觀感刺激反而不能寧靜 參加者Jeff稱平日經常依靠視覺,如上網、打機等,在體驗中合上雙眼感到很寧靜。其他參加者也同意,因為平常要上班, 很久沒嘗過這樣舒服,很享受這種感覺,也感到安心和有安全感。Je f f明白到身處靜寂,放慢自己,才能感受當下,「有時太多觀感反而靜不下來」。 Scarlette稱有健視藝術家曾提出希望看到曾觸摸的藝術品,但團隊認為這樣便會比較:「原來剛才摸不到的東西是這樣的。」她認為不是見到所摸的東西就是百分百體會到作品意思,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展品,摸到甚麼就是甚麼,「藝術沒有標準,也沒有固定答案,是個人觸感的藝術體驗」。她亦提到有導賞員認為,比起現實場景,觸摸藝術品的想像空間更大。 Jeff(見右圖)透過作品,感受到失明人士的無奈和不安,例如有一本書,他感受到書的厚度和紙質,但卻為看不到字而感到無奈。不過,他其中一名參展藝術家的朋友雖然在作品中表達出自責及無奈,但他表示朋友在現實中仍然努力生存,現在還學習烹飪。正如另一件作品《舌尖的思念》中,每人抽出的食物都不同,他認為能比喻當命運來到時要接受和面對。而另一件作品是要蒙著眼的參加者圍著扮飲茶、經驗用茶壺沖茶,雖然沒有水,但他能感受到視障人士生活的困難,「在現實中,視障人士真的可能會燙傷」。 節目統籌: 從不同面向欣賞藝術 Scarlette(見左圖)強調展覽最主要目的不是認識視障人士生活, 而是用不同面向去欣賞藝術。她表示,觸感藝術節一直在演變——最初讓參加者也能用視覺觀賞展品,但卻會有人問:「是否可以觸摸?」可見很難避免觀者以視覺作為第一感官,因此今年完全撇開視覺, 啟發參加者用其他感官欣賞藝術。 她認為若要了解視障人士的生活,始終需要公眾教育,「大眾普遍接受他們,甚至過於熱心」。她舉例有熱心人士在港鐵會讓座給視障人士,但他們未必想坐,因為他們只要站在柱前,至下車時向前行就可以,對他們來說坐下更麻煩,「有失明人士因拒絕坐而被罵為何不讓別人幫忙,但人們提供協助時也應該了解對方有沒有需要」。 後記:當我戴上眼罩進去體驗不久,已有參加者因恐懼而走出展覽廳。但現實中,有那樣一群人,即使看不到繽紛色彩,他們依舊沒有放棄探索與前行,去觸摸充滿質感的形狀,去品嘗充滿回憶的味道,去感受充滿變化的溫度;是他們,用不同的角度詮釋了和我們一同生活著的世界。(妤)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MHeiHK; min-height: 25.0px}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3.0px; line-height: 11.1px; font: 11.0px 'MHeiHK Light'; color: #2d2829}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4.0px CHei2HK; color: #007fc4} p.p4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4.0px 'MHeiHK Light'; color: #2d2829} p.p5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1.0px 'MHeiHK Light'; color: #2d2829} p.p6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4.0px CHei2HK; color: #c7379f} span.s1 {font: 12.0px MHeiHK; color: #000000} span.s2 {font: 11.0px MHeiHK}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MHeiHK Light'; min-height: 25.0px}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1.0px 'MHeiHK Light'; color: #2d2829}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4.0px CHei2HK; color: #007fc4} p.p4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4.0px 'MHeiHK Light'; color: #2d2829} span.s1 {font: 12.0px 'MHeiHK Light'; color: #000000} span.s2 {font: 11.0px MKai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