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a_20190602s
icon59
香港故事
2019.05.31
帽子、圍嘴和孭帶
時下香港的男孩喜歡戴各色各樣的西方帽子,如網球帽、棒球帽,甚至漁夫帽或韓國國民帽……舊時代的港孩常戴甚麼帽?答案是「虎頭帽」,因為人們相信老虎有威鎮邪氣和鬼怪的力量,能保護小孩。也有添上毛茸茸的兩耳,做成狗頭樣子的,叫「狗頭帽」。這類帽還會加上許多漂亮的裝飾,以示喜慶。有些背後還加上一幅布,讓小孩的頸部保持溫暖。左圖改畫自一幀老照片,這些昔日鄉間港孩常戴在頭上的帽子,在七十年代仍時有所見,尤其在蜑家或客家人當中。 畫中小孩肩上還戴著一塊布料做成的東西,叫「圍嘴」(又稱涎水兜、涎兜,口水肩)用來承接嬰兒嘴巴不時流下的口涎,或進食時掉到嘴外的食物,免得弄髒衣服。圍嘴常裁成梅花狀,通常有五瓣, 每瓣都繡上吉祥圖案。也有做成如虎、狗之類的動物圖案或其他形狀的,用意都不外光鮮漂亮,圖個吉利,讓小孩平安舒服。 在老香港或珠江三角洲各城鄉,人們養育小孩最離不開的設施要數孭帶,那是一塊方形的大布加上四條布帶,包裹著嬰孩固定到母親背上。兩條布帶越過肩頭放在胸前,另外兩條則穿過腋下也繞到前面來一起打結,這樣母子就可以一起到處走動,媽媽還可以騰出手來做事。每條孭帶在正方形的上方有個布摺的三角形,是個吉祥標誌,有說除非父母一方已死,否則孭帶是不能反過來用的。現代父母若不用孭帶,就要用BB車。但老港人大多都是孭帶孭大的。如今西人也喜歡用孭帶,但習慣把嬰兒孭在前面。但不管在前或在後,有說用孭帶孭的嬰兒最舒服,因為聽到媽媽的心跳聲,最有安全感。當然囉,在老香港,用孭帶孭小孩的未必一定是媽媽,許多家庭的小孩,都是兄姐、祖母或外婆孭大的。
kjy12_20190519s
blackcat
黑貓畫寫世界
2019.05.17
越南真福團兒童之家(一) 清貧的富有
在聖週前後到了越南胡志明市的近郊當義工。名為「天福」( Thien Phuc)的兒童之家裡,住了十餘位法國真福團的越南會士和約六十位三至十七歲的小孩,有的小孩天生聽不見,有的情緒管理較弱,有的失去雙親,有的其父母沒能力照顧,修士修女們便擔當了父母的角色。他們沒有聘請工人,所以上至教導小孩讀書及品德,下至造飯洗衣等日常生活細節也是他們的工作。 三十五年前,一位曾從越南逃亡到柬埔寨及香港的越南修女Myriam,輾轉去到法國加入真福團,十年後回國,決定把自己得到的愛帶回家鄉,便聯同幾位有志之士建立了這個兒童之家,後來更設法籌集資金好讓修生們能到法國的會院學習,回來貢獻更多的愛。到現在,兒童之家已成立二十五年,為了不被政府管制,堅持不登記成為地上組織,雖然當地政府知道他們的存在,也會不時派人巡察,但因為他們教養小孩的工作, 有助社區發展,所以政府還是默默地容許他們的存在。雖然作為地下組織便不能聲張地宣傳集資,但他們的生活還算足夠,因為鄰近居民都很認同他們為社區所做的一切,三不五時更會送米送蕉送椰子,支持他們。 支持的不只有鄰近居民,這裡除了男女宿舍、小聖堂、食堂、辦公室、遊樂小公園和正在興建的新大樓外,還藏了一間精緻的小石屋,裡面住了一位八十四歲的婆婆,她正是這遍土地的原有者。因現在親人已不在世,她決定把自己的所有獻給真福團。 願意施捨 便能得到更多 現在她不再是自己一人生活,而是擁有大家庭的照料與陪伴。閒時包包餃子與大家分享,看著純真的小孩跑到小屋前嬉戲,總比獨自一人當大地主快樂。 在這個家,大家都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每天早上五時便被搖鈴叫醒參與五時半彌撒,六時早餐後,各自上學去與工作,十一時正,孩子便已回來一起享用午膳。早起早吃並非無道理,在沒有空調的四十多度高溫下,十二時至三時的午睡是相當重要的。回到上學或工作崗位,六時便再次回家,晚飯後便可自由活動或直接睡覺。爬回床的時間,大概只是香港時間八時。隔天的五時,又開始新一天。 生活雖然規律,但當中卻帶著率性隨心。早上,修士騎電單車一拖三地送小孩上學,胸前抱著一位孩子,後面最後一位抱著另一位小孩,看似欠缺「一點」安全感,對他們卻是習以為常。每次用膳完畢的搖鈴響起,小孩馬上分工合作收拾碗碟、洗碗、抹碟、放餐具,小孩不需被定配工作時間表,也很願意自動自覺地完成這項任務才在中庭玩耍。週六的晚上,大伙兒可在中庭欣賞露天劇場,別以為是高級電影院,其實只是把電腦的卡通檔案,投射到布幕上,聽見他們能背誦對白便知道不只看過一次,但他們仍是會高高興興地坐在小紅凳上,享受每週一次的家庭影院。週日的中午,小孩則被安排參與戶外活動,我剛到步的週末,較小的孩子被帶去游泳池,可惜我是外國人不能一起下水消暑,便到足球場與年長的孩子踢球去,到達青草地後,他們馬上脫掉鞋子和上衣,一雙雙赤足好像鍊了銅腿般「拍拍」聲地起飛腿,我決定還是坐在場外觀戰好了。未幾, 幾位從市區來當半天義工的青年,騎著電單車,手卻抱著一個半身高的大黑箱來到,原來那個黑箱是揚聲器。朋友在踢球時,其餘休息的人則在場邊唱歌伴奏,還把擴音器遞給我,我也不甘示弱唱了兩首廣東歌,引來球場上的神父也轉頭探究是誰在唱外星文。 我問踢球踢得手背上也出滿汗珠的神父︰ 「你在這裡多久了?」「二十多年了。」「甚麼驅使你留在這兒?」不善英語的他想了想答道︰「因為愛。」聽了,我在炎熱的烈日下打了一個「冷震」。(待續 ……)
kjy03_20190414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19.04.12
死亡這回事
死亡始終是人類的忌諱,每當談到死亡,人們都大多會支吾以對或婉轉繞過話題。復活節慶祝耶穌從死者中復活,但在復活之前,耶穌也經歷過死亡。死亡是無可避免的,繪本有時候也會觸及這個議題,且看以下三本繪本從甚麼角度來談死亡。   《恐龍上天堂:了解與面對死亡的最佳指南》 (《When Dinosaurs Die :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Death》)  這繪本敢於「直視」死亡,從為甚麼會死,到不同的死亡習俗,以至死後的世界會是怎樣的,都一一談及。這種開放式的討論有助紓解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悲傷與好奇。藉由親切可愛的恐龍角色,呈現讀者可能遇到的境況,既可引導孩子正視自己面對死亡時的感受與情緒,也讓讀者在心理上保有一定距離,在具有安全感的情況下閱讀。  《恐龍上天堂》鮮有地開門見山說死亡,把有關死亡的事情詳細地鋪陳出來,有助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孔子說「未知生, 焉知死」,把話倒過來說就是「未知死, 焉知生」,其實也饒有意思。生和死正是銀幣的兩面,當人能坦然面對死亡,便會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追尋意義,建立自身的價值,那麼即使死亡突然來臨,也再沒有太多遺憾了。 《 獾的禮物》(《Badger's Parting Gifts》)  獾離開了自己的身體,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獾說過牠死了以後,希望大家不要太難過,但動物朋友們還是禁不住在寒冷的冬天裡感到傷心難過。春天來臨時,所有的動物聚在一起懷念獾,大家想起獾曾耐心教導自己的事,悲傷慢慢被撫平,也都帶著微笑,感謝獾為他們留下這些禮物。 親人或好友離世,難免令人傷痛 ,但即使人死了,仍然留下回憶及思念。我們也許會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他曾在自己低潮的時候,說過鼓勵的說話;在自己患難的時候,伸出過援手;在自己孤獨的時候,曾經陪伴在側。有了這些美好的回憶,死亡就好像不再是永遠的分離,因為他仍然好好的活在我們心裡。  《最後一片葉子》 這是美國短篇小說之父歐亨利的作品。年輕女畫家喬喬得了重病,漸漸失去求生意識,她看著窗外的葉子被狂風不斷吹落,便也為自己的生命倒數。但好像奇跡一樣,有一片葉子頑強地抵抗狂風,終於扭轉了喬喬的病情,使她重拾生存的意志……原來這是老畫家以自己的生命創作出的畢生傑作 —— 一片畫在牆上栩栩如生的樹葉。這片最後的葉子燃點了生存的渴望和勇氣,老畫家無私的奉獻,實在令人動容。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一句慰問、一個擁抱,也可能成為別人的最後一片葉子;關心身邊的朋友,在他們需要的時候,耐心聆聽,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和重視,也許就能燃點生存之勇氣。我們不知道那個關鍵時刻何時來臨,但只要心存信望愛,持續地說好話、做好事,就是最好的準備。 我們每個人也難逃一死。試想想,如果生命沒有盡頭,我們要像電影《秦俑》中的士兵,看著自己心愛的人一次又一次離開;又或是像繪本《活了1 0 0 萬次的貓》,在遇到白貓以前,一直過著高傲無聊的生活,你會開心嗎?從這個角度來看,死亡也有積極的意義,更何況我們相信,人死後能在上主的國度內得永生!   
kjy03_20190324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19.03.22
生氣的藝術
你一定嘗過生氣的滋味——腦袋像是麻痺了、手震、心跳加速……壓根兒都不是好東西,但生氣有時無可避免,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它呢?  《生氣的亞瑟》(《Angry Arthur》)  亞瑟不想上床睡覺,只想看西部牛仔電影,可是媽媽不答應, 亞瑟就開始生氣了,他的氣變成了超級旋風,把家、庭院、臥室給吹垮了,甚至禍及整個城市、地球和月亮,他的氣一發不可收拾了……最後亞瑟終於平靜下來,卻怎麼也想不起自己生氣的原因。 有沒有發覺,我們對朋友親切和藹,但面對親人的時候,脾氣好像特別大?這是為甚麼呢?其實我們心裡都清楚明白,家人對我們充滿包容和愛,即使我們耍耍脾氣,家人也不會記在心裡,我們也不會有甚麼後果。也因為這種安全感,我們放心地表達自己,甚至放任地發洩情緒,可是包容不等於啞忍,即使是家人,也應互相尊重。如果放縱自己發洩情緒,甚至成為惡習,長遠會使家人難受,甚至侵蝕彼此間的關係。這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When Sophie Gets Angry - Really Really Angry…》)  Sophie跟姐姐爭奪玩具,意外摔倒了,她很生氣,熊熊的情緒彷彿要吞沒周遭的一切。她往外走,一直一直走,不知不覺走進了森林。她在那裡聽鳥叫、看石頭,再爬上大樹,感受微風和看海,然後,她不再生氣了。生氣、不安、沮喪、難過、再趨於平靜、回復好心情,原來生氣包含了這麼多不同的情緒。 情緒的存在有它的作用和意義,我們應該接納和面對它,同時學習生氣過後要怎樣善後。Sophie在生氣的時候投向大自然,我們又可以做甚麼來讓自己心情平復呢?有這樣一個說法:生氣的時候別做三件事情——傷害自己的事、傷害別人的事、令自己有長遠後果的事。如果都做到了,生氣只是一時的風暴,待會兒便會過去, 沒甚麼好害怕。這又跟聖經中的話脗合:「『你們縱然動怒,但是不可犯罪;』不可讓太陽在你們含怒時西落,也不可給魔鬼留有餘地。」(弗四26-27)  《生氣湯》(《Mean Soup》)  小男孩遇到很多不快的事,他帶著一肚子怒氣回家,媽媽沒有急著要求解決問題或教訓責罵,而是跟兒子一起煮湯。當水滾開時,媽媽向鍋子大叫,她要小男孩也照樣做,他們還一起對著鍋子吐舌頭、大聲敲打鍋子。小男孩的壞情緒被了解接納,且得到疏導,憤怒的情緒就消失了。 有時候生氣是因為遇上不如意的事情,一天累積下來各種麻煩和壓力,即是有點生氣也不足為奇。要解除壓力,除了到郊外走走,也可以學著在生活中找尋樂趣,有些人喜歡烹飪、有些人會做些小手作、有些人擅長畫畫、有些人拿手寫書法,總之就是專注地投入活動,在過程中放空自己,從而得到療愈。每人的興趣各異, 減壓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你是否也找到了自家的生氣湯秘方呢?  人在疲倦和受壓的情況下比較容易生氣。此外,一些觸及價值觀的事情也容易引起情緒反應。留意自己的「生氣模式」,在預計自己即將動怒時,做點「降溫」的事情, 可以是出外走走、喝點開水,或是聽聽音樂,鬱悶被紓解後,就比較不會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