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5_20210613_s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1.06.11
喜樂中學 動態 2021.06.13
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55周年校慶感恩聖祭 (本報訊)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於早前舉行55周年校慶感恩祭,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禮,校友謝堅成神父、李志源神父、葉定國神父、校監張明德神父及其他聖言會神父共祭。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體學生及友好透過網上參與彌撒。講道中,夏志誠輔理主教以校慶主題「彩天5十5,跨越半世紀。感恩.傳承.求真.創新.挑戰」勉勵全校師生。他指出校慶主題由感恩開始,自創校逾半世紀以來成就了無數生命、培育了無數的社會棟樑。他又指現今社會追求求真精神,勉勵師生秉承校訓「懷著希望,迎接救贖。培育同學,救援他人」的精神,面對未來挑戰。 是次校慶以感恩祭揭開序幕,其他慶祝活動包括7月1日舉行的校慶虛擬開放日,以及正籌備8月出版的校慶特刊。(教)  天主教修會學校聯會  法團校董會成員培訓講座  (本報訊)天主教修會學校聯會早前在天主教普照中學,為學校法團校董會成員舉辦培訓講座,邀請夏志誠輔理主教主講「天主教學校全人教育的靈修幅度」,共140名校董出席。 夏主教以天主教會於1988年出版的《天主教教育的宗教幅度》為主幹,分別以「學校的風氣」(即校風)、「學科的靈性幅度」及「倫理與宗教科」三個範疇闡述天主教辦學的靈性幅度。 修會學校聯會表示計劃每兩至三年舉辦相關講座,以配合各會員學校每屆一任為期兩年,以及只可連任一次的各類校董的培訓需要。(教) 聖類斯中學聖母岩祝聖禮 (本報訊)聖類斯中學5月13日舉行聖母岩祝聖禮,由校監陳鴻基神父主禮,全校師生透過現場直播參與禮儀。 講道中,陳神父感謝校友協助籌備聖母岩,同時介紹露德聖母的意義和聖母岩的設計。聖母岩設置於校園有蓋操場內,設計糅合教育和環保的元素,下方的樹頭取自大埔梧桐寨一棵被颱風山竹吹倒的榕樹枝幹,後方種滿植物,一方面鼓勵師生效法聖母德行,另一方面提醒學生環境保育及天地和諧共融的重要。(教) 香港仔工業學校畢業禮 (本報訊)香港仔工業學校5月21日舉行畢業禮,校方邀請於1991年在該校畢業的舊生王炎震主禮及授憑。 王炎震現為一所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策略主管,他致辭時向畢業生分享踏入社會必須具備的條件,勉勵同學努力上進。他期望學生不要限制自己將來的發展,而要有自信地開創未來。 典禮上亦為校內優異學生,頒發各項獎狀與獎學金。頒獎儀式結束後,由畢業生代表潘梓銘致謝辭,以及舉行多項表演節目。(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4a_20210523_s
400400中學文章
中學文章
2021.05.21
喜樂中學 文章 2021.05.23
失掉的東西愈多 心靈就愈富有 「你失掉的東西愈多,心靈就愈富有。」此話所言甚是,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和得到的過程,失掉了金錢、時間又或是情感。但在失去重要的歷練或是知識的沉澱,又或是感情的體會,這些充裕了人的心靈,是無可替代的。 失掉一些東西未必都是壞事,反而會讓人更加快樂,獲得心靈上的寧靜。陶淵明厭惡官場上的庸俗與污穢,他追求的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生活。於是他毅然棄官,歸隱田園。雖然他每日要親自耕田勞作,但沒有了追求功名利祿的煩惱,反而多了一份平和與清靜。由此可見,真正的富有,是能夠知足,對世間的物質要求很少,即是心靈的豐富,重視精神生活多於物質生活。 再者,物質上的富有,並不代表心靈上也富有。一個人在心靈上是否富有,關鍵取決於其道德素質、精神境界的高低。就如著名慈善家比爾蓋茨曾因捐款二千七百多億港幣,而失去「全球首富」的頭銜,但他卻更快樂了,因為他以一己之力改變了20億人的命運,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反觀一些百萬富翁,卻吝嗇得連普通人都不如,億萬大富翁保羅蓋提曾是當時美國最富有的人,卻因為要求客人到電話亭打電話,而讓人看見了他心靈上的窮困。故此,心靈上的富有才是可貴的、可頌的。所以即使物質上很富有也不代表在心靈上很富有,而失掉一些物質也確實可以令人的心靈更加富有。 有人說:「富庶的物質也可以獲得心靈的滿足。」我不敢苟同,人的慾望是無限的,即使一個人擁有富庶的物質生活, 大多數人仍不會安於現狀,而是與更富有的人作比較,認為現時所擁有的財富不及別人多,故仍然不斷追求更多的財富。例如現在不少企業的老闆,縱使所賺可讓後半生衣食無憂,但仍不斷拓展生意上版圖,而耗用了大量的精神及心血,也未見獲得心靈上滿足。可見富庶的物資生活反而會令人的慾望不斷膨脹,結果窮盡一生之力也無法真正地滿足。 此外,富庶的物質生活可能會讓人沉迷於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生活當中,只顧享樂,同樣地無法做到心靈上的滿足。自古以來多少皇帝,每天酒池肉林、夜夜笙歌,糜爛的生活令他們最終不是亡國, 就是短命而死,還遭人唾棄。由此可見, 富庶的物質生活反而令人心靈更加空虛, 難以用物質去填補。 失去與得到往往是並存的,能失掉的才說明你真正「擁有」,即內心富足。當然,有時候所失掉的東西會讓我們追悔莫及,但正是經歷了這些「失去」,才讓我們更懂得要好好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漸漸把目標放在追求心靈的滿足上, 成為一個心靈富有的人。 簡敏詩   天主教普照中學   4A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4a_20210110_s
400400中學文章
中學文章
2021.01.08
喜樂中學 文章 2021.01.10
這一次,我再沒有遺憾 父親站在我面前,平靜地凝視著我, 空氣被凍結,時間也靜止,我知道的,他一定很失望。 我的人生一直都順風順水,少有遇到阻礙。家教嚴謹,我養成了一幅死板模樣,但父親是滿意的,他很少失望。 在父親心中雪上加霜的,就是我的遺憾。是啊,那天只是姐姐和別人打架,這事常有,可因為怕事而避戰的我,卻更顯可惡,我總是做一些和我的想法相反的事,當時看著她們扭成一團的我,也像如今父親看著我的目光那麼冰冷。 我還記得保安室有隻可愛的小灰貓兒,有時我看見有人在欺負那隻可愛的貓兒,因不想衝突,害怕麻煩,我默不作聲。直到牠因此死去,才感覺到巨大得不能言語的遺憾。 在初中,我和同學們的關係很差,他們明目張膽的在我身邊說我的壞話,拿走我的東西,不想和別人衝突的想法讓我安靜,但又委屈。在沒有甚麼人的地方,我洩憤般惡狠狠的拿起石頭,向前方奮力擲去,隨即我聽見一聲尖叫,我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我的那塊石頭朝著一位剛巧路過的大嬸飛去,那大嬸怒極了,一眼望來,我以為她要上來質問,沒想到她朝著別人走過去了。 是英秀,一個和我關係還不錯的同學,她無辜的睜大雙眼,無助的辯解著, 我該上去幫她的,那事是我做的。可一想到父親會很生氣,母親也會罵我,大嬸也不會放過我……不如,拿她頂罪,這樣就和我沒關係了。 可這一刻,姐姐和父親失望透頂的眼神,死去的小灰貓,令我恐懼的遺憾,愧疚感會一直伴隨著我,永無解脫之日。 於是,我不顧一切地衝過去,拉住那個大嬸,眼淚不自禁地落下,充滿著勇氣,背負著責任,我大聲的對嬸嬸說︰ 「對不起,是我,是我……用石頭砸你的。」 依舊是站在父親身前,寂靜無聲的房間,他依舊平靜地凝視著我,打量著,審視著,彷彿第一次認識自己的女兒,或許失望,或許憤怒,但我只是釋然的露出一抹笑意。 這一次,我再沒有遺憾。  吳詩涵  天主教普照中學  4A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4_20201213_s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0.12.11
喜樂中學 動態 2020.12.13
天主教普照中學•慶祝創校50周年 (本報訊)天主教普照中學本年慶祝創校50周年,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有校慶活動需延期舉行。校慶彌撒改為在校內各級週會中舉行祈禱會,由校監譚永亮神父、高旭執士、校長李玳華及教師陳潔雯與學生作分享。校慶祈禱會以「地鹽世光」為主題,希望學生能如同普照的校徽:「一支光照四方的火炬」,在生活中實踐耶穌基督的教導,發揮自身的能力感染他人。 此外,校方邀請夏志誠輔理主教透過錄像與學生見面,夏主教提醒學生如何照亮自己,燃點他人的生命,成為社會和世界的光。 該校為學生送上兩份金禧紀念品,包括七色彩虹貼紙來表達「地鹽世光」,還包含該校校訓「止於至善」、50周年校慶副題、校慶標誌設計比賽學生冠軍作品;另一紀念品「小鹽燈吊飾」,以一盞能盛載鹽粒的小油燈,寄語學生實踐鹽與光的精神。(教) 梁式芝書院•中一學習體驗日 (本報訊)梁式芝書院於11月13日舉行中一學習體驗日,邀請九龍灣聖約翰天主教小學及聖安當小學的小六學生到校體驗。 體驗日上,書院教師向小六學生簡介體驗課堂,參加者分組到達各樓層的特別室參與活動,包括體育科進行高爾夫球及地壺運動比賽、英文科實驗劇場、科學課堂設有昆蟲實驗,以及製作潤膚露等化學實驗;地理科探究石質標本,學生以沙盤模型認識地理氣候;視藝科教授學生西洋書法;中、西史科以VR科技帶領學生「考察」古蹟。 另外,該校開放新裝修的小聖堂讓小六學生參觀,大家共聚在小聖堂內祈禱。小六生藉著多項體驗活動嘗試度中學生活,進一步了解中學校園環境及學習模式,為升中作好準備。(教) 德貞女子中學畢業禮 (本報訊)德貞女子中學11月14日舉行畢業禮,邀請校監張永明博士主禮。 當日不少中六學生的家長亦出席,見證女兒在人生階段的重要時刻。同學一個接一個上台領取證書,意味著中學生涯的結束,並為迎接未來而準備。 典禮開始時,大會先進行最具傳統特色的「傳燈禮」,由中六學姐把「德貞之光」傳給中五學妹,具有薪火相傳的意思,並將校訓「禮、義、廉、恥」的精神承傳。 校監張永明博士致訓辭時,向畢業生分享個人成長經歷及引導學生建立正向思維,寄語學生懷著希望,並抱著積極心態坐言起行,分配時間在自己立志想做的事情上,實踐母校對各人的期望:「犧牲與修和」精神。 當日,各班畢業生重溫校園生活片段,懷緬之餘更衷心感謝教師的教導。(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