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20116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01.14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 獻愛德年 鼓勵學行愛德
(本報專題)慈幼葉漢千禧小學早前向學生播放了「獻愛德年」主角小刺蝟的故事,它因為身上長滿了刺,結交不到朋友,感到十分失落。「雖然我身上有很多刺,但你們不用害怕……由於我得不到朋友的愛,所以我的心是空的,你們可以用愛德行為來填滿我的心嗎?」小刺蝟問。該校學生立刻異口同聲地承諾會多行愛德,幫助小刺蝟。 該校於本學年推廣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中的「愛德」,開展獻愛德主題年,並於剛過去的12月舉行「獻愛德年啟動禮暨宗教樓梯畫祝福禮」,邀請前校監謝家賢神父 、校監程兆海 、潘銘智神父及校長黃偉堅等,主持啟動儀式。 黃校長在啟動禮上致辭時說,主題年鼓勵學生從改變自己言行開始,把善意和愛傳遞出去,懂得愛自己及他人,  「讓世界存在美好的果子。」其中,放置在校園內的小刺蝟大型裝置前,設有一個透明的心形箱子,讓學生投入愛心匙扣木片,希望填滿小刺蝟的心,讓牠感到被愛。 校內關愛師生 啟動禮上,為鼓勵學生多行愛德,學校特別向表現良好的學生,頒發「愛德之星」嘉許狀。六年級學生陳可盈在校內有禮對待師生,又經常幫助同輩,被老師、書記或工友獎勵了20多個貼紙,所以當天亦被加許。 可盈分享她的愛德行為時指出,她平日會從微小的行為開始,讓旁人感受到愛。身為領袖生隊長,可盈經常幫助低年級同學,曾經有一位同學小息時跌倒,可盈便立刻扶起他去校務處。同學因為擦傷了膝蓋,情緒低落,可盈便安慰他,鼓勵他不要害怕,從微小處關心他人。 校外實踐愛德  該校組織了多個學生信仰團體,提供信仰培育,讓學生在信仰中一同成長。校牧呂毅恩指出,當中,慈青善會的成員在校園內外進行很多愛德行為,包括在祈禱室當值、帶領早禱、在瞻禮時擔任輔祭、讀經、司儀等。此外,他們亦會出外服務,例如探訪老人院、報佳音等。在啟動禮上,慈青善會的成員便幫忙在台上帶領台下學生、嘉賓跳Action Song。 四年級的林玥便是慈青善會的成員之一,經常擔任義工,包括探訪老人院、賣旗等,「有時我見到露宿者、獨居老人、病人,感到他們很可憐,所以希望參加更多愛德服務,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除了參與學校組織的愛德活動,該校學生亦主動參加校外的愛德服務,例如六年級的陳心言和家人參與明愛賣物會,幫忙售賣物品,幫助明愛籌款給有需要的人。另一位六年級學生溫逸庭亦與家人參與服務,清潔沙灘,從而培養將垃圾分類再回收的習慣,愛護地球。 慈千方舟宗教樓梯畫  提醒學生實踐天主教導 在主題年內,各個科目亦舉辦多項活動讓學生實踐愛德,例如中文科邀請學生製作心意卡;常識科則製作關愛感恩樹等。學校舉行多個活動,鼓勵學生在學校及日常生活中多行愛德,學生早前亦參與「慈千方舟宗教樓梯畫」的製作。 為推廣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學校早前以諾厄方舟為主題,設計慈千方舟宗教樓梯畫,畫中有長頸鹿、刺蝟、小羊、河馬、花貓等動物;寫上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及家庭等核心價值,希望學生能實踐天主給我們的教導。 樓梯畫的兩邊也繪畫了耶穌和聖鮑思高的畫像,學校期望這兩位良師能繼續引領學生前行及成長。(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5_20211219_s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1.12.17
喜樂中學 動態 2021.12.19
明愛馬鞍山中學•戶外學習日 (本報訊)明愛馬鞍山中學早前為中二級學生,舉辦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參觀活動,增加學生對天主教的認識,並讓他們從聖堂的建築結構中認識對稱幾何和黃金比例。 當天中二級學生隨同校長曹雪蓮及六位教師到訪主教座堂,得到主教座堂的信友講解該堂的宗教、歷史、藝術和建築等知識,使學生對聖堂的結構和陳設有深入認識,從中建立他們對生命、家庭以及保育古物古蹟的意識。 之後,學生又在主教座堂內參與了數學老師安排的跨科宗教活動,從聖堂認識建築物的對稱設計及黃金比例,感受天主創造萬物時的心思。活動中,學生須拍攝在建築中含有數學元素的圖片作延伸課堂活動,學生表現積極投入。(教) 聖安當女書院•無原罪聖母瞻禮 (本報訊)聖安當女書院於12月8日舉行無原罪聖母瞻禮,慶祝聖母無染原罪始胎節。師生聚首一堂參與祈禱聚會,感謝天主恩賜瑪利亞提前分享聖子耶穌為人捨生的特恩。 禮儀中,學生透過誦讀聖言,明白各人與聖母一樣,獲天主賜予自由意志,當面對生活中不同的選擇時,眾人要好好運用自由。此外,學生分享了一次在學習與玩樂間作抉擇的經驗,令她明白到在下決定前要深思熟慮不同選擇所帶來的後果,考慮甚麼是天主喜悅的行為,方能像聖母一樣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禮儀前,學生以不用顏色的水晶珠製作七彩玫瑰唸珠,並在完成時手持唸珠頌唸玫瑰經,懇求聖母轉禱。祈禱聚會上,學生代表又將唸珠及鮮花獻給聖母,讚美瑪利亞在婦女中特別蒙受天主的祝福。(教) 聖若瑟英文中學•宗教周義賣活動 (本報訊)聖若瑟英文中學於11月25及26日舉行宗教周義賣活動,為香港明愛籌款。 活動於放學時段舉行,一眾師生於學校大門前擺設各種攤檔。學生領袖亦特別製作福傳印水紙、匙扣及其他小飾物作義賣,活動吸引不少學生參與。 兩天的義賣活動共籌得超過九千六百多元,所有善款將不計成本,全數撥捐香港明愛作慈善用途。校方藉著這次的宗教周義賣活動,讓師生共同實踐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的「義德」與「愛德」,並強化聖若瑟大家庭的精神。(教) 元朗天主教中學   明愛小型賣物會 (本報訊)元朗天主教中學於11月16至19日在中學籃球場發售明愛獎劵,由樂訊團幹事協助售賣,教職員及學生於早上上課前及放學後為慈善公益慷慨解囊。 在發售明愛獎劵前,樂訊團也參與了由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在元朗天主教中學舉辦的明愛小型賣物會。樂訊團幹事在活動中主持攤位遊戲,及義賣毛絨娃娃。當天,天主教學校、堂區及明愛服務單位像大家庭一樣攜手合作,為慈善出力。(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5_20211024_s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1.10.22
喜樂中學 動態 2021.10.24
聖母玫瑰書院•金禧慶典感恩聖祭 (本報訊)聖母玫瑰書院於10月7日、玫瑰聖母節當天舉行金禧慶典感恩聖祭,慶典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祭、江志釗神父共祭。 夏主教在講道表示學生能夠以「玫瑰人」感到自豪,絕非必然,這身份和精神由慈幼會聖鮑思高神父、聖雷鳴道主教、顯主女修會的修女們,以及歷代一眾校監、校長、教職員一直傳承下來。 夏主教引述天使加俾額爾向聖母瑪利亞的說話︰「萬福!充滿恩寵者,上主與你同在!」(路一28)提醒眾人的生命跟聖母一樣,縱使在困難中,仍然蒙受上主的祝福,彌足珍貴。他勉勵參禮者在多變與不安的社會中,不單去了解現況處境,也要學習聖母信德堅強的力量,如船錨在風高浪急的海中,深入抓緊海床,讓船舶穩定。 感恩祭完結後,夏主教及江神父代表學校頒贈長期服務獎予教職員,肯定和讚賞他們多年來的服務。(教) 張振興伉儷書院•金禧校慶感恩祭 (本報訊)張振興伉儷書院於9月21日假聖十字架堂舉行金禧校慶感恩祭,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祭,廖雅倫神父及黃君右神父共祭。 夏主教在講道中,特別邀請師生們緊記福音「看 !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他勉勵師生要秉承創校人張振興伉儷及一眾先賢撒種的芳表,慷慨付出,不要計較收穫,繼續做努力撒種的人。 感恩祭後,夏主教前往校園,為辦學團體捐贈學校的聖若翰喇沙銅像主持祝聖儀式,並且參觀了學校的祈禱室,在場的還有一眾喇沙會修士和嘉賓。夏主教在祈禱室為學校師生祈禱,並勉勵出席者,步武聖若翰喇沙的善行,在艱難變化中,仍無怨無悔地為教育下一代付出,為國家社會培育人才。(教) 彩虹聖家堂堂校•共同慶祝教育日 (本報訊)彩虹聖家堂區於9月24日邀請夏志誠輔理主教為區內中、小學及幼稚園舉行教育日感恩祭。 當日禮儀先由聖像畫員帶領參加者認識聖像畫,並透過豎琴音樂帶領參禮者祈禱。夏主教在講道中提及聖堂與學校之間有著一道橋,學校是一個福傳的好地方。其後夏主教提到教育日的主題是「求您以真理祝聖我們」;並希望人人成聖,不論在任何地方,都能實踐出天主的話,為真理作證。 禮儀中,校長、教師代表奉獻用上果實形狀的校徽,寓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將會繼續致力培育學生,好能結出聖神的果實。 禮儀完結前,夏主教降福每間學校的師生和家長。各參禮學校都希望能繼續合作,讓整個社區成為天主充滿慈愛的地方。(教) 荔景天主教中學教職員   參觀「如同父的心」畫展 (本報訊)荔景天主教中學的教職員於9月29日前往九龍灣聖若瑟堂參觀「如同父的心」畫展,讓教職員更認識學校主保聖若瑟。 活動首先由聖若瑟堂主任司鐸麥英健神父帶領祈禱,接下來由畫家劉婉婷講述「如同父的心」畫展誕生的過程,及創作的心路歷程。在麥神父、劉婉婷及普世博愛運動的導賞團隊帶領下,教職員以小組方式參觀是次畫展,並透過導賞員的講解,了解畫作的意念,同時默想基督的奧蹟。 校長劉廣業於畫展後分享時表示,即使畫家創作時遇上不同的困難與挑戰,她仍能在聖神的帶領下,創作出獨具意義的聖像畫。同樣地,聖若瑟也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挑戰,但他也懷著一份「服從」的心,跟隨天主的旨意行事。劉校長希望教職員能夠透過是次參觀,了解到聖人如何實踐天主的旨意。 另外,宗教事務組教師顧嘉儀表示,是次畫展是一個靈修與默想的好時機,例如有聖像畫描繪聖家生活的點滴,正好反映出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中的「家庭」及「愛德」。(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11017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1.10.15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 Learning by Doing 從不同體驗中學習
(本報專題)你認識每天上學、放學經過的社區嗎?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的李昊縉參加過學校LBD課程(Learning by Doing; 「做」中「學」)「勇闖社區」的活動,便多認識了石籬一帶。他與家人到社區逛,又觀看網上地圖街景,之後與同學合製「社區地圖」,畫上麪包店、餅乾店、馬路、人和車等。在地圖上,學生又貼上創意標誌,例如在水果店貼上「小心榴槤有刺」,一起建設美好社區。 該校於2017年起,在小一至小三的常識科開展LBD課程,著重體驗式學習活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全人發展。課程背後也帶出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及家庭。 觀察社區 學習愛德與公義 在「勇闖社區」這課程中,二年級的江靜欣用心觀察社區時,便留意到一些以往她從未曾留意過的事物情境,「原來石籬也有酒店」,活動加深了她對社區的認識。 L BD課程成員、宗教科科主任廖韻文老師希望學生可以從認識社區開始,再去學習如何去愛社區內的人與物。 學校安排一年級生進行「勇闖社區」的活動後,二年級便參與「美好社區」,觀察社區內的設施,學習愛德及公義。學生鄧雋諾留意到區內有無家者,便想到可以在街頭設立共享雪櫃,與有需要人士分享食物。學生在活動中,觀察社區的設施,細看環境,從而提出建議,LBD課程另一成員、宗教培育組統籌黎慧茵老師說:「期望透過這課程,讓學生明白每一個人都是社區的一份子,即使是殘障者和其他有需要人士,都應該得到公平的對待。」 了解身體狀況 也關顧家人 學校所處的石籬社區之外,教師更帶二年級學生認識香港的地方。在主題「珍賞香港」的課程中,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教師無法帶學生出外遊覽,便由教師親身走到青衣海濱公園和青嶼幹線觀景台,以網上直播形式,透過熒光幕帶學生一起到這些地點。 此外,學生又利用網上地圖資訊,設計了遊覽香港景點的路線。三年級的藍浩然與同學,便設計了前往海洋公園、迪士尼及星光大道的行程,「早餐後乘車到海洋公園,在公園餐廳午膳後,再乘地鐵到迪士尼,下午約5時,再轉到星光大道。」活動亦考驗學生的解難能力,例如學生建議行程中乘搭的士時,老師便提問有否其他較便宜的方法。就是這從構思到一問一答的過程中,讓學生多了解香港的地理、交通、景點及美食等,更加認識香港這城市。 雖然LBD沒有考試、測驗,但LBD課程成員、常識科科主任陳俊林說,課程中有多元評估方法,例如在以上珍賞香港主題中,教師便為學生準備了「LBD香港旅遊博覽」,讓他們向同學、老師和家人分享製作成果。 成長型思維 有利自主學習 課程發展主任劉秀雯說,LBD不只重視知識,同樣重視學生能夠培育良好的價值觀和改善自身能力,期望學生把在課堂所學,實踐於生活中。有見及此,三年課程層層遞進,涉及自身與環境的範疇:一年級的主題是認識學校;身體及心靈;家庭及社區。二年級的是健康的我;美好的社區;欣賞香港。三年級的是科學家;文化共融;認識中國。 常識科科主任林穎謙老師同樣有份策劃LBD課程,他說這課程與常識科最大的不同是,LBD在活動中慢慢滲入不同價值元素在內,例如在教導學生身心靈健康的「健康的我」主題中,學生觀察自己的健康情況時,也透過問卷了解家人的健康狀況,為家人設計家庭健康手冊,「不只關心自己,還要關心家人,表達對家庭的關顧。」 學校在接下來三年也期望透過推行LBD,促進師生轉化為成長型思維的團隊,期望師生能從失敗中學習,或從旁人身上有所學習,體會到透過練習而提高才能。推行LBD 課程四年,校長蕭茵看到學生的積極性,自主學習,她亦欣喜見證他們成為「愛主、愛人、愛大地」的學生。(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