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悅學愈樂
2023.02.12
KATSO Family
學生時代的我曾參與很多不同的課外活動:女童軍、籃球隊、美術學會、學生會等⋯⋯我都曾是當中的一分子, 那些比賽、營火會、籌備活動的難忘經歷仍然深刻。現在回想,我參與時間最長及為我成長最重要的一定是「天主教同學會」(Katso)這個信仰團體。自中五領洗後,我就開始加入中學的Katso, 到升讀大學上莊都是選定Katso,仍記得那些開會後與「Kalalyst !」的同伴們在中大泳池旁月下促膝談信仰談生活一二事的美好時光。現在作為老師,也是Katso必然的一員,負責陪伴及帶領不同的小羊在信仰及心靈上成長。感恩在Katso中遇上的每一位,在我生命不同的階段,與我同行共成長。
Katso其實不只是一個信仰小組,Katso是一個以主為父的大家庭。我總覺得Katso中建立的情誼微妙卻特別親近。也許是因為我們在當中不是以活動及比賽為目標,而是從信仰核心價值出發,當中有較多的生活分享及信仰反思。我最近被邀出席一位Katso舊生家晴的婚宴,從當天中一的小羊,到今天亭亭玉立, 見證她踏上人生另一階段,心中滿感動。從她婚禮影片中,出現似曾相識的畫面,婚禮地點就在每年我校開學禮必到的聖堂,而領經及輔祭都是那些年伴她一起成長的師姐及閨密, 感觸良多。相信天主就是透過Katso大家庭微妙地連結了我們每一位,希望我們都能繼續在這個充滿愛的團體中成長及承傳,讓我們的信仰有所成長,成為地鹽世光,為祂作見證。
同學們,你加入咗Katso未呀?


小學專題
2022.12.18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展示光的文化 帶動師生身心靈成長
(本報專題)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慶祝創校60周年校慶,本年度以「若翰育才六十載.照耀他人創未來」為主題,期望學生成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發光發亮,照亮他人。
其中一個校慶活動是優化及裝修學校的圖書館,包括增添圖書館設備,重新規劃閱讀空間。新裝修的圖書館有一個大型的創世紀窗畫,由家長設計手稿,期望陽光透過窗畫射進圖書館時,學生抬頭便能看到天主的美善。
學生、校友、家長出力 設計圖書館
而由校友設計的圖書館,其中的特別之處是有一個高台,高台附近有不同高度的書架,副校長李燕芬說:「這比喻人生有高潮及低潮,但只要站在台上看,都可以看得很寬闊。這提醒學生即使處於低潮也不用灰心。因為不知何時,你也會再到達人生高潮的位置。」圖書館主任林信盈老師期望,學生在新改造的圖書館內有更愉快的閱讀體驗,吸收更多課外知識,把閱讀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圖書館內有不少位置供學生坐下閱讀,早前學校舉行了60周年校慶優化圖書館計劃——「閱讀卡位設計徵集活動」,邀請學生為兩個圖書館內的閱讀卡位進行設計,並從中挑選高小組及低小組的冠軍作品。
二年級學生黃凱梨的作品贏得初小組的冠軍。他的設計意念以海洋為主題,給同學舒適的感覺, 可以放鬆心情閱讀。
見到自己的作品出現在圖書館內,凱梨感到十分驚喜,「我十分喜歡新的圖書館,因為除了很美外,還有閱讀台階及卡位,讓同學借書及看書,並且有創世紀的壁畫作裝飾。 」
這次的圖書館裝修集結校友、學生及家長的創作,李副校長說:「這顯示不同的學校持份者,一起為60周年校慶而出力慶祝。」
效法主保 忠於天主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在本年11月底舉行了「創校60周年暨遷校20周年校慶感恩祭」,邀請夏志誠輔理主教主禮。
在感恩祭中,夏主教配合校慶主題,把象徵鑽禧的信物「光」給予在場學生,期望學生把「光」傳到不同地方,繼續實踐校訓「剛毅求真」的精神,活出主保聖若翰忠於天主的生活態度。
關顧自己心理需要 影響他人
為了鼓勵學生多關顧自己,並成為光, 照亮他人,該校於本學年為高年級學生提供靜觀尖子課程,吳宇傑主任說:「學生在疫情下,遇到很多的變化,都會有壓力或情緒的轉變,我們希望藉著靜觀減壓課程,讓學生靜心觀察,照顧他們身心的需要。」
其中一位六年級參加者陳泳嘉表示,升上六年級後,在學業方面難免會感到壓力, 所以參加了靜觀課程,希望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並給自己身心休息的機會。
在課程中,老師與學生進行呼吸練習、覺察身體感覺的練習、五感訓練等,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當刻的感受,以耐心、初心、非批判心進行自我關懷;亦透過森林療癒的體驗體會與大自然的關係, 培養對世界萬物的「同理心」。
六年級學生馮凱蕎認為,最深刻的活動是身體伸展練習,在過程中,導師一直帶領他們並教導進行一些伸展動作,「我在這個活動中學習如何透過伸展練習來放鬆心情,並覺察自己身體的不同感受, 我感到十分滿足及放鬆。」
郭子謙老師表示,在課程中,除了每堂邀請學生進行靜觀減壓活動,也會邀請他們每天晚上在家中進行練習,持之以恆地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後再回校與同學分享感受與體會。
「透過靜觀,我們希望幫助學生紓緩精神壓力,再把平安、喜訊傳出去。」宗教科主任陳啟聰主任更表示,期望在快將恢復全日制課程前,幫助學生及教師準備自己,迎接學習安排。
發光發亮 照耀他人
已服務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十年的校長胡艷芬表示,學校一直為學生提供不同機會,展現才華,例如以服務他人為主線的跨學科活動,鼓勵學生服務家人、關心社會;「除了讓學生自己有所成就外,也希望這一份成就能影響他們的師弟妹。」
胡校長表示,希望在六年的小學教育內培育孩子成為地鹽世光, 燃亮自己,使其他人得到照耀, 「今年是學校的鑽禧,而每位小朋友也是可供琢磨的鑽石。我希望學生升上中學,或出來社會工作後, 都能繼續發光發亮。」(吳)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2.12.09
應常歡樂 不斷祈禱 事事感謝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經持續了兩年多,嚴重影響了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而佩戴口罩更成為了社會的新常態。在口罩的遮掩下,昔日同學們的歡笑面容,似乎難以復見。唉!我幾時才可以見到他們天真無邪的笑臉?小朋友真誠的笑容讓我很舒暢,並感受到愛的喜樂。
上個學年因疫情反覆無常,聖堂祈禱室需要暫停開放,所以小息時段同學不能到來與主相聚,真是可惜。我只好每天到不同的課室探訪學生,談話加聆聽,藉此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及給予關懷和支持。小朋友是最純真和可愛的,他們最能接受天父的教導和訓誨,所以我深信為小孩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孩子們在疫情下都能夠快樂、安寧並心中充滿天主的恩寵,信賴祂的仁慈和愛護。
天主是愛,祂愛我們每一個人。相信有「愛」,才能感受到愛的存在。在疫情這困難的時刻,讓學生不會感到孤獨,也讓他們知道每天早會裡有為所有病患者祈禱。我告訴小朋友祈禱能加強我們與天主建立愛的關係,使我們懂得真誠地去愛身邊的人。祈禱時將一切交托給天主,全心信賴祂。透過天主的愛,相信一切困難必能克服,祂必會為我們準備最合適的恩寵。在祈禱生活中可以培養一份與天主更深和更密切的關係。希望學生在疫情中, 懂得為現在擁有的健康而感恩,也學會在困難中信靠天主。我的信仰令我相信天主是人類的主宰。這兩年疫情發生的一切, 我們不知道如何應付,但我深信天主會陪伴我們共渡時艱。祈禱能改變我自己的內心,讓自己能夠面對困境,看到希望。
福傳是每一個基督徒的使命,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向眾人傳播愛的信息,並教導人融入其中。我非常喜樂,牧工這份感召令我每天都能在祈禱的氛圍陪伴下生活。除了關懷學生,最重要的是讓身邊的人感受天主的愛。即使未知前路如何,依然對天主懷著依靠和希望,知道天主時常與我們同在,祂給我們的一切都是最好的。無論逆境或順境,我仍然在祈禱當中繼續展現信德,並持續為同學服務,成為地鹽世光。「應常歡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得前五16-18)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要常彼此勉勵、祈禱,跟天主保持聯繫!祈禱讓我們擁有喜樂,也學會事事謝恩。感謝天主,讓我們能成為祂的器皿,傳達祂的愛。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1-2022年度的體會。
天主教伍華小學 林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