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30505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5.05
聖博德天小 (蒲崗村道) 以信傳情 校長及老師信箱 博德家書
  你多久沒有寫信了?實實在在地拿起筆,一筆一劃地寫在紙上,送到收件人手中,然後期待他 /她的回信……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的師生、家長,多年來卻堅持以書信溝通。一封封親手書寫的信件,將校長、老師、家長和學生緊緊地聯繫起來,使學校成為一個無所不談的大家庭。      (本報專題)該校早於十年和四年前,分別開設「校長及老師信箱」及「博德家書」,前者由校長和學生輔導主任隔月輪流執筆,給學生寫信;後者則由校長、中層老師及學生輔導主任輪流以不同主題,每月透過文字與家長通訊,成為家校間溝通的橋樑;學生和家長可透過「學生郵簡」和「家長自由談」回信。 溝通,情濃 一年收到十封來自「校長及老師信箱」的來信,六年級的葉泳儀表示信件加深她對校長的了解,「校長會親自回覆我的每封『學生郵簡』,我可以藉信件與她和谷姑娘(該校學生輔導主任谷芷茵)聊心事,告訴她們我遇上困難的話,她們亦會在回信中給我建議。」對平日絕少寫信的泳儀而言,與校方通訊有甚麼感受?「親口說出自己的感受很難為情,寫下來比較容易。」她補充,每月有一個月的期限回信到「校長及老師信箱」,「所以即使學業繁忙時,我也能每次回信。」 「我在信件裡寫下好行為的話,校長和谷姑娘會回信讚賞我」,四年級的潘鍵恒表示,他很珍惜這種交流方式,「早前谷姑娘寫了一封有關她和小六同學在教育營中趣事的信,令我對教育營很有興趣,十分期待!」黃鎂渟年紀較小,二年級的她直言自己有些時候不太明白校長或谷姑娘的信,「所以我會標示不明白的地方,請爸爸媽媽解釋;不懂用文字表達的話,我也會用圖畫回信。」她靦腆笑道:「我從中學會了更多生字,很有意義,所以我會繼續回他們的信!」 聆聽,心動 「校長及老師信箱」是該校廖慕賢校長認識孩子內心世界的魔法,全年收到近六千封學生回信。「我會說收到學生們回信的感覺是甜蜜的」,廖校長形容,「這是我和他們直接、實在的溝通,有一種親切感。」重視學生在信中表達的聲音,她回想數年前加強輔導班的學生,在信中向她表示該班教室的設備比普通教室少,希望學校可以添置教學器材。因為該班只有八個學生,故資源較少。「我可以藉此了解學生的需要」,與同學溝通後,她答應同學的要求,「他感謝學校,並答應以後會更用心學習。」 學生還會在回信跟廖校長聊心事,有學生向她訴說家庭問題, 更曾有成績優異的學生跟她說要炸毀學校。她憶述,「我收到信件後立刻向那名同學了解狀況,原來他認為一天接一天的做功課就像沒完沒了,學業壓力很大。」學生的信件坦率、真誠,讓她知道他們遇到的問題,能夠跟進,她說,「但我不會拿著信去指責他們,而是鼓勵他們。」 「我們希望學生明白,他遇到任何事情,不論喜怒哀樂,他也可以和我們分享」,谷姑娘表示,她認為透過信件,有助她接觸平日較內向或較少交流的學生,加強聯繫。「在學校很多同學會主動和我聊天,還會和我分享零食呢!」校務處外的壁報板釘滿同學們寫給廖校長和谷姑娘的信, 同學回信時可選擇分享與否, 甚至不回應。願意分享的信,校方每期會挑選約五十封在壁報板上展示,並於校網上分享;不願分享的話,他 /她的信就是和校長、谷姑娘說的悄悄話。(轉下頁)     
kjy03_20130505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3.05.05
圖象中的隱喻:談鄒駿昇的藝術語言
  《勇敢的小錫兵》是鄒駿昇的第一本圖畫書, 它源自安徒生的經典童話,在〈繪者後記〉中, 他指出「將這個超過一個世紀的老故事擺在現在時,其實有許多觀點是可以被調整的。」那麼,在這一本「現代的」經典童話裡,繪者如何能讓兒童能單純地享受童話故事,而成人則讀出他所隱藏的嚴肅涵義?對兒童讀者而言,《勇敢的小錫兵》是一個耳熟能詳的童話,但鄒駿昇在創作之始, 即顛覆了這個經典作品:他先改小錫兵為「醫護兵」,繼而改寫結局,讓小錫兵不被燒死,最後脫下軍服,與美麗的芭蕾舞女孩雙雙離開,尋他們的避難所去。因此,《勇敢的小錫兵》雖是「老歌新唱」,但書末的「希望」既賦與故事全新的闡釋角度,同時切中了兒童期望的圓滿結局。 在《勇敢的小錫兵》裡,鄒駿昇雖運用了像拼貼、手繪及電腦加工等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卻以硬筆作為主要構圖工具,並貫穿全書。硬筆可泛指鉛筆、鋼筆、甚至是電腦繪圖用的線條工具,相對以毛筆為繪畫工具所表現的高低起伏的層次感,硬筆更著重線條與構圖的整體結構。繪者運用線條貫穿了整本圖畫書的風格,不論是士兵人偶軍服上的紋理,還是玩具屋間隔內的細節與陰影,都以細緻的筆觸及線條表達,讀者不難想像在這一個顛覆的童話裡所下的功力與心力!  同樣以線條表達為主的構圖,《勇敢的小錫兵》的手法有別於《莎莉,離水遠一點》一類圖畫書的作畫方式,約翰.伯寧罕(John Burningham)大刀闊斧的筆觸,並不拘泥於用力過猛而留下的刮痕,明顯著重情感的表達。《勇敢的小錫兵》則不同,翻開首頁,讀者驚訝於幾乎同出一轍的十二個小錫兵玩偶,鄒駿昇彷彿以他的「手繪」代替了機械的「生產」,創作了這些小錫兵來,規律而粗幼相若的細明線條表現出一種既冷靜又穩重的特質,這種手法對於繪者就戰爭的反思尤其奏效。 在文字與圖象表達兩方面,《勇敢的小錫兵》都沒有太多的煽情描述,鄒駿昇沒有刻意渲染反戰的主題。反之,他利用冷靜秀麗的筆觸,客觀地表述一個獨腳醫護兵的冒險故事, 最後,醫護兵選擇退役跟舞蹈員一起往「避難所」—— 一個未知的地方走去。不過,繪者對戰爭的反思,讀者還可從他的視覺語言—— 象徵性符碼一一體會。首先,鄒駿昇在前後蝴蝶頁裡,滿滿的畫上一隻隻背著降落傘,但被綑綁雙翼的鴿子,象徵「和平」,但無法展翅的意涵,正是上乘的隱喻。再如盛載小錫兵盒子上都印有反轉的PEACE(和平) 字樣,這個「Anti-Peace」跟士兵的角色並列一起,突顯了戰爭並不能帶來和平。再者, 十二個士兵雖然幾乎同一模樣,但小錫兵又異於其餘十一個士兵,他手上所持者,並不是槍,也不是劍,而是救人用的「擔架」。鄒駿昇運用冷靜的筆觸及隱喻的方法,不單突顯了這一位醫護兵在戰場中「殺敵」與「救援」的矛盾狀態,還表達了強烈反諷的意味。繪者這種含蓄的、隱喻式的方法,更勝說教,能讓讀者自行思考及判斷戰爭對人類的影響。 除了作畫的獨特風格外,讀者還可從書的視覺元素中,明白繪者在創作時所做過的資料搜集,像最末頁以指紋壓畫的罌粟花,那指涉紀念二次大戰的符碼,還有補說故事時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倫敦的用色、圖象與表達手法。在畫作中,鄒駿昇選用偏暗淡的紅與黑作為主色調,這種格調一如電影倒敘(flashback)的處理手法, 就像電影《舒特拉的名單》一樣,以色調訴說一個歷史的故事。此外,讀者更可以在書中找到雙層巴士、一張張舊式車票的拼貼、Underground(地下鐵)、濕漉漉的大街、魚兒頭上的紳士帽、木無表情的路人,以及他們身上暗灰的大衣,還有馬路上的甲蟲車,這都帶有濃濃的英倫氣息。就以穿西裝的發條機械人而言,兒童讀者覺得它有趣, 成人讀者則讀到它所要表達的暗喻。《勇敢的小錫兵》誠如繪者所期許的,兒童與成人一起來共賞此書,前者單純地讀了一個顛覆童話,後者則因閱歷,讀出它所隱藏的嚴肅涵義。  
kjy03_20130414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3.04.14
與學生共讀《我吃拉麪的時候》
故事會時間到了,我跟初小的學生讀長谷川義史的《我吃拉麪的時候》。作者身兼文字和圖畫創作,文句淺白, 句型重複,連一、二年級的同學都會讀;稚拙的筆觸,就像小朋友塗鴉,難以想像長谷川先生已屆知命之年。 愛思考、愛答問的志諾只等我把書名說完,就搶著回答:「我知!我吃拉麪的時候,我……」我想:志諾一定以為這是一個圍繞「我」發展的故事吧!真的嗎?  故事開始了,一位小男孩正大口大口地吃著熱騰騰的拉麪……  我吃拉麪的時候,隔壁的花貓在打哈欠。隔壁的花貓在打哈欠時… …,隔壁的小米在按遙控器,隔壁的小米在按遙控器時……,隔壁的隔壁的阿泰在沖水。隔壁的隔壁的阿泰在沖水時……  哈哈……哈哈!阿泰坐在沖水馬桶的一幕,引來同學們哄堂大笑。讀了幾頁,同學總被幽默的內容和畫面逗得樂滋滋的。 六個不愁衣食的小朋友,正做著很多香港小朋友也做著的事:吃飯、娛樂、運動……;然而,由吃著拉麪的「我」,到隔壁鄰居,隔壁村,隔壁國家,隔壁國家的隔壁國家……同一天空下,同一時光裡,作者要給小讀者呈現第二個世界,同學漸漸發現另外六個小孩的生活很不一樣。 永樂發現踏單車男孩身處的地方有很多山,那裡有破屋子。慧珊看到那個打水的女孩時,便說:「老家都是這樣子打水的。」耀熙一頁一頁的看,他說:「他們愈來愈窮。」畫面從歡樂逐漸步向沉重,同學的笑聲也漸次減少。我提醒同學留意這些孩子身處的地方,他們的神情,他們正在做甚麼?為甚麼要這樣做?為甚麼那個賣麪包的小女孩苦著臉?志諾說:「她是被迫的。」朗日說: 「起碼她有麪包吃。」都是雅文較懂事,想到如果麪包賣不掉,她可能會給父母責罵。 那些對人情世態較為敏感的同學,很快便能夠投入下去,有的呢?自己有些想法,卻不知道如何表達,有的呢?還停留在搞笑的階段。 故事的末段,「遠在山上的一個國家的男孩倒了下去。」那個倒下的男孩,臉貼地,背向天,是全書中唯一一個沒有臉容的人物。他為何倒下?是死了嗎?作者沒有明示,有的同學猜他是餓暈了,又或是跌倒,有的認為他死了。按書中介紹, 作者刻劃世界兒童的處境,「並為戰火下的兒童提出最深沉的控訴。」我提出,可能那男孩在戰爭中死去, 耀熙立時想起早讀課時讀過的《請不要忘記那些孩子》(一本以真實照片展示納粹統治時期,猶太小孩生活情況的書),我很高興他開始在心中能連結相關的閱讀經驗。 每當我與學生共讀,除了說故事,還會談談心,透過輕鬆的提問, 同學間互相激發思考,觸動情意。書中的最後兩頁這樣寫:「就在男孩倒下的時候,風吹著,風吹了過來……。」隨著風,畫面回到「我」吃拉麪的時候,風吹拂「我」家的窗簾,書中人吃著拉麪,當然,不曉得世界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有幸有不幸。作者這種首尾呼應的安排, 讓我和學生的視線從世界的其他角落,回轉到自己身上。 最後,志諾補充說:「我覺得作者很不錯,我想作者肯定是去了好多好多地方,他寫了一個地方,跟著又再寫另一個地方、另一個地方、另一個地方……」(他把「另一個地方」重複了七次)。 有學生認為大家是鄰居,只要是人,就要互相幫助;但也有學生認為書中的小孩,和自己沒多大關係,不必要關心他們。畢竟,由自身念及眾生,跨越地域,普世關懷,是一個點滴累積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我不打算按他們的答案判決對錯,我相信隨著他們多閱讀,多感受,多思想,年齡漸長,心智漸啟,一定能自行總結出具有人文關懷的想法。  
kjy01_20130407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4.07
盛載歷史的活字印刷 延續文化 活化傳統
鉛字粒是活字印刷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雖然字粒小小的,但捧在掌心上,沉甸甸的。隨著產量更多更快的數碼印刷興起,以人手執字粒、排版的活字印刷行業日漸式微,被新科技取而代之。與李澤裕(李伯)細談活字印刷,然後發現字粒的重量,來自滿載情感的歷史。 (本報專題)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指的就是活字印刷,可追溯到北宋時期,但起初的字粒以膠泥燒成,容易損壞。活字印刷以每一字粒為單位,以人手組合成需要的版樣,塗上油墨,進行印刷。及至十五世紀,德國人谷騰堡發明可大量鑄造而堅固的鉛字粒和木製印刷機,大大改善印刷術。印刷術更不斷改良及機械化,十九世紀傳入香港, 展開香港印刷業的輝煌歲月。 六、七十年代是香港印刷業的全盛時期,當時,李伯(圖三) 創立的「偉志印務」座落在上環永利街,十二家地舖當中,十一家也是印刷店。因租金和成本上升,行業北移,加上科技發展,「偉志印務」堅持多年,曾是全港最後的活字印刷店,亦無奈於去年年尾結業。在印刷業打拼了六十多年,「偉志印務」是李伯的心血結晶,店裡每件印刷器具都是他的寶貝。(見圖一至四)  承傳教育使命 由在印刷廠當學徒到開設自己的印刷店,李伯的一生與印刷業不可分割。多年從事活字印刷,他認為這是一門藝術,「用人手排版除了考技術,更重要的是動腦筋和用心。」經李伯精心設計的印刷品五花八門,涵括合約、請帖、證書、領呔盒等等, 「訂單的種類很多,由構思字體、排版,用色,到用多少鉛片(用以分隔行距)都要花心思。」李伯敬業樂業,「要做到自己滿意、客人高興,需要一份心意。」 雖然「偉志印務」經已結業,但李伯仍致力推廣活字印刷。他將所有印刷器具捐出,並每月主持導賞和活字畫工作坊,「我在這行貢獻幾十年,實在未能忘記。」他親口講述行業興衰、講解機器運作,並讓年輕一輩使用鉛字粒,沾上顏料,印製圖畫。李伯表示,「希望鼓勵他們運用思維、發揮創意,也希望擴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認識傳統印刷的技術和意義。」(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