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小學專題
2023.03.05
深井天主教小學
嶄新發明 解決生活問題
(本報專題)你有過遺失物品的經驗嗎?除了尋求失物主保聖安多尼的轉禱,不如看看以下同學的發明會否幫到你!深井天主教小學的三位六年級學生溫駿宇、楊思遠及孫一喬,留意到很多同學在小息後,遺下小息袋、水壺在操場,所以運用編程裝置,設計了「大頭蝦提示器」。這發明亦獲得第九屆香港國際學生創新發明大賽的金獎。
「大頭蝦提示器」運用了Microbit radio編程,透過無線電信號,當發射器和接收器超過特定距離,提示器便會閃燈及發出聲響,提醒用家可能已經忘記帶走物品。
為了貼合發明的名稱,溫駿宇稱,選用了一個小蝦外型的吊飾,把發射器放在吊飾內,而接收器則貼在運動手帶上。用家只要把吊飾掛在重要的物品上,再把手帶佩戴在手腕,便可以透過裝置提醒自己。溫駿宇更補充,如果要暫時放下掛了吊飾的物品,並離開一段時間,只要調較靜音,便能不發出聲響。
增進團隊合作精神
三位同學在設計時分工合作,溫駿宇和孫一喬負責裝置的外觀和錶帶的設計,楊思遠則主要負責編程的部分,各盡己能。孫一喬表示,在測試發射器和接收器的接收距離時,也作出了多番測試,才得出最佳的效果,「在活動中,我除了學到額外的編程技術,也學懂要反複試驗,才能得出好結果。 」
楊思遠對於在比賽中學習到進階的編程資訊,感到高興。他表示,雖然平日上電腦課時,也有機會接觸編程活動,但因為課時關係,有時只能在模擬器上測試,而不能真實製作成品,「這次比賽讓我們能真實地體驗,也增進了團隊合作精神。」思遠又稱自己喜歡ST EM活動,所以除了課堂上的活動,在學校的周五興趣活動班中,也參加了「小小編程師」活動,用編程設計小遊戲。
三位學生對於這次獲獎都十分高興,也希望能繼續改善「大頭蝦提示器」,例如改善它的大小、有防水的功能,方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轉角防撞安全裝置
學生根據生活所需而設計出各種發明,另一位六年級學生張旨遠一次乘坐私家車,車輛進入停車場時,因為有汽車從死角位駛出來,而差點釀成交通意外。這次的經驗啟發他發明了「轉角防撞安全裝置」,並獲得了上述比賽得優異獎。
張旨遠介紹他的發明時指出,香港的停車場面積一般比較小,車路比較窄,大多數只能容許一架車進出。因此,車輛在停車場時,尤其轉彎的死角位, 不容易被看到。他設計的裝置有兩個感應器,當感應器感應到車輛的駛出,便會向對面的車發出停車提示,在Micro:bit上顯示「STOP!」的字樣,提醒駛入的車輛要停車,讓對頭的車輛先駛出。
旨遠喜歡參加不同的STEM活動,他談及早前曾參加一個紙飛機比賽,當中也要運用STEM的知識,量度飛機的位置與結構,需要數據上的精準。
不同學習機會 引起學習興趣
深井天主教小學推行STEM教育多年,並透過校本全班式教學及校本抽離式活動,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校長周詠詩表示,學校一直提供不同機會,讓學生發展才能,亦在當中培養自信心。
常識科主任楊曉君指出,在校本全班式的教學中,常識科會有實驗課,讓學生動手做實驗,例如在教導空氣主題時,會與學生測試空氣的特性;又會進行火山爆發的模擬實驗,「希望讓他們具體地學習,並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此外,學校每年也會舉行大型活動日,例如STEM DAY,各個年級根據學習課題,設計小玩意,例如空氣炮、橡筋動力船等。常識科主任劉家熾表示,學校邀請學生參與校外比賽,增廣見聞,並透過與其他參賽者的交流,接觸更多STEM的原理。他欣見學生能為生活上遇到的問題而構思不同的設計, 以作解決或改善問題,並充滿自信地向評判介紹自己作品。(吳)


小學投稿
2023.03.05
喜樂幼小-文章
美麗的九龍公園
九龍公園位於尖沙咀,由威菲路軍營改建而成,九龍公園的秋天是最美的。
步進九龍公園,一棵棵長得高大挺拔,非常茂盛的樹木展現眼前,彷彿是城堡前的守衛迎接貴賓。大樹下林蔭處處,人們在樹下有的乘涼,有的下棋……一陣陣清爽的秋風吹來,樹葉與樹葉互相擠擁著,颯颯作響,活像大自然的交響樂曲,令人身心舒暢。
沿著花香飄送的方向前行,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瑰麗花園。放眼都是成千上萬的玫瑰,它們盡都爭奇鬥艷,努力地綻放著, 好像希望在生命完結前為自己寫下最完美的結局。其他花兒也不甘示弱,它們都穿著五彩繽紛的裙子,在秋風中搖曳著,似乎都想為自己的生命喝采。
在百鳥爭鳴的聲音的引領下,就到達了百鳥園。當中有五彩斑斕藍黃麥鳥鷎、紅綠麥鳥鷎、尼柯巴鳩……牠們就像在茶樓裡的茶客一棧,互相問候,談天說地, 嘻笑聲不絕,溫馨滿溢。
遊人們皆被如詩如畫的九龍公園秋色吸引住,著迷得鳥倦不知還。啊! 美麗的九龍公園,謝謝你帶給我們美好的回憶!
鍾尚衡 華德學校 5B
我真幸福
甚麼是幸福?對小孩來說,可以和朋友一起買新的玩具,便是幸福;對學生來說,沒有功課,便是幸福;對上班掙錢的成年人來說,不用加班就是幸福。究竟甚麼是幸福?經過用心領會,我深深地領悟到——「我真幸福」。
我真幸福!因為我有愛我的家人。記得六歲那年,我因發高燒而要入醫院。爸爸背著我到醫院,更對我噓寒問暖,無微不至地照顧我,他們為我奔波,整個晚上都無法安睡,令我十分感動,感到十分溫暖。雖然生病很難受,但比起那些孤苦無依、重病纏身的獨居老人來說,我幸福多了。
我真幸福!有充足的食物和乾淨的水源。每天,工人姐姐總會為我準備三餐,我還有乾淨的食水飲用、洗澡等等。因此,我能夠攝取足夠的營養,健健康康地生活。相比居住在山區貧窮的人,他們每天都要擔心三餐溫飽的問題,又要走到很遠的路去取水,相比起他們,我是何等幸福呢!
可是,我欠缺了真摯的友誼。我的朋友不太多。爸媽認為我對人太冷淡,應該要主動認識新的朋友。聽完他們建議後,我會更主動去認識新朋友,例如主動和人談天,關心同學。
幸福不是必然的。我們應該要珍惜現有的一切,千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林學妍 香港嘉諾撒學校 6B
老師評釋:學妍的文章立意明確,結構清晰。一開始以提問方式讓讀者思考何謂「幸福」,隨後即點明主題「我真幸福」。內文引用了不少具體生活例子,並運用比較說明的方法突顯自己的幸福。最後以「身在福中不知福」作結,讓人反思要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學會知足。- 陳嘉怡老師
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她每天都十分忙碌,不是要檢查我的功課,就是要在廚房裡準備飯菜,還要打理家務,我覺得她奉獻了所有時間給這個家庭,十分偉大。
我的媽媽挺漂亮,她有一雙像珍珠一樣閃閃發亮的大眼睛,一個小小的鼻子。她有特殊技能,就是能夠耳聽八方,即使在廚房做菜,也能聽到我在房間裡發生的事情。
她很勇敢,每當家裡出現一些可怕的怪獸——壁虎,她會像超人一樣,使出像火箭速度般的超能力驅趕牠們。
她對我十分呵護,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記得有一次,我得了重病,渾身發熱,身體燙得像一個火爐。媽媽立即帶我去浸會醫院看醫生,經過醫生的診治後,原來我患了嚴重的流感,他建議我要住院觀察及治療。我上了病房後,媽媽便回家煮了一些清淡的飯菜,送來醫院餵我吃。我看見她因為照顧和擔心我,兩天也沒有好好睡覺,四處奔波的樣子, 我感動得抱著她大哭。
媽媽每天辛苦地照顧我,付出心血和時間,我一定要好好報答她,努力讀書,將來要出人頭地, 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林子軒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5AN


小學動態
2023.03.05
喜樂幼小-動態
祖堯天主教小學•跨科組環保活動
(本報訊)祖堯天主教小學早前舉行融合宗教、常識、德育及公民教育的跨科組環保活動。首先,老師在宗教課堂內引入環保主保聖方濟亞西西, 並教導學生認識天主的創造,培養學生實踐保護環境的習慣,愛護大自然,學習和效法聖人的德行。
在常識科中,老師教授學生如何減少廢物,讓學生建立環保的生活習慣,例如:不包裝禮物,關注環保教育及善用天然資源,在生活中實踐減廢節能, 「讓生活更環保」的健康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德育及公民教育組更鼓勵學生在午膳、戶外學習日、聖誕聯歡會中實行自備餐具,減少使用即棄餐具和浪費食物,藉此建立「減少廚餘及製造廢物」的概念。
學生於活動中積極投入,並樂意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在心靈上與大自然一起讚美主,達到心靈環保, 和諧共存。(喜)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運動會
(本報訊)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於2月8日在大埔運動場,舉行第29屆運動會。當天邀請了恩主教書院校長賀妙珍主持鳴槍禮,槍聲一響,比賽正式開始。
當天共有21組徑項和18組田項賽事,其中男甲跳遠、女甲擲壘球、男戊及女戊60米更打破歷年的紀錄。
當日賽事非常緊湊,其中社際4x100米接力賽最為緊張,當運動員衝過終點時,台上的啦啦隊吶喊助威, 把比賽的氣氛推至高潮。全日賽事完畢後,本年度社際大獎由孝社奪得,亞軍由禮社奪得,季軍由義社奪得; 而啦啦隊比賽由信社勇奪冠軍。
閉幕禮上,校長劉敏怡在致謝辭時感謝工作人員, 為運動會作出貢獻。劉校長也提醒學生要懂得感恩,並鼓勵他們不論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應該有運動員的精神,敢於挑戰自己,發揮校訓「愛」的精神,將來能夠服務社會。(樂)
慈幼學校•會祖鮑思高瞻禮祈禱會
(本報訊)慈幼學校早前舉行會祖鮑思高瞻禮祈禱會, 主題是「在社會中喜樂地善盡本份!」,由校監林仲偉神父主持。
林神父指出,鮑思高神父在九歲奇夢時會用拳頭打其他小朋友,聖母教導他不以拳頭解決。鮑思高的好朋友高木祿溫和良善被人欺負和取笑,鮑思高用手拿起同學橫掃,老師知道後問他是否用大力去懾服同學,天主給他大力不是用來打人而是幫助人。
當天祈禱會的主題是「在社會中喜樂地善盡本份!」曾有學生問神父可否不重罰另外一位同學,由於他是單親,易發脾氣和欺負人,為那個同學求情是和他做朋友,令到他有所改變。在社會是需要互相包容,懂得製造一個歡樂的環境,多些讚賞別人。鮑思高神父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成為溫和良善的人, 多些讚賞別人,為別人求情是希望他有所改變,讓各人在社會中喜樂地善盡本份。(少)
聖若瑟英文小學•聖灰禮儀
(本報訊)聖若瑟英文小學全體公教師生及校監、校長於2月22日齊集九龍灣聖若瑟堂參與聖灰禮儀,由聖若瑟堂助理主任司鐸陳國星神父主禮。
聖灰禮開始時,以《仁愛救世天主》作為進堂詠, 透過誦唱,讓師生重拾四旬期的意義。陳神父講道時談到小時候遺失書包的經歷,勉勵同學在學習上要克己, 為自己的行為作好的改變,藉此拉近與天主的關係。
陳神父又提醒同學在四旬期要悔改、多祈禱及多做愛德的行為。講道後,同學和老師依次到祭台前領受聖灰,陳神父在各人額上劃上十字標記,提醒大家要悔改及信從福音。禮儀完結前,同學們以一曲《愛是不保留》作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