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30326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3.24
嘉諾撒小學
禮儀之「嘉」
(本報專題)嘉諾撒小學校園內,三、五位同學在小息時,聚在一起朗朗上口地念著「我哋要禮待自己,要活得有意義」、「我哋唔單止要愛自己,我哋更加要愛埋人哋 」、「天地萬物都係天主創造,山、樹、海洋都係咁美好,對人、對物都要咁有禮」……原來他們在說唱由校長孫福晉創作的《禮的主題曲》,短短數句歌詞便訴說出該校本年的主題 —— 禮。   副校長賴雲潔指出,學校著重價值教育,所以每年都會設有不同主題,環環相扣地重視學生在靈性上的培育。該校本年便期望透過正規及非正規課程,從內到外塑造學生成為有「禮」的孩子。   關詠茵主任表示,學校在全學年分三階段推廣禮的文化,首階段是禮待自己,然後是禮待別人,最後是禮待天地萬物, 「讓同學愛和欣賞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加好;在生活上,以言以行禮待別人;天主創造世界,所以同學要在敬愛天主外,也要愛護環境,保護世界。」   《禮的主題曲》歌詞正正帶出禮待自己、禮待別人及禮待天地萬物的訊息,涵蓋禮文化的重要元素,成為學校推廣禮文化的主題曲。孫校長早前更親自指導學生進行錄音,再由德育組製作音樂影片,隨著悅耳的歌聲及精采的視覺享受,把禮文化傳遍校園。   禮待自己、別人、天地萬物   有份參與錄音的六年級學生朱朗延表示,最喜歡的歌詞是「我哋要禮待自己,要活得有意義」, 他解釋說:「天主創造了獨特的我,而這歌詞教我要欣賞自己,才能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豐盛。」   參與錄音的同學聚集在校長室,戴上耳機,站在錄音設備前高歌,這對於第一次參與錄音的朗延來說,非常難忘。過程中,由於掌握不到歌唱時的語氣,而需重錄多次,「我最初唱的時候很粗魯, 唱不到禮的感覺。」後來,得到校長和教師的指導,他終於找到禮的感覺,「就是要溫柔地唱。」   五年級學生徐焯然得悉獲得教師邀請參與錄音後,便努力在家中及學校練習,最初有些音調拿捏不準,便在小息時尋求老師的幫助,最終在錄音時,一次便順利完成。她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是「禮待自己,禮待別人,無分你、我、他」,因為這教導她不單要善待自己、別人和天主,也不要選擇性地禮待別人。   至於四年級的李鈺瑩,她最深刻的歌詞則是「天主的愛, 逢人亦會禮待」,「這告訴我天主愛我們每一個人,所以我也要以愛還愛,禮待天主, 禮待他人和自己。」她說,這首歌曲也在生活中,時刻提醒她要禮待別人,例如在早上會主動向老師、同學打招呼。   孫福晉校長昔日在學校教授音樂,這次高興能發揮音樂上的塔冷通創作歌曲,透過容易上口的歌詞,讓一至六年級的學生也能跟隨音樂歌唱,認識禮的文化。他提到歌曲除了在學生心中播下禮的種子,也教導學生敬主愛人,「希望有一天在學校埋下的信仰種子, 能發芽,多點小朋友能尋找到天主。」   教導祈禱的禮儀   學校就著禮的主題, 舉行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整個學年都沉浸在禮的文化中,包括在圖書館內舉行禮文化的書展,欣賞音樂劇等。當中,學校亦舉行「禮的主題曲急口令大賽」,讓學生以急口令方式,朗讀主題曲的歌詞,加深學生的印象。   吳慧雲主任指出,學校亦舉辦不同宗教禮儀,邀請學生時時祈禱,「為自己祈禱,也為別人代禱,關心自己和四周人士的需要。」宗教科組也與校園電視台合作,製作了兩套有關祈禱禮儀的短片,例如教導學生劃十字聖號的正確方法與態度,潘嘉儀老師指出,透過這些有趣故事,令學生更重視祈禱,並透過祈禱達致禮待天主。(吳)   《禮的主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Cl-wJxFqso  
202303026 8-9 drawings
400 400 喜愛畫廊
喜樂畫廊
2023.03.24
喜樂幼小-喜樂畫廊
kjy08a_20230326_f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3.03.24
喜樂幼小-文章
我和媽媽交換身份的一天   你當過媽媽嗎?你知道媽媽的辛苦嗎?今天我體驗了一回,結果叫苦連天。   首先,早起是必須的,昨晚調校的鬧鐘大聲叫嚷,本想繼續睡我的懶覺,可一想到今天和媽媽交換了身份,便不得不硬著頭皮,睜開惺忪的睡眼起來了。   接著,早餐做甚麼呢?做我最拿手的煎雞蛋吧!可客廳裡的「兒子」卻大叫:「媽媽!我要吃煎蘿蔔糕。」「好吧!別叫了!」我學著媽媽的語氣說。結果卻是蘿蔔糕煎糊了,全粘鍋了。我只得放棄,只泡了兩杯牛奶,當媽媽真難!   早餐後,「兒子」在沙發上看書,我呢?要做家務,洗碗、拖地板、洗衣服、收拾屋子……冬天的水真冷,洗碗時,我手滑打破了一個杯子;拖地板時,我把水灑了一地;洗衣服時,笨重的衣服累得我氣喘吁吁……當媽媽真不簡單!   最慘不忍睹的是去菜市場,那吵鬧的叫賣聲, 濕漉漉的地板,充滿魚腥味的街道,還有那摩肩接踵的人群……還好「兒子」能幫忙提我買的午餐、晚餐……當媽媽真辛苦!   這半天的體驗已經讓我打退堂鼓了,還是做自己好! 洪凱竣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3C   老師評釋:洪同學以輕鬆幽默的筆調,通過換位思考,生動而真實地描繪了當媽媽的辛苦和付出。開篇以自問自答的寫作方式,引起讀者興趣,隨後選取幾個有趣的生活片段,從每個角度由衷地,發出了當媽媽不易的感歎。整篇作文詞句清新,結構工整,是一篇觸動人心的佳作。-孔垂柳老師   我最敬佩的人   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人會令我們敬佩的, 你知道我最敬佩的人是誰嗎?我最敬佩的人就是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一個家庭主婦,我從小就跟媽媽一起生活。媽媽本來要每天上班,但是自從我出生後,媽媽為了照顧我和兩個姊姊,她就沒有再上班,留家照顧我們了。   媽媽非常喜歡紫色,每當她穿上紫色的衣服時,看著她,就像看著一片寧靜的薰衣草園,帶給人舒服的感覺。   媽媽做每一件事時都會認真對待、專心致志、不會一心二用。例如媽媽在跟我默書時,她不會看著手機, 反而會一邊讀一邊看著我寫,如果我沒有寫好,她也會停下來等我。她的耐心與專注,教我感動。   媽媽也會樂觀從容地去看待我的成績。如果我的小測成績不如理想,她會叫我再接再厲。如果是考試未如理想,媽媽就會說:「盡力便好了。」當我成績理想的時候, 媽媽也會獎勵我,晚餐時會煮一些我喜愛的食物,讓我開懷大吃。她的溫柔和鼓勵,讓我感到無比的安全。   媽媽也很懂得善用時間,她會有條理地幫我分配好每天的時間,例如補習和在家溫習的時間。所以我每天都會準時吃晚飯和睡覺, 有充足的時間休息玩耍。正因為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我才可以無憂地成長。   媽媽對我們三姊弟的無私奉獻,我們永遠難忘。我最敬愛的媽媽,謝謝你! 歐晉瑄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6B   公園裡的人物百態   今天,我和哥哥相約在公園裡拍照。可是由於哥哥事務繁忙,未能及時到來, 於是我便坐在長椅上,等待著他。   我等呀等,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這時,一陣震耳欲聾的音樂聲從遠處傳來, 使在「掛機模式」的我驚醒了。我往遠處一看,原來是那個老伯伯在聽歌!突然, 我看見一個男人向老伯伯走去,他們竊竊私語,不知道在說甚麼。下一秒,老伯伯突然說:「對不起!吵到你了!」他說完後,便匆匆離開了!我感到十分沒趣,於是我便在公園散步。   我走著走著,很快便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她束著兩條「馬尾」。在這時,一個中年婦人跑過來,她的頭髮十分散亂,眼神十分擔憂。她說:「不要再亂跑了,琪琪!」我心想:那個女孩子原來叫琪琪, 真是可愛!   琪琪走了後,我又覺得無聊了!「這是甚麼味道,好難聞!」我抱怨道。原來,有幾個不修邊幅的男人在吸煙,把四周的路人都趕走了!其中還有一個老婆婆,只見她無力地攤軟在地上,看到這個情況,我連忙跑去扶起她。   「抱歉,我來晚了!」我聽到這把聲音,轉身跑向聲音方向,一邊跑一邊說: 「哥哥!」哥哥終於來了!我和哥哥最後總算完成了拍照工作。沒想到在公園也能看到這麼多有趣的畫面,真是出乎意料呢! 吳若晞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4GB  
kjy10_20230326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03.24
喜樂幼小-動態
景林天主教小學•啟用祈禱室與中樂室   (本報訊)政府逐步放寬防疫措施,社會漸漸復常,景林天主教小學早前啟用祈禱室,由聖母聖心會馬偉良神父主持祝福禮。   祈禱室以簡約為設計理念,旨在讓學生可以有一個寧靜的環境祈禱。大門中間的十字架,象徵耶穌基督的大門歡迎每一位小朋友的到來,就如他所說的「讓小孩到我跟前來」一樣。祈禱室一角有聖母像及小祭台,學生可在此祈求聖母媽媽的代禱。學生於倫宗課及課餘時在此進行宗教和靈修活動。   該校的祈禱室與中樂室同時啟用。日後, 學生可在特設的「Happy Hour」及「感恩時段」到祈禱室,正好在一天課堂完結時,學習「定與靜」地梳理一整天的思考,學會感恩,時常祈禱。(樂)   基督小先鋒導師培訓   (本報訊)基督小先鋒發展小組(基小)早前於聖方濟愛德小學舉辦基小導師培訓活動,是次講題是延續兩年前的主題「聖經——從梅瑟五書開始」,由梁長才校監及麥英健神父擔任主講嘉賓,約有80位基小導師參與。   是次基小導師培訓內容,分享如何將舊約聖經內容生活化,以不同方式介紹給學生。講座內容環繞舊約聖經故事,上次培訓已向老師介紹A計劃(亞巴郎)、B計劃(巴貝耳)及D計劃(若瑟的故事)。今次內容環繞「天主十誡」C計劃,如何在學校將十誡的教導連繫生活、天主教教育五項核心價值及教育局十個主要價值觀。   活動中,麥英健神父祝福參與者,梁長才校監為每位老師送上十誡,希望老師像梅瑟一樣,將十誡帶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十誡的意義及好好遵守,愛主愛人。(喜)   耶穌寶血女修會屬校•合辦「聖善之光」福傳聚會   (本報訊)耶穌寶血女修會屬校包括海怡寶血小學、華富邨寶血小學及寶血小學,早前合辦「聖善之光」福傳聚會,主題為「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活動。   礙於疫情,活動已停辦三年,本年再次復辦,是次活動透過各種遊戲、聖人介紹、尋找聖經金句,體驗耶穌基督時常等候著人們的跟隨,和在生活裡如何實踐愛主愛人的行動。藉著分享聖德蘭修女的愛德服務,讓同學認識天主的愛和慈悲,因著祂的慈恩,使每個人都能成為祂的子女,並把這份愛廣傳於世。   最後,由海怡寶血小學校監區綺雯修女,連同三間學校的校長給同學們覆手祝福,並派遣他們在生活中履行「信、望、愛」三德,把耶穌基督介紹給身邊的家人、同學和朋友,讓別人也同樣得享天主的愛。(少)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舉辦四旬期祈禱禮   (本報訊)天主教會訂定基督復活前40天為「四旬期」。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於3月7日舉行「四旬期祈禱禮」,邀請明浩峰神父主禮,主題為「兼愛近人」。   禮儀中,由學生代表宣讀福音,經文提醒人們要親近天主和感受天主的厚愛。接著,明神父鼓勵學生在生活上實踐四旬期愛天主愛近人的行動,以迎接復活節的來臨。此外,明神父派遣了領養巴斯卦羊的所有同學, 鼓勵同學行克己,將零用錢省下以幫助有需要的人。   隨後,由師生分別為不同的意向祈禱,並在祈禱禮完結前,全校師生接受明神父降福,讓大家善度四旬期,迎接主耶穌的復活。最後,全校師生一起詠唱《何處有仁》,訓勉學生要跟隨天主的腳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愛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