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1c-20130113
互動閱讀
2013.01.13
Escape to Witch Mountain 巫山大逃亡
  不知道大家有否想像過:自己有一天會擁有從來只有在童話故事中才聽過的超能力,甚至要因此而逃亡呢?  這部改編自亞歷山大基的電影 ——《巫山大逃亡》,描述一對有超能力的兄妹逃走至巫山的故事。他們生下來失法雙親,但卻擁有超乎於凡人的能力。哥哥東尼懂得利用吹奏口琴隨意移動任何物品,或是畫出他將會去的地方的外貌。妹妹蒂雅能用念力與東尼對話和控制門窗,也能與動物對話。 他們先用這些能力來對付常常在孤兒院欺負他們的小霸王,過程實是大快人心。不幸的是,他們的超能力有天竟然被暴發戶保特先生看上了,貪心的他竟然想囚禁他們、借助他們的力量滿足自己的私慾。兩兄妹被迫展開大逃亡!途中還遇到一個表面「尖酸刻薄」,但內心善良的失婚中年男人,經磨合後更協力幫助小兄妹從大壞蛋手中逃脫出來。 當然,之後的情節我就不便多說了,留待大家慢慢細賞。但這套電影所帶給我的一點領悟,卻在此不得不提。這部電影於一九七五年拍成,可說是兒童少年科幻電影的先行者,它與現代的科幻電影有所不同。它沒有很先進逼真的特技,卻很適合一家大小一起觀看。一對小兄妹逃亡的故事,除了讓你為他們緊張一番外,還會為當中一些有趣的情節而不禁笑出來,編導所使用的敍事手法直接得來不乏驚喜,例如小兄妹逃亡過程中的其中一幕,講述東尼吹奏口琴把一盒麫粉扔向從後追趕他們的大壞蛋的車頭玻璃中,令他們失控掉下山崖,那場面真是令人捧腹大笑呢!  看畢這部電影,或許你會得到與我一樣的領會:原來真正吸引人的科幻電影未必需要甚麼大型、驚人的或先進無比的特技,只要情節新異有趣、牽動人心,也足以能令人回味無窮。    
kjy04b-20121216
icon06
童年@北京
2012.12.16
聖誕禮物
念書的時候,每逢聖誕、新年將至,每個班級無不熱火朝天的準備聯歡會。大家動手把教室佈置一新,或吹氣球、或掛彩帶,在黑板上畫粉筆畫,在窗戶上貼剪紙。聯誼會上,同學互贈賀卡和禮物,送上真誠的問候。 一年聯歡會過後,一個沉甸甸的大紙箱被搬到教室。「這是甚麽啊?」面對滿腦子問號的我們,老師笑眯眯的揭曉了答案。原來,箱裡裝的是老師送給我們的聖誕禮物!嘩 —— 箱子打開了,裡面是一本本包裝精美的書。我們排隊依次上前領禮物,每人領一本。領到書的同學回到座位上,急不及待的與同桌分享,「我也想看你的書!我們交換好不好!」 老師先讓同學在領到的書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在書的扉頁最上端寫「讀過這本書的人:」。當其他同學借閱了這本書,只要在還書的時候把自己的名字寫在後面,如此一來,就知道這本書被多少人讀過了,到了下個學期末,也可以看看是誰的名字出現在書上的次數最多呢。 我領到的書是《野生的愛爾莎》(原版英文名:Born Free),恰好我們剛剛學習的一篇語文課文,是從這本書中截取的片段。我好開心,可以在第一時間欣賞全文。撫摸著封面的小獅子,翻到扉頁,我一筆一劃寫下「讀過這本書的人:」。 短短幾天假期,我哪裡也沒有去,安心在家讀完《野生的愛爾莎》。這是一個發生在非洲大草原上,人與獅子和諧相處的真實故事。愛爾莎生來是一隻野生獅子, 幼年時因為意外成為孤兒,落入主人公喬伊.亞當森(Joy Adamson)夫婦的手中。他們認為野生動物和人一樣,有自由生活的權利,而不是因為落入人手就只能被馴化。夫婦二人不辭辛勞,教愛爾莎去適應屬於牠的獨立的野獸生活。愛爾莎終被放歸自然,並且很快適應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則,牠把亞當森夫婦當做自己的養父母,銘記恩情。 這本書後來被好友借去,再後來又被其他同學借去,寫在扉頁的名字愈來愈多。直到現在,我仍然好好的保存著這本書,它見證了師生情誼、同學友情,是我收到的最特別的聖誕禮物。
kjy03_20121209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2.12.09
走進心裡:讀陳致元《想念》與《很慢很慢的蝸牛》
     好多年前,在書店看到《想念》,翻開它,我很快便隨著少女的腳步,開始了一次尋訪之旅,尋訪甚麼?不到最後,你沒法猜透。在《想念》最後的一個跨頁裡,墳頭上的小花,真教人「心有戚戚焉」。原來,懷想從來不因時間流逝而消減,陳致元的畫筆一下子寫到我十多年來對母親的追念。《想念》是一本無字書,每一次跟大朋友小朋友分享這個故事的時候,只需要播放一段輕柔的曲子,讓讀者靜靜地在音樂的伴隨下,像看電影般把故事讀完。當最後一個音符都逝去了,那永遠不能忘懷的愛,便默默地沁進心裡。 也許有人認為《想念》題材敏感沉重,但從火車到達終站,讀者便看到女孩的三位好友,還有一條小狗,隨之而來的是鬼臉、花環、歡呼,還有滿天的散花,陳致元不單為讀者佈置了歡快的景像,還寫到了孩子天真的玩耍與純樸的友情。其後,四個小孩, 兩輛腳踏車,就在田野與山路追逐嬉戲。那一條與孩子形影不離的小狗更是創作者匠心獨運之作,看!牠有時會在孩子的比賽中推波助瀾,有時卻打頂草帽,坐在水溝邊,旁觀孩子的水戰。在創作上,陳致元從沒有忘記孩子,《想念》也因之而充滿童趣。 我們都知道蝸牛很「慢」,不待創作者再三強調「他走路很慢、很慢、比自己說話的速度還慢。」「慢」早被標籤 —— 沒有效率!吃虧! 然而,《很慢很慢的蝸牛》讓讀者重新審視「慢」。好慢好慢的蝸牛要爬到葡萄樹上吃葡萄,但牠的想法很快便惹來蛇和青蛙的嘲笑!  嘶……嘶……蛇行的速度驚人,很快就滑到樹上,可葡萄還未成熟, 酸得蛇把葡萄吐出來。 哇……哇……青蛙的後腿真壯,一下子就跳到樹上,舌頭一伸,捲進了好幾顆葡萄,可葡萄太硬,青蛙只得把它吐出來。 蛇行的速度與青蛙躍跳之快,竟沒有為牠們帶來好處, 快與慢,成與敗,原來並沒有定量。《很慢很慢的蝸牛》最令我心動者,不獨是創作者的生活哲學 ——「慢」,還有他永遠沒有忘記為孩子的創作理念。於是,當很慢很慢蝸牛遇上很慢很慢的毛毛蟲,他們所開展的一段長征,其實摻雜著溫情與激情。 蝸牛和毛毛蟲一邊爬,一邊聊天,偶爾會停下來聞聞花香,生活中原來到處都是美。 蝸牛會一邊爬,一邊會畫畫給毛毛蟲看, 因為牠愛畫畫,也願意與毛毛蟲分享。 蝸牛和毛毛蟲曾一起擺脫蜘蛛的誘惑,沒有變成牠的晚餐,他們多麼的同心同德。 走累了,蝸牛和毛毛蟲便會躺在葉子上,享受舒服的涼風和美麗的月色,生活真有說不出的寫意。 在長途跋涉中,蝸牛和毛毛蟲會一起用力往山坡上爬,然後又歡快地往山下滑,苦與樂,共生也共享。 終於,蝸牛和毛毛蟲爬到葡萄樹上,但樹上只剩下一顆,並且快要爛掉。面對蛇和青蛙的再次嘲諷,毛毛蟲傷心得哭了起來。然而,很慢很慢的蝸牛卻有不一樣的建議 —— 爛熟的葡萄不單可以做甜美的三明治,還可以邊吃邊玩,吃出好多動物的形狀,《很慢很慢的蝸牛》委實為讀者提供了多元的思考空間。吃過甜味的葡萄三明治後,蝸牛和毛毛蟲計劃去吃蘋果。讀者翻過這一頁,目之所遇,是一顆懸在樹上的青蘋果,在暈黃的月亮下,讓人垂涎。這一幕該應是圓滿的結局,然而,創作者卻再一次走進讀者的內心,教他們感動 ——  翌日,蝸牛把變成蛹的毛毛蟲放在背上,慢慢地往蘋果樹爬去。不知過了多少天,毛毛蟲終變成美麗的蝴蝶,並帶著蝸牛飛往蘋果樹去。在這一刻,天空上第一次出現蝸牛,而這一隻蝸牛竟不忘叮囑毛毛蟲 —— 不要飛得太快哦!既然能飛,為甚麼不要飛得太快?原來,飛得太快,蝸牛和毛毛蟲便會錯失很多美好的、難忘的時光,而這些時光只永遠屬於他們倆。 從創作第一本作品始,陳致元總不忘孩子,無論是看似沉重的《想念》,抑或滿載哲思的《很慢很慢的蝸牛》,故事中佈置了很多孩子最愛的玩耍與遊戲,折射了作者在兒童本位的洞見與掌握。我常想,《很慢很慢的蝸牛》雖屬兒童圖畫書,但讀者的年齡層跨度可真大。假如我是一個小孩,讀是書,不單找到「自己」,還深深體會可貴的友誼。假如我是青春的男孩或女孩,在蝸牛和毛毛蟲身上,我嘗了戀愛的感覺。到如今稍有年紀,我感動於「慢」的哲學,並由它而生的生活態度。 陳致元以作品悄悄地走進讀者的心裡,牽繫了一種知心體貼的感動。  
kjy13b-20121209
互動閱讀
2012.12.09
The Bears On Hemlock Mountain 喜怒山上的熊
我們在作文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很多不同的修辭手法,例如擬聲詞。 擬聲詞(onomatopoeia)是用來描繪物體或生物的聲音的詞語。讓我舉一些常用的例子:我們會用「嘩啦嘩啦」來形容雨聲、「叮噹」來形容鈴聲、「呼呼」來形容風聲;而動物的叫聲方面:我們會用「汪汪」來形容狗吠聲、「喵喵」來形容貓叫聲、「咩咩」來形容羊叫聲。適當的運用擬聲詞能夠把文章變得生動,引起讀者的興趣。 說起擬聲詞,我想介紹一本圖書給大家,名字是《Th e B e a r s O n Hemlock Mountain》。這是一本很適合兒童閱讀的故事,用字淺白,篇幅不長,但故事生動有趣。再加上書中簡單卻不失味道的插畫,定能挑起你閱讀的慾望。 故事是講述一個八歲的男孩喬納森受母親所託,到姨姨所居住的地方-- 喜怒山的另一邊,去借取一個大鐵鍋,好讓她準備二十人份量的大餐。月黑風高的晚上,喬納森隻身走在往姨姨住處的路上,竟然遇上大灰熊!喬納森究竟會怎樣應對呢?這這暫且不揭盅。 我今天想說的是書中所用擬聲詞的巧妙。作者在喬納森獨自越過高山時大量使用了擬聲詞,使讀者彷彿與喬納森一起置身於喜怒山上,增加了讀者的投入感。我從書中抽取了一段運用了擬聲詞的文字,讓大家感受一下作者所營造的氣氛:  "Crack! " a branch broke in the woods. It was as loud as a pistol shot.  "Woo-ooh. Woo-ooh!" That was an owl, but it was most lonely sound.  如果把整句語譯成中文的話,那就是:  「『啪!』樹林裡的一枝樹枝斷開了,那斷聲好像槍聲一樣響。 『嗚喔,嗚喔!』那是貓頭鷹的叫聲,是我聽過最孤寂的聲音。」 作者運用了樹枝斷開的聲音和貓頭鷹的聲音,營造出一種陰森緊張的氣氛,令讀者不斷追看下去,迫不及待地觀看下一步的發展。書中還有很多運用擬聲詞的地方。想了解更多擬聲詞的用法的話,不妨看看這書,順道看看喬納森怎樣對付大灰熊,享受一趟刺激的閱讀旅程!  麥芷蔚 嘉諾撒聖心書院 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