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30310y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3.10
聖若瑟英文小學 橫幅設計比賽 小眼睛看大世界
你可曾想過到俄羅斯,看看屋頂像一個個彩色洋蔥的東正教教堂?你又曾否想像,到瑞典的森林去,在大樹間尋找動物的蹤跡?這些想法未必能當下實現,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透過分享、參與橫幅製作,將他們的語言、文化,介紹給聖若瑟英文小學的同學認識,讓他們認識世界,體驗大同。      (本報專題)配合年度學習主題「關心世界、探索世界」(Care the World, Explore the World),該校以此作今年班際橫幅設計比賽主題。該校並透過非政府志願組織「義遊」,邀請內地、韓國、印尼、瑞典、俄羅斯等十二名不同國籍的義工到校分享國家文化傳統,參與製作橫幅,透過交流,擴闊學生視野,讓他們更了解自己身處的世界。  共建文化橋樑 義工們施展渾身解數,透過影片、語言教學、唱歌跳舞、分享傳統食物等形式,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國家。俄羅斯義工的分享,給就讀六年級的陳冠熹留下深刻印象。「她為我們帶來了俄羅斯木套娃娃,和可用作敲擊樂器的木匙羹」,冠熹解釋,「我從未到過俄羅斯,娃娃和樂器上都有不同的特色花紋,十分新奇有趣。」  五年級的陳銘濤最難忘韓國義工的分享, 「她給我們介紹泡菜等傳統食物,我十分欣賞她雖然英語能力一般,仍盡力向我們講解韓國傳統。」同級的霍韋諺亦認同韓國義工非常親切,他補充,「她教授我們簡單的韓文,印尼的義工亦給我們介紹她們的國家,讓我們知道印尼是一個多民族、多島嶼的國家。」 班代表與義工合力製作橫幅,他們亦有不少體會。六年級生陳偉軒所屬班別的設計圍繞關愛地球的構思,透過樹葉、蝴蝶等自然景物,表達環保信息。「我們作品中的蝴蝶由大家的指模拼湊而成,義工的指模也在其中。」偉軒續道,「這代表所有人,包括香港和其他國家的人民團結一致,合力保護環境。」 四年級同學梁傲則表示,製作橫幅的過程中學習到分工合作。「起初同學們都只負責自己喜歡的部份,進度不太好。」後來義工建議他們分工合作,作品得以更快速度順利完成。作品有一個七彩圍框,梁傲說,「色彩繽紛代表人人都開心快樂,沒有紛爭,世界和平。」 同諾愛護地球 「我們希望在設計中表達,我們也可探索地球以外的世界」,六年級關兆淇表示,因此他們的橫幅繪畫了火箭、流星、隕石等。但橫幅的中央是一雙手輕托著地球,他強調,「同時我們也要由日常生活做起,保護地球,防止她受污染破壞。」 其餘同學當日以同一主題,於教室設計個人彩旗作品。六年級馮瑋軒的彩旗以不同國籍人民,手牽手圍著地球為主體,並以不同語言在作品上寫滿「我愛你」。瑋軒簡解他的構思,「愛是強大的力量,使人團結。只要我們互相愛護就不會有戰爭,愛護環境便不會破壞樹林和生態。」 適逢該校五十五周年校慶將至,受訪同學們表達對創校人耶穌聖心門徒會孫保祿修士的情懷。「我十分感謝孫修士」,瑋軒說,「學校原址是一所別墅,得別墅主人捐出物業給孫修士辦學,加上他多年來的努力,我校才得以開始運作,也讓很多貧窮的小孩子有機會上學讀書。」銘濤接著道,「孫修士是校長,也擔任老師,但他給學生自由空間分享和討論看法,並不是要求所有學生也服從他。」 班際橫幅設計的冠軍作品將成為該校的五十五周年校慶橫幅,於開放日裝飾校園。視藝科主任鄭德明老師表示,校方期望透過活動讓同學有所得著,「義工們均精心安排他們的分享環節,花了不少時間和心思準備。」他補充,「現今資訊發達,媒體亦有不少各國文化相關資訊;但我們希望學生能親身、近距離接觸國外朋友, 交流文化,擴闊他們的視野。」開闊眼界並不是終點,從認識世界到關懷世界,同懷對我們地球的愛,才是將人類聯繫起來的橋樑。(澄)   
kjy03_20130310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3.03.10
奇妙的組合:小孩與老人的秘密花園
  在圖畫書世界裡,小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主角,而另一經常出現的角色是老人。中文裡有「老頑童」一詞,意指老人有時候會表現得像個小孩,充滿童真,這也許因為經過了漫長人生的歷練,人的眼界和胸襟都闊了,能夠真心放下「大人」的身份接納小孩。與其說老人像個小孩,不如說他們更懂得站在小孩的一方觀看世界、欣賞生命,也更願意成為小孩的良朋知己。 在《和甘伯伯去遊河》裡,一群小孩和動物嚷著要甘伯伯帶他們去遊船河。甘伯伯事先聲明,在船上得守規矩,否則船翻了,掉進河裡就不好了,大伙兒哇啦哇啦答應,然後一起出發。其實,小孩子的頑皮好動,跟動物愛追追逐逐的本性是一樣,根本不是大人可以控制。不同的動物陸續登船,船駛至河中心,總還是翻了。他們一起游上岸,讓暖暖的陽光把身體烘乾。然而,甘伯伯沒有責備大家,還請小朋友和動物到他家裡喝茶,答應改天再跟大家一起遊船河。作者約翰.伯明罕(John Burningham)以兒童為本位創作故事,他關心體諒小孩子,就像甘伯伯一樣,在可應付的範圍下,留了一個很大的空間給小孩犯錯。甘伯伯比其他大人更知道小孩,於是能跟小孩子融洽相處, 而小孩亦樂得在沒有大人的束縛下表現自我。如果大人還是放不下,事事要主導的權杖,就根本走不進他們的世界。 在成人的世界裡,老人也許最樂於跟小孩分享故事,無論是自身的經歷,還是編造的戲言,老人都很有耐性給小孩細訴。《阿公的紅臉頰》裡的小孫子, 他很喜歡聽阿公說那些天馬行空的故事,雖然故事的內容連小孩也覺得有點兒胡扯,但阿公生動的描述, 卻像施了魔法般,讓孫子聽得入迷:阿公在孫子那麼小的時候,曾經把一個衣櫃抽屜裝滿了水;按著肚臍,耳朵會噴出紅色火花;把足球踢上半空,踫到烏雲讓大雨直下,然後令球賽暫停;在森林發現了一對翅膀,戴上它往天上飛了一圈;還有一年冬天,阿公在山上遇到雪人,大家一起到小吃店享用了一頓美味的晚餐……老人牽著小孩的手遊走在奇幻的世界,從不怕他長大後會變得不守規矩,盼只盼小孩不會過早失掉那寶貴的想像力。阿公花了二十七天在夢中環遊世界之後,就變得愈來愈透明,他離開了,但孫子呢?他記住阿公所說的一切,一直到他長大成人。 在Angelica Sporket's pockets 一書裡,Angelica婆婆的大衣上有很多口袋,口袋裡裝著很多新奇有趣的玩意:小老鼠、給小老鼠吃的芝士、小手帕、雨傘、泳衣、毛巾、鴨子、草帽、玩具、鱷魚、一整間廚房、還有一頭很大很大的斑點大笨象……無論是小孩子猜到的、猜不到的都有。在這本圖畫書裡,小朋友快樂地一起玩耍,無分你我,其他大人會明白老人和小孩之間快樂的秘密究竟是甚麼嗎?  有時候,小孩和老人更是互相扶持的對象 —— 有一個爺爺,從一開始便著小嬰兒孫子喚他為「巴栢」,因他知道小嬰兒到三歲前都不會懂得叫「爺爺」,「巴栢」比較容易發音;而小嬰兒的名字就叫「巴比」吧!果然,巴栢巴比,他們成為最要好的朋友。爺爺巴栢教孫子巴比走路,就像這本書的名字 —— 《先左腳,再右腳》,慢慢一步一步的向前踏,巴栢永遠在背後支持巴比。巴栢巴比還一起疊積木、說故事, 直到一天巴栢中風了。當所有家人都認定巴栢不能再走路,不會再認得家人時,巴比沒有放棄,使出了跟巴栢之間的魔法密碼:那就是當巴比疊積木疊至最後一塊大象積木時,巴栢便會發出像打噴嚏的聲音──積木便隨著噴嚏聲倒下來。「巴栢, 這隻大象每次都讓你打噴嚏,真好玩!」巴栢笑了,就是這個微小的密碼在施著魔法,巴比知道巴栢會好起來。「巴比,講講你怎樣教巴栢走路。」「巴栢,你扶著我的肩膀,先左腳, 再右腳,一下子你就會。」就這樣,兩爺孫讓家人上了寶貴的一課。 在一個屬於老人與小孩的秘密花園裡,老人的睿智、豁達的生活態度,正是小孩快樂學習的榜樣,他們的關係是互動的。其他大人在花園外覺得小孩野性難馴, 大概因為他們對野性這種本性抱有太過負面的印象吧!   
kjy01_20130303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3.03
慈幼葉漢小學 玻璃畫製作 用色彩 繪信仰
故事不一定寫在書本上,也不一定以文字表達。不少教堂裡,聖經故事、聖人聖女、教義等就「寫」在一幅幅炫目的彩繪玻璃上。製作彩繪玻璃的工序繁複,需要嫻熟工藝和高超的藝術技巧。製作玻璃畫相比之下容易得多,但正如彩繪玻璃,慈幼葉漢小學的一眾同學也能透過他們的作品,傳播天國的喜訊。      (本報專題)「彩繪玻璃就像不是以文字寫成的聖經」,該校視藝科戴美寶老師一邊展示彩繪玻璃圖片,一邊向同學們解釋,「它們不單是裝飾,也有說故事的功能。」彩繪玻璃也可以說是「窮人的聖經」,中古歐洲(直至十八世紀)只有少數的富有人家能接受教育。傳教士於是將聖經故事、教義繪製在聖堂的彩繪玻璃窗上,透過圖像讓窮人讀聖經。 考耐性 求合作 製作玻璃畫所需的材料不多,只有三種:圍邊液、玻璃彩和玻璃片,考驗學生的是耐性。首先要在透明的玻璃片下放置草圖,依照草圖圍邊,「我認為圍邊這個步驟最困難,力度要平均一致才能畫出漂亮的線條」,就讀四年級的鄧詩敏說,「雖然困難,但順利完成步驟後很有成功感。」 待一星期後圍邊液乾透,同學便可以用各種顏色的玻璃彩為圖畫填上色彩。這部份卻考倒了同級的余家寶,她形容最害怕玻璃彩「氾濫」,「太急、一下子擠出太多玻璃彩的話,玻璃彩便會溢出圍邊,與其他顏色混合,影響預期的效果。」詩敏亦補充道:「也試過太著急,顏料還未乾便動手觸摸作品,結果破壞了作品。」 家寶亦難忘製作過程中的冒失事,「我們不小心碰倒了玻璃彩的瓶子,弄得整桌都是顏料,大家都要幫忙清理,然後才可繼續活動呢!」但她仍十分享受製作玻璃畫的過程,「每幅作品都有一個故事」,她最喜歡自己製作的小羊玻璃畫,「而且每次活動我們十多個同學都畫得很開心!」至於同是四年級的姚沁玫則最喜歡和同學們一起完成的聖杯玻璃畫,「是大家合力完成的,感覺比獨自一人製作更開心。」對她來說,最難忘是欣賞製成品, 「當陽光穿透玻璃畫時多麼美麗!這美麗的玻璃畫是我有份製作的呢!」 藉彩畫 近基督 沁玫表示在製作玻璃畫的過程中,明白不同的彩繪玻璃都有它獨特的意義,「每幅彩繪玻璃背後都有它的意義,讓昔日不懂文字、未能讀聖經的人也可以認識天主。」在製作玻璃畫前,宗教科老師亦有向他們解釋圖案的宗教意義,沁玫回想,「鴿子代表聖神,祂在耶穌受洗時曾以這形象出現;聖杯是盛載葡萄酒的,祝聖後便成為聖血。」她參加活動後亦更加留意身邊的彩繪玻璃,「我曾隨學校到葛達二聖堂參觀,那裡的彩繪玻璃非常漂亮,製作的人真厲害。」 詩敏亦表示過程中認識了更多聖經故事,「我以往並不知道耶穌所行的『五餅二魚』奇跡;認識這個福音故事後,我認為耶穌是非常友善的,而五個餅、兩條魚能讓五千人吃飽真是太神奇了!我們也應學會與別人分享。」 早前,他們亦製作了以辦學團體慈幼會會祖鮑思高神父為主題的玻璃畫,並於慈幼會中華會省省會長斐林豐神父到訪學校時,贈送給他留為紀念。家寶亦有參與製作,從中她對鮑思高神父的生平有更深的認識,「鮑思高神父熱愛我們小孩子,他不但提醒我們要愛人愛天主,我也在他身上學到關懷弱勢,為別人服務。」不管是玻璃畫、藝術品、日常生活,還是聖人生平事跡,我們都能找到天主的足跡,因為祂就存於萬事萬物中。(澄)         戴老師表示,玻璃畫完成後會於校內展櫃陳列, 亦會用於裝飾學校的小聖堂,「學校十分注重宗教科,希望透過學生的玻璃畫粉飾校園外,也能加強宗教氣氛。」她指出,學校昔日亦有安排同學製作玻璃畫,「以往以動物、花朵等為主題,學生的自由度比較高,可加入自己的設計。」她認為製作玻璃畫對學生而言有難度,但同時認為學生從完成作品中能獲得很大的滿足感。「要製作顏色均勻、沒有氣泡的玻璃畫的確有難度,但有難度他們才會不斷嘗試,找到趣味,令課堂氣氛十分熱烈。」    
kjy01_201302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2.24
童書同走成長路 陳致元 擁抱孩子心
  小魚出發去買雞蛋,路上拾到一顆彈珠,透過彈珠看景物,所有東西都是藍藍的。她又拾到一副眼鏡,戴著眼鏡看,又是另一個世界。小魚是台灣童書繪本畫家陳致元作品《小魚散步》的主角。當小朋友拿起陳致元的作品時,他們也像小魚一樣,透過他的故事、他的圖畫,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本報專訪)這天和小朋友一起聽陳致元說故事。樣子有點酷的他染上感冒,加上遠道從台灣而來,舟車勞頓而行程緊密,有點疲態。但剛開始說故事,他便精神百倍。他先說《Guji Guji》的故事,時而模仿鱷魚的叫聲、時而模仿鋒利牙齒咬石頭「卡啦卡啦」的聲音,逗得孩子們咯咯笑。 經歷打造故事 「十八、九歲的時候第一次看童書,一看就覺得很適合自己」,陳致元從小就愛畫畫,夢想過當作家、當漫畫家,但一遇上童書便愛上了。經過刻苦努力,他終於出版第一本作品《想念》,寫的是姊姊對已經過世媽媽的愛。由那時開展的十二年童書工作中,陳致元在國內海外獲獎無數,作品翻譯成多國語言,但他看重的不是名利,是孩子。「童書是給孩子看的,當然孩子比較重要!」他說。對他來說,孩子的支持給他充電,讓他有力量繼續創作。 陳致元的作品題材多變,他表示不少靈感都來自兒時回憶。他於1975年在台南屏東出生, 在鄉村成長, 十分接近大自然。「小時候家中也有狗,狗一養就幾代,感情很要好」, 或許是這個關係,他的一些作品中都有小狗的出現, 他亦有不少以動物作主角的作品。他認為以親身經驗作題材,故事更加感人,「那些都是你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更加魔法,讀者更容易感受得到。」他的圖畫亦充滿童趣,《Guji Guji》中的主角,總拉著一只鴨子玩具到處跑。他不假思索地解釋:「這就是小孩會做的事呀!」然後記者明白,他本著孩子心去創作。 他還想讓孩子看更多,「我想讓孩子看不一樣的事情,關於社會的、家庭的、成年人的,這不一定不好,甚至可以讓他們更了解家人和社會,帶給他們正向思考。」就像陳致元2010年的作品《熊爸爸去另一個城市工作》,「不少家長都會出差,正如熊爸爸也一樣。」但孩子會寂寞,爸爸也會想家,消解孤單的是家人對他的支持。「透過故事,孩子可以知道家人支持的重要,並明白父親也同樣需要照顧。」 想像成就理想 逛書店時,以下的對話不時出現:「媽媽, 我想要這本書!」「裡面都是圖畫,你很快便看完,然後丟在一旁,買別的吧!」陳致元斷不認同,「童書不是看一次的,每一次看的感覺都不一樣,不同心情看感覺不一樣,長大後再看又不一樣;外國很多人甚至會把童書留給自己的孩子,非常珍惜。」他補充:「而且親子同讀也是很好的溝通方式,能拉近爸媽與孩子間的距離。」 記者和陳致元的對答中,他的想像力可見一斑。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不同國家的語言,通行世界,當中《Guji Guji》一書亦有譯成泰文版。他雖不諳泰語,但介紹封面時笑道,「字是橙色的,而且彎彎曲曲的像蝦子,不是很有冬蔭公湯的感覺嗎?」他鼓勵孩子們發揮想像力,成就夢想,「不想像很可惜呢!」他強調想像力十分寶貴,「火箭也是從想像而來,未發明前已在小說中出現了!」 畫畫以外,陳致元愛閱讀、愛慢活,也愛靜。來到香港,他最喜歡慢慢地喝茶吃廣東點心。「就如《很慢很慢的蝸牛》這故事,慢不代表不好,現在的人生活節奏太快。」他每天到工作室工作,但絕不熬夜,每天離開工作室便回家與太太和兩個女兒天倫樂,過規律的生活。沒有宗教信仰,但陳致元總喜歡到聖堂去。住在台北時,他常到市中心的聖家堂去,有時候參與彌撒,有時候只是坐坐,「我喜歡聖堂的那種平靜。」 陳致元的作品讓你看到事情不一樣的一面, 你也有讓事情變得不一樣的能力,別忘記欣賞自己、抓緊自己的長處、堅持自己的理想呢! (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