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1030 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10.30
德雅中學 跳繩運動員陳寶兒
一切發自愛
德雅中學本學年慶祝創校60周年, 以「愛德」作為學年主題,並引用慈幼家庭主保聖方濟沙雷氏(St. Francis de Sales)的思想「一切發自愛,非出於勉強」作學習方向,鼓勵眾人在生活中愛主愛人,承行天主的旨意去生活。該校中五學生陳寶兒表示,此話對她別具意義,「我小學時是跳繩運動員,升中後沒有再繼續,直到中三時得到教練的邀請,讓我有機會重拾花式跳繩,這才發現對這項運動的熱愛,即使鍛鍊過程不容易,但既然是我的選擇,便不會放棄。」   陳寶兒早在小學一年級學習花式跳繩,並加入校隊,小四時跟隨教練參與香港專業花式跳繩學校訓練,直到升中後,她認為要走出跳繩的世界,尋找其他更有趣的事物,她加入了排球學會及參與其他活動,希望可以擴闊眼界, 「可是每當我在體育新聞中,見到有花式跳繩運動員在國際賽上取得佳績時, 我會更渴望返回花式跳繩運動。」   兩年前寶兒的教練黃冠傑正招募運動員,邀請她參與,她沒多加考慮便立即答允。   寶兒於2021年參與全港分齡跳繩比賽,獲得團體賽的總亞軍,當中更在二人花式跳繩比賽上奪冠。   學校支持全人發展   寶兒表示,由於花式跳繩不設政府資助,平日訓練、個人裝備及比賽的報名費用也需自費,然而學校為學生設有精英獎助學金,幫助她繼續在跳繩運動上的發展。   該校體育科主任兼寶兒的班主任陳寶芝看到寶兒在重拾跳繩運動後,整個人也有明顯進步,「看到她在運動及學業訂定目標,現在她就讀精英班別, 跳繩運動需要付出許多時間練習,但她願意放下娛樂,平衡學習與運動。」   她現在平均每週兩晚到運動場練習,每次三小時,也要經常鍛煉體能。寶兒表示,重拾花式跳繩練習,讓她再次經歷數之不盡的「在失敗中學習」。   堅持下去便有希望   跳繩分為速度和花式兩個項目,速度是單車步跳繩,以快捷取勝,而花式跳繩是在跳躍與繩子之間做出不同的跳繩動作。花式跳繩正是寶兒最喜愛的項目,然而,每次學習一套花式套路,需要反覆練習才能使肌肉及身體產生記憶,更時常會被繩絆住,這正是她所說的「在失敗中學習」, 是一項講求專注與身體協調的運動。   她很享受花式跳繩的樂趣,她表示, 與隊員一起練習、一起成長,過程充滿歡樂,「我視花式跳繩如打機過關,我仍未『爆機』,仍然有許多關口未闖。」   疫情下,好些賽事轉為網上舉行, 寶兒在本年參與的亞洲跳繩錦標賽,以及香港代表隊選拔賽均在網上參賽,她事前與隊友一起錄製跳繩片段代替現場比賽, 「要每個動作也以零失誤完成,真的很難,稍一不專注便會出錯。」   陳寶兒剛在本年9月底成為花式跳繩香港代表隊成員,屬於19歲以上女子組的團體組別,她希望明年也能取得港隊代表的資格,期望可於2023年出戰在美國舉行的世界賽。(高)  
kjy16_20220619_fade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6.19
屯門天主教中學 獎助學金與實習
支援弱勢學生 推動科研
(本報專題)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香港爆發時,口罩、酒精搓手液等防疫物資供應極為短缺,基層市民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當時香港明愛家庭服務與一所本地藥廠合作,研發生產口罩,捐贈予有需要家庭及學校,部份受惠學生亦到藥廠實習協助生產逾50萬個口罩,達致助人自助。有學生實習過程中認識商營機構的運作,也藉此思考人生未來方向。   由明愛新界西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推出的「中學STEM科研體驗計劃」,該計劃與李氏大藥廠合辦,由明愛家庭服務在新界西服務的六所天主教中學,包括屯門天主教中學、元朗天主教中學、天主教培聖中學、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及保祿六世書院,每年安排上述學校的學生到科技行業公司實習,推行獎、助學金,以及CEO與青年人對話講座。計劃其中的「李杜靜芳獎學金」, 至今已為2 8 名對科研(STEM)有興趣的中學生,提供不同資源援助。   「陳同學是校內的模範學生⋯⋯在試後的一天,他提著兼職工作所需的外賣速遞袋來拿取獎學金支票⋯⋯」屯門天主教中學的學校社工曾向豪在「中學STEM科研體驗計劃——李杜靜芳獎學金」的年度回顧錄上,分享剛於上學年畢業,現於香港科技大學修讀工程系的舊生的情況。他指出獎學金以及兼職的薪金,足夠他購置手提電腦及大學迎新週的費用,讓他安心學習,不用因經濟問題而停止追夢。   社工曾向豪是上述科研體驗計劃的負責人,他指出疫情期間,不少學生的家庭經濟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藥廠為清貧家庭、社區有需要人士和學生生產口罩,也以優惠價格售予香港明愛等,以解決當時防疫物資缺乏的情況外,同時也為支援對科研感興趣的學生推出的計劃,藉著提供不同形式的援助,給予弱勢學生平等教育環境。   參與實習 摸索前路   屯門天主教中學中六學生王宇森剛於6月1日至10日,獲得在盈電工程有限公司實習的機會,他說一直對環保工程感興趣,藉著實習肯定自己將來揀選工程系。   王宇森在小學五年級跟隨家人從內地來港定居,他從擁有兩地生活的經驗中察覺到,香港周邊的環境規劃良好,漸漸對環保工程產生興趣,他希望藉著實習機會,更了解相關職場的情況,為日後升學鋪路。   現就讀香港科技大學工程系的屯天舊生羅煦諾,去年經學校挑選到工程公司實習時,約有兩星期專責消防項目,學習閱讀圖則、了解消防工程的準則等,他說實習時有導師專人指導,以及在職場結識其他學校的實習生,「一般大學二年級才可以實習,我在中學時已有實習的體驗, 豐富我的履歷。」   獎助學金支援清貧學生   中六學生黎樂天家住鐵皮屋,家中開支只靠母親的收入應付,他為節省家庭開支,即使炎夏時也甚少開空調,剛在去年1月他獲發每月1,500港元的助學金,他運用助學金報讀補習班,也為家庭添置電風扇,讓他在考試前不用再擔心家庭經濟困難,可以安心備試。他在獎學金的年度回顧錄上分享說:「助學金使我在學習上得到充分的援助,亦緩解了我家庭的經濟困難。」他希望將來可以在大學修讀心儀科目, 日後貢獻社會。   「考完DSE後,現在每星期回校為中三學生補習數學,幫助師弟師妹應付期中試,課後也會向他們交流高中選科的經驗。」中六學生鄭逸軒自高中後,一直保持全級第二至第四的名次,去年7月他獲得獎學金,表揚他在學業上的成果,他表示獎學金已用於補習以提升應試能力,現正等候放榜,以師兄身分回饋學校,為師弟師妹傳授知識。 鄭逸軒希望,將來可修讀工程,「最理想是考入人工智能(AI)方面的工程學系,讓我繼續發掘在開發軟件,及研發未來的科技。」   屯天副校長賴志遠指出,該校近年重開高中的資訊科技科以及設計與應用科技科,也在初中設有科技與生活科,希望學生從學術、科研及生活等善用科技知識,從科技了解改變生活。   賴志遠亦指出,每年由明愛學校社會工作服務部舉辦的「CEO與青年人對話」講座,由現職工程師親身與學生分享工作經歷及職場環境,讓學生提早了解現時工程的發展與機遇,為自己作好準備。(高)  
kjy13_20170514s
blackcat
黑貓畫寫世界
2017.05.13
非洲坦桑尼亞(五) 兩次喜樂的「金」寶
我能夠有是次非洲之旅,並跟隨德國教區團了解當地的傳教事業、探訪各教區修院的服務社群,都是因為他,甘寶維神父。當年香港教區有經濟困難,德國埃森(Essen)教區撥款捐助,因而彼此成了姐妹教區。當埃森教區籌備這次非洲交流時, 便邀請了曾於十年前在坦桑尼亞的三蘭港(Dar Es Salaam),服務三年的甘神父同行,並可多帶一至兩位香港青年隨行,我便有幸隨團了。 這旅程中,我感受了他的兩次喜樂,容我在此為他記錄下來吧!  上幾篇提及,我較甘神父和其他德國人先到步,因此甘神父安排了他的「非仔」們照顧我,他們就是甘神父過往在當地服務的堂區青年。我做了背包客多時,還是第一次被別人舉名牌接機。十年前他們還是十多歲,現在,他們已有魁梧的體魄,他們一行四人像保鑣似的,前後左右地護送我前往住處,接下來的幾天還安排我到沙灘、博物館、市集等活動,原來這些地點及行程,皆是甘神父十年前發掘出來的,他們仍沿用至今。 旅遊時,假若有當地人問我想到哪兒參觀, 我也會說希望感受他們的日常生活,例如他們工作或上課的地方。一天,一位四眼青年便領我到他的工作室。推開鐵閘,一所可容納三百多人的聖堂座落於園子的中央,難道他是修生嗎?非也,他是位木匠。聖堂內的所有木櫃長椅皆是他的作品。越過聖堂旁的小門,就是他的工場。工場內的設備很齊全,分了鋸木區、打磨區和噴漆區等,頗為雅緻的,對手工藝也很感興趣的我,早已希望有這樣的一個工場了!十年前,四眼青年得到甘神父的助學金,攻讀了兩年理工學院,亦因為他的聰明和口才,現在,他不只替聖堂做木工,還會接其他城市的項目,成了位小老闆,造福了其他學業未成的朋友之餘,亦養活了妻子和初生的女兒。雖然我們在貧民區內,但感覺上他們的生活不算太貧窮,各人都有工作,有智能電話,有小孩的亦會多聘請一位傭人分擔妻子的工作。在他們的社區裡,努力最終能脫貧。 四天後,甘神父終於跟「兒女」們會面了。十年前,還以為在這破落的社區,就算讓他們上學,也未必能為他們帶來太多改變;但得知大家都已成家立室,有自己的發展時, 我看到甘神父宛若慈父見證子女成才般,感到恩惠非常。這是他的第一次喜樂。 別過兒女們,我終於離開貧民區隨團上路, 在旅遊巴上,甘神父發現這城市在十年間, 因得到中國的經濟援助而改變了不少,到處大興土木,亦建築了許多教堂和高樓,街道也被規劃過來,為他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我問他︰「你會回來服務嗎?」他回答︰「也許這裡不需要我了。」 另一次喜樂發生在旅程的後段,我們來到另一個城市阿魯沙(Arusha),探訪過醫院和修生學院後,我們走進一所神父宿舍,一邊歇息, 一邊與神父交流, 通曉當地語(Swahili)的甘神父,便以Swahili向他們問好「Mungu akubariki」即天主祝福你,一位神父便馬上認出他來!原來他們早在二十年前已在美國認識,當甘神父服務非洲的時候,他卻在美國,緣慳一面。有甚麼比突如其來的久別重逢,更讓人興奮呢?相認後, 大家笑逐顏開,互相擁抱,並相約隔天共進晚餐。晚餐上,他們緬懷過去之餘,也探討未來的教區青年服務,看能否兩區合作。餐後我再次問甘神父︰「你會回來嗎?」他這次回答︰「一定會。」 我曾疑惑過,非洲的傳教事業尚算不錯,每個堂區的神父數目遠比香港的多,為何甘神父還要長途跋涉來服務?他的回應是︰  「我們分享,不是因過盛,而是因為他人的需要。」 ( 五月二十八日待續「非洲之旅—— 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