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20522_fade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05.22
獻主會小學
聾生健聽 共融教育
(本報專題)獻主會小學自2016年起,參與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的「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在每個年級開設一班共融班,讓聾生、健聽生一起學習、遊玩,使聾生融入主流學校的生活,健聽生也能學習與聾人相處,建立聾健共融的氛圍。   共融班的學生除了有書寫的名字外,還有一個手語名字,方便溝通或上課時使用。六年級學生林逸晨因為「逸」字中有「兔」,所以便以手指在頭上打出兔子耳朵,作為他的手語名字;同班的李凱晴則因為「晴」有太陽的意思,而手語名字是太陽的模樣。   聾、健老師 同時授課 共融班採用聾人老師與健聽老師相互配合的協作教學模式,健聽老師用口語教授,聾人老師則同步以手語翻譯。此外,聾生或弱聽學生亦會接受學習輔導,及言語治療師定期的言語訓練。這種雙語並用的教學模式,讓所有學生更投入課堂,並掌握學科上的知識,幫助聾生持續地發展語文能力。   其中一位聾生、六年級的梁淑怡指出,在疫情中,老師會特別帶上透明口罩授課,讓聾人老師或聾生讀唇。在上課時,淑怡除了看手語老師打手語, 「我大概可以從老師的口型,知道老師在說甚麼。」   六年級的健聽生李凱晴是淑怡的好友,同班六年,凱晴已經能以手語應付基本的日常對話,有時看到健聽生與聾生出現溝通困難時,她也會從旁幫助。凱晴兩年前與同學參加手語歌曲比賽,雖然比賽後來因疫情而取消,但他們獲邀到香港文化中心表演,她認為這些都是難得的經驗。   手語大使 幫助同學認識手語 本學年,學校共有26位聾生及1位單耳聽障學生,另有10位香港中文大學老師協助教學,當中7位老師是聾人。負責「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的陳燕歡老師說,全校老師亦有上手語課程,方便與聾生交談。而在課堂以外的小息或午息時段,學生團體「手語大使」還會主持活動,讓同學進一步認識手語,使聾生與健聽生相處融洽。   六年級的聾生郭子樑是手語大使,職責包括在早會、宗教禮儀或其他活動中,進行手語翻譯或領禱;他又會負責手語小息的活動,例如擺設攤位,讓參加活動的同學用手語打出不同詞語,「如果同學打得不對, 我也會手把手的教他們。」   聾、健生彼此幫助 聾生與健聽生相處融洽,彼此間也會互相幫助。六年級的健聽生林逸晨表示,有時同學功課上有困難,他也會主動幫助。   林詠恩主任則曾留意到聾生會運用長處,幫助健聽生,「聾生的觀察能力強,反而會留意到同學功課上的一些大意錯誤。他們對人的感覺也很敏銳,有時會留意到同學不開心,並安慰他。」   「有些低年級學生不懂手語,也會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與聾生溝通。」中文大學健聽老師廖凱瑜指出,校園氛圍好,所以不時有聾人學生對她說,讀書十分開心。   任教英文及數學科的聾人老師潘頌詩,回憶自己求學時期時分享,即使就讀聾校,老師的手語程度不高,校長亦鼓勵用口語教學,以手語為輔助,所以她有時跟不上課堂內容。所以她尤其慶幸這計劃,能讓聾生及健聽生在課室內接受同等教育。   家長支持計劃 一起學習手語 獻主會小學將在本學年誕生第一批畢業生,大部份會繼續升讀同樣推行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教育的獻主會聖母院書院。   校長王志聰表示,這個計劃得以順利進行,有賴家長對計劃的支持。每年小一學生入學前,學校都會向家長介紹計劃,並發表格諮詢他們是否願意讓子女入讀共融班,「每年大約七、八成家長樂意孩子入讀共融班。」此外,他提到學校為家長開設手語班,亦十分受歡迎。   王校長指出,共融班的學生大多是原班升級,所以感情特別要好,「曾經有成績優異的健聽生,不升讀精英班,而選擇留在共融班,陪伴聾生。」他見證到聾生與健聽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友誼。(吳)  
kjy16_20220522_fade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5.22
獻主會聖母院書院
手語口語並用平等學習
(本報專題)「聾人懂得說話嗎?」「聾人如何聽到聲音?」「我不懂手語,怎樣和聾人溝通?」「聾生與健聽生相處愉快嗎?」就讀獻主會聖母院書院的學生,對於上述問題並不陌生,因為全校每級也有聾生與健聽生一起學習與成長。校長唐嘉明表示,學生透過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學習,帶出「互相關懷,平等共融文化的理念。」   你對聾人有甚麼疑問?獻主會聖母院書院每年也會向學生詢問這問題,學校在過去九年來,平均每級約有三至五名聾生就讀, 本學年全校共有23名聾生在各級的共融班學習,與健聽生一起上學,讓聾生融入主流學校的生活外,更向全校推廣聾人文化,讓學生從小認識聾人社群,彼此成為朋友。   在獻主會聖母院書院裡,健聽生和聾生一起上課、學習、玩樂,聾健學生會以手語或口語溝通。入讀該校的初中生,普遍對聾人的疑問:「聾人可以說話嗎?」的確,大部份的聾人不是啞巴,可以用語言溝通。   學習說話對外溝通 「手語是溝通的方法,可以讓我與聾人和健聽生交流。」患有嚴重聽力損失的聾人學生張嘉豪戴上人工耳蝸後,可以聽到八成的聲音,他自幼稚園已入讀於提供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教育的主流學校,平日與健聽的家人和朋友以口語對話,但是他認為打手語才是最自然和舒服的溝通方法。他在共融班學習時,會看著手語老師打手語, 也會聆聽老師講學作輔助,藉此訓練自己說話能力,助他融入生活, 「社會上很多人不懂得手語,唯有透過說話才能與人溝通。」   該校自2013學年開始,與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合作,為聾生提供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教學,至今已有17名聾生畢業,為推動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校內約有25至30名聾生及健聽生擔任「共融大使」,在學校集會、宗教禮儀或大型活動中擔任學生手語傳譯員,推廣手語和口語雙語等。   唐校長指出,照顧聾生學習上的需要,正好符合該校辦學團體獻主會與弱勢社群同行的信念,聾生在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學習下,在愉快的環境下成長,唐校長說,聾健學生彼此平等學習,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天主給予每個人獨特才能,聾人在聽覺上面對障礙,在學習上遇上困難,校方為他們造就不同的學習機遇,也培育健聽生關顧聾人的需要。」   兩文四語 手語也是一種語言 該校為中一及中二生開設手語班,課程內容包括認識及介紹手語、打手語的語法、手語與動作的比較、手語名的取名方法、與聾人用手語溝通要注意事項等;也會推動聾人文化,例如聾人靠著助聽器是否能夠明白內容,靠看讀唇能看得明白對方的說話等, 亦會邀請舊生向初中生教授手語,即使大部份健聽學生並非入讀共融班與聾生上課,也能認識基本手語。   中二的健聽生梁嘉怡本學年轉讀共融班後,結識了聾生,因而開始對手語產生興趣,她試過相約聾生外出遊玩,因不懂得手語難與聾生溝通,於是她在上課留意手語老師手語教學,從中學習不同手語語句的打法,藉此以手語與聾生溝通。   志願成為手語翻譯員 共融大使中五生勞茵儀志願是成為一位手語翻譯員,她天生患有高度至深度嚴重程度的聽力障礙,小一首次接觸手語令她大開眼界,「打手語時不用發聲,已知悉其他人所說的話,感覺很神奇。」   茵儀說,手語是一種語言,當中包含不同元素,包括手形、表情、方向、位置等,例如要打「快樂」手語時,需要展現喜悅的表情,以代表語氣,即使不懂手語的人,見到表情或會猜想表達快樂的意思;同一個手勢放在不同的方向也可以代表不同意思;翻譯時透過轉換不同的位置,同時演繹多個角色。她在學校擔任聾人傳譯員,例如在學校早會作即時手語傳譯時,便與健聽傳譯員合作,先看健聽傳譯員的傳譯,再以自然語法的手語表達。   小學時代已對手語很感興趣的中二生鍾萓怡,小學時與聾生一起讀書,也曾參與手語興趣班和手語歌比賽,她喜歡學習手語,以便能與聾生溝通,近日她與聾生一起拍攝學校宣傳片,與聾生一起手語口語雙語並用介紹學校設備。   聾人老師陪伴聾生成長 兩位聾人老師張珮賢及美籍華人林沛淇在校內既是老師,也是聾生的同行者,她倆希望透過自身經歷陪伴聾生成長。   任教高中聾生英文科的林沛淇在美國長大,校內師生稱呼她為PaiPai,學生知道她來自美國,經常問及美國文化的問題,她表示聾健師生不分語言也能共融,「健聽學生不是以同情的眼光對待聾人,而是易地而處與聾人建立友誼。」校方不時向學生推動聾人文化,認識聾人的生活模式。例如聾人喜歡在圓桌用膳,因為可以看得見對方打手語;當聾人之間以手語溝通時,不宜在他們中間行過,因為這樣會打斷手語的對話;當聾人老師在班上「按動燈掣」時,全班學生便知道老師有說話要向學生說明。   聾人老師張珮賢認為,學生早已在聾健生一起學習的環境下建立共融文化,但是要使聾生融入社會,需要多鼓勵他們勇於說出自己的需要,「尤其生活在一個主要以說話和聆聽的社會裡,外界習慣聆聽,少有眼神接觸,好些人對於聾人的表達方式感到不耐煩,我便和學生交流處理手法作參考。」她希望藉著與聾生同行, 陪伴他們成長。(高)   你對聾人有甚麼疑問? Q:我不懂手語,怎樣和聾人溝通? A:讀唇、身體動作、口語、書寫、社交軟件如WhatsApp。   Q:如果聾人聽不到我叫喚他╱她,可以怎麼做? A:揮手、請附近的人幫忙、輕拍桌子(聾人會感受到桌子的震動)、輕拍聾人膊頭。   Q:手語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嗎? A:手語並不是國際共通的語言,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各自的手語。例如香港手語、美國手語、日本手語。 •資料取自共融大使  
kjy01_20161030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10.29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有一種語言叫手語
語言是人們溝通的重要方式,日常生活中, 我們多用口說話,卻忽略了還有一種語言是「手語」。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推行「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多年,今年有五名老師於剛過去的暑假首次獲得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得獎者為陳藹欣老師、姜婉雯老師、謝卓衡老師、成笑凝老師和蔡碧玲老師。  (本報專題)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於2007年起參與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試行的「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即是利用口語和手語,作為雙語溝通的平台,把聾學生(下稱聾生)帶進主流學校,建立一個切合聾生需要的共融教育環境。胡艷芬校長與獲獎的陳藹欣老師和姜婉雯老師,一同向本報記者分享共融教育的經驗。  靈魂工程師 姜婉雯老師有多年教學經驗,她表示來到這所學校,才明白甚麼是共融教育。「共融教育應該是整體看怎樣幫助聾生,而不是逼他們改變去配合制度,這點給我的感受是最深的。」姜老師剛就任時,覺得自己有任教多年的豐富經驗,對教學也充滿信心。相反,卻發現自己仍需要學習很多東西,例如手語文法和利用手語跟聾生溝通,這些困難對她來說也是很大挑戰。「但是一定要學,因為老師是靈魂工程師,學手語能真正入到小朋友的心,他的人生就這樣不同了。」 除了聾生外,老師要做的還有進入健聽學生的心。所謂共融教育,當然不只是共融班的學生和任教共融班的老師才懂手語,除了老師參加手語工作坊外,也有「人人手語日」活動及「全校手語金句練習」,即使不是共融班的學生也有機會學習基本手語,共同學習,共營關愛。胡艷芬校長提到:「作為一間天主教學校,一定要持著有教無類的精神,無論學生有甚麼特殊需要,我們都需要用對一般小朋友的愛心來照顧他們。」 該校每級設置一班混合聾、健學生的共融班,有二十八位老師任教,由健聽和聾人教師協助教學,每班約五、六位聾生與健聽學生一起學習。共融班教學模式除手語外,還編定了「教學十式基本功」,例如老師會把重點寫在黑板上,再配合視覺元素輔助課堂教學;數學科老師教授立體圖形時讓學生觸摸實物,強化對立體圖形的概念等等。而畢業禮上,全級畢業生以口語和手語演繹歌曲,體現聾健共融的精神。姜老師說,看到聾生畢業真的非常感動,感受到大家不分彼此,是學校一份子。此計劃亦能散播小種子給健聽學生及聾生的家長,一同參加家長手語班;聾生的家長則能用手語跟子女溝通,使關係更融洽。可見這計劃對課堂、課外活動上、以至家校關係都有裨益。 平等機會 互相學習 此計劃最令老師觸動的是學生的堅毅,另一位得獎者陳藹欣老師說:「聾生能力範圍做到的,他們一定做到一百分,字體永遠拿甲加五粒星,因為他們覺得做事就要認真做;而理解能力較弱的聾生也很願意學習,所以到六年級時也能達到基本學習水平。」除此之外,她表示聾生會用不同方法跟人溝通,他們不會害怕跟陌生人談話,也不會覺得自己說得差和咬字不準,反而勇於嘗試,對他們融入社會有很大幫助;健聽生亦努力學習手語,有些健聽學生甚至跟街上陌生的聾啞人士用手語溝通,大家互相接納及影響,這是共融計劃一個最成功的地方。 聾生亦有平等機會參與校內音樂劇、游泳隊、田徑隊等活動, 「有全聾生是舞蹈組校隊,也為學校贏得比賽,你能夠想像他們背後所花的努力有多少?」姜老師說。「當看到學生也這樣努力,你會覺得作為老師花多點力也是值得的。」聾生取得的成績當然離不開老師們辛勤的付出。 老師需要用很多時間和心機在備課上,身、心、靈也會疲累, 但陳老師認為最累的可算是在課堂上要誇大肢體動作展示給聾生看,例如「開心」和「很開心」,動作也有很大分別。除此之外, 當遇到一些困難或專有名詞的時候,便要不斷反覆練習。雖然老師們工作十分辛苦,但看到學生的成長,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學懂了手語,我們可以遠距離聊天,真是很方便,其他老師也覺得很有趣。」陳老師笑說。在運動會中,老師從司令台呼喚頒獎老師時,便可以用手語溝通,如「男仔、六年級、跑步、六十米」等,不用跑來跑去。任何時候,也可以用手語遠距離跟其他老師溝通,顯示出手語文化已融入學校。 適逢今年是最後一年推行,學校已於今年停止接受聾生的小一入學申請,但校方仍會用雙語教學模式教導在校的二十八位聾生, 直至他們畢業。而獻主會小學將會接棒推行此計劃。胡艷芬校長說:「得到這個獎也算是時機巧合,亦是一個好機會讓更多人了解這計劃在主流學校是可行的,並把這個信息帶給整個教育界。」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也是天主喜愛的孩子,聾生不喜歡被稱作聽障人士,因為他們也有一種獨特的語言與世界溝通。(妤)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由教育局舉辦,並由優質教育基金贊助。候選人如能整體地在四個評審範疇:專業能力; 培育學生;專業精神和對社區的承擔;及學校發展範疇皆表現卓越,可獲推薦頒發卓越教學獎。每年的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主題並不同,而2015/2016的主題是課程領導、數學教育學習領域和特殊教育需要。 http://www.ate.gov.hk/tchinese/index.html   
JY20150913p01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9.12
天主教聖華學校 吳潔蘭校長 有教無類 師生情濃
新學年伊始,天主教聖華學校迎接初來報到的小一新生,同時也歡迎新任校長吳潔蘭。來到新學校、新崗位,吳潔蘭校長希望自己能活出基督精神,營造積極、正面、關愛的教育環境,做好天主給她的新任務,在更多的孩子心中撒下信仰的種子。 (本報專訪)在師範主修英文和數學,副修中文,畢業後,吳校長於1986年加入教育界。她坦言自己初任教師時雖然用心教學,但只視教師為一份平淡穩定的工作。讓她確認教育是自己終身事業的,是因她皈依天主和統籌學校的手語雙語共融計劃。 心繫學子情意濃 師範畢業後,吳校長於一所基督教小學任教了四年。在那裡,她遇上一位令她印象深刻的學生——黃雅榕。雅榕於小四時插班,因當時的吳老師及後轉至華德學校任教,她只教了這位學生兩年。「難能可貴的是這二十七年來我們一直以書信來往,保持聯絡,感覺我一直陪著她成長。我們相知相交,亦師亦友。」 黃雅榕回憶小時候感覺吳老師平易近人,她感謝吳老師大方地給她通訊地址,又願意在書信中與她分享私人生活,「更重要是吳老師願意付出坦誠之心與我溝通,否則只是我單方面寫信, 這段亦師亦友的關係根本不能維繫。」 華德學校是吳校長的母校,當她到天主教學校任教時,便感受到校園濃厚的宗教氛圍。後來轉到聖若翰學校(上午校)任教,她更在副校長的鼓勵下參加慕道班,並於2002年領洗,成為天主教徒,這位副校長更擔任她的代母。 教育人靈力不餘 2003年9月,聖若翰學校(上午校) 遷校,易名為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成為全日制小學;2007年更參與試行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吳校長當時擔任副校長,負責統籌這計劃。吳校長表示這計劃對她影響甚深,「我終於真正了解教育的意義,我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明白甚麼是有教無類,人人可以受教,亦能體現照顧最弱小的兄弟、愛與關懷的精神。」 在第一屆共融計劃的畢業生之一陳芷瑩身上,吳校長體會到堅毅不屈的精神。「起初芷瑩缺乏自信心,但看到她在校慶金禧劇中努力練習、發揮才能、建立自信,為她高興之餘,我也感到很滿足。」她亦感謝蘇蘊珩退休校長和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胡艷芬校長, 「蘇校長讓我明白如何愛學生,胡校長在工作上給我支持和指導,讓我知道甚麼是領導。」 芷瑩眼中的吳副校既有溫柔的一面,亦有嚴肅的一面。「她樂於聆聽和給我們建議,可以向她訴說心事,而且她教會我們很多知識,上她的課很開心,有不明白的亦可向她請教;但我們頑皮的話她也會責備我們。」良師離開母校,繼續發展教育事業;芷瑩知道吳校長喜歡做運動,不忘提醒她多做運動,保持身心健康,「我不會捨不得她離開,因為我會去聖華學校探望她。」 吳校長強調信仰深深影響她的生命和教育理念,「我想假如沒有信仰的話,成就不了今天的我。」她認為天主要自己作祂的工具,通過教學,將小孩帶到祂的身邊;她願意在孩子身上撒下信仰的種子。她亦從耶穌基督身上學到犧牲精神,並願意身體力行,「縱然教學有時令我疲累,我仍願意堅持, 為學生的學習和進步而付出。」   今個學年起擔任聖華學校校長,吳校長表示當校長需要勇氣、決心、信心,更需要承擔。她期望自己謙卑服務,深化學生的信、望、愛三德。「我深信天主和學生與我同行,正如耶穌上山受試探(路加福音第四章),他知道困難仍面對挑戰;我遇到挑戰時亦不會退縮,會依靠天主前行。」(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