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21127 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11.27
聖母小學
濃厚宗教氛圍 認識天主是愛
(本報專題)聖母小學的學生每個學期,都會按級別輪流到校內小聖堂朝拜聖體。學生跪下來,凝望祭台上的聖體,感受與基督的相遇。11 月煉靈月內,學生在朝拜聖體結束前,更一起誦唸「為煉靈祈禱文」,為煉獄中的靈魂祈禱。   聖母小學重視對學生的宗教培育,期望透過祈禱、禮儀生活及多元化的宗教活動,讓學生認識天主是愛,耶穌基督是救主的道理。「我們無法預料學生的未來,但在這六年的小學生涯中, 她們至少並不抗拒宗教,並對信仰很熟悉。」校長吳文健修女說。   由於小聖堂處於學校正門附近,吳修女提及學生每天上學回課室前,都會經過小聖堂,當中不少同學入內向耶穌像及聖母像微笑揮手,說: 「早晨耶穌!」、「聖母媽媽早晨!」   除了朝拜聖體,學校又舉行感恩祭、祈禱會、愛德服務;並透過宗教日及主題活動,向學生介紹耶穌、聖母、聖經人物的事蹟。吳修女表示,學生熟習祈禱,把擔憂與喜樂交託給天主。有時如果親友患病,學生更會主動向修女訴說, 再一起到小聖堂向天主祈禱, 「學生很珍惜與天主相處的時間。」   展開三年的準備期   為慶祝創校70周年,及預備母佑會來華百周年慶典,該校於2020年展開三年的準備期,每年設有不同的牧民主題,首年是「讚頌、感恩」;去年是「接受委託」;今年則以「福傳」為主題,期望學生以青年帶動青年的方式去傳播福音。   過去兩年,學校就牧民主題,開展不同活動。例如,為鼓勵學生實踐關愛,學校設立學生組織「關愛大使」,輔導同學的功課和溫習;而在學業上,又特設默書挑戰卡,邀請學生訂立默書目標,透過完成任務以獲得獎狀。   本學年學校為鼓勵學生福傳,特設「祈禱小夥伴」活動,鼓勵學生在小息時與同學結伴到小聖堂一起祈禱;在本年玫瑰月中, 學生同心協力,每天早上、小息在小聖堂或在家中誦唸聖母經,合共誦唸了10,000篇, 以祈禱表達對聖母的孝愛,教師李穎妍說: 「希望藉這些活動鼓勵學生勤唸聖母經,奉獻給聖母,從而培養祈禱的習慣。」   校訓「純潔仁愛」  認識生命的寶貴   聖母小學的校訓為「純潔仁愛」, 李老師指出,作為一所女校,學校近年也常邀請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到校, 為高年級學生主持貞潔講座, 「希望在小學階段,讓他們珍惜,及懂得生命的寶貴,學懂去保護自己。」   為推廣生命的寶貴,聖母小學早前向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借用聖珍安娜聖髑—— 衣服布料。聖髑安放在學校小聖堂的祭台上,全校學生敬禮並祈求聖人的轉禱。六年級學生葉爾晴被聖珍安娜為女兒犧牲生命的行為所感動,想起媽媽對自己的愛,所以特別求聖人為所有的母親轉禱,祈求她們皆能開心、健康地生活。   生命是天主賜予的禮物   學校為加深學生對聖珍安娜的認識,在課室播放有關聖人的片段;學生觀賞聖髑及介紹聖人的展板後,需要完成工作紙分享他們從聖人身上學習到的德行。   由於老師早已預告活動,六年級學生曾瑞琦早在上課前,已上網找尋聖人的資料,但她認為影片及展板加深她對聖人的認識。她表示,聖人的行為讓她感到母愛的偉大,「我們要更加珍惜生命,因為對媽媽來說,孩子都是天主賜予的禮物」。   學生鄧佩琳與鄧佩如姊妹倆,也感動於聖人為孩子犧牲生命的舉動。這份犧牲的精神使佩琳想到媽媽為了家人,而經常要通宵上班,並在回家後照顧家人,「我祈求聖人的轉禱,保佑媽媽健康」。   校長吳修女亦指出,是次活動配合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中的「生命」及「家庭」。她期望活動讓學生重新認識生命的寶貴,了解聖人的行實。(吳)  
kjy13_20221127bf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2.11.27
生命是一個奇蹟
早前筆者到學校主持維護生命講座,播放了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 電影後我們有幸邀請到蘇樺偉本人,親身到現場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電影中最深刻的一幕是29年前還是嬰兒的偉仔被發現患上黃疸病,醫生問偉仔的媽媽「蘇媽」:「救定唔救 ? 與其救活一個殘障兒,不如趁年輕,生個健康的吧。」   蘇媽想都沒有想,回答:「救 !」一念之差,造就了一個世界冠軍。   偉仔的成長路絕不容易,但蘇媽對他的愛,不離不棄,始終是他的力量。電影最後一幕,偉仔在2008年北京殘奧200米賽事上戲劇性地奪得冠軍,還刷新世界紀錄。他的視線一直離不開無怨無悔支持他一生的母親。你可以想像蘇媽的感覺:當初不理世俗眼光救了自己的孩子,現在看到兒子在奧運比賽場地上衝線,破紀錄的一刻,她的感動不是筆墨能夠形容。   蘇樺偉的成功,不但告訴我們, 殘疾人士也能有自己成功的人生,也告訴我們就算生活不富裕,也可擁有非凡的成就。當然跑步是天主賜予偉仔的禮物; 但偉仔後天的努力、堅持、還有他媽媽對他的支持與愛,也是成就偉仔非凡人生的原因。   天主對每個人的計劃都不同。有時天主好像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送了一個連走路都有困難的孩子給蘇媽。誰知道這孩子將來跑得比一般人快 !當遇到考驗時,信靠天主上智的安排,意想不到的收獲正等待著我們呢!
kjy13_20221113B F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2.11.13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還記得首次到小軒的家進行家訪,他甫看見陌生的社工便嚇呆了, 整個人立刻楞住,身體僵硬起來,更緊張得不住流口水,原來他一直害怕接觸陌生人。可是,如今小軒每次看見我,都會熱情地大喊「姑娘,你好!」彷彿怕我聽不到一樣。到底是甚麼令一個本來「害羞」的孩子有如此轉變?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安全感」。   接觸遊戲治療以前,小軒在社交上常常感到焦慮:在幼稚園門前不願離開媽媽上學去,緊張起來滿口口水;上體育課時整個人僵硬起來,不肯參與活動;即使見到熟悉的親戚,也表現得退縮害怕……然而,透過遊戲治療,社工能夠接納他的不安,透過說話、表情等讓他感到安全,鼓勵他去嘗試,提升他的自信心。漸漸地,小軒能夠由黏著母親,到自行進入治療室;由只說一兩個單字,到可以自由自信地表達;由玩耍時木無表情,到能夠無拘無束地大笑大叫;由只接觸熟悉的玩具到放膽地探索新玩意,甚至享受嘗試……原來安全感可以讓兒童感到安心和放鬆,讓他們卸下生理和心理上的防衛,展現最真實的自己─—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子。   親愛的家長,家庭正是為孩子提供安全感的地方,只要令孩子感到你們是他們的強大後盾,讓他們感覺即使偶爾犯錯,你們都一樣接納和支持他們, 多鼓勵、少批評,孩子定能健康成長, 帶著安全感去活出真我。   曾路得 恩悅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家庭社工
kjy13_20221030b_fade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2.10.30
孩子的自癒能力
六歲的曉天(化名),升上小一後情緒轉差,家長不太理解孩子的狀況,因此安排他到中心接受遊戲治療。由於曉天很難用說話表達自己,社工嘗試從遊戲中了解他,協助他疏理埋藏在內心的情緒。   曉天常常創作相同的故事內容: 他把消防車、警車和救護車排在一起等候,當飛機失事撞毀時,車隊即時出動救援。他井然有序地把每一架車放在不同位置,直至救援行動成功。   他不斷重覆「等待、失事、部署、救援」,後期他更會加入一些積木和椅子,令救援過程更具挑戰性。其實孩子重覆又重覆做相同事件,正是他們整理思緒和學習新事物的內化過程。   假如遊戲是溝通,玩具是語句, 究竟曉天表達了甚麼呢﹖   以我的理解,縱使只有六歲,曉天面對生活上或學業上的難關,他仍然有一顆純真和堅韌的心。當他在遊戲中不斷嘗試救援行動,無論失事現場或救援車隊,都是他內心不同部分的呈現。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之下,他慢慢地整理內在掙扎,思考各種方法去幫助自己,建立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   當曉天媽媽聽完社工的分享,眼泛淚光,說:「好多人都話阿仔有問題,令我坐唔安瞓唔落,當阿Sir你話『曉天係得既,我哋要明白佢,要俾多啲信心佢』,我第一次明白阿仔嘅心情,鬆咗一口氣,多謝你……」   每個孩子都有自癒能力,也有屬於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鄧偉基   恩悅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家庭社工╱註冊遊戲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