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30115 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1.15
嘉諾撒聖家書院
建IT創新實驗室 推動環保及航天發展
(本報專題)「天主創造世界,希望人類保護生態環境,協助管理大地。」嘉諾撒聖家書院鄭明慧校長說,環保與生活密不可分,透過推動科技教育學生了解環保的重要;推動中國航天教育激發學生認識科研的興趣, 透過環保及中國航天教育,帶出該校辦學團體嘉諾撒會的價值觀教育核心價值——「感恩、尊重、承擔」。   嘉諾撒聖家書院本學年慶祝創校50年, 設立IT創新實驗室(IT Innovation Lab),配合政府推出的「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 本學年獲政府資助70萬港元學習編程、認識虛擬實境或擴增實境、人工智能、無人機、機械人技術等科技的學習與應用。於剛過去的12月3日舉行校慶開放日啟用。   鄭明慧校長表示,實驗室以環保及航天發展作為設計主題,加入跨科學習及價值觀教育元素。   本學年起,全校中一至中六學生也可以在IT創新實驗室學習,梁雅琳助理校長指出,校方於本學年邀請各學科主任與老師團隊設計教材以善用創新實驗室,「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互動,各科也藉此互相交流,達致跨學科協作。」   全校參與 跨科學習   各科均從環保與航天發展的方向設計跨學科課程,例如中一級學生在體育科了解航天員的日常訓練;中二級英文科以環保為題材,與STEM課程合作,由機械人說明有關環保資訊,英文作文亦以環保為題,從環保角度提出解決方案;中三家政科教授學生善用廚餘烹調菜式,從中帶出珍惜食物的重要; 高中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科則學習無人機的應用等。   IT創新實驗室裡,設有科技元素的環保裝置「自動環保回收箱」,學生透過編寫程式與其他科技的應用,初步學習人工智能; 桌上也有兩個迷你機械人,機械人會舞動身體,也會說話、擁有表情和懂得動作,給予初中生學習編程;AR展版展示不同學科學習環保或航空主題的內容,及穿上該校校服的機械人Temi等,STEM課程統籌主任陳凱瑋表示,多元化的科技設備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聖家機械人Temi。認識中國航天發展機械人   Temi是一個穿著該校校服的機械人,操作員只要用手輕按機械人的頂部,Temi便會向來賓詳細介紹中國航天教育。   「Hey Temi,你認識中國的航天發展嗎?」   「由中國自主研發的神舟系列航天飛船成功發射⋯⋯」   擔任「STEM Prefect」的學生示範機械人Temi 如何為來訪者進行導賞,內置雷達可以偵測周邊障礙物,讓機械人能在安全情況下履行指定任務。   該校約有20位中四至中五學生擔任「STEM Prefect」,參與及帶領各項STEM活動,包括由她們示範與機械人對話,由學生預先設定問題及答案,S T E M Prefect當中的六位中五學生林瑩敏、張凱盈、區凱婷、張原嘉、陳巧妍及李煒兒均表示,參與STEM活動加強她們自學及創新思維。   學生林瑩敏及張凱盈負責錄音飾演機械人Temi,提高與人對話的像真度,另外,在題問中輸入多個關鍵詞,以提高對話的準確性。張凱盈說,能為機械人作聲音演譯,成功見到Temi與其他人互動,有如為其賦予第二生命,感覺很有趣。   陳巧妍說:「學習AI讓我明白研發AI技術的技術人員,背後作出多次嘗試和失敗, 才能提高準確度,引起我對研發科技發明的好奇心。」林瑩敏表示,反複嘗試是她參與科技教育最深刻的體會,「使發明產品更完善時,從科技便利人的生活所需。」   近年中國航天發展蓬勃,而早於60年代中國制定太空計劃,為使學生了解更多中國科技,IT創新實驗室設置中國航天展覽,展示由1960年至2022年中國航天發展;10年前該校學生溫彩兒曾訪問三位中國航天員,校方在展覽中把她的經驗記錄下來,當中提到她當年受到航天員面對艱難任務並勇於解決困難的啟發,激發她懷著主動學習的精神, 現為見習律師。鄭校長表示,藉著舊生的經歷,讓其他學生在學習態度上有所啟發。   各學科百花齊放 展現環保價值   早兩天的麪包已變硬,不想再吃但又不想浪費食物,可以將麪包製作成西式甜品麪包布丁;昨晚吃剩的餸菜,把肉切粒後加熱,再配上新鮮蔬菜及調味,能填補已流失的水份及增加纖維,保持肉質鮮美。   家政科主任蔡元湘引述中三級學生從家政科學習珍惜食物及減少廚餘,學習過程中教導學生認識食物營養,妥善處理食材避免食物中毒等,達致環保同時具經濟效益。   中五級數學科要求學生完成一份有關減少碳排放的報告,學生張原嘉表示,從中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減排節能。她計算家中的用電量時,發現在炎熱的日子,嘗試減少使用冷氣,當用電量減少,碳排放也會下降, 「讓我多反省生活習慣,如早上關掉照明設備,善用自然光也能達至減排。」   在IT創新實驗室裡,STEM學會的成員特意研發自助回收箱,學生把學習Micro-bit的編程,及AI元素製作而成,學生區凱婷說, 學習科技教育能為環保付出感到很有意義。李煒兒表示,藉著善用AI,能在短時間內辨識廢物的種類,既減輕堆填區壓力,也有效地節省時間。   鄭校長指出,在現今數碼年代,全球對資訊科技人才渴求,她希望提升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同時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學生走出課堂有興趣學習,掌握資訊科技的資源,培養創新思維。」(高)
kjy08a_20230101_fade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3.01.06
喜樂幼小-文章
一次理髮的經歷   步入夏天了,在這熱不可耐的夏天, 家裡的空調忽然壞了,媽媽看見我一頭長長的頭髮和分叉的髮尾便逼我理髮。我本來不太願意,但實在敵不過炎熱的天氣,只能去理髮了。怎料媽媽說:「放心,只剪一點點,我理髮技術可好了!」我心驚膽戰, 想:媽媽沒有任何理髮的經驗,可以剪得好嗎?   我站在洗手盆的前面聽著媽媽準備工具的聲音,嚇得我不敢說話了。不一會兒,媽媽就準備好了,但在剪髮前我和媽媽商量好只剪一厘米,媽媽也爽快地答應了,於是我也放下一點戒心。媽媽拿起剪刀對我的頭髮咔嚓咔嚓兩下,不一會兒,我的頭髮就像下雪一樣落在我的肩膀和大腿上,我心疼極了,我的心情也隨著紛紛散落在地的髮絲黯然神傷。   不久後,頭髮剪好了,媽媽拿來一面鏡子,我看了看我的頭髮,心想:這是我嗎?短短的劉海和頭髮彷彿是鳥兒把鳥巢築在了我的頭上,讓我的頭髮變成了醜醜的拖把。本來以為理髮前的髮尾已經很糟糕,沒想到理髮後卻雪上加霜。   之後的幾個星期我都失魂落魄,還在為了這件事而傷心。 李愷晴     天主教明德學校     6C   學畫畫的啟示   我一看到這幅畫作,就想起了讀幼兒三年班的時候,我跟爸爸一起學畫畫的難忘經歷。因為我想長大後成為一個插畫師,所以懇求爸爸讓我參加畫班。   一開始,爸爸說我要先學會分配圖畫的比例,不要畫得不像樣。我嘗試了一遍又一遍,都是不恰當的比例。哥哥說:「反正你都沒天份, 不如放棄更好, 不用辛苦。」我拒絕了他,因為聽到他說我沒天份,我就很生氣。   爸爸卻鼓勵我說:「不要放棄, 哥哥只是跟你開玩笑。相信我,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恆!」我重新燃起信心,加倍努力,不斷練習,終於成功了!我終於學會了按比例畫圖。   我跟爸爸說我想學繪畫眼睛。雖然爸爸不太懂,但也坐在我身旁陪伴我。我在紙上畫了一個「六字」,我覺得畫眼睛有點複雜,一直嘗試著其他樣式的眼睛。我還上網搜尋、看影片學習,自己在不斷研究。   除此之外,我自學了繪畫很多東西,有頭髮、手指、衣服等比較困難的。現在,我已經掌握了一些畫畫的技術,把物件畫得栩栩如生了。從這次學習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恆,不要輕易放棄,才能成功! 周芊雪     獻主會小學     5D   老師評釋:這篇文章同學運用了倒敘法,利用一幅圖畫,想起自己小時的夢想,及實踐夢想的經過,就算期間遇到任何的困難,都不放棄。同學運用了不同的連接詞,將故事串聯起來,起承轉合,並帶出從中體會的道理。- 陸欣欣老師   對我影響最深的人   你知道誰是對我影響最深的人嗎?那就是我的爸爸。   爸爸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公園玩,我們在路上看見一隻無家可歸小貓,牠的腳好像受傷了,但我無視它。爸爸便教訓我說做人要有同情心,就把受傷的小貓送到醫院。經過獸醫的治療後, 小貓沒有大礙,爸爸還把牠帶回家飼養。   爸爸的愛心, 令我學懂愛。原本我看見與自己無關的事情都漠不關心,但經過這件事後,我也學會了主動關心別人。例如我看見有人掉了錢包,我會主動拾起還給他。   爸爸也是一個沉實冷靜的人。有一次,家裡發生火災,大家急急忙忙地離開家裡,只有爸爸十分冷靜地致電報警。等了一會兒,警察和消防隊員都到了,消防隊把火撲滅,幸好我們都沒有受傷。   爸爸教會我不論遇上甚麼事都要保持冷靜。現在,我遇到困難時,我都會保持鎮定。有一次,我遺失了手機,我就到處尋找。這時,我記起了爸爸的教導,我便冷靜地想一想我的手機曾經放在哪裡,最後成功找回手機。   至今,我最感謝的人就是我的爸爸,因為他教導我做人要有愛心和冷靜。我最想對爸爸說的話就是「爸爸,我愛你」,他的愛心讓世界變得更溫暖。   譚泳欣     海怡寶血小學     六義  
kjy14a_20230108_fade
400400中學文章
中學文章
2023.01.06
喜樂中學-文章
常存盼望   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顆希望的種籽,並盼望著它茁壯成長,結出飽滿的果實。但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有些人急於求成,揠苗助長;有些人不用心培育,半途而廢,最終都不能如願以償。其實,只有悉心栽培,常存盼望,美好的果實才會出現。   一個天真可愛的嬰兒來到這個世界, 他或她似懂非懂的睜開雙眼四處張望,心中充滿著好奇。作為父母,最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未來的人生一切都平平安安。不少父母因為相信兒女可成材,更會忍受經濟的拮据和辛苦的代價栽培子女。子女為了自己的未來或者不想辜負父母的期望,大多會努力學習,殷切的爭取美好的成果。就是因為有盼望,一家人才會有目標,才會愉快的過每一天。   步入青少年期,有些人會盼望學有所成,考上大學;有些人會盼望發揮自己的才華,實現夢想。學生多年苦讀,甚至不眠不休地讀書,也是希望以後能夠在社會上找到理想的工作,支持他們的是他們看到未來廣闊無邊的世界。踏入社會後,不少人會盼望晉升到某一個職位,又或者追求理想的生活;我們會追隨希望,一路前行。就是因為有盼望,年輕人才會有夢想,才會發憤向前。   對於老年人來說,又可以沒有盼望嗎?以前腦筋靈活,記憶力驚人,現在轉眼忘記,思想遲鈍;以前身體強壯,健步如飛,現在老態龍鍾,舉步艱難。可是,50 多年來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的袁隆平,即使到了養老的年齡,依然在熱愛的工作崗位上奮鬥,仍有夢想:在禾下乘涼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就是因為常存盼望,任何年紀的人都可泰然地對待每件事,活得精彩、有意義。   其實,即使遇到難關,只要我們仍常存盼望,很多不可能的事情都會改變。病人忍受吃苦藥,甚至開刀的痛苦,只是因為盼望能夠活下去。被困洞穴,即使洞窟地勢險峻,加上被洪水圍困,但只因心存盼望,最終都能奇蹟地生還。你想想,如果你一出生便患有先天性四肢切斷症,沒有完全形成的四肢,這是多麼大的打擊,你會對人生和未來絕望嗎?力克胡哲卻擁有兩個大學學位, 是出色的演說家,而且擔任著國際公益總裁。   人生就像跑馬拉松一樣,我們總會有跌倒的時候,請緊記要常存盼望,因為「盼望」是支持你繼續努力前行的動力。盼望是黑夜中的明燈,照亮你前行的道路,陪伴你經歷一切風雨。一個人只要常存盼望,就不會對未來產生恐懼。朋友:要常存盼望,勇敢前行,未來才可享受美好的成果!   羅瑩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     4A  
kjy08_20221218 f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2.12.18
喜樂幼小 - 小學投稿
家庭樂事   新冠疫情肆虐下,我和家人都足不出戶,默默地留在家中,大家也十分沉悶,一起計劃有甚麼事情可以做。   此時,姐姐提議道:「我們一起做巧克力小蛋糕, 好嗎?」「好呀!」爸爸、媽媽和我異口同聲地贊成。首先, 姐姐和我將材料拿出來,把牛油、巧克力粉和水攪拌在一起,做成一個麪糰。接著,我們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來將糖分配到各個小蛋糕中。我們振奮不已,信心滿滿的。   過了不久,我和姐姐也胸有成竹地將小蛋糕一個個慢慢地放進烤箱內。當中,我們聞到不同的芳香……牛油的香氣、巧克力粉的濃郁,還有甜得直轉人心肺的糖。我們在烤箱前注視著小蛋糕慢慢「長大」,心中不約而同地暗想:哇!這些小蛋糕一定很好吃!姐姐更垂涎三尺,令我們笑得前翻後仰。   三十分鐘後, 小蛋糕全都烤好了, 「嘩 !」我們的驚嘆聲四起,大家急不及待去品嚐這些蛋糕。爸爸和我按耐不住,首先舉起餐具去享用。我和爸爸吃第一口時還十分雀躍,可當我們每吃一口,臉色就往下沉,心想:不可能呀!怎會是鹹的?但是大家也沒有說話,還是把蛋糕「咕嚕」的一聲吞下了。之後,輪到媽媽嚐了一口,大叫: 「甚麼回事? 怎可能是鹹的呢? 」「哎呀 !」姐姐突然叫了一下,對我們解釋: 「真對不起!應該是我誤把鹽當成糖,把鹽放進蛋糕內,真不好意思!」我們不但沒有責罵姐姐,還被她逗得哄堂大笑,我還捧腹大笑呢,整個家都充滿著爽朗的笑聲。   經過今天的事情,我感受到自己很幸福,因為在疫情中我們還能感到家庭溫暖和快樂。我一定會令這個家每天也洋溢著喜樂和愉快!   羅子曦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  5A   飛機   星期六早上,我和弟弟在家裡玩玩具飛機,因為我們今天不用上學。當時我們玩得興高采烈。   接著,我大聲地說:「弟弟,你玩了很久了,快給我玩啊!」弟弟不肯給我玩,我很生氣,便用力搶玩具飛機。   然後我一拉,玩具飛機就折斷了。弟弟頓時伏在地上嚎啕大哭。弟弟一邊哭,一邊說:「我心愛的玩具飛機給你摔壞了,哥哥你很壞。」我看到弟弟後,覺得很後悔。   最後,我安慰著弟弟說:「對不起,我摔壞了你的玩具飛機,我會嘗試修理你的玩具飛機,請你原諒我。」   經過今天的事,我感到很後悔。我明白了不要衝動,希望以後要禮讓,不會搶弟弟的玩具。   楊焯嵐  深井天主教小學  3A   童詩仿作 —— 四季的變化   春天的時候, 勤力的農夫在播種, 漂亮的花兒在發芽, 動物從冬眠醒來, 春天,帶來新一季。   夏天的時候, 太陽的熱力四射, 小孩們在吃冰淇淋, 夏天,帶來活力的一季。   秋天的時候, 公園裡的樹葉枯黃, 道路上滿地落葉, 農夫趕忙收割, 秋天,帶來詩意的一季。   冬天的時候, 寒風呼呼地響, 大地上鋪滿了積雪, 農夫休息過冬, 冬天,帶來懶洋洋的一季。   黃彝正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4A   老師評釋: 作者對四季的變化觀察入微,清晰地分開四節描述四季不同的面貌。每個季節不但有景物的描寫,而且帶出一些主要人物的活動, 如農夫在春天耕種、夏季炎熱,小朋友最喜歡的莫過於吃雪糕、秋天是收成的季節、到了冬天,任誰都想休息吧!取材充滿童真,饒富趣味,而每節的結尾句子則概括四季之特色,達至回應主題的目的,如果能加上個人感受就更有感染力了。 吳衍茹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