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160515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6.05.14
青苗天地〔2016.05.15〕:文章
行走   鄭麗而  澳門培正中學 初三信 每個人自出生起,便已在學習走路。幼兒剛學走時,難免會跌倒,但到最後無論跌倒過多少次,仍能靠著堅毅的意志重新站起來。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的未來都是由自己所掌握的,選擇了夢想的道路,我們便要像嬰幼兒一樣,把跌倒當成到達終點的踏腳石,勇敢走下去。 俗語說:「未學行,先學走。」當我們已掌握到走路的技巧時,便會急著去跑,但結果往往會是摔得臉青鼻腫。如果我們在追求夢想與未來時,仍像青少年一樣只懷著滿腔熱血,橫衝直撞,不學走時先打好基礎,結果亦會不斷摔跤。因此,我們應實實在在地走好未來的每一步;在走下一步前,先總結前一步的經驗,這樣才能避免摔跤。 到了中年後,人生已走過差不多半輩子,對於走路,已有充分的經驗,不再像小時候學走時一樣,走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而這段時期便是最容易犯錯的階段。沒有了小時的小心翼翼,又沒有了青年的滿腔熱血,對未來不再帶有抱負,一不小心便會摔跤。這段期間,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從前的經驗,而是堅毅的決心,走下去的毅力。 老年後,走路亦會漸漸變得蹣跚難走。就像在差不多到夢想的路的盡頭時,開始失去勇氣去完成僅餘的路程,開始對自己的未來失去耐性,開始想要輕言放棄,每段路程最後的一段往往是最難堅持下去的。這個時候我們必需時常警惕自己:目標就在眼前,要堅持下去。 綜觀人生各階段的走路經歷,走路時總會向前看,這彷彿就是生活中,我們應保持的態度,永遠向著目標前進,永不後退。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跌倒後,仍保持著這種態度,把自己的未來掌握在手中,才會有成功的一天。 行走,並不只是人的肢體動作,它更是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生活態度。因為行走,我們幼兒時期學會要有勇氣;青年時期學會要懂得總結從前的經驗,走每一步前先三思;中年時期學會要有堅毅的決心與意志;老年時期學會堅持下去。行走的生活態度,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和掌控自己的未來。我相信只要不輕言放棄,我的未來一定會是一片光明的。   茶   王嘉儀 嘉諾撒書院 三丁 一雙瘦骨嶙峋的手熟練地提起茶壺,熱開水從茶壺流進茶杯。爺爺氣定神閒地沏著鐵觀音,我坐在一旁靜心觀賞。突然,爺爺挑選著茶葉的手停了下來,緩緩地嘆了一口氣、說:「茶在中國歷史中一直不可或缺,茶道尤其重要。可惜……可惜它也開始被逐漸遺忘了。」 記得那時,爺爺初來港,我們一家人和他上茶樓喝茶。在我們閒話家常期間,侍應端來一壺鐵觀音,爺爺拿起茶杯,他用拇指和食指握著杯沿,中指托著杯底,先是嗅一嗅茶香,再分三次細細吸啜茶湯。他皺了皺眉,頭也不由自主微微搖著。我學著爺爺品茶,卻沒有發現任何特別,所以對品茶大惑不解。 直到幾年後,我再探望爺爺,才解開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那是我第一次獨自探望爺爺。爺爺對茶非常講究,單是喝茶也分成審茶、觀茶、品茶三道程序。我輕輕敲了敲大門,門緩緩打開,爺爺興高采烈的樣子映入眼簾。我剛在大廳坐下,他便遞了一個精緻的茶杯過來,杯內剛剛泡好的鐵觀音還泛著熱氣。我提起茶杯,按爺爺的吩咐分三次細味,醇美而彌香的茶在我口中瀰漫。我不禁微微一笑,心中多年的疑惑也終於被解開了。 回到香港後,那甘甜的茶香在我腦中揮之不去。有一次,我到朋友家聚會時,看到她也有茶具,便樂滋滋地請求朋友泡茶給我喝,她卻一面尷尬地說:「那是我嬤嬤的遺物,我也不太清楚怎樣用……」 「你不上網查查?」我疑惑地問。「我查過了!但看到複雜又麻煩的步驟,便放棄了。」我的臉上頓時佈滿失望,朋友看到後安慰我說:「不用失望!我媽媽最近從福建回來,剛好帶來一些昂貴的鐵觀音茶包,應該可以代替吧?」 茶泡好後,我迫不及待拿起茶杯,分三次細味,清香的茶味在我的口腔中瀰漫著。我皺了皺眉,明明都是鐵觀音,但是我卻覺得好像少了些甚麼,是那繁瑣累贅的沖泡過程?還是那源遠流長的歷史? 一股茶香味把我恍惚的心思拉回現實,原來爺爺已經泡好茶了。我等爺爺喝過後,便拿起眼前的茶杯,依照爺爺的吩咐品茶,那一股文化的色彩、那悠久的歷史,在我口中揮之不去。    
kjy01_20160508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5.07
新教友媽媽的喜悅 孩子是走近基督的天使
聖經描述天主深愛人類,「婦女豈能忘掉自己的乳嬰?初為人母的,豈能忘掉親生的兒子?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依撒意亞先知書》49:15)已為人母的劉詠敏,透過信仰的力量,體會天主賦予這份母職。 (本報專題)剛於本年復活節領洗的劉詠敏,坦承從前常感憂慮;自從認識天主後,她透過祈禱,向天父交託,並祈求天上的母親——聖母瑪利亞為她及家人代禱。現在,她常感到內心充滿平安。今年母親節,詠敏一家過得饒富意義:她和丈夫、兩個孩子早前在聖德肋撒堂受洗,成為天主子女,整個家庭更能感受到天主的祝福。 詠敏的長女楊焯琪,今年四歲,長有一副天使臉孔。訪問期間,焯琪大多安靜地坐在雙親身旁。詠敏看著眼前的女兒,一臉溫柔。「她確實是上主派來的小天使。」詠敏說。原來焯琪天生有特殊需要,一直以來,詠敏既要接送她去接受不同訓練,又要兼顧護士工作,再加上終日擔心女兒的前路,令她幾近心力交瘁。從前每當有人問起女兒,詠敏也會感觸落淚,與她現在的神態自若,判若兩人。 美滿婚姻 夫婦同行 有次,詠敏的丈夫楊耀漢有朋友來訪,閒聊間朋友建議他們夫婦二人去慕道,耀漢說:「我這位朋友在公教家庭中成長,他和太太及孩子也是教友,一家人都很虔誠。他見我們在照顧孩子方面有壓力,建議我們嘗試從信仰中找出路。」於是,詠敏搜尋住處附近的慕道班資訊,最終她和耀漢參加了聖德肋撒堂的慕道班;耀漢這位朋友和他的太太也成為耀漢和詠敏、幼子卓庭和長女焯琪的代父、代母。 他倆都相信今天有幸受洗,是上主對他們一家的眷顧和安排。耀漢決定將從前對天主教一無所知的詠敏,帶到教會,及將一家人引領到充滿愛與喜樂的福地裡。耀漢在天主教學校念中學,對教會略有所知,成年後因事遇見一位前輩,那位前輩鼓勵他多從宗教中尋求平安。自始,在大學實驗室工作的耀漢接觸不同宗教,直至走進聖德肋撒堂,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適,很想在聖堂裡待下去。 聖母芳表 母親典範 參加慕道班後,翻閱《聖經》和聆聽導師講解一段時間,重新看自己的孩子,詠敏有這樣的體會:「孩子是上主的恩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我們做父母的,要放下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互相比較的心態。」詠敏說現在比較明白焯琪的處境和困難,更重要的是,在與女兒相處的日子裡,讓本來急躁的她變得有耐性。「女兒的情況讓我看到自己內心的空虛,是她引領我去尋找天主。」 同是母親的身份,詠敏感到她與聖母特別親近。四旬期間,拜苦路的其中一處,聖母懷抱耶穌的悲痛令她感同身受。在有關聖母的記述中,她對「聖母往見表姐依撒伯爾」(《路加福音》1:39-56)印象深刻,聖母對自己的孩子以至身邊每一個人的愛德及對天主的信靠,都是詠敏希望學習的。現時,詠敏每晚祈禱,她自言從中學懂交託,內心感到安穩,思想變得正面、積極。能夠放下執著、掛慮,讓她感到丈夫的支持,願意接受他的忠告。耀漢也在聖經中獲得啟迪,「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的了。」(《瑪竇福音》6:34)他深信天主對一切自有安排,「一個家庭能夠健康生活,很需要信仰的支持,從中讓我們看到希望。」耀漢說。他倆都期望孩子稍長後,孩子可參加堂區的主日學,加深認識天主。領洗後,詠敏的聖名是瑪加利、耀漢是多默、焯琪是里狄雅、卓庭是弟茂德,他們都願意像這些聖人般,跟隨基督,活出基督徒的喜樂。(敏 / 睿)   
kjy12a_20160508s
路上風景
2016.05.07
一切從閱讀開始
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亦是英國大文豪──偉大的詩人和劇作家莎士比亞(1564-1616)逝世四百年的日子。 剛好就在這一天,我去聽了白先勇教授的文學講座「我的寫作道路」。主持講座的盧瑋鑾教授,也是我們熟悉的小思老師。 白先勇,這位台灣著名的小說家,已年近八十。他站在台上,侃侃而談,風趣幽默,愈談愈起勁,台下笑聲不絕。 他的創作之路,始於他的童年。1937年,白先勇生於廣西桂林,父親是抗日名將白崇禧將軍。七歲那年,他患上肺病,那時肺結核沒特效藥,也是極易傳染的疾病,大家都談「癆」色變。他既不能上學,在家中亦被隔離。在養病期間,人家的孩子打球去,他只能躲在家中看連環圖、聽故事。家裡的廚子老央,可說是他第一個啟蒙老師,老央為他講《說唐》,對於「薛仁貴征東」等故事,他聽得津津有味。 一病四年,他的童年就在與世隔絕中,孤獨度過。病愈後,他重回人間世,小學、中學生涯,一片緊張。除了拚命用功讀書,在學校的世界之外,他鑽進另外一個世界──小說的世界。每到寒暑假,他便努力看書,《蜀山劍俠傳》、《啼笑姻緣》、《風蕭蕭》、《家》、《春》、《秋》、《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似懂非懂的,他全看了。小學五年級時,他已開始看《紅樓夢》,如今,床頭擺的仍是這部小說。 抗日戰爭期間,因為逃避戰火,他與家人到過重慶。日本投降後,遷到上海和南京,他曾就讀於南洋模範小學。1948年遷居香港後,在九龍塘小學唸五年級。 「那時教中文的李老師,很喜歡我的作文。我的文章經常貼堂,那是好大的鼓勵啊!」白先勇笑著說。 到中學,他升讀喇沙書院。當時的中文老師很嚴厲,要求他們背誦古典詩、詞,以及古文,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還要背默。當時他雖然感到很「痛苦」,但後來便覺得終生受用無窮。 至1952年,白先勇隨家人移居臺灣,在建國中學初三那年,他遇上了第二位啟蒙老師──李雅韻老師。她是國文導師,為他啟開了古典文學之門,亦鼓勵他寫作投稿。他投了一篇文章到《野風雜誌》去,結果刊登了出來。 李老師鼓勵他說:「你這樣寫下去,二十五、六歲,不也成為作家了?」她那句話,對他影響甚深。從那時起,白先勇便夢想以後要當「作家」。 你瞧,踏上作家之路,就從閱讀開始!  
kjy10_20160508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6.05.07
青苗天地〔2016.05.08〕:文章
家的溫暖 浮雲 聖嘉勒女書院 三L 一個寧靜的下午,我躺在床上,一下子就睡著了,慢慢地進入夢境⋯⋯ 我走進森林,煙霧瀰漫,就像一層薄紗覆蓋著整個森林。我嗅到四周的大自然氣息,精神一振。風一吹,舒服極了!簡直像母親那溫柔的手在撫摸我的臉。霧也給吹走了,眼前一片生機勃勃。那兒有開得燦爛的花、一大片的草原、幾棵開得茂密的大樹、連綿不斷的山、清澈的小湖⋯⋯啊!多麼美麗的地方,世外桃源,就像身處在仙境一樣。這就是我的夢嗎? 突然,在一瞬間,所有景色都消失了。我只看見一條小路,沿著小路走著,一路上有不同的花兒,色彩繽紛,絢爛多彩,美麗極了!走到路的盡頭,我發現了兩扇門,我打開了其中的一扇門,走了進去。 當我步入這一扇門後,進入了門後的世界⋯⋯ 那裡根本是另外一個世界,這還是我的夢嗎?那裡的樹枯了,花兒謝了,四周沒有一點朝氣,只有一堆又一堆的骸骨。還瀰漫著一股難嗅的氣味,就像屍體腐壞的味道一樣。非常恐怖,令我不寒而慄。突然,有一群餓狼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害怕極了。於是我不顧一切拼命的向前跑,跑到了門口,走出了這恐怖的世界,我嚇得臉發青,手心不斷冒汗,不斷喘氣,心還跳個不停。 當我冷靜下來,打算開另一扇門,找回家的路。我緊緊握著門把,閉起眼睛,我不敢想像裡面是怎樣的世界。但我還是鼓起勇氣,把門扭開⋯⋯ 我感受到門內有一絲的強烈光線,那一絲光,是溫暖的,是一種說不出的溫暖。對!那是家的感覺,像陽光一樣溫暖。不,家的溫暖,是沒有東西能取替的。因為它的溫暖,才能讓我平靜下來,讓我逃出我的夢境,我那恐怖的夢境⋯⋯ 一睜開眼,看見那熟悉的天花板。心想:我從那恐怖的夢逃出來了。我回來了,我溫暖的家!   秋天   劉穎芝 瑪利諾修院學校 四甲 一陣輕輕的,清爽的,溫和的風在大地之間穿插,把秋天到來的信息傳播開去。樹木開始脫下她的綠色夏裝,換上了美麗的金色秋裝。儘管秋天有時給人一種落寞的傷感,但更多時候,她為人們帶來快樂和滿足。 從遠處觀望,整座山坡都披上了火紅的風衣。微風輕輕吹過,葉子發出沙沙的響聲,像正在為努力登山的人吶喊。葉子隨著秋風輕舞飛揚著,翩然落下,好灸寫意,停在小路一旁的山客,也不禁讚嘆一番。地上鋪了一條長長的紅地氈,令走過的遊人變成了歌星,邊走邊哼著悅耳的歌聲,來歌頌大自然的美妙。一時間,整個山頭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 在山腳下的田野裡,金燦燦的稻穀豐收了。在秋天斜陽的照射下,散發出閃閃金光,秋風瑟瑟,掀起了層層金色的波浪。稻穀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低著頭,有的像小孩淘氣地搖晃著小腦袋,有的像對正忙著向收割的農夫點頭,多謝他們經過春夏的耕耘,才能結出豐厚的稻粒。一陣乾爽的清風撲面而來,挾帶了稻香和農夫們的辛勞和喜悅,多怡人心脾。 秋天的景色優美,但她的美是自然的,沒有一點做作。她的到來雖然標誌著大地即將再一次沉睡,然而她為人們帶來的,卻是秋季獨有豐盈喜悅。   我的儲蓄故事   黃可桐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 二B 金錢和人格,何者較為重要呢? 小時候我很少有零用錢,只有八達通,那是上學和放學乘車用的。小息的時候,看著身邊的同學買東西,他們能隨心所欲,我的心裡泛起嫉妒。到了三年級,我常與別人比較,認為別人擁有的,我也應得到。於是,有一天放學回到家後,我悄悄地偷了媽媽的錢。呀!天助我也,很成功,媽媽沒有發現錢包少了一張一百元。翌日早上,我把錢藏好,避免媽媽知道。回到學校後,我高高興興地拿出錢來向同學們炫耀,果然有很多同學都羨慕我,令我感到很自豪。此後,一有機會,我便會偷媽媽的錢。 然而,紙是包不住火的,媽媽終於發現我的惡行了!某天,正當我要拿媽媽錢包時,媽媽竟然出現在我的面前,我驚慌得立即放下錢包,我非常害怕,不知所措。原來媽媽早已懷疑我了。事後,媽媽和我詳談很久,她了解我的原因後,教導我如何看待金錢,她也嚴厲地警告我:「若你再偷錢,我就不要你這個不肖女,拉你去坐牢!」 雖然我把媽媽氣得半死,但她沒有打我,還每天給我一些零用錢。後來,媽媽又送了一個小豬錢箱給我,叮囑我不要亂花錢,每天把用剩的錢放進去。當我接過小豬錢箱時,羞愧得放聲大哭,連聲對媽媽說:「對不起,對不起!」自此,我便學會儲蓄了,現在仍有儲蓄的習慣。 這件事讓我明白到即使擁有很多錢,但若沒有人格,也是十分可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