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中學動態
2023.03.24
喜樂中學-動態
聖安當女書院•創校50周年
(本報訊)聖安當女書院本年慶祝創校50周年,早前舉行「校慶祈禱聚會暨慶典」。
典禮先由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主持感恩祈禱聚會和講道,周主教以富少年的比喻分享人要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並為學校祈禱,賜力量予一眾師生,實踐校訓「明理常樂」,共建融洽的大家庭。
隨後,由校監黃詩麗致歡迎辭,她鼓勵師生攜手共建校園,再攀高峰。席間舉行時間囊封存儀式,由校監黃詩麗、校長朱蓓蕾、吳俊儀修女、李笑容修女、家教會主席麥笑芬,以及學生會主席林芯而,分別把代表學校的物品放進時間囊,留待五年後開封,見證學校未來的發展和進步。
之後一眾嘉賓主持切餅和亮燈儀式,燈火璀璨,寓意學校:「燃亮燭光、心火相傳、心心念念、情繫安當」,學生的成就如燈火輝煌。儀式後,由學生演出大型英語歌舞劇,學生於悠揚樂韻下,載歌載舞,盡展活力和表演才華。(教)
石籬天主教中學戀愛實戰講座
(本報訊)石籬天主教中學早前邀請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職員羅宏達跟中四至中六學生進行戀愛實戰講座,讓學生認識天主教信仰對男女愛情、婚姻的看法;教導學生拍拖相處的藝術;若然在分手時,又如何好好說再見。
羅宏達於講座跟學生分享三個戀愛要點。第一,他指出學生年紀尚小,往往在激情中相愛,卻未懂愛情相處的藝術,在日常生活磨擦中,容易分手,傷心難過。故此提醒學生在相愛中,要懂得去包容接納,是愛情的藝術,亦促進個人成長。第二,要懂得選擇認真而專一的拍拖對象,避免陷入愛情陷阱。第三,他提醒學生,若然面對分手情況,需認真處理,應留意所選擇說分手的日子、時間、地點,以減少雙方受到更大的傷害。
學生當日投入參與講座,問答時反應熱烈,對愛情的課題認真聆聽探討。倫理與宗教老師將在倫理課堂「性愛與婚姻」的課題中繼續探討天主教婚姻觀,亦歡迎學生就戀愛問題存疑,向倫理與宗教科老師交流。(教)
教區中學中文教育委員會•教師專業發展講座
(本報訊)為促進天主教教區中學教師交流,並掌握最新文憑試考評及擬題資訊,香港天主教教區中學中文教育委員會早前舉辦教師專業發展活動——「2024年文憑試中國語文科實用寫作簡介暨校本評核教學講座」。
是次講座有幸邀請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評核發展部經理胡美芬、嘉諾撒書院藍詠兒老師擔任主講嘉賓,分別為中文科老師講解實用寫作的設題特色、評核重點、學生樣本示例,以及校本評核的實施與教學策略,讓老師對2024年中學文憑試中國語文科新的評核模式有更深入和清晰的了解。
過去三年由於疫情肆虐,中文教育委員會均以視像形式舉行教師專業發展講座。是次乃疫情復常後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行,深獲教區中學的老師支持,幾近座無虛席,參與老師均表示,講座資訊對他們的教學工作有啟發。(教)
荃灣聖芳濟中學•中六祝福派遣禮
(本報訊)荃灣聖芳濟中學於3月1日舉行中六祝福派遣禮。
先由中六天主教同學代表恭讀聖言,葛達二聖堂馬崇儀神父亦藉塔冷通的比喻提醒同學,多善用天主賜給自己的長處時,同時亦要多欣賞身邊人的長處,並時時感謝天主的看顧。
最後馬神父逐一為應屆中六生覆手以示祝福,學校牧民組亦準備了小禮物為中六生送上祝願。
同學於祈禱會最後部分一起詠唱校歌,在和諧的氣氛下總結六年中學生涯。(教)


中學文章
2023.03.24
喜樂中學-文章
經過這件事 我明白了做人要不矜不伐
春光曬滿大地,回顧今天發生的事, 腦海中的回放愈見清晰,經此一事也讓我學到了做人要不矜不伐,亦明白了一山還有一山高的道理。
回想起早上,我與逸明、美桐一同參加童軍野外定向比賽,一向驕傲和樂於展示自己的我,一如過往自告奮勇地擔任起了隊長,還嘲諷了同時也想做隊長的逸明與美桐。他們倆雖是童軍的資深成員,但我還是自持平日的成績比他們好,嘲諷他們能力有限,別妄想取代我成為隊長,結果一如預期,他們聽到我的話後都主動讓出隊長之位,不過最終也只能證明我也只不過是自以為是的「高人」罷了。
沉醉在回憶中的我突然被大腿的刺痛所打斷,刺痛與慚愧同時湧上心頭,可惡!我忘了大腿剛剛受傷了,眼眶的淚水快要湧出,我立馬閉上眼睛,不想在逸明與美桐前露出醜態。看著我這迷惑的行為,美桐只得又再次蹲下為我包紮傷口。
看著為我包紮的美桐,我又回憶起了剛發生的事,比賽開始後我獨自帶著唯一的地圖、指南針走在他們前面,但我終究是連皮毛也沒學會,拿著地圖就像為了回家而獨自亂跑的螞蟻,迷路了卻不自知,遊走於叢林中的我稍一不慎就被利劍般的樹枝刺傷了,鮮血猶如泉水般從大腿湧出。那時我還反應不過來,只能抱著大腿痛苦呻吟,美桐見狀迅速地向我衝來,耐心地安慰著我,同時細心地為我檢查並包紮傷口。逸明見狀也二話不說走上前拿起我隨手扔在草地上的地圖與指南針,快速地用最簡短的路線帶領我們走向終點。看著身邊一左一右地支撐著我的他們,我知道虛有其表的人其實是我,再想起早上的說話,我不由得羞紅了臉。
想起過去所學,古語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人無完人,十隻手指各有長短,孔子身為萬世師表仍向孩童不恥下問。我自以為看穿了天,實是井底之蛙, 到今天我真真正正地學懂了不矜不伐這個道理。
比賽結束,傷口亦已被包紮妥善,我拿起椅子上的背包,緩緩站起來走向回程的巴士站。夕陽的餘暉映照在我們身上, 地上的倒影第一次平排而行,我看著身旁兩位的「凡人」,我不禁再次感嘆「是啊!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呀!」
俞景顥 荃灣聖芳濟中學 3B


中學專題
2023.03.24
元朗天主教中學
飛盤運動 培養公平競技精神
(本報專題)一項沒有裁判,融合了美式足球、曲棍球、足球、籃球等得分的團隊運動「終極飛盤」( Ultimate Frisbee),是元朗天主教中學過去10年來發展的運動之一,歷年培訓了逾70名學生參與,當中更有學生成為香港隊,現仍也在該校擔任飛盤教練,薪火相傳,向學生傳承公平競賽與團結的飛盤精神。
元朗天主教中學飛盤校隊於2013年成立,當年成為全港首支華人學界飛盤校隊。現時飛盤校隊共有19名隊員,教練及助教也由舊生擔任,黃見儀校長指出,由舊生兼港隊運動員向學生教授飛盤技巧,成為學生模範,「舊生與學生同行, 這份陪伴也能加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沒有裁判 彰顯體育精神
飛盤爭奪賽(Ultimate Frisbee)又名為「終極飛盤」,兩隊對賽時設進攻及防守,隊員透過跑動和傳接飛盤把飛盤傳送至得分區(End zone)才能取得分數。
進攻的一方手持飛盤時,運動員的重心腳不能移動,持飛盤時間也不可超過10秒, 否則犯規便要攻守交換;至於防守的一方, 防守期間不能觸碰對手攔截飛盤,要阻止對手傳盤,可以趁著對手傳出飛盤在空中飛翔時在空中截盤或拍落飛盤,或是對手進攻時漏接、飛盤落在地上、傳盤出界、出界接盤等攻守互換。
何家健老師於1 0年前把飛盤運動引入,他表示,飛盤比賽不設裁判,靠著雙方自律地持守公平進行競技,從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及良好的體育精神與態度,「不論是對方或自己犯規,也需要兩隊自行討論裁決,當自己犯錯,便要主動承認錯失,從錯誤中作出改善,學生從中學習溝通,避免再犯。」
何Sir帶領飛盤校隊已10年,見證著學生從飛盤運動中成長。現時飛盤校隊教練、香港飛盤代表隊成員陳樂瑤是該校舊生,亦是首屆參與飛盤校隊的一員,她表示,本身喜歡打排球,後來見到同學玩飛盤的技巧感到很有趣,於是在中四下學期開始參加。她對於這項運動愈來愈投入,中六畢業後更獲選為香港飛盤隊成員一直至今,現在也投身與運動相關的行業,同時在不同的學校擔任飛盤教練以作推廣。
飛盤運動鼓勵學習
疫情前,該校的飛盤比賽成績不俗,於2019學年在第一屆全港中學飛盤聯賽第一站(高級組)奪得碟賽冠軍;飛盤校隊也曾到天主教的小學進行飛盤活動推廣,何Sir 表示,從中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自我價值,並提升學校形象。
飛盤運動在一般華語學校並不普及,參加者多來自國際學校,黃見儀校長觀察到,引入西方運動同時訓練學生的英文會話自信心,她說:「學生在賽場上面對大部分也是以英語為母語的運動員,無形推動學生主動說英文的能力。」
本年一月底舉行的全港學界飛盤比賽2023(冬季賽),正好讓隊伍展現團結與自信。教練陳樂瑤形容,該校首場對壘的隊伍,正是學界實力最強的一所國際學校,原以為會大比數落後,結果即使最終落敗,也只是相差一分,該校在整個賽事獲得第五名,她表示,對團隊而言別有意義。
運動促進友誼
中三學生趙博誠於比賽期間,曾與對手爭持是否成功得分時情緒顯得波動,幸得隊員一直大聲提點他冷靜行事,最終也能完滿解決,「飛盤比賽不設裁判的規則,讓我更明白誠信與公平的重要。」
「PP,Mission!PP,Mission!PP, Mission!」隊伍圍圈手持飛盤,在隊長帶領下一連三聲喊叫口號,兩個「P」分別是指Perfect(完美)及Professional(專業), 鼓勵隊員在賽事中持守的使命。飛盤隊隊長、中五級學生劉昊霖由中一開始參與飛盤隊, 當見到隊員成功防守, 他便會高呼「Nice D(defence)」;即使失去進攻權, 也會即時鼓勵隊友「good try」。他認為從失誤中學習也是爭勝的先決條件,「只要謹記錯失避免再犯,相信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賽後兩隊會圍成一個圈進行Spirit Circle 環節,兩隊成員梅花間竹的排列圍成圓圈, 先由隊長代表校方表達意見,隨後各人互相交流,劉昊霖說:「當中分享對賽事的感受,值得欣賞、學習與改進的地方。」交流過程中結織新朋友,促進社交能力。
訪問當天,學校課後正是聯課活動日, 在多項活動中設有飛盤訓練,兩名舊生兼助教陳家熙和葉耀宗早在學生下課前已回校準備,他們表示喜歡與學生成為同行者,每次訓練時一起切磋飛盤技術,葉耀宗表示,藉著飛盤提升自己的表達技巧,「讓同學易於明白飛盤運動並不困難,從中吸引更多同學參與。」
中二學生丘春天本學年加入飛盤隊,他說隊伍的團結與互助,令他愈來愈投入校園生活,他最初以為高中學生對低年級學生很冷漠,「但是在飛盤隊感到有如家人,隊友樂意幫助我提升飛盤技巧,耐心及有耐性向我教授姿勢與傳接飛盤的技巧。」
黃見儀校長看到飛盤運動要求的公平與公正,彰顯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講求的「真理」,展現校訓「地鹽世光」,「相信所有學生也有才能,飛盤也是其中方式,讓學生盡展所長,展現活力的人生的積極態度。」(高)


為DSE同學打氣祝福
2023.03.24
為DSE同學打氣、祝福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筆試將於4月21日開考,《喜樂少年》將特別為考生開設專欄,讓應屆考生互相打氣支持,校內師弟妹、老師、家長和教友也可為考生送上祝福。
•內容:為考生送上打氣或代禱訊息;
•對象:今屆應考生、師弟妹、老師、家長和教友;
•形式:文字(50字以內,可打字或手寫);圖像(JPG 檔案,300dpi );
•提交:2023年03月26日起,把祝福、打氣、代禱內容;連同上款和下款, 電郵本報 [email protected]
•刊登:合適的信息將於2023年04月16日起,在《喜樂少年》刊登(並上載喜樂少年網站 http://jy.catholic.org.hk)
投稿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