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40310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4.03.10
華富邨寶血小學
新春孝親樂悠悠
(本報專題)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你怎樣度過呢?有沒有與家人一起大掃除?或是逛年宵市場和向親友拜年?華富邨寶血小學的學生早前進行了「新春孝親體現場景設計比賽」,以三至四人一組製作出不同的新年場景,呈現與家人其樂融融地進食團年飯、子女尊敬地向父母拜年的情景,展現孝親的價值觀及團結的精神。   六年級學生楊政麒與同學主要運用輕黏土製作了一個拜年的場景擺設,「一對子女向他們的父母拜年,他們向父母鞠躬更能體現尊重及孝順。」在這個擺設中,政麒表示不同的設計都有特別喻意,例如招財狗的衣服上有「福」字,代表有福氣;年桔的擺設代表大吉大利;湯圓則表示團團圓圓。政麒與同學分工合作,他主要負責設計擺設內的揮春,這是他首次用輕黏土製作揮春,特別感到有成功感。   三年級學生張禧盈則與同學製作了團年飯的場景。被問到為甚麼選擇團年飯作為主題時,她說: 「團年飯的場景很溫暖、開心。」這種溫暖的感覺也透過作品傳遞給評判,他們的作品最終被由校長、視藝科科主任組成的評判團選為中級組的優勝作品。   認識中華文化   華富邨寶血小學每年均會舉辦中華文化活動, 「新春孝親體現場景設計比賽」便是本年一連串中華文化活動之一。中文科科主任吳玉珍老師表示,為了配合教育局在價值觀教育新增的「孝親」及「團結」價值觀,本年度中華文化活動主題為「新春孝親樂悠悠」,期望學生在認識中華文化的同時,也可以學習這兩個價值觀。   吳老師舉例,「新春孝親體現場景設計比賽」便藉著讓學生製作新春場景,明白到孝親的重要性。而小朋友在過程中,也可以學到如何與同學分工合作及團結。最令吳老師難忘的是一些平常對視藝設計沒有信心的學生,也會被活動吸引,積極投入參與。   在一系列的活動中,該校在2月19日舉行了「中華文化日—— 新春孝親樂悠悠暨華服日」。當天,學生穿著華服回校,不少學生及家長在學校禮堂的許願桃花樹前合照留念。這棵許願桃花樹掛著學生、教職員早前已填寫的祝願心意卡,學生張禧盈的願望便是與家人都能出入平安、身體健康。   為了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學校於當天安排了不同的攤位遊戲,例如繩結、投壺、木射、滾輪、拋銅錢、彩龍等,學生更可品嚐中國民間小吃——麥芽糖餅,欣賞變臉表演及由老師和其母親預備的粵曲表演。學校也舉行了新年祈禱禮, 祈求天主使師生在新一年能夠事事順遂;並讓學生學會感恩,與他人分享天主的祝福。   四年級學生李詠儀當天穿著漂亮的華服穿梭於不同攤位遊戲中,提到滾輪遊戲時,她說:「這遊戲主要用金屬棒把金屬圈推出去,這麼簡單的工具便可做到有趣的玩法!」她拿著遊戲卡參與不同的活動,並憑卡上收集到的蓋印換領心儀禮物。詠儀表示當天除了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傳統玩意外,也學習到要如何尊重及孝順父母。   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   該校有非華語學生,包括巴基斯坦籍及印尼籍的學生,非華語支援老師郭啓然表示,學校一直為非華語學生提供學習上的支援,例如支援老師特別加入到課堂中,協助他們學習中文課程的內容,也會舉辦體驗活動, 讓他們走出社區,了解更多本地文化。郭老師稱,這次的中華文化日活動,也可以讓他們親身了解中華文化。   「價值觀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元素,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和學習經歷,我們希望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校長鍾苑茵說。鍾校長表示,學校除了於這次的中華文化活動中加入「孝親」及「團結」價值觀, 在週訓主題及節日活動中,也會加入相關元素。   該校本年度新增「開心大放送」活動,加強師生的正能量,而是次中華文化活動便加入了「開心大放送」環節,由校監游勵明修女切賀年蛋糕後,向全校學生派發雪米糍,一起慶祝農曆新年。「有小朋友說,一起在禮堂進食,慶祝新年,就像是家人一樣親切。」鍾校長樂見學生有此感覺,「學校就是小朋友的第二個家,老師其實也是小朋友的第二個家長,因此要讓小朋友感到有家的溫暖,營造關愛校園的氛圍。」(吳)  
kjy10_20240310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4.03.10
喜樂幼小 - 動態
仁德天主教小學•四旬期苦路行   (本報訊)仁德天主教小學於2月23日舉辦了「四旬期苦路行」,30多位師生一起由愉景灣步行上山到大嶼山聖母神樂院,期間進行苦路祈禱,希望藉此讓師生反思四旬期的意義。   在上山的過程中, 同學們輪流擔起十字架,在途經每一處苦路時重溫主耶穌受難的過程, 藉此反思各人的日常生活,好能悔改更新,準備迎接主耶穌的苦難、聖死與復活。到達神樂院後,師生們再到聖母亭讚美聖母瑪利亞,並在大聖堂進行靜默祈禱。   雖然同學們在過程中感到疲倦,但能夠與主共行、陪伴主耶穌走苦路,相信同學們都感到滿有恩寵與平安。(喜)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四旬期貧富宴   (本報訊)馬鞍山聖若瑟小學於2月23日,為30位教友學生、宗教大使及基督小先鋒,舉行四旬期貧富宴。學生在活動中有機會進食富貴餐或貧窮餐,並在用餐後講述感受。抽中享用富貴餐的同學表示驚喜,但不知怎樣處理吃剩的食物。有抽中貧窮餐的同學則表示,雖然食材普通,但也覺得美味。   楊翠珊校長在活動中,提醒學生要珍惜資源,感謝天主讓人擁有富足的生活,並希望學生參與貧富宴後,明白並活出四旬期的精神,珍惜並善用所擁有的,把握機會與有需要的人分享,彼此相愛,實踐愛德。(樂)   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遊戲日暨校友重聚日   (本報訊)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早前舉行了伯多祿遊戲日暨校友重聚日。當日參加人數眾多,大多來自南區幼稚園的學生和家長,他們都想趁機讓子女玩樂之餘,加深對學校的認識。除此之外, 亦有很多校友相約回到母校聚舊,與老師們聊天,懷緬一下小學生活的美好時光。   當天除了有STEM、中文、普通話、英文、宗教等科目的攤位遊戲,還有親子揮春工作坊、魔術表演、扭氣球、視藝作品展、夾公仔機,本年還新增了「新興運動體驗」,讓小朋友一嘗較少接觸的運動,如:地壺球、體感遊戲等。學校當天還開放了校園重點設施供參加者參觀,例如:STEM+科創室、STREAM ROOM智能科技活動室、伯多祿園圃、視覺藝術室、圖書館等, 讓到訪者加深對學校的了解。(年)   祖堯天主教小學•宗教朝聖及服務學習活動   (本報訊)為了培養學生關愛近人,體驗耶穌基督服務他人的精神,祖堯天主教小學於三年級推行「宗教朝聖及服務學習活動」。活動分成兩部份,學生首先分批前往葵芳聖斯德望堂參與朝聖活動,在老師和牧民助理的講解下,學生對教堂的環境,以至主保聖人聖斯德望的芳表有更深入的認識,加強信仰。此外,學生當天還為教堂進行清潔,包括抹淨椅子和地面等,身體力行地服務堂區。   為配合校本課程「一級一聖人」,學生學習聖人聖方濟亞西西的芳表,愛護大自然之餘,他們每天輪流到花圃澆水,協助照顧校園裡的植物,為其他同學提供一個綠化舒適的校園環境而出力。有關活動將持續至學年結束,期望學生透過服務學習活動能做到關愛學校,關愛社區,愛護大自然, 效法耶穌基督與聖人致力服務他人。(少)  
kjy08_20240121_f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4.01.21
喜樂幼小 - 文章
學用筷子給我的啟示   在我五歲的時候,有一天爸爸媽媽買了筷子給我練習,說:「你要開始學習使用筷子進食了!」   我起初非常抗拒用筷子,因為很難把食物夾起,就算把食物夾到,還未送進口裡,食物便從筷子掉下來。即使媽媽安慰我,凡事不可能一步登天,我也不聽。我對媽媽說:「外國人用刀叉進食,也不需要用筷子啊!」之後一兩年,我還是拿不好筷子,吃飯時用了五分鐘筷子,便嚷著要轉用勺子。   直到我三年級有一次外出吃飯,見到鄰座的一位外國人用筷子用得很純熟,便下定決心一定要拿好筷子。之後我堅持用筷子吃飯, 就算吃得慢,也不會轉用勺子。我努力了數個月,就已經可以得心應手地用筷子進食。我感到非常高興,很有成功感。   正如《鶴林玉露》所說:「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 即使再難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陳穎揚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   6A   記戶外學習日的經歷   這天,我去了一個有趣的地方——香港海事博物館,參觀有關海事的東西。   當我、老師和同學一起乘搭旅遊巴的時候,便和旁邊的同學熱烈地談論到底博物館裡有甚麼,大家都拭目以待呢! 直至我們到達以後,就進入博物館裡去。那裡有很多展品:大大小小的船隻、一些有關海事的遊戲和一些介紹歷史的展示牌。於是, 一個導賞員帶著我們到四周「探索」。我們先去參觀那些展示牌和玩遊戲,我們有幾分鐘的時間去參觀,雖然我沒有玩遊戲,但我也透過看展示牌來明白關於海事和歷史的知識。接著,導賞員帶領我們到別的地方參觀船隻,我見船隻有小有大的,其中有隻特別大,看模型已經很大, 相信真實的會很宏偉。   經過這次的參觀,讓我增加了對海事的知識。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再去一次呢!   韋沛伶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4C   一位印象深刻的同學   在六年的小學生活中,同學陪伴我們成長,可說是亦師亦友。其中有一位同學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張詠華。   張詠華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就像星星一樣閃閃發光。她還有一張櫻桃小嘴,笑起來讓人感到像糖果一樣甜, 十分可愛。   張詠華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和她一起放學回家, 在路上,我們邊聊邊走。突然,我們發現了一隻奇醜無比的小貓被遺棄在路邊,當時我正想視而不見,免招麻煩時,詠華卻溫柔地對小貓說︰「這麼可愛的小貓,你要不要跟我回家?」然後她二話不說就抱著小貓,一枝箭似的跑回家去。那一瞬間,我感到十分羞愧,她的善良讓我無地自容。   張詠華也是一個寬厚待人的人。有一次上視藝課時,有一位同學不小心倒了些顏料在她已完成的畫作上,當時全班同學都被嚇得目瞪口呆,那位同學更被嚇得面如土色,但她發現後,並沒有大發雷霆,反而溫柔地安慰那位同學,更開玩笑地說謝謝同學為她的畫作添上新意念。詠華的舉動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張詠華的善良和包容,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影響了我日後在待人處事上,以她為我學習的好榜樣。   胡芷善  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 6D  
kjy01_20240114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4.01.14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
多元智能月
(本報專題)在一個上課天的下午,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的學生手持著老師提供的線索四處尋找,原來他們在進行宗教遊蹤活動,只要找到線索中的目的地,向老師朗讀出指定的聖言,便能成功獲取「金蛋」,得到下一個線索,「我們只要集齊五個金蛋,便能得到禮物。」四年級學生梁一善興奮地說。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早前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多元智能月」活動,在上課天的下午時段就著不同學科主題,為學生安排多元化的活動,課程統籌主任凌琳老師說:「透過動手做或體驗式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的多元學習及啟發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   以上提到的宗教遊蹤便是配合宗教科的活動,宗教及價值教育統籌主任陳珮芬老師稱,藉活動讓學生認識校園內的宗教布置,例如聖經壁畫、聖像,並同時學習不同的聖言,豐富學生的宗教學習。   四年級學生鄧雅軒表示,在活動中,他與同學需要分工合作,尋找金蛋的下落,「可以合作, 學習到團結的力量,很有趣。」雅軒又表示,會把聖言放在老師最後派發的金蛋內,「有時會拿出來讀一下,更加增進對宗教的認識。」   遊青衣 寫作文章 在多元智能月內,還有不同的活動,例如中文科的戲劇活動、體育科的欖球活動、音樂科的敲擊樂體驗、數學科的百變玩具活動等。   在中文科活動中,五年級學生黃子澄在老師的帶領下,前往青衣海濱長廊,沿途與同學以平板電腦拍下四周發生的事、風景,並在工作紙中記錄所見所聞。「我看到有人跑步,聽到小鳥的吱吱聲、嗅到花草樹木的香味,老師又帶我們行石春路,我感受到凹凸不平的石子。」   子澄與同學一起遊走公園為作文做準備,她形容這次經驗難得, 鼓勵自己多觀察身邊事物,令文章更寫實及豐富。帶領學生進行是次活動的中文科主任吳淑儀老師沿途引領學生留意身邊的環境,她表示有學生見到石春路,也見到有人拍攝婚紗相, 她欣賞學生的投入參與,使在作文中有更深刻的感受。   發揮創意搭建大廈 學習數學知識   在數學科「大廈建築師活動」中,學生需要用紙張搭建一棟高40厘米的大廈,六年級學生嚴准悠表示,在過程中她與同學分工合作,「我負責畫出平面圖,其他組員負責填色、剪貼。」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准悠稱在過程中也遇到困難,而要與同學不斷修改。所以當完成這次的創作後,她感到有成就感,這引起了她對設計的興趣,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建築師。   與准悠同組的六年級學生顧颽澂認為,活動中最困難的是畫出正方體,但為喜歡視藝創作的她來說,這次活動讓她有機會發揮創意及創造力,所以當最終製成一棟高約43厘米的大廈模型,也令她有成功感。她喜歡學校有關多元智能月的安排,使她能接觸欖球、敲擊樂等不同活動,豐富她的學習生活。   數學科主任羅愛蓮老師補充,是次活動深化學生對數學科的學習,她又表示由於活動有趣,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幫助學生發展塔冷通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一直推動全人教育,校長蔡偉傑表示學校著重讓學生快樂地學習。他提到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塔冷通,期望在多元智能月中,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創造空間讓學生有動手做的機會,發揮所長,「將學習遊戲化,也將遊戲學習化,讓小朋友在遊戲過程中學習,並能學以致用。」   該校位於南昌的新校舍將於2025年啟用,蔡校長期待新校舍落成後,成為體藝樂動校園,進一步配合學術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發展學術、藝術、體育及創意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具系統的學習。(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