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b_20231203_f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3.12.03
得體的放手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從嬰兒呱呱落地到求學階段,再到子女踏入社會工作,甚至成家立室的階段。父母總是盼望著子女可以開心健康地生活,並且衣食無憂。   曾經有一對父母向筆者求助, 因為平時表現良好的兒子,最近沉迷打機,成績大退。他們每次與兒子討論打機及學習問題,兒子的情緒都會激動,親子間發生不少衝突。   這位男生告訴筆者,他形容打機中的自己就像被困在一個監獄,沒有鎖匙,沒有辦法離開。細問下發現,原來在小學階段,父母一直協助他溫習,幫他管理溫習的時間,令他的成績不俗。但是上到中學後,他不懂得為自己規劃溫習的時間,不知道溫習的方法,更找不到讀書的意義。當父母不斷督促他,幫他溫習及補習,同時又對他成績有要求時,令他感到很煩厭。於是,打機成為了他得到成功感的來源,更是與朋友聯繫的方法。   幸好,經過傾談後,父母最終明白到兒子正漸漸長大,他們的管束及幫助,變相是令兒子失去學習獨立自主的機會。於是,父母開始學習放手及降低對成績的要求,讓兒子承擔後果,在兒子主動向他們求助時,他們才會協助兒子。   放手並不等於放任或溺愛,而是讓子女學習面對自己的成長挑戰。放手對父母而言並不容易,但每一次得體的放手,卻是父母在子女成長路上,給予子女一生受用的禮物。  
kjy13a_20231119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3.11.19
如何緊急應對 學生輕生個案
今學年開學後,接二連三在新聞見到學生輕生的報道,感到十分難過和擔憂,擔心未及為這個難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之前, 會繼續出現學生輕生的個案。   作為一位精神科專科醫生,每天的工作都是在診症室為個別求助者診症,就算醫生每天增加診症的個案名額,最後都是一個有限的數字,也只是針對能夠求助的患者。除了診症工作,我也定時到不同學校或機構進行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希望提高更多人對精神心理健康的意識,盡早辨識病患的症狀, 讓患者能夠及早求醫。一直以來,香港也有機構和熱線,處理輕生的個案。自開學以來發生20多宗學生輕生個案,大家都應該留意這個情況是嚴重和緊急的,需要家長和學校緊密溝通和合作。   要找出學生輕生的原因而對症下藥,有時並不容易,除了學習壓力外,可能也有其他成因,而且每一個個案的情況可能因人而異。當學生輕生個案持續發生時,反映現有機制或服務未能有效預防這問題,或需求大於資源,或需求與資源未能配合。   學校可以檢視學生的學習壓力,評估功課量、測驗和考試的安排是否適當,家長需要評估有沒有為孩子安排太多補習或活動, 和孩子的壓力和適應能力。建議學校可安排有關情緒的初步檢測,當中包括有沒有輕生念頭,例如運用一些評估問卷,假如評估結果顯示有問題,學校可安排由輔導老師或學校社工接見學生,以深入了解情況和作進一步安排。另外,學校應該考慮安排情緒課, 並邀請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深入講解有關情緒的資訊,讓學生和家長能夠認識保持情緒健康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識別一些風險因素和情況。學校可以分別為學生和家長舉行關注情緒健康的活動,另外學校可針對一些較高風險的個案,加強跟家長溝通, 以提供進一步的緊密跟進。另一方面,學校可準備支援跟進和轉介的資料,讓家長可以即時掌握和聯絡。希望透過各方面的關注和介入,能夠盡快找到合適有效的應對方法, 避免學生輕生個案繼續發生。   重點: 1. 當學生輕生個案持續發生時,反映現有機制或服務未能有效預防這問題,或需求大於資源,需求與資源未能配合。 2. 學校可以檢視學生的學習壓力,評估功課量、測驗和考試的安排是否適當,家長需要評估有沒有為孩子安排太多補習或活動,和孩子的壓力和適應能力。 3. 學校可安排有關情緒的初步檢測,當中包括有沒有輕生念頭。 4. 學校應該考慮安排情緒課,並邀請專業人士深入講解有關情緒的資訊,讓學生和家長認識保持情緒健康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識別一些風險因素和情況。  
kjy13b_20231119_f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3.11.19
眼神
就溝通而言,或許讀者們都聽過3-7或55-38-7比例,強調的都是非言語訊息的威力,包括語調、手勢和面部表情等,而眼神亦是其中一項。本文章主要以女童宿舍員工的一份子,分享本人對服務使用者們(下稱「學生」)的眼神的感受和經歷。   眼神的功能多元,不只是訊息的傳遞,更可以是達成同一陣線的意思。群體生活,少不免總有圈子,對人的喜惡更是無限放大。有時候,一個「反白眼」,「眼超超」已能表達不滿。加以他人「瞪大雙眼」,點頭以表示認同時,或許是準備「活動」的開始。當然,能讀懂眼神、整體家舍氣氛和溝通的同工預早介入後,或者能夠淡化她們想「活動」的心。   其中一個院舍員工的職責離不開處理學生情緒。總有些學生較難主動開口分享或傾訴,並以一些小動作引起留意,讓工作員主動介入。曾經,有一位學生離家出走後,要重返女童院舍。重返的第一晚,她看著我的眼神有些奇怪,是楚楚可憐且閃縮的,不像平時的她。我看著她問: 「要唔要傾吓偈?」她點頭。然後, 她眼泛淚光,開始哭訴,原來她擔心其他同學的竊竊私語,會把是非搬弄成事實,破壞他人對她的看法。對女孩子而言,眼神亦是一個求救訊號呢!   毋庸質疑,眼睛是靈魂之窗, 有時候,眼神能些微透露想法和感受。多加留意,或者能及時地給予援助或阻止更大的影響。  
kjy13b_20230618_f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3.06.18
孩子療癒 父母做起
孩子面對父母婚姻出現問題, 通常會有以下表現,反映他們內心的無助和難受。   首先, 很多孩子會視自己如「怪獸」,將父母的問題歸咎於自己。「是我做得不夠好,所以父母要分開」、「是我不乖,所以父母會吵架。」加上,焦慮情緒令他們難以專注學習,以致成績和行為出現大倒退,這令他們更自覺不如人。   此外,有些孩子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成為父母的「磨心」,透過偏差行為來給予父母溝通的機會,希望父母放下互相對立的局面,甚至給予父母和好的機會。   最後,亦有些孩子因為意識和感受到父母的情緒張力,他們變得格外成熟,仿如父母的「樹窿」,聆聽父母的感受,安慰父母,並照顧父母的情緒需要。   孩子以上的表現,均反映出他們為了守護家庭,默默地承受成年人的情緒擔子,內心卻積存著沉重的壓力。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人,要幫助孩子減輕壓力,防止問題惡化,可以從以下的方向做起:   首先,幫助孩子做自己,容許他們可以如常地天真爛漫,不要孩子做「傳聲筒」、「磨心」、或者要他們在父母之間作選擇。   其次,父母需要留心孩子的情緒需要,孩子每個行為或情緒困難, 都有其背後的需要,不要輕易斷言孩子有問題或是孩子不乖。父母耐心的聆聽和接納都會令孩子感到安定。   還有,切忌讓孩子成為父母的「樹窿」,父母可以選擇其他的傾訴對象或是找尋專業輔導來處理問題和情緒,因為孩子盛載不了成年人的情緒。   父母先要尋找自我療癒的方法,讓心靈有多點空間,才可以去聆聽和了解孩子,給予他們心靈的安穩,幫助孩子過渡家庭的變故。   親和坊共享親職支援中心・社工 覃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