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11128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1.11.26
喜樂幼小 動態 2021.11.28
黃大仙天主教小學•煉靈月活動 (本報訊)黃大仙天主教小學於11月3至12日,舉行煉靈月活動,主題為《效法聖人德行,珍惜祖先關懷》。 活動中,教師林雅詩在早會分享聖言「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若十一25),藉此期盼學生與聖人一起走向聖善。 此外,聖經科教師在課堂中介紹主保聖人德行, 並以小聖堂的追思亡者角簡報介紹祖先牌匾及追思名冊。宗教培育小組亦邀請基督小先鋒和二、三年級學生製作風車,寫上珍惜感恩的語句,作為煉靈月的奉獻;校牧在「校本A計劃」及「親子聖經班」帶學生參觀小聖堂,並獻上向祖先表達感恩的風車。 學校在活動的最後一天舉行煉靈月祈禱聚會,師生透過視像直播共同參與。學生承諾會時常保持心靈的純潔,在生活中實踐「堅毅」和「愛德」,希望藉諸聖相通功的作用,幫助煉獄中的靈魂早日升到天父前,得享永福。(樂)  獻主會小學•追思已亡諸信者感恩祭 (本報訊)獻主會小學於11月2日舉行追思已亡諸信者感恩祭,為煉靈祈禱及為亡者求恩,以助他們早登天國。 感恩祭由校監簡立和神父主持,參與者包括校長王志聰、馮景豪修士、公教師生和家長。簡神父與參與者在先人名冊前獻上鮮花和燭光,以示對亡者的思念和尊敬。 簡神父講道時指出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通往永恆的生命。在世者藉著祈禱、奉獻彌撒和行善工,可以幫助亡者,特別是那些被遺忘的靈魂早日脫離煉獄之苦,進入永生,與天主共享天國的福樂。 禮儀中,簡神父更教導參禮者特別為煉靈祈禱的禱文;公教師生亦讀出信友禱文,為亡魂祈禱。(喜)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家長教師會就職典禮  (本報訊)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早前舉行第十屆家長教師會就職典禮暨會員大會。 活動中,校長陳秀儀感謝過去一年,家長教師會執委的積極支持及協助推行會務工作。 接著,上屆家教會主席謝慧音,在會上向參加者報告2020-2021年度的會務及財務事宜。會上亦舉行了第十屆家長教師會執委的就職儀式,最後活動在幸運大抽獎環節後結束。(少) 福德學校•明愛慈善獎劵籌款活動  (本報訊)為支持明愛籌募運動,福德學校於11月2日和3日的小息在操場售賣明愛獎劵,邀請學生及家長一起幫助有需要人士。 在籌款活動前一周,兩位高年班學生向全校宣傳此活動。而在活動當日早上,修女向服務的31位基督小先鋒作簡介,藉此讓他們從聖言及聖德蘭修女身上學習心懷大愛做小事的精神。最後,他們一同為兩日的愛德服務作祈禱。在早會上,校長黃健超更送贈紀念品予每位服務的同學。 活動中,服務的學生向教師銷售獎劵;也有很多學生拿出節省下來的零用錢購買獎劵。他們在活動中學會將幸福與有需要的人分享,及以心懷大愛做小事的精神去服務和奉獻。(年)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11107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11.05
「一人一甲蟲」 飼養計劃 正向教育: 體現生命的轉化
「順順的體重增加了,體形也較上星期大了一點,生長速度看來正常; 至於小聰也精靈活潑⋯⋯」同學們小心翼翼地記下自己的「小寶寶」成長紀錄,觀察生命變化——這兒並不是醫院產房,同學的小寶寶,其實是獨角仙(甲蟲):明愛聖若瑟中學今年於中一年級推行「一人一甲蟲」飼養計劃,學生在老師協助下養育甲蟲,定期更換甲蟲箱內的泥土,觀察牠從產卵到孵化成為幼蟲後再慢慢成長,記錄當中的轉變,從中領悟出生命的轉化,明白生命的意義,及天主的一切美好創造。 記錄甲蟲成長過程  培養責任感和同理心 最先提出甲蟲飼養的洪仲焜老師表示,飼養甲蟲的概念參考自外國學校設立昆蟲角落, 讓學生認識昆蟲的真實面貌及起居生活之餘, 透過飼養甲蟲,體驗小生命由出生到成長的過程。洪老師解釋,飼養昆蟲較栽種植物更勝一籌,因為牠可以與飼養人互動,發揮更大影響力。甲蟲由蟲卵到成為甲蟲的壽命只有半年至一年,與學期時間相約。每位中一同學需要負責照顧一隻甲蟲。洪老師要求同學詳細記錄甲蟲在成長過程的變化,包括體重、長度和外觀形態,同學們學習昆蟲和自然科學知識之餘, 更肩負起照顧和孕育幼蟲的責任,從而養成責任感和同理心,並訓練耐性和專注力。 科學與宗教跨學科合作 學生在照料甲蟲的過程中,猶如牠的父母,從中領悟小生命背後的愛。事實上,這種體驗式學習,將科學領域推展至倫理宗教層面,倫理與宗教科科主任林天賀老師直言,科學與宗教跨學科合作是一項新嘗試,初中的倫理和宗教課程,一般教授天主創造天地萬物, 賦予受造物生命及一切美好東西,有關死亡的課題留待高年級才教授。林老師過往在煉靈月,曾經帶學生參觀墳場,藉此體會人的一生 和終結,學生的反應非常正面,許多同學從此對「死亡」有所改觀,不再忌諱, 亦明白要好好活出一生。這次跨學科合作,科學與生物科及倫理與宗教科特別設計了《甲蟲飼養計劃》小冊子,當中寫有聖經金句,讓學生填寫甲蟲成長的資料時,可以閱讀和思考。林老師亦將學校的早禱內容配合生命教育課題,強調人類與大自然保持和諧,互相尊重。 學生對飼養計劃反應正面 就讀中四的張子昕和江芷曦因為對昆蟲感興趣,因此參加了自願飼養計劃:張同學坦言初次看見毛毛蟲蠕動感到害怕,慢慢習慣後, 看見毛蟲由蛹化成甲蟲,驚訝生命的偉大。江同學將自己的甲蟲名為「順順」,因為在汕尾自己家鄉,順順解作「幸福的人」,希望牠能夠順利成長。她表示,這是首次飼養動物: 「好像變成為了媽媽,責任很大。假如牠有一天死去,當然會感到傷心。」江同學補充,雖然甲蟲的生命很短暫,但牠們努力掙扎求存, 完成交配和繁殖的任務,延續生命,她覺得這種學習經驗很寶貴,將會銘記於心。另一位參與飼養計劃的中一學生劉俊轅表示,擁有飼養蜥蜴、蛇和雀鳥經驗,所以不害怕甲蟲,父母亦知道學校推行有關計劃並表示支持。 結合AI人工智能 勇奪獎項 科學科及生物科科主任李偉賢老師表示, 今年學校嘗試將AI人工智能放入「一人一甲蟲」飼養計劃:透過人工智能的程式和系統,協助分析甲蟲的品種和成長過程,從而能夠更準確地預測甲蟲的繁殖和成長,收集相關數據後, 得出甲蟲的成長圖表,藉此知道牠在生命不同階段的外貌特徵,並預測其存活機會率。這項試驗更燃起學生對研究昆蟲的興趣,他們參加了香港大學主辦的「昆蟲酒店」設計比賽,利用可循環再用的環保材料,包括樹枝、松果、蕉葉、紙製雞蛋格堆砌成「昆蟲酒店」,吸引獨居蜂(例如黃蜂、竹蜂)前來產出蜂蜜,傳播花粉,榮獲「最佳友善生態大獎」。 明愛聖若瑟中學提倡的 「一人一甲蟲」飼養計劃,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悟出生命的愛、意義和獨特性,欣賞天主創造萬物的真善美,持守學校「忠誠勤樸、敬主愛人」的訓勉,幫助學生建立正向的人生觀。 (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5_20201220_s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0.12.18
喜樂中學 動態 2020.12.20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正向教育成就積極人生 (本報訊)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10月31日與正向教育學院舉行「中二正向家長會」。該校由上學年已舉行正向教育課程,校長歐陽麗琼指出,課程幫助學生在身心靈得到積極正向的發展。 家長會上,正向教育學院課程總監鍾明崇分享「正向教育」乃積極豐盛人生的根本,親子間的坦誠溝通及互相了解,是建構正向關係的重要基礎。活動尾聲,學生把心意卡及自製的「感恩糖果盒」送給父母;鍾明崇邀請在場家長寫下給子女的家書,並即場交予子女,以表達關愛之情。 該校為延續校園正向文化,本學年推行「CYS Yes,We can !」獎勵計劃,鼓勵學生自強不息、以正面的價值觀及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成長的挑戰。(教) 聖貞德中學  生物倫理專題分享 (本報訊)聖貞德中學於11月19日邀請北角聖猶達堂助理主任司鐸、倫理神學教授的呂志文神父到校,向現修讀新高中倫理與宗教科的中六級學生,分享有關生物倫理的課題。 呂志文神父在課堂中與學生探討「嬰兒性別選擇」,以及性多元文化的倫理學爭議,藉此向學生說明天主教會對生命價值的看法。 另外,11月是煉靈月,該校當日邀請學生把在宗教課堂上寫下的「為亡者祈禱心意卡」,於早會時段作奉獻,為已亡的親友及眾靈魂祈禱,以祈禱讓亡者安息,脫離煉獄,進入永生的天國,得享天堂的福樂。(教)  聖保祿學校(中學部)畢業禮 (本報訊)聖保祿學校(中學部)於11月19日的畢業禮上,邀請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伉儷主禮。百多位應屆中六畢業生領取畢業證書。 校長黄金蓮修女致歡迎辭時指出,儘管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學校停課,該校師生運用資訊科技,達致停課不停學的目標。她敦促畢業生要跟隨耶穌基督的步伐,每天在智慧,真理和寵愛中成長。 黃玉山教授致辭中說,該校教導學生自學、思考、探索,培養學生具備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黃教授寄語畢業生要擁有尋求真理和獨立思考的「科學精神」,承擔社會責任。 (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0_20201213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0.12.11
喜樂幼小 動態 2020.12.13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煉靈月活動 (本報訊)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於10月30日及11月舉辦「諸聖節」及「煉靈月」活動,讓學生認識諸聖節的意義,及鼓勵學生在煉靈月為亡者祈禱。 宗教科教師在10月30日的早會分享中,講解諸聖節的由來,澄清坊間萬聖節的慶祝活動非為教會認同,鼓勵學生紀念並效法天上的聖人。 在11月煉靈月期間,宗教科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煉靈月的意義,鼓勵學生為煉淨中的亡魂祈禱。教師給每位學生派發祈禱卡,指導學生在禱文內的橫線上,填上自己認識的亡者名字,或為在災禍、意外中死亡的人祈禱。有學生寫上已亡親友的名字,部份更為因染上新型冠狀病毒而死亡的人祈禱。 學校將收集到的祈禱卡製作成壁報,張貼在校內, 讓全校的師生代禱。最後,在11月27日的早會中舉行「煉靈月」結束祈禱,由教師帶領,一同為亡者祈禱。(少)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信仰小團體派遣禮 (本報訊)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在11月5日舉行信仰小團體派遣禮暨教育日祈禱禮,由校監温國光神父主禮。 温神父向全校學生講解信仰小團體的使命與意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實踐良好的行為,並堅守聖經的訓導,效法耶穌基督的精神,實踐愛主愛人。 温神父講道中說:「一位神父在甚麼時候表現得最像神父?當然就是講道的時候」,藉此讓眾人反思在課室時所扮演的角色,提醒教師為人師表,正扮演著最有影響力的角色。作為學生更要善盡學生的本分,用心學習,發揮天主給予的才能。 這次派遣禮,是對信仰小團體的導師和成員的一份邀請,透過小團體的生活,成員能使自己更認識天主, 及體驗服務學習的精神及樂趣。(年)  仁德天主教小學•煉靈月活動 (本報訊)仁德天主教小學於煉靈月舉行不同活動,在整個11月的小息,公教教師到樓層邀請學生為亡者祈禱,祈禱後教師會在祈禱小羊貼上貼紙,為小羊加添色彩,象徵煉靈能藉著學生的祈禱,脫離煉靈之苦,去到天國。 在11月每週五的早會時段,校長陳善科介紹不同的聖人及他們的小故事,包括聖德蘭修女、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等,希望學生能學習聖人的芳表,懷著大愛做小事,期望日後能到天國與天主相聚。 除關顧學生外,教師們亦收到小羊代禱紙,邀請他們寫上已亡親友的名字,並轉交堂區,請教友們為已亡者祈禱。 最後,學校將學生們所做的祈禱小羊張貼到各樓層的生命教育壁報,希望讓學生知道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 透過祈禱,煉靈終能在天國永享福樂,亦希望提醒學生在煉靈月完結後,亦能時常為煉靈祈禱。(樂)  聖若瑟英文小學•跨學科活動日 (本報訊)聖若瑟英文小學於11月9日舉行跨學科活動日,以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中的「愛德」為活動主題,並以「疫情下的香港」為題,提醒學生要關心世界、社會和個人健康,從而做到愛自己及愛他人。 活動共分三個環節,並以航空活動「Flycation」貫穿活動主題。首先,學生模擬身處航機上觀看節目,節目中播放有關疫情下受影響的香港人生活狀況,讓學生多留意社會上有需要協助的人,如受疫情影響而失業的人士、需要援助的殘障人士等等,以喚起學生在疫情期間,不要忘記關心別人的需要。 接著,常識科透過認識飲食金字塔的活動,讓學生學習如何設計健康飛機餐餐單,提醒他們注重個人健康也是愛主、愛自己的表現。最後,學生在視藝科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微笑」口罩,為人人戴上口罩的環境下,添上幾分歡樂,以樂觀的態度感染身邊的人。(喜)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