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_20200927_s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0.09.25
孩子在家做運動重要嗎?
在疫情下,孩子都留在家中學習,家長亦怕孩子在街上感染疾病,因而經常把孩子留在家中,於是孩子整天都呆在家中,由於精力無處喧洩,於是便在家中做出搗蛋的行為,家長明白這一點,就應該找合適的渠道,替孩子宣洩一下多餘的精力。 最近,我和幾位家長談過在家學習的情況,有些學校的上課時間很長,由上午八時開始,到下午三時,中間有個半小時的午飯時間,不同的老師,輪流在網上授課,不單止老師,相信學生也感疲憊,相信孩子也再無力氣去做運動,有些學校甚至要求學生穿著校服上網上課,有些則不需要。還有些學校上網課比較輕鬆,一天只上四十分鐘課,其餘時間則自修,這樣,孩子就有很多的空閒時間,因此,運動時間就有必要,否則孩子除了變成肥仔肥女之外,還會在家變成反斗星,隨處破壞,於是家長會投訴:我的孩子以前不會這樣,為何在家上課之後,竟然成了破壞王。其實,就是有太多的精力,無處發洩,唯有在家發洩出來。 其次,有些孩子的上學路程遙遠,每天晨早起床,晚上也要早早上床,否則上課就不夠精神,但現時就不需要舟車勞累,同樣累積了大量精力,等待爆發。 因此,家庭明白這點,必需在適當的時候,替孩子放放電,我並不是要家長安排甚麼跑步,或體力勞動給孩子,我看見我居住的屋苑,每晚安排兩小時給孩子在平台踏單車,到了該段時間,就有很多孩子,在家長或家傭姐姐陪同下,做踏單車運動。其實,家長可以帶同孩子到附近的空曠地方,打羽毛球,或者踢球,都是不錯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家長是否願意和孩子一起做運動,因為有些家長根本就沒有做運動的習慣;但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家長也要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孩子一起做運動,不但可以改善孩子的健康,也可增進親子關係;家長不妨一試。  本期重點: 1. 孩子在家中上課,積聚了過多的精力,必需在適當的渠道予以發洩 2. 家長也要改變以往的生活習慣,和孩子一起做運動,不但可以讓孩子發洩多餘的精力,也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徐邦雄 由於過去大半年香港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孩子不能如常回到學校上課,需要在家中透過網上平台學習,但網上上課有其限制,一般科目的學習效率可能未及課室中的實體授課,其中體育課的影響較其他科目的大。因為一般科目只需坐著專心聽講,在適當的時候作出回應。但體育課中活動多於理論,需要孩子積極參與,也需要不少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有不少學校的體育科老師需要繼續在網上授課,但卻表達遇到不少困難,他們有些錄製家中運動片段,讓學生們瀏覽和跟隨片段練習,至於學生練習與否,老師實在難以監察,也難以確定究竟學生的運動動作是否正確,不能給予即時的評語和指正。 因為疫情關係,以及限聚令的實施,家長害怕讓孩子離開家中,到戶外地方進行運動。有些家長選擇在運動用品公司購買一些運動器材,讓孩子在家中自己做運動。雖然在家中運動暫時局部取代戶外運動,但在家中運動也有不少限制,例如空間的限制、孩子進行運動的動機、孩子是否穿著運動衣物、運動的種類限制、缺乏集體運動的氣氛、缺乏教練的直接指導和監察等。因此,在家中進行運動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多因素的配合,以及解決以上提及的所有限制,也需要監察運動時有機會出現的受傷風險。 無論在甚麼環境和情況下,孩子都需要一些運動,因為留在家中的時間較多,出外運動的時間較少,所以運動量也需要隨之增加。假如孩子年紀較少,家長可陪同孩子一起進行運動,一方面作為帶領和推動力,另一方面可增進親子關係。對孩子來說,運動不單有助生理健康,對心理情緒方面也有益處。家長需要注意孩子在家進行運動時的安全,有需要時向體育科老師或運動教練諮詢。 本期重點: 1. 疫情下孩子不能上實體課,體育課也在網上進行,孩子的參與動機和投入度成疑 2. 家居的限制,不應成為孩子在家中運動的限制 3. 家長可陪同孩子一起運動,給予孩子推動力 4. 家長需要注意孩子在家進行運動時的安全,有需要時諮詢體育科老師或運動教練。 黃宗顯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00920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0.09.18
沙田明愛樂進學校開學 疫情下分批入宿 學生重現喜悅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全港學校暫停校園授課至9月底,沙田明愛樂進學校作為一間特殊學校, 開學起便讓 6至18歲有需要的學生分批回校網上上課及入住宿舍,以減低家長的照顧壓力。 疫情下, 明愛樂進學校做好防疫措施,開放校園和宿舍。校長葉懿寶說,雙職家長平日要上班,學生在家學習,多由長輩、外傭照顧,照顧壓力大。開放校舍方面,學校安排學生分批回校網上學習, 每人每週約可回校三天,讓學校合力與家長照顧孩子。全校130位學生中,約三成在開學日當天,回校在課室——參與網上開學禮。 9月1日的網上開學禮,特別之處,是教師以歌聲和舞蹈歡迎學生回來,這是因為老師要用較顯著的聲線和動作,吸引中度智障學生的注意力。 學校亦播放明愛總裁兼教育部長閻德龍神父的錄影,勉勵學生即使在疫情中開學,需要網上授課,但也不要放棄學習, 要明白「生命不是所有事情也可以控制的」,要學會隨遇而安。 學校設有住宿部,有需要的宿生一週可留宿兩天。14歲、中二級的譚光傑是其中一位宿生,開學日他在爸爸的陪同下, 帶著行李回到學校。光傑說,暑假時已期待返回校園的日子。 因著疫情,暑假期間他不敢多外出, 學校亦寄了暑期作業給學生,他也要留家完成作業。暑假前他在視像課堂上「圖書、體育及煮食課」,對比下在學校能與同學相處,所以還是喜歡回校。開學禮上,光傑已認識了同班新朋友及新教師。 陳太兒子陳亦澧亦是樂進中二級學生。陳太說兒子喜歡上學,「他患有自閉症,詞語表達不多,但他在(開學日)早上,情緒穩定的自己起床、洗臉,我感受到他的喜悅」。 陳太和丈夫同為雙職家長,暑假前亦澧留在家中,日間要由長輩照顧,待父母回家後才可參加下午的網上體育課,因為「網上學習需要家長在旁協助,而家中老人家不懂用電子器材學習」。 亦澧媽媽指,每天午飯後,兒子上一小時的網上運動課,「能讓他出汗又沒有那麼調皮」。陳亦澧以往在宿舍一週居住四天,在疫情下,陳太亦致電學校安排亦澧住宿兩天。陳太說,為家長而言,學校與宿舍開放照顧學生,令她在生活上輕鬆許多。(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0_20200920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0.09.18
喜樂小學:動態 2020.09.20
寶血幼稚園•網上家長會 (本報訊)新學年開始之前,跑馬地寶血幼稚園在8月22及29日暑假期間,進行幼兒班、低及高班的新學年家長會。 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關係,新學年家長會改以視像會議與家長見面。開始時,教師透過視像系統,先與家長進行自我介紹,然後由校長甘麗貞修女作歡迎辭,教師亦講解新學年開課的注意事項,讓家長更清晰了解開課的事宜,為子女開學作好準備。 在家長會中,家長教師會委員亦呼籲家長參加家長教師會委員選舉,同時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駐校社工楊依庭,亦透過視像系統介紹駐校社工服務。(樂)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學生渴望親臨開學禮 (本報訊)慈幼葉漢千禧小學於9月1日,播放由校牧潘銘智神父主持的開學禮。 由於疫情,學生未能在學校參與開學禮,而剛在7月4日晉鐸的潘神父指出,就算學生未能在學校相聚學習、祈禱,但是只要大家的心連繫在一起, 仍然是學校大家庭的一份子。 潘神父鼓勵學生在新學年認識耶穌,活出耶穌的教導,就是愛身邊的家人、教師和同學。另外, 萬丈高樓從地起,潘神父指出學習基礎跟大樓地基一樣要打好,勉勵學生在網上學習時要更專心上課,做好功課。參與開學禮拍攝的學生都希望能夠親身參與開學禮,因為這是網上不能得到的體驗,但他們都為能夠協助拍攝而感到興奮。(喜)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網上開學禮 (本報訊)馬鞍山聖若瑟小學於9月1日及2日舉行網上開學禮儀,以迎接新一學期的來臨。本學年的開學禮儀先由校長楊翠珊致歡迎辭,然後由校監伍維烈修士主持,與教師、學生和家長代表一同參與禮儀,祈求天父的保守。 開學禮儀中,伍修士引述瑪竇福音中,耶穌平息風浪的經文訓勉同學,不論在人生路途上或是求學的路上,各人都要對天主滿懷信德,跟隨祂,聽從祂, 縱使遇上風浪,主耶穌仍會施展祂的大能,保守及帶領眾人。 禮儀結束前,教師、學生和家長代表,分別向天父許下諾言,承諾未來一年會各自以做好自己的本份為目標,並付諸實行。(少)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5_20200920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0.09.18
特別的開學日
現在已是9月中旬,你已開始新學年的學習了。今年的網上開學禮可算是史無前例,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學期初未能實體上課,開學禮也只好以視像形式進行。你們不能齊集在學校禮堂,不能跟同學見面,真讓人若有所失。畢竟新學年已經開始了, 讓我們一起讀讀有關學校的繪本吧!  《梅伊第一天上學》 這天是小女孩梅伊第一天上學的日子,但是她不想上學。途中媽媽滔滔不絕地告訴梅伊學校生活多有趣,梅伊卻想著學校生活會有多糟糕,她擔心同學不喜歡自己,或不懂得寫字等。到了學校門口,梅伊乾脆爬到樹上去,逃避上學。後來一個名叫希希的女孩和一位老師,也因為擔憂躲到樹上去……  上學的第一天,難免有點拖拖拉拉,總是提不起勁。故事有趣的發展是老師沒有責備或施以強權迫孩子上課,而是理解孩子並分享自己的憂慮,以同理心來連繫彼此,這反而能解開對方的心結,一起面對上課的挑戰。在疫情得以緩解以前,網上學習在所難免,你們要面對的,不再是和同伴相處的困難,而是自主學習和整理課業的自律性問題。困難是有的,但我相信你們定可以一一克服。  《為甚麼要上學? 學校是誰發明的?》 人與生俱來就會學習,嬰兒自然地牙牙學語、學步走路。那麼為甚麼孩子要上學?甚麼時候開始有學校的呢?這繪本由史前時代的洞穴人說起,原來史前的小孩也要學習生火狩獵,不過乃是個別由父母教授,未有學校群體學習的規模。到了約五千年前的古埃及,才設立教育系統,但只是貴族的專利,到了文藝復興時代和印刷術成熟,學校教育才變得普及。至於近代教育的發展,就更多樣化了……  這繪本的知識含量非常豐富,不但介紹學校的歷史,也探討不同年代對孩子和教育的看法,像從前以懲罰來管理孩子,到近代著重獎賞鼓勵;從前以培養戰士、工人為目標,到現在旨在發揮孩子潛能,重視獨立思考。正在接受學校教育的你,弄懂一點背景和歷史,也許會更珍惜能夠接受教育的機會。 繪本小寶庫 我們看過學校的歷史,不如也了解一下繪本的歷史吧!今次我要介紹三個第一。人類歷史早期,一直把孩子視作大人的附庸,並沒有專門為孩子設計的讀物。到了1658年,神學家Comenius編制了名為《世界圖繪》的圖像百科全書。現在看來只是具圖像的字典,但當年已是世界上第一本特地為兒童設計的圖書。 一位德國心理醫生Heinrich Hoffmann於1844年為兒子創作了圖畫故事《披頭散髮的彼得》,這可算是世界第一本以兒童為出發點的繪本,是重要的繪本經典。不過如果以現代繪本的標準看來,這書比較像有插圖的故事書。 美國作者Wanda Gag於1928年創作《100 萬隻貓》 (《Millions of Cats》),被譽為美國第一本「真正的繪本」,做到文圖互配,同時讓文字與圖像說故事。作者以巧妙的繪畫技法, 以蜿蜒的線條連接左至右的頁面,首度出現跨頁場景,並以「異時同圖」方式,呈現如動畫般的生動效果,為後來的繪本立下具標誌性的典範。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