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b-20130203
互動閱讀
2013.02.03
The True Story of the 3 Little Pigs ! 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
   人人都知道三隻小豬的故事,至少他們以為自己知道那故事。但我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其實沒有人知道那故事的真實版本,因為從來沒有人聽過我來述說這個故事。 我就是那隻狼,名叫亞歷山大。我真的不知道把我說成是大壞蛋是怎樣開始的,因為那是錯的。這故事可能是跟我們狼的飲食習慣有關。狼吃可愛、細小的動物好像小白兔、羊和豬,但那不是我的過錯,那只是我們的生存方式。如果芝士漢堡是可愛的,其他人也會認為你是大壞蛋。 但我必須告訴你把我說成是大壞蛋絕對是錯誤的。故事的真相是源於一個噴嚏和一杯糖。 很久很久以前,我正在為祖母弄生日蛋糕。當時,我著涼了。由於糖已用完,因此我要到隔壁借糖。住在隔壁的是一隻豬,他不十分聰穎,他用稻草造房子。你能相信嗎?有哪個正常的人會用稻草造房子呢?結果,我一敲門,門就倒向屋內。我不想未經他人許可擅自進入人家的房子,於是我叫道:「小豬,小豬,你在嗎?」可是沒有人回應。我正準備空手而回。突然,我感覺到鼻子有點癢,將要打噴嚏,我深呼吸,抽了抽鼻子,打了一個大噴嚏。 你知道嗎?整個用稻草造的房子倒下了!在稻草的中央,一隻小豬倒斃在那裡。原來,他一直在家!留下這麼美味的火腿晚餐躺在稻草堆裡似乎是一種遺憾,於是我把牠吃掉了。你就當芝士漢堡躺在那裡好了!  我感到好一些了,但還是沒借到糖。因此,我向隔壁的房子走去。住在那裡的是第一隻小豬的兄弟,牠比第一隻小豬聰明一點,但相差不大,牠的房子是以柴枝造成的。   陳昊天 聖若瑟書院 中三
kjy13a-20130203
Great Books for Children Teenagers 網絡時代,通識閱讀
2013.02.03
「三三三制」,閱讀童話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計劃」二○一一年結果公報,在參與的五十四個國家和地區中,香港排名第一位。可是,不少家長卻認為,這個第一名與自己的子女無關,而且也與「英語閱讀」無關。 本港年輕人並沒有培養出閱讀興趣,主要成因是「大家」並沒有視閱讀為正常生活的一部份。閱讀成為生活的組成部份是西方家庭的一個優良傳統。睡前父母朗讀故事,孩子聽故事,內容則往往從童話故事開始。 香港家長其實可以照辦煮碗,睡前為幼童朗讀童話故事。如家長日間工作繁重,回家後身心疲累,不能日日履行親子閱讀「儀式」,可試行「三三三制」,嘗試輕裝前行,把親子閱讀化為生活習慣,增添生活情趣:  第一個「三」是每週親子共讀三次;  第二個「三」是每次共讀三十分鐘;  第三個「三」是每週讀三個童話故事。 幸得當年法國人貝洛、德國格林兄弟行走鄉間野外,採集民間口傳故事,加上丹麥人安徒生的童話創作, 各國童話故事得以世代流傳,成為西方文化的豐厚資產。 童話故事中充滿是非、善惡、美醜的敍述,無論是以喜劇收場,還是以悲劇結束。故事一個接一個,小孩經過感受,咀嚼和思考,匯流成河, 化為兒童的「心靈法則」(spiritual laws),成為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燈。功利一點說,優秀的童話故事是「心靈雞湯」,多喝有益。 中國古時有「不學詩,無以言」之說;又有作詩不能不識「鳥獸蟲魚草木之名」之說。今日童話在西方語言文化脈絡中的重要性,可以等量齊觀。 進入網絡時代,童話並沒有被遺忘,反而成為電影和文學界的新寵,是潮流品種之一。不但如此,童話故事的內涵,故事人物深入人心的形象和個性、反倒成為創意的活水源頭。 有香港電影專才參與的夢工場(Dream Works)拍攝的《怪物史力加》(Shrek!),因受觀眾歡迎,連拍四集。其創作資源除了怪物史力加來自童書作家史泰格(William Steig)的摩登童話《Shrek!》之外,其餘均源於經典童話中的著名人物,如三隻小豬、三隻瞎老鼠、長鼻子木偶、薑餅人、吹笛人……等等。 今日西方作家以經典童話為藍本,以「後現代手法」進行創作,或反轉或解構傳統童話;或戲仿或續作傳統童話,真是創意無限,洋洋大觀。其中童書作家薛斯卡( J o n Scieszka)可算佼佼者。 《青蛙王子下集大結局》(T h e Frog Prince Continued)、《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The True Story of the 3 Little Pigs!)和《臭芝士小子及爆笑童話集》(The Stinky Cheese Man and Other Fairly Stupid Tales)圖文生動,妙趣橫生。如果你想從童話中學習創意思考,三書正是優之良品。   前述兩本反轉童話,簡維思和陳昊天同學有翻譯推介,值得一讀。
kjy04a-20130203
icon34
寫作魔術室
2013.02.03
字,要寫好,寫全,寫對
在我們談各種體裁的文章該怎樣寫的時候,應該先說說寫字。現在,高小同學小小年紀就會用電腦打字,值得慶幸,也是跟得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體現。但把我們美麗、富有內涵和藝術性的方塊字(漢字)一筆一筆寫好,是我們身為中國人的天職。一篇作文或徵文比賽的稿件,字跡太潦草,大大影響老師閱讀和評審評分,甚至妨害了整個教學程序和賽事的進行,後果是十分嚴重的。 我曾經改一篇作文,上面字跡太潦草,找到寫的同學逐字逐句來問,他皺眉抓後腦,已認不出自己寫的是甚麼了。請問連自己都認不出,又如何教人家看得懂?古時有個字寫得很糊塗的縣官,將要買「豬舌」的「舌」字拉得太長,寫成「千口」,結果工人買不到一千口豬,竟買了五百口豬回來,令人哭笑不得。這是沒有把字寫好的著名例子。 有個同學不會寫某一個字,錯誤地將位置空著,也會產生惡劣的影響。柯喚德編著的《語文笑話》裡有個很好笑的例子叫《吃「人」》,就是講漏字的故事。有個學生在日記裡如此寫:「早晨,爸爸身體不好,叫我去買人 。我走進藥店,見盒子裡裝著許多人 , 有的人 大,有的人 小。我買了20克人 ,回到家裡,切成塊塊,放了幾片在鍋裡煮⋯⋯我爸爸就喝人 湯,再吃人 渣⋯⋯」這段文字讀了真叫人心驚。原來。小弟弟不會寫「人參」的「參」字,漏寫了一個「參」字。這是字寫不全。 常見的錯誤還有寫錯字、別字、白字、同音字。寫錯字也會影響句意、文意;少量的錯別字還可原諒,一旦錯得太多了,變成了錯誤百出、錯誤連篇的文章,  內容再好,也要大扣分。造成經常寫錯字的原因有幾個:  i. 少寫字;  ii. 少查字典;  iii. 寫好少檢查。 我們應該明白,一篇好文章就是一件精緻美妙的由文字組成的藝術品,錯漏太多就是令人遺憾的瑕疵。就像一碗芬芳的雪白米飯,外表看來是何等誘人啊,吃起來卻是摻含無數砂石,令食客吃來嘰哩喀拉滿嘴鮮血,那是何等掃興呀。
kjy02_20130127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1.27
一心一道 生活聖言 嘉諾撒聖瑪利學校 愛聖經 善祈禱
走進嘉諾撒聖瑪利學校的古老大門,眼前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校園是一個偌大的園圃,藉著師長的悉心灌溉、祈禱的滋養,天主聖言的種子茁壯成長。她們各有天主給她們獨一無二的恩寵,長成一朵朵姿態不同的美麗小花……      (本報專題)當天接受訪問的,是該校其中五名「小小宗徒領袖」,他們為高年級公教學生,透過活動培育信仰,進一步加深對天主的認識。交談中,她們分享自己的讀經和祈禱生活,以及對真福雷永明神父的情意。 聖神引導 心敏目靈 「『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若1: 14)是我最喜歡的聖經金句」,就讀六年級的蔡舒翹說。聖言就是天主的說話,也是降生成人的耶穌基督; 而舒翹最愛的聖經故事,也恰巧是聖母領報;透過童貞聖母,耶穌成為人類的一分子。「小時候我並不明白這句聖經,只是爸爸要求我背下來;現在我有更多的體會,這句金句提醒我要多留意天主的信息,並在生活中實踐。」 同級的潘穎芝最喜愛的聖經,是撒羅滿王向天主求智慧的記述(列上3:5-10),「天主答應撒羅滿,不論撒羅滿求甚麼,他必給予;撒羅滿卻求智慧。」她續道,「我明白到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物質,正如我最喜歡的金句:『智慧是人用之不盡的寶藏』(智7 : 14)。」 同學愛讀聖經,同時亦有良好的祈禱習慣。祈禱,是她們每日生活不會缺少的環節。就如雷神父如此熱愛聖經, 為聖經奉獻一生,他亦不曾放下靈修生活。他的傳記中錄述:「他每日五小時學中文,三小時讀聖經,其餘為神修。」該校張惠儀校長(見小圖)表示聖經教育並非學校唯一的宗教培育方向,該校亦非常注重從教會的生活傳統(聖傳、教理和教會訓導等)培養學生信仰。張校長亦強調學生的祈禱生活,該校每天有四次全校祈禱,誦念三鐘經、聖召禱文等,「祈禱是信仰的表達,有沒有信德,分別就在於有沒有祈禱。」 校園生活以外,受訪同學們亦時常祈禱。五年級的鍾念彌每天晚上也會和家人一起祈禱,「我們沒有特別念禱文,但我們都會在祈禱中,將所有心事告訴天父; 我知道天主疼錫祂的所有受造物,對我們仁愛慈祥。」六年級的梁舒敏則表示她盡量每個上學天也會和妹妹到學校的小聖堂祈禱,「我覺得在聖堂感覺更接近天主, 而當我徬徨、有煩惱時,一定會祈禱,念天主經、聖母經。」她補充,「信賴天主很重要,好像達味因著對天主的依靠才能擊倒巨人。」 仰慕真福 堅毅無私 該校早前也曾於開學彌撒中,向同學介紹雷神父生平。舒翹表示,因爸爸曾在思高聖經學會工作,她自小已聽過雷神父。「認識他的事跡以前,我沒有特別留意,以為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神父。」雷神父宣福後,舒翹開始好奇,便向爸爸詢問更多關於雷神父的事跡。 「現在我知道了雷神父的奉獻和對中國教會的貢獻。中文聖經是雷神父的心血,我會勤讀聖經,也會時常為他升聖人這個意向祈禱」,舒翹續道。 譚芷恩亦是六年級學生,她十分欣賞雷神父的堅毅、永不放棄的精神,「如果我可以跟他說話,我會向他道謝,因為他將聖經翻譯成中文。」她每天也會讀聖經,「他讓我們能以自己的語言閱讀聖經,還加上很多註釋,讓我們閱讀聖經更加方便。」 雖然該校有近三百名天主教徒學生,但校方亦同樣重視非教友同學的宗教培育,舉行不同信仰活動,如每年一度的宗教日和每週五於小聖堂進行的午間靈修900秒,透過話劇、遊戲、說故事等方式,向他們傳福音。自小追隨雷神父的李士漁神父,在記述中曾這樣說:「聖經翻譯工作完成了,天主聖言穿上了華服,成了中華的天主聖言!」願聖神使我們明瞭聖經,並在生活中實踐天主的話,傳播更多的聖言種子。(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