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20424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04.22
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港天抗疫心連心
 (本報專題)你怎樣度過剛過去的特別假期呢?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的學生在家中防疫的同時,參與學校預備的一系列親子活動,充實地度過了這個假期。三年級的雷法琳與一年級的雷法琛姊妹倆參加了「『主愛滿人間』心意卡」活動。為了感謝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的付出,法琳的心意卡畫了兩個醫護人員在保護罩內,感謝他們在前線保護香港,「使香港百毒不侵」;法琛的心意卡則畫了醫護人員手拖手,代表同心抗疫。 為了學生及家長在抗疫時,能在家中持續參與不同的學習經歷,關顧彼此的身心健康,並抱有樂觀的心態,以正面、積極態度面對疫情。學校舉辦「港天抗疫心連心:親子活動」,當中設計了六項活動,包括「『主愛滿人間』心意卡」、「巴斯卦羊新形象」、「抗疫日記」、「家務小達人」、「身心靈手工」和「傳遞愛 X press」。 透過多元形式表達  感謝各界抗疫人士  「『主愛滿人間』心意卡」活動邀請學生透過設計心意卡, 傳遞他們對近人的愛,鼓勵和關懷有需要的人,特別是在抗疫中患病的人及醫護人員。五年級的陳韜羽在心意卡上,以七彩顏色填滿心形,寄望病毒全部消失,有彩虹出現。 四年級的陳秋妍與妹妹陳秋玥及陳秋鈺在新聞中看到醫護人員努力救治病人的片段,所以希望藉著心意卡,感謝他們在前線的付出,「圖畫中小朋友手拉手,一起多謝醫護人員。」在創作時,她們也選用不同的顏色,希望為這疫情的困境,帶來一點色彩。除了醫護人員,三姊妹表示,媽媽在這假期中教她們煮食,所以也想感謝媽媽的陪伴。 除了以文字表達心意,在另一個活動「傳遞愛 X press」中,學生拍攝影片,以多元形式例如口號、歌曲、舞蹈等表示對各界的感謝。三年級的施養研在影片中,便以鋼琴彈奏了一首旋律輕快的歌曲《Alouette》,希望聽到音樂的人也會感到開心。另一位學生郭朗熙則在30多秒的影片中,以言語感謝醫護人員及各界人士,捐出物資幫助有需要人士。 學生記錄抗疫點滴  反思對家庭的責任  為了讓學生記錄自己與家人在抗疫時的點滴,以及當下的感受,好能在之後回顧,二年級的楊培熙在「抗疫日記」中,以文字及相片記錄與家人的相處。由於培熙媽媽在過程中染疫,28天留在房間中,培熙除了隔著房門問候媽媽外,他也與姐姐寫了一張心意卡,感謝媽媽對家庭的付出,及期待媽媽早日康復。 在媽媽染疫時,培熙亦有參與「家務小達人」活動,與姐姐分擔家務,反思作為家庭一分子,對家庭應有的責任,並透過做家務,培養堅毅及承擔的精神。另一位參與「家務小達人」的二年級學生陳慧思,在假期中也與媽媽一起煮食,與哥哥及弟弟分擔家務。 母子製作手工  促進親子交流  剛過去的四旬期正值特別假期,為了讓學生學習在四旬期內克己,把省下的零用錢捐給有需要的人,「巴斯卦羊新形象」活動邀請學生利用環保物料,替巴斯卦羊設計新服飾。五年級的林梓晴利用紙板及棉花,製作巴斯卦羊,反思四旬期的意義。 除了製作巴斯卦羊外,學校在「身心靈手工」活動中,亦定期上載手工影片,讓學生及家長在合作的過程中,與自己的心靈交流,提升身心健康。學生黃澄謙便與媽媽跟著學校提供的影片製作手工,黃媽媽說:「我跟著影片做的時候,也吸引小朋友一起做」,在過程中促進了親子交流。 關注學生身心靈健康  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一直關注學生的身心靈健康,通過全校參與多元化活動與家長教育,向持份者及社區推廣正向文化,例如與學生進行靜觀活動,或親子水中畫、和諧粉彩活動, 關顧學生及家長的身心靈健康。 校長侯麗珊表示,疫情中家長與小朋友長時間待在家中,除了覺得沉悶,亦容易發生衝突。因此「港天抗疫心連心:親子活動」活動鼓勵親子一起參與,關顧彼此的身心健康,亦勉勵小朋友多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4b_20220424_s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2.04.22
上主,請派遣我!
記得頌恩有一首很好聽的歌「主慈頌」:「祂未曾應許天常蔚藍,祂未曾應允花兒常開,祂卻恩許祂的慈愛常在!」 危機!有危便有機!雖然在新冠疫情籠罩下,全世界都受到嚴峻的影響及考驗,平常日子中的理所當然受到衝擊而變得珍貴! 同學,你可知道我心中有著無限的喜悅與感動,我DIY了很多的聖相、書籤、小禮物, 等著與你們一齊分享天主愛的事蹟。 在去年恢復實體課時,祈禱室作仍未能對外開放,以往的小息,同學以最快的速度來到祈禱室借閱心愛的宗教圖書,他們的安靜與乖巧,打動我的心。小朋友不能來祈禱室,那麼!我要改變一下方式,就是我親自到訪各班,帶著主耶穌「愛」的心情去親近他們。感謝天主!賜我靈活的腦筋,因應環境而變通及創意, 就像奧運的選手一樣,要學習隨機應變,隨時變陣!  以往每年的煉靈月和聖母月,各班的同學都會來祈禱室,聽我介紹節日的由來及意義,進行宗教培育。去年因疫情,情況有變了,這卻讓我感覺更好,就是我可以去到同學的課室,那裡地方比較寬敞,同學們有自己的座位,不但有歸屬感,亦省去很多時間。這使我帶著高興的心情,以短片及互動的形式,快樂地把天主的喜訊帶給每一位同學。 話說回來,我在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只有兩年的牧民時間,又因著這兩年社會上發生了翻天覆地事情的關係,能夠見到同學上學的時間便大大減少了。所以同學們對我有點陌生。去年因為疫情關係,校方用人流管制方式,每次小息只能讓部份學生輪流到操場舒展,其餘同學們則留在班房休息。這政策為我來說是很好的機會,因為,每到小息時段,我可以入班房與他們一起講宗教故事,看短片,分享生活、玩遊戲,做聖母月手工等等。 我入班次數多了很多,同學開始與我熟絡,有時在學校走廊遇見他們的時候, 都會迎來可愛的笑容,跟我打招呼,實在窩心。他們會問我:「吳姑娘,你甚麼時候再來和我們講故事?和我們一起玩遊戲?有些時候,他們甚至會來祈禱室找我傾心事;解決生活難題。感謝天主!這表示了我能為天主作見證的範圍,沒有因為疫情而縮窄,反而因此而擴大了不少。 感謝天主,賜我很好的宗教團隊,去年的聖母月,我希望同學能夠參與製作學校壁佈,就是邀請同學一起做「聖母轉禱風車」,由同學填上美麗的顏色,寫上實踐聖母芳表的承諾。謝謝秦老師協助收集到很多的紙風車。至於結束聖母月的小念珠製作, 謝謝蘇老師的魅力及同學的協助,完成了幾十條小念珠。在聖母月結束那天,師生集合在聖母月大壁佈下,同心誦念玫瑰經。「天主之母」為我們轉禱!」祈求天主賜疫情早日完結!世界和平!「上主!我在這裡,請派遣我!」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吳惠玲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0-2021年度的體會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0_20220313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2.03.11
喜樂幼小 動態 2022.03.13
防疫禱文(短式)  天主,你是仁慈的。我們為疫症的傳播,感到憂心難過;求你幫助病人早日康復,並賜力量給醫護人員。 求你增強我們的信心,並使眾人同心協力,防範並克服疫症。 求你賜我們悔改,汲取教訓,保護生態環境。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亞孟。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虛擬户外學習日 (本報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舉辦「虛擬户外學習日」,讓學生足不出户,都能參觀及學習。 低年級的同學透過老師製作的配音簡報,認識不同的動植物、學習大自然的生物及認識社區。同學們更製作老虎小手工、設計公園、農場及社區設施棋盤等,活動多姿多采。 高年級同學則學習更富挑戰性的知識,包括四年級學生觀看「屏山文物徑」的影片,認識香港的歷史文化;五年級學生透過介紹香港不同旅遊景點,從不同角度了解香港的旅遊業,豐富了他們對香港經濟發展的認識。六年級學生除了觀看「香港濕地公園」的影片,認識各種物種的特色外;還運用科學知識製作大炮台。  雖然同學們在疫情下,未能走出課室,但透過老師們講解,他們不但能享受虛擬户外學習的樂趣,亦喚起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喜)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中國文化活動日 (本報訊)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於上月舉行中國文化活動日。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活動以即時視像的形式進行,師生穿上中華傳統服飾參與,讓活動充滿濃厚的新年氣氛。 當天的節目十分精采,首先校長率領教師拜年, 向學生和家長送上衷心的祝福及問候。然後,教師與學生共同獻唱賀年歌曲,帶動全場氣氛。接著,就是益智的新春問答遊戲,由校長向學生發問有關新年及中華文化的問題,不少學生都獲得了獎品。 在活動華服巡禮中,學校邀請早前於華服比賽中優勝的學生化身小模特兒,展示他們絢麗多采的華服。活動的壓軸環節是大抽獎,校長和教師從各班中抽出一位幸運兒,送出富中國文化色彩的手工禮物,大家都十分興奮,場面熱鬧。(少)  獻主會小學•校慶祈禱會 (本報訊)獻主會小學於2月17日舉行47周年校慶祈禱會,由校監簡立和神父主持,馮景豪執事、校長王志聰、全校教師及職工代表參與。 簡神父在講道中提到獻主會神父揀選47年前開校, 就是獻主會於1826年正式成立的日子。他期望並祝福大家,在新一年於品德和學業上都有所進步,發揮「愛主愛人」的精神。隨後,王校長、老師及職工代表帶領祈禱,求主降福學校,不斷發展及成長,使更多孩子獲享良好的教育。接著,全體詠唱天主經及互祝平安,並請求天上至潔貞女,為全體祈禱。 王校長在祈禱會後,感謝獻主會神長開辦學校,讓無數家庭的孩子能接受良好教育,成為社會的人才。他期望藉著本學年的學習主題:「電子創科譜新章.家校攜手建棟樑」,並在家長合力下,透過推動資訊科技教育,釋放孩子的學習潛能,繼續培育社會棟樑,以光榮天主。(樂)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5_20220227_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2.02.25
活到老 學到老
你懂得認字嗎?如果你正在讀這篇文章,你肯定懂得認字了。對你來說閱讀是理所當然、普通不過的事情,但有些老人家在兒時因為貧窮或戰亂,從來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閱讀對他們來說是件艱難的事。這次我介紹的繪本就是關於這些老人家的故事。  George Baker先生已經100歲了,他坐在自己家門前的階梯,等待小男孩Harry出現。他們一起聊天, Baker先生打開自己紅色的手提袋拿出書本,他告訴Harry,自己雖然已經100歲了,但從來沒有學過認字, 所以他不能閱讀,他決意要改變這個狀況。當他們聊得起勁的時候,Baker太太從屋裡走出來,她應該也有90 歲了,她親親Baker先生,把準備好的午餐盒放在他身旁,還囑咐Harry要好好照顧Baker先生,老先生興之所致,與太太翩然起舞。到Baker太太走進屋內以後,一老一少又繼續聊天,Baker先生提到自己年輕時曾是樂隊裡的鼓手。這時候校巴到了,他們倆走上校巴,一起往學校去。老先生在課室裡努力學習,他是一個100歲的好學孩子。  共讀指引 這是一個有關長幼情誼和老人好學不倦的故事。故事中的長者Baker先生完全脫離了社會對長者的刻板印象。家長與孩子共讀前,可先讓孩子分享他們對長者的印象,繼而探討閱讀後,故事主角為他們帶來的衝擊。百歲高齡仍然帶著書包和午餐盒,興致勃勃的上學去,彷彿是天方夜譚;但原來只要人老心不老,每天也有新事物等待我們發現。長者也能像小孩一樣,學習不同的新事物。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跟家中長者分享學習成果,甚或成為長輩們的小導師, 拉近長幼之間的距離。  繪本小寶庫 不少長者在年少時因家庭缺乏經濟能力,或生逢戰亂,白白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因此不會認字,也不能閱讀,這限制了他們對世界的認知、社交和事業發展。到他們完成了人生的不同階段,終於能放下生活重擔的時候,他們終能重拾對知識的渴求,如孩童般重新學習。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為長者而設的課程,從簡單的認字到發展興趣,林林總總;近年,世界各地也有團體提倡長者閱讀繪本,其實繪本並不只是兒童書,當中不少也適合成人閱讀。日本的繪本之父松居直曾經說過,人的一生有三次讀圖畫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自己當了父母撫養孩子的時候,而第三次則是年過半百,面對衰老、疾苦、死亡的時候。他認為每次閱讀也能從繪本中,讀出許多新發現的深刻意義,繪本透過圖像和簡潔文字的互相配合,帶出引人深思、饒富意味的故事。長者能藉閱讀繪本重整自身感受和體驗,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在感悟人生之餘,配合延伸活動, 進而動手畫畫做手工,動腦演戲說故事,促進與別人的身心交流。只要能保持年輕的心態,每天也是學習的好時候,長者也定能活到老學到老。 《Mr. George Baker》 作者: Amy Hest 繪者: Jon J Muth 出版社: Candlewick Press ISBN : 9780763633080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