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_20160508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6.05.07
創作天地〔2016.05.08〕:文章
我最想感謝的人 這個人常常在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這個人是我的百科全書,這個人是一個幽默的開心果,這人是我最想感謝的人——媽媽。 我最想感謝媽媽,因為她辛苦地把我送到這個世界。媽媽是一位英文老師,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晚上回家後,她替我檢查功課,還要批改學生的測驗卷。雖然平日是由女傭照顧我的起居飲食,但是媽媽仍堅持即使她有多忙碌,都會陪我一起看書。 媽媽常常教導我很多人生道理,例如「失敗乃成功之母」,目的是想鼓勵我多嘗試做自己做不到的事。她還會講自己小時候發生的趣事,讓我能從中得到啟發。 我有一位善良又勤力的媽媽。希望我長大後,能跟媽媽一樣成為老師。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一定會努力地溫習,完成我的夢想,樂於助人,好好地報答媽媽。 鍾曉澄 聖嘉勒小學 五K   記一件錯事 「媽媽,我知錯了。」此刻,我淚流滿面。 放學後,我打電話給奶奶說:我要到媽媽的家玩。奶奶不斷提醒我要注意安全,我感到極不耐煩,便掛斷了線。 到了媽媽的家,我把書包放下,只聽到「砰」的一聲,媽媽的化妝品全打破了。她本來拿著午餐,眉開眼笑地說:「快吃東西吧!」可是,她仔細一看後,臉上的表情頓時變了,她憤怒地說:「這是怎麼回事?」我很焦急,「媽,我也不知道!」她怒氣沖沖地責罵我。我握緊拳頭,說:「怪不得爸爸常常愁眉苦臉,因為你不斷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只有爸爸辛辛苦苦地上班賺錢養家!」說完,我立即轉身,跑回奶奶的家。 我躲在房間裡哇哇大哭,因為這是媽媽第一次罵我。奶奶對我說:「你不能因為這麼小事向媽媽大發脾氣,因為可能這只是一場誤會呢!」後來,媽媽發現不是我的錯,而是她自己不小心把水瓶弄翻了,桌面太濕滑,化妝品才會滑下來。她既內疚,又擔心我。 晚上,我後悔了。我對媽媽說:「對不起,我知錯了!」她淚如雨下,說:「這是我不對!」她仔細地跟我解釋事情的經過,最後,我們和好了。 盧穎詩 福德學校 四A   媽媽的眼淚 世界上最需要珍惜的是眼淚,尤其是媽媽的眼淚。 有一天早上,媽媽沒有和平常一樣叫我起床。於是,我走進媽媽的房間。起初我以為媽媽還未睡醒,當我走近床邊時,我看到她汗流滿面。我觸摸媽媽的身體時,發覺她的皮膚熾熱,原來媽媽發燒了。我十分害怕,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通知爸爸,便立刻打電話給爸爸。 爸爸回來的時候,媽媽的身體已經沒有那麼高溫,我們也放心一點。接著,爸爸照顧媽媽,我便做家務。黃昏時,爸爸也累了,他在媽媽的床邊睡著了。我看看時鐘,已差不多是晚飯時間了。於是,我走進廚房,打開冰箱看看有沒有菜。啊!真是不幸中的大幸,我竟然找到食物。我便按媽媽曾經教我的煮食方法,準備晚餐。 半小時後,我把飯煮好了,但廚房有一點混亂。我想,我做的飯菜是十分美味的。突然,爸爸扶著生病的媽媽走出房間。我心想,他們一定是被我煮的美食和香氣吸引了。 吃飯時,我看到飯桌上有幾滴水,抬頭一看,原來那幾滴水是媽媽的眼淚。媽媽看見我抬起頭來,她說:「不要怕!我只想說『謝謝你』,因為你在我生病時不斷照顧我,現在還煮出這麼美味的飯菜,真的十分謝謝你!」媽媽說完後,我真的想上前擁抱她,但我想起媽媽仍是生病,我只好說一聲:「不用客氣!」 這一件事不斷在我的腦海盤旋,那天是媽媽第一次在我眼前流淚呢! 李泳孜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五B   偉大的媽媽 在我身邊的人中,我最敬愛的人就是我的媽媽。 媽媽出生於小康之家,結婚前是一位出色的會計師。結婚後,她辭去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家庭。她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家人的起居飲食。雖然家務堆積如山,但她性格樂觀開朗,從來沒有半點怨言。 有一次,媽媽帶我到郊外遊玩,淘氣的我在好奇心驅使下,拾起一塊小石頭扔向參天的大樹,卻激怒了蜂群,成千上萬的蜜蜂追趕著我。媽媽看見我身陷險境,她二不話說,脫下自己的外套遮蓋在我的身上,她卻被蜂群螫得全身紅腫一片,傷痕累累,我感到非常不安。 還有一次,我不幸患上流感,久久未能痊癒。媽媽每天不眠不休地照料我。翌日,我完全康復了,媽媽卻面容憔悴,她病倒了。 我感受到媽媽無私的愛。媽媽像暖和的太陽般照耀著我,使我健康地成長。 媽媽永遠都是我最敬愛的人,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我祝福她長命百歲,永遠都健健康康。我愛你——我的好媽媽。 侯詠妤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 六乙   到菜市場去 星期五那天,班主任陳老師和家長義工帶領3C班同學、3D同學一起到黃大仙中心的菜市場買東西。這次活動,連林老師也一起去呢。 一進入菜市場,我們便看見很多水果和豬肉的檔攤,還聽到很多人在嘈吵和叫賣。同時,我們還嗅到魚腥和豬肉的氣味,我們都感到非常新奇和高興。 來到花店後,我想買一枝美麗的花朵,於是便向店主說:「我想買一枝玫瑰花。」店主笑咪咪地回答說:「一枝玫瑰花,賣八元。」之後,我便掏出錢包,付了十元給店主,店主又找回了兩元給我。 那天,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我可以把那枝美麗的玫瑰花送給媽媽,多謝媽媽多年來一直那麼細心地照顧我啊! 司徒嘉俊 黃大仙天主教小學 三C   我的媽媽 我有一位愛我的媽媽,她出生在美麗的岩前村。她的個子不算高,頭髮烏黑,眼睛呈棕黑色。儘管她不是很美,她是非常愛我的好媽媽。 記得有一天,那是我三年級音樂科考試的日子。我忘記了帶牧童笛。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校務員把我的牧童笛遞給我。原來是媽媽發現我沒有帶笛子,特地走到學校,請校務員把笛子轉交給我。我的心頓時感到暖暖的,被一股熱流籠罩。 還有一次放學的時候,我正準備回家,卻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我只好留在學校裡,等雨勢減弱再回家。過了一會兒,我瞧見媽媽撐著雨傘,朝我的方向走過來。我非常感謝媽媽來接我放學。 我覺得我是多麼的幸運,多麼的幸福,因為我有一位愛我的媽媽。 黃彥皓 聖方濟愛德小學 四B    
kjy02_2016050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4.30
白田天主教小學 展現體藝才華 資源助發揮
(本報專題)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家庭是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白田天主教小學黃玉嬋校長參照這五大核心價值及五育(「德、智、體、群、美」),加入「靈」與「情」兩項,成為「七育」。「成長過程中,除讀、寫外,也要培養學生的生活情操。」在重視多元智能發展的今天,黃校長表示校方期望學生可找到並善用自己的塔冷通(才能),在充滿自信和愉快的環境下成長。為此,校方巧妙結合了現有資源,與社區資源去達成目標。 藝術家到校 社區齊參與 就讀四年級的梁潔瑩、盧施允、王曉烽,及五年級的區凱雯在學校早前的「藝術家到校」計劃中,在有更充裕的製作時間和材料供應及由外聘導師逐步指導下,他們親手造了一個自己都感到很滿意的立體《西遊記》舞台。本身也很喜歡看《西遊記》的曉烽說:「那是用瓦通紙造的。我的作品中,孫悟空站立的背景是花果山,山裡有很多樹;唐僧的部份有很多佛像;豬八戒因為貪吃,我在他的背景放了很多食物。」凱雯接著介紹,「在我的舞台,孫悟空的背景有很多桃,沙僧身處沙漠,唐僧在火焰山,豬八戒在高山。」潔瑩指出,「日常的視藝科課堂上,通常都是繪畫、素描等,課堂時間和材料有限,不及我們在這次的學習中,可做得更細緻、有更大的發揮。」 他們不僅對做勞作感興趣,對於音樂、體育和戲劇等範疇也有涉獵:潔瑩和施允參加了學校的手鐘班,前者和曉烽參加了學校的中國鼓班,曉烽是足球校隊成員,施允去年參加過學校的羽毛球校隊,但因功課忙,今年退出了,只在週末有空時與爸媽去打球。幾位學生都已升上高小,功課壓力日重,他們要平衡學業和參加這些課餘活動的時間安排。站在學校管理者的角度,則需要編配學校資源,並顧及大多為基層家庭子弟的負擔能力,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作多方面的嘗試和發展。 課程統籌主任鄺偉茵老師表示,「藝術家到校」計劃是校方運用現有資源所作的外購服務;手鐘班是由校方與聖雅各福群會合辦,由於有津貼補助,參加的學生只需支付低廉的學費便可;中國鼓班則由非牟利機構「兒童音樂基金會」到校為學生提供義教;而其他球類活動以至校隊,大多是由老師兼任教練,個別校隊如羽毛球則再增聘導師作教練;學校劇團「白田小劇團」由鄺主任和鍾兆權老師作帶領,四位受訪學生也是團員。 迎接新校舍 育才作準備 校方面對的另一個挑戰是地方不敷應用。該校是舊型屋邨校舍格局,日常用以上體育課以至足球、籃球校隊練習的運動場,屬房屋署管轄,在平日他們有優先使用權,而校方亦有租借學校附近的社區運動場,以作使用。至於用以排練戲劇的房間,則是在縮班後,校方在空置的課室中,將其中三個打通而成,從中總算可間隔出前台、舞台和觀眾席三部份,但地方實在有限,若想全校學生也可齊集在此觀看學校劇團的演出,便暫時沒可能。話雖如此,但憑著學生的拼勁,老師的用心教導,學生常在教區運動會中取得佳績。白田小劇團以《同珍.童真》參加本年三月舉行的香港學校戲劇節,獲得應屆「傑出演員獎」和「傑出合作獎」。「這是師生共同努力付出的成果,尤其看到他們在不大標準的籃球場受訓下,也可奪得主教盃,實在令人感動。」鄺主任說。她在該校任教已十七、八年,一直目睹歷任校長為爭取更多社區資源培育學生付出了不少心力。 「學生需要的是機會,尤其他們有些的學業成績不太突出,但體育或藝術方面卻很有才華,如果我們能將它發掘出來,有助提升他們的自信,反過來帶動他們的整體學習。」黃校長說。她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天主賜予各人的塔冷通均有不同,只要能夠找到並盡力發揮便是了,而師長的責任就是要協助他們去作自我發現。該校已成功申請重置校舍,預期2019年遷往新校舍,隨著地方增大了,校方相信新校舍將更有利學生在各方面發展,現在他們就是要繼續努力為美好的將來作準備。(敏)  
kjy02_20160424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4.23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親子共享書包圖書館
春雨綿綿,窩在溫暖的家裡閱讀是一件賞心樂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5年將四月二十三日定為「世界圖書及版權日」,以推動閱讀、宣揚關注書本創作和版權意識等。閱讀樂趣和好處多,親子共讀更有助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有利孩子的成長。  (本報專題)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於2014年引入一個為期三年的「書包圖書館」計劃,至今已舉辦四次「書包圖書館的計劃暨家長工作坊」(下稱「工作坊」),最近兩次工作坊亦剛於本年初完成,以推廣親子共讀。 促進親子互動 二年級生黃靄蕎和一年級生黃光柏的爸爸黃進傑,有份參加其中一次工作坊。黃太(蘇思敏)從前是幼稚園老師,懂得怎樣與兩個孩子共讀, 丈夫卻不太懂,於是報名參加了, 成為班上少數的爸爸學員。黃進傑說:「工作坊教導我們一些親子共讀的技巧,這些技巧很實用,我有很大的得著。」工作坊中,他需要回家實習,結果造就了一次一家人難忘的經歷。黃太說:「為隆重其事,我在當晚飯前向孩子宣布,飯後將有好節目—由爸爸講《爸爸的紅雨傘》(小圖), 孩子『嚇』得連忙說不!我跟孩子說,爸爸這樣努力去學習,我們要給他多一點鼓勵。後來,當他開始講時,因為緊張,滿頭大汗、手忙腳亂⋯⋯」無論如何,黃爸爸總算為建立與孩子共讀這個良好習慣掀開序幕,往後隨著他的不斷嘗試,講故事的技巧愈見進步,連他自己也享受閱讀的樂趣。「以前,如果孩子看不完或只停留在某一頁討論,我會覺得很浪費;現在,我知道陪伴他們慢慢細味書本的內容,引發他們的興趣,帶動他們去思考,並讓他們享受閱讀的過程,更為重要。為此,我不斷想辦法引導和鼓勵他們。」黃進傑說。 訪問當天,一直有在校內擔任故事媽媽的家長義工趙太(羅琳琳)亦前來,分享親子共讀的樂趣。趙太的丈夫與黃進傑一起參加同一次工作坊。趙太提及就讀三年級的女兒芯賢時,說:「芯賢和曾在這裡就讀、現已升中的哥哥,也很喜歡我跟他們講故事。有時我們會拿著一本書,或進行角色扮演,或輪流一人念一段,合作把整個故事說出來,樂趣無窮。」 趙太同意共讀是有助親子溝通和互動的好方法。儘管孩子的功課日益繁重,但他們都盡量抽空去共讀。黃太說:「我們現在會利用早餐後與上學前之間的十多分鐘去共讀。爸爸有時可能因公夜歸,但早上這段時間則一家人也會齊集,正好用來共讀。」黃氏姐弟十分喜愛閱讀,這天訪問時,大人們在學校的圖書館裡聊天,他倆就安靜地在旁看書,看完一本又一本。「我們是公教家庭,家裡藏書除了《聖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麼種類的書都有。孩子可透過書本,認識世界和名人生平。有時,我們遇到疑難,譬如怎樣教導孩子有禮貌,也會嘗試從書本尋找指引。我們還習慣帶一本書外出,打發日常生活中的等候時間。」黃太說兩姐弟還因為共讀,感情很要好。趙太和黃氏夫婦都指: 自親子共讀以來,自感與孩子親近多了。 善用社區資源 「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多點認字,而是藉此打開話匣子, 讓親子之間以閱讀書本為媒,共同享受一段具質素的親子時間。」將「書包圖書館」計劃引入該校的圖書館主任朱肇羽老師說。五、六年前,朱老師已運用學校資源推廣閱讀,讓全校幾百名學生受惠;兩年多前則運用社區資源,邀請非牟利機構「書伴我行」與他們攜手推動親子共讀,得到馮立榮校長的支持。「書伴我行」送來了一個書櫃, 櫃裡有六十多個書包,每個書包內有三、四本優質中、英文繪本,並派出義工訓練老師如何使用,當時朱老師和馮楚穎老師也有份受訓。他倆連同黃海欣老師一起在校內帶領家長工作坊,讓家長懂得在學生借閱並把書帶回家後,怎樣進行親子共讀。三位老師喜見家長們看到共讀的重要性,並願意回家嘗試。   香港出版學會剛發表了「香港全民閱讀調查」,並呼籲市民「帶一本書上街」。該會以電話訪問了近一千八百人,當中近七成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有閱讀印刷書籍的習慣(不包括漫畫和教科書),近兩成人表示每週閱讀多於七小時,近六成人則每週閱讀一至三小時。黃氏家庭經常攜書外出的習慣,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親子共讀的好方法。(敏)    書包圖書館 書包圖書館項目由總部設於美國的書伴我行(香港)基金會所推動,提倡及帶領親子共讀。此項目為企業╱工作間及社會服務中心提供一個容易安裝及管理的外借圖書館,家長及小孩可藉此更容易地接觸到一系列高質素的精裝兒童書籍和光碟,以提高閱讀技巧和語言能力。 http://www.bringmeabook.org.hk/what-we-do/圖書館項目/書包圖書館項目/?lang=zh-hant  
kjy06_20160424s
icon46
大小眼睛看聖經 : 路加福音篇
2016.04.23
慈善的撒瑪黎雅人 參考《路加福音》10:25-37
跟隨耶穌   「你去,也照樣做吧!」 如果你是那個肋未人, 今天,你會怎樣做?    悄話兒 法學士是一個精通法律的人,從小就學習猶太人的法律。猶太人往往拘泥於法律的字面意思而變得眼光狹窄,只愛屬於自己的民族而排斥別的民族。天父派遣耶穌來到世上,正是為了滿全猶太法律的真正意義:猶太法律原是幫助人認識天主,從而愛主愛人;透過猶太人對天父的愛,向其他人展示天父的慈愛。耶穌為使這位法學士打開心靈的目光,於是說了這個流芳後世的比喻。 由耶路撒冷往耶里哥,離開城市,穿過郊野,山路上往往危機四伏,更有強盜藏身;就像耶穌這比喻的情況:遭遇強盜,還受重傷。 那司祭剛從耶路撒冷聖殿下來,他雖然看見傷者,但想到自己剛在聖殿獻祭,滿身馨香、身心潔淨 —— 他又怎能觸碰傷者的血, 令自己不潔呢?於是,他選擇不顧而去。肋未人是司祭的助手,也從耶路撒冷下來,他也不願接觸不潔之物。或者,他又會想到:司祭既沒有幫助傷者,自己的身份遜於司祭,就更不該多管閒事了。然而,一個途經的撒瑪黎雅人  —— 一個猶太人視為不潔的外邦民族,他妥善地包紮傷者,完全沒有顧慮傷者的血會沾污自己的手,甚至把傷者送到客店,更預付費用, 請求店主幫忙。這個撒瑪黎雅人所做的,才是真正的「愛近人,如你自己」。原來,天主的法律絕不令人變得麻木不仁,反而促使我們以愛德行動,幫助有需要的人。耶穌就是這位慈善的撒瑪黎雅人!  小德蘭姐姐   一起祈禱 耶穌啊,在你身上, 我們看見天父慈愛的面容。感謝你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慈善撒瑪黎雅人!你背負我們的罪過,又以生命為我們付了贖價。請指引我們效法你,以愛的眼光看到別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