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_20150614
icon47
創作天地
2015.06.13
2015.06.14 : 文章 2 | 小小藝術家
   讀後感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我讀過李汝珍寫的《鏡花緣》。 中國古典文學中,奇幻小說很少,《鏡花緣》是最奇特、最富有想像力的一部小說,也是融合幻想小說、歷史和遊記的巨著。這部小說講述唐敖隨妻弟林之洋遍遊海外諸國,見識了奇風異俗、奇人奇事和奇草異木, 內容充滿神奇和浪漫的色彩。 這本書的內容很豐富,創造了數十個近乎神話、光怪陸離的國家,例如登雲走路的大人國、眼長在手的深目國、表裡不一的白民國,還有男女顛倒的女兒國、好吃懶做的結胸國等。他們都表達了作者對政治、文化、社會的理想。 這部小說真切地讓我感受到甚麼是豐富的想像力,書裡幾乎全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見作者是個很有創意的人。另外,我還感受到人性的醜陋,它突顯了想像背後的諷刺意味,例如會變臉的兩面國、看見達官貴人就和顏悅色、滿面謙恭,見到貧苦百姓就陡然變臉、臉色冰冷和收掉笑容。這些人口蜜腹劍,既虛偽,又詭詐。 為甚麼他們這麼勢利,著重利益呢?現實社會就是這麼殘酷嗎?看畢這本小說,我深深地反思人生百態,人性冷酷,也讓我看透無情的世界。 余靖茵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六EL     雪中送炭的人 今天,我和媽媽很早起來了,因為我要去天后參加鋼琴考試。由於起得早,我們不用乘地鐵。為甚麼我不喜歡地鐵?因為地鐵到天后站後,還要走一段很長的路才能到達試場。正好,我發現了一路巴士路線,可以直接到達那裡。 出門後,我們很快到達巴士站,一切都非常順利。可是,我們上巴士後三十分鐘,突然烏雲密佈。三、四分鐘後,打雷,狂風暴雨。高速公路的前方更發生了車禍,巴士被堵得二十分鐘才動一動。到了一個巴士站, 巴士司機請我們和其他乘客下車。從巴士下來後,我和媽媽沒有帶雨傘, 我們被大雨淋得濕透了。 正當我們十分狼狽的時候,有一位叔叔看到我們,他說:「我有兩把雨傘,可以借一把你們。對了,你們看起來好像很焦急,你們是要趕著去哪裡呢?」媽媽焦急地回答道:「我們要去天后的帝王街考試,現在我們都不知道往哪裡走才能到達,你知道嗎?」我沒有信心地說:「沒用了, 只有十分鐘,趕不過去的。」那位叔叔說:「天后的帝王街是吧,很近的,五分鐘左右就到了。這裡往左,轉三個街口,我帶你們去吧。」 真是雪中送炭!那位叔叔不但借給我們雨傘,還親自帶我們前往呢! 最後,我不但準時到達試場,還取得優異的成績。 鄧東成 天主教總堂區學校 六A     閱讀報告 書名:《鏡花緣》 作者:李汝珍(原著)管家琪(改寫)  出版社:新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  這本圖書的內容大意是唐敖在進京赴試時,中了探花。不料,他竟被人沒收「探花」的頭銜。失意中,他隨林之洋及多九公,暢遊海外奇幻國度。 我一向不愛看中國的古典文學,因為我一直認為這類的故事會很呆板。由於這個原因,我一直有一個問題如雲霧纏繞心間,揮之不去:為甚麼那樣「呆板」的書會深受大眾喜歡?帶著這個問題,我認真地看完這本書。終於,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 其實,「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就以書中的多九公為例,他原本以為黑齒國的人面貌醜陋,他們的學術文化也不是很好。可是,他們不但面目清秀,而且文化修養也很好。 我認為古典文學「呆板」的原因,是因為我懷著輕視的態度對待它。謝謝這本書讓我懂得懷著虛心,才能看出事物的優點。 曾凱樺 彩雲聖若瑟小學 五A     給老師的一封信  親愛的李家莉老師:  你好嗎?你的工作忙碌嗎?  你一直為我們的視藝科努力,你教導了我們繪畫的技巧和畫法,也給我們一些功課來模擬名畫的繪畫方法。不少同學覺得視藝科是一個既花時間又無聊的科目,其實,大家的視藝科成績也進步了不少。 李老師,你時常給我參加一些繪畫比賽,使我有得獎的機會,真的很感謝你。你教授視藝科十分認真,從來沒馬虎。上你的課,我也特別開心,因為我知道每次在你的課堂上,我都能夠學到新的東西。 在這兩年裡,我認識了更多畫家,例如馬格利特、梵谷、秀拉等,也清楚地明白他們繪畫的風格,這都是因為你教導我們才懂的。 真是非常感激你教導我們的一切。我相信將來你教導我們的,一定能幫助我們。我也希望我的視藝成績一日千里,不過,我還要更努力才行啊。我一定會加油。 祝 身體健康  學生 吳己瑤敬上 四月一日 吳己瑤 石籬天主教小學 六A     我的快樂生活 每天早上,我抱著愉快的心情踏出家門。 在上學途中,看見學校的同學、家長和陌生人,大家都匆匆忙忙趕上學、上班。在學校附近小小的公園裡,我看見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做早操,也有的人在唱歌等。 春天時,我看見綠草如茵的花草樹木,也會看見色彩繽紛的花朵。百花齊放,蝴蝶蜜蜂都出來湊熱鬧。 夏天時,我感到風和日麗。雖然汗流浹背,還有令人討厭的蚊子,但是在太陽的照射下會感到很和暖。蟬兒們,鳥兒們都吱吱喳喳地叫,好不熱鬧!  秋天時,我感到秋高氣爽。一陣涼風吹過,把我的頭髮吹亂了。涼風吹送,令人非常舒服。 冬天時,我看見人們都穿著厚厚的衣服。天氣非常冷,我們都不願起牀上學去。回到學校,很多同學都會拿出自己的暖手包或暖手蛋,冬天的寒風凜冽,實在冷得像冰天雪地一樣。 學校的四季充滿同學們互相問候和說笑的景象。同學們在課室認真地學習,在操場上自由地追逐,跑跑跳跳,打成一片,氣氛融洽。我和同學縱然有爭吵的時候,但一轉眼,我們又忘記了不開心的事情,然後又再開開心心地一齊學習和遊戲。 我和同學都很珍惜在學校裡,一同學習和遊戲,歡渡每天快樂的時光。 馬芷晴 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 四B     老師,謝謝你 不知不覺,六年小學生涯快要過去。也許我們曾讓你頭痛,曾讓你擔憂,也曾讓你舒心和感到驕傲……無論怎樣,你都是我們最敬愛的老師。 由我們踏進校門的那一天,你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懷,教導我們不同的知識。你像一根無私的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們不知道前方有甚麼未知的道路,但我們十分感激你們陪伴我們走過的風風雨雨。 老師,是你打開了我們的知識寶庫,教導我們人生道理。即使老師生病了,你還堅持來上課教導我們,只為我們快要考試,希望我們考試時有好成績,升讀一所好中學,我們非常感動和感謝你。雖然你對我們很嚴格,但只是為我們好。我們經歷了風雨,才知道你的可貴;走上了成功, 才知道你的偉大。 七月份快來了,我們即將離別,也許我們仍不夠成熟懂事,也許我們還是一路笑語,也許我們會哭著不願離別,一個擁抱之後還是要離別母校。這條往母校的路,你不知走了多少遍;那一疊疊的作業,你不知批改了多少個夜晚;你為每個學生更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難忘的校園時光,有著難忘的師生情懷,在這個即將畢業的日子,讓我們把最真心的祝福,送給我們最尊敬的人:老師,謝謝你!願你天天快樂!    蔡雅詩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六B 
kjy10_20150614
icon19
青苗天地
2015.06.13
2015.06.14
   藥的四味  關鎂鈴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五F  在我看來,藥,有四種味道。 當我在生病時,身邊的人每每都會為我默默地付出。母親總是第一個摸我額的人,我一邊在口中唸著發燒有多痛苦,她就熟練地將我的被子輕輕揭開,好讓我不要「燒壞」腦袋。母親上班後,總是工人姐姐接手,像馬拉松般照顧著我。她先是哄我睡,再悄悄溜到診所給我進行預約;睡醒了,總是有自家牌的豬肉粥等著我,好讓我能吃得健健康康的。這時候, 再苦的藥到我口中都是甜絲絲的。就像咳藥水的糖漿般,一小口,已足以讓我笑盈盈的昏睡過去。這時候的藥,很甜。 酸的藥是怎樣的呢?時下的年輕人在聽到不合意的意見又或聽到無理取鬧的事情時, 總是喜歡有意無意地說一句:「喂!夠鐘食藥啦!」又或問一句:「喂!你有無病呀?食藥啦!」偶爾開一開這種玩笑,就像嚐到了一點點酸味般,新鮮刺激,有一種好玩的意味;但當人們正在認真地闡述自己時,倘若突然被這樣「餵藥」,就好像被迫同時噎下許多個酸檸檬,一瞬間被酸得甚麼話也說不出、連眼睛也開不了。這時候的藥,真的很酸。 偶爾我們也會有吃苦藥的時候。常聽到人們說"Taste our own medicine",這句俚語的意思,大抵就是自己做出來的苦藥,最後還是要由自己承受,自討苦吃。在欠交功課後被罰作文是自尋煩惱、在完成了一切無關學習的東西卻浪費了溫習學習的時間是自我毀滅⋯⋯心裡的那份苦澀,實在是只有自己才知道。這時候把藥住自己口裡送,真的很苦。 還有那標誌性的辣。吃飯時總有這些時候吧——某道菜放入口中,才發現它的辛辣程度超出了自己能接受的限度。於是,舌頭、舌根就相繼麻痺了,甚麼味道也感受不了。幾秒之後,整個人的感覺就是虛浮,視線也就模糊了,身邊的世界都只成了一個迷離的影像。這刻,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事、物,都像一部對不上台的收音機、又或隔了一個玻璃屏幕般。這時候,想做的就只是脫離,不想再被這辛辣的味道嗆到,甚至纏繞著。想必有些病人每次服藥時,抱著這種嗆辣的心理。 以上只是我對藥的經驗淺談,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會對藥的味道有所體會吧。    喜 樂 藍天陽 香港鄧鏡波書院 五丁 今年有幸擔任戲劇表演的導演,我對本年感恩節的劇目有特別的感想。 光陰似箭,我從中三就開始參與戲劇這項活動,到今年就是整整的三年了。多年來,我演出過多個劇本,卻沒有一個使我如此難忘。 《飛》講述的是一個抱有夢想的小孩長大後,對兒時回憶的懷緬。事實上,這個小孩就是我們,從前有時間去追求最簡單的喜樂,只不過是幻想已足以使我們高興一整天。真正的喜樂,不是豐富的物質生活,而是發自心中最原始的笑容,沒有被污染, 更沒有被負面的心態影響。成長後,人會明白社會上充滿不公義,當自己被煩惱、壓力所綑綁時,內心的喜樂及夢想就不得不屈服在現實之下。 鮑思高神父提醒我們:「不要為任何事憂慮,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社會被沉重的氣氛籠罩,是因為人們不懂得找方法為自己減壓。有人逃避要做的事,只做自己喜愛的事,希望可以從中尋回自己那分最真摯的喜樂。對我而言,我認為我們不應設法去逃避,而是應改變心態。小時候聽過一個西洋的神話,薜西弗斯給了我啟示:人不是愛做喜歡的事,而是愛做自己需要做的事,這才是真正的喜樂。有人埋怨自己工作或讀書生活沉悶乏味時,不妨想想在履行職責或義務的時候,可否體驗到成功感以及與人合作、交流所獲得的信任,這一切都是值得我們高興的。 在生活中,喜樂在我們左右,只是我們忽略了它的存在。兒時幻想成長後的模樣,可以讓我們高興一整天。長大後,被人稱讚所得到的又是另一種喜悅。然而,對長期病患者而言,簡單至生存已經給予他無限的動力。 喜樂,其實可以十分簡單。    一次被冤枉的感受  郭子林 明愛胡振中中學 一C  回憶人生中最傷心的一件事情,就是被一位訓導主任冤枉我打人。當時,我還是個小不點,念小學二年級,時間是中午十二時,午休時間。 當時,我和同學玩遊戲和一起下棋。我和同學玩遊戲的過程中,我和同學有身體接觸。當時的情景是:有一位當值的訓導主任走來,然後,他忽然帶我到教員室去。我滿腦子都是問號,我心想:「到底發生甚麼事呢?」她忽然高聲說:「你為甚麼要出手打人?」我當然為自己辯論。我對訓導主任說:「我沒有打人,我當時只是玩遊戲,我沒有打人。」她竟然忽視我的辯護。我非常生氣,我的情緒開始激動了,她說要記我一個大過。我心想: 「她到底是針對我,還是她的眼睛有問題?」我握緊拳頭回到教室。同學們看到我的臉色不好。直到第三個小息,同學來問我發生甚麼事,我把事情逐一仔細說出來。   直到現在,我的憤怒與痛恨已經消失。我長大了,我明白每個人看到的東西都不同。任何事情都總有第一次,這件事令我反思到做人不應該帶有色眼鏡去看人,做事要仔細判斷。與其去痛恨,不如忘記此事吧! 
kjy02_20150607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6.06
愛青年 愛教會 愛聖母 張心銳執事 追隨神職修道聖召
  「當時覺得神父很博學,而且神父能透過聖體將耶穌與人分享,因而開始思考自己的聖召」,慈幼會士張心銳執事回想他在高小時已開始思考天主對他的召叫。2012年矢發終身聖願,去年領受執事聖秩,張執事將於今年6月20日領受司鐸聖秩,成為神父。趁著本主日教會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張執事分享他的聖召歷程和聖體聖事在信仰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本報專訪)雖然小三才領洗入教,張執事自小已接觸天主教信仰,「外祖母十分虔誠,每天清晨她都會跪在家中的小祭台前誦念《玫瑰經》,然後步行到聖堂參與彌撒。」張執事表示好的信仰培育在家庭開始,家人的榜樣很重要, 家人的陪伴亦為孩子的信仰生活打下基礎。媽媽的陪伴是張執事信仰路上的重要片段,「猶記得我們一起乘電車,途經跑馬地聖瑪加利大堂。聖堂有長樓梯、兩個大石像,我被這所漂亮的聖堂吸引了,也很喜歡參與彌撒,於是以後每個主日媽媽也和我到聖堂去。」 積極投入堂區生活,參與主日學、輔祭會、基督少年團等善會,張執事表示他對堂區有很大的歸屬感。「一方面我在服務和與人交往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學習做一個成熟的人;另一方面, 我得到很豐富的信仰培育,學習禮儀知識、教理、研讀聖經。此外,神父很愛錫我們,更教我們拉丁文、念日課。」 到了高小時,張執事更開始思考聖召,「我為此祈禱,並感覺天主叫我求『做神父』的恩典。」初中時,他對慈幼會仍是毫不認識,只是翻開教區手冊,看到一個獨特的名詞「維豪備修院」,於是致電查詢,非常初步地了解到這是個適合中學生的地方。幾經轉折,張執事最後和另外五名有意追尋聖召的青年加入備修院。 「備修院是一個聖召辨別的中心,讓我們知道天主對我們有甚麼召叫」,張執事解釋。在備修院中,他們度有紀律的團體生活,有信仰培育、需要勞動分擔院務,同時繼續學業。經過五年的備修院生活,張執事明白到天主召叫他成為一名慈幼會士,於是中學畢業後便往澳門接受準初學培育。 決定成為慈幼會士,張執事指出是因著會士的榜樣。「我在每個會士身上看到鮑思高神父, 他們活出鮑思高神父的特質。」此外,他明白到自己身上同時有修道和司鐸聖召,「鮑思高神父曾說,慈幼會士的會衣就是工人服,與青年一起工作。我渴望服務青年,而我希望透過禮儀和聖事培育他們。」 「聖體聖事不斷轉化我,令我成長」,張執事分享,「一般的食物進食後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份;領受聖體卻讓我們成為聖體,成為耶穌基督的一部份。」他強調聖體聖事和修和聖事相輔相成,「聖體是天主的臨在,滋養我們的生活, 妥善地辦修和聖事則幫助我們為領受聖體作更好的準備。」 張執事鼓勵同學透過三個幅度認識和默想聖體聖事這個奧跡,第一是感恩,「不論是領受聖體或朝拜聖體,我們也能以感恩的心,感謝天主給予我們生命、家庭、讀書的機會等;感謝天主將耶穌賜給我們,讓耶穌在聖體內常和我們在一起。」第二是求恩,求天主賜予恩寵,讓我們做得更好。第三是天主的臨在,「天主無處不在, 而聖體便提醒我們天主就在這裡,祂和我們在一起。」 鮑思高神父敬愛進教之佑聖母,張執事亦認為聖母是他信仰和聖召的中心。「從小我便覺得聖母十分親切,小時候堂區舉行聖母家訪,小小的聖母像會放在家中一個星期。」他回想昔日常在堂區的進教之佑聖母祭台前祈禱,以及進入備修院面對擔心和猶豫時,聖母給予他的安慰。「慈幼會有一個傳統的說法:每個加入慈幼會的人都是由聖母親手帶領;為我而言,聖母是保護者,也是導師,教我不用害怕擔憂。」   晉鐸在即,張執事表示心情興奮,「因為這是天主對我的肯定。」他為自己的鐸職定下目標,期望繼續慈幼會的精神,盡力關心窮苦和弱勢的人。「司鐸既是基督的代表,就該如基督一樣,與人同甘共苦,關心有需要的人。」他亦希望為青年提供良好的信仰培育,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召叫。「成為善牧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願我能讓他人在我身上看見鮑思高神父。」(澄) 
kjy13b-20150607_0
icon89
校園隨筆
2015.06.06
爭氣
   去年聖誕節假期,到戲院欣賞了一齣在學界深入讚賞的紀錄片《爭氣》(英譯My voice, my life)影片內容記述幾位中學生及幾位在心光盲人學校讀書的失明學生,參與音樂劇《震動心弦》的演出。在綵排的過程中,他們得到校長、老師、導師及導演等人的鼓勵及指導,最終都能夠排除萬難,成功演出了音樂劇。 這群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的是小康之家、有的是低下階層。他們遭遇不同的問題,有的非常反叛,成為「邊緣青年」; 有的放棄學業,沒有人生目標。這些本質不錯的青少年,以反叛的態度與長輩相處,引起了不少問題,令師長非常頭痛。幸好有一群對他們不離不棄的教育工作者,循循善誘,令這群青少年最終找到自己的理想。此外,他們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懈,重拾自信,積極地演好自己的角色,闖出了一片新天新地。 影片的內容令人感動,尤其是見到那些被判斷為頑劣難教的學生,經過校長、老師及導師的勸勉後,漸漸地成長,全心全意投入音樂劇的演出,並且改變對身邊親人的態度。見到他們的父母及師長感動落淚的情景,我也被感動了。 此外,我覺得影片帶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就是「人人可教」。影片中介紹的幾位學生,大部分都被人認為是無藥可救的, 根本沒有人願意為他們花時間,結果他們的行為變得愈來愈差。在惡性循環的情況下,學生的態度變得愈來愈惡劣。身為教育工作者,我極不希望見到這種現象。經過這群有心人的努力後,學生的表現有明顯改善,這正好引證了「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看完影片,我覺得自己的教育信念是正確的: 作為老師,應該發掘每一個學生的長處,給予學生發展潛能的機會,協助他們建立自信。只要學生對自己有信心, 做起事來就會變得積極,就算遇到困難或挫折,他們也不會害怕,勇往直前, 把事情做到最好。 在現今的社會裡,價值觀念非常混亂,年青人有時真的無所適從。不過, 我認為只要他們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為自己訂下目標,爭氣地做人,不看低自己,相信距離「成功」的目標是不會太遠的。 願梨木樹天主教小學的學生都能善用天父賜予他們的「塔冷通」,好好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為未來創一番事業。   作者為梨木樹天主教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