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李青霏老師
作者: 李青霏老師
苦中有真意,留待你發現
刊登日期: 2015.11.14作者: 李青霏老師
「功成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兩番雞。
五千鞭韃寸膚裂,六尺懸垂二盜齊。
慘慟八埃驚九品,七言一畢萬靈啼。」
(清,康熙〈十架頌〉)
康熙帝以其豐富才情,在短短五十六字內, 精煉地描述了耶穌自最後晚餐至身殉十架的歷程。基督降世,犧牲自己救贖世人,被釘死於十字架上,本是家喻戶曉的事。可是,也許文字敘述始終隔著一種「藝術的距離」來反映,未必能有效觸動人們困瘁、蒙塵的心靈 —— 認知上知道,未必等於有深刻的感悟。
導演米路吉遜以實錄式手法拍攝電影《受難曲》(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透過畫面活活地呈現耶穌的受難歷程,為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它雖富爭議性,卻帶出了痛苦的主題, 對人的啟迪因人而異。的確,基督受難的真正意義,不能單從畫面表達,須觀眾自行體會領略。
//php print_r($n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