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濃情走過30年.學校宗教教育系列
我們的心 不是火熱的嗎?
刊登日期: 2014.02.16作者: 陳永堅
教會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心靈培育,這一點,在教會的訓導文獻中清晰可見。「今日年青人受傳媒世界的事物所感染,並將在週遭環境所接收的信息引進課堂上;這情況確不足以為奇。也許其中某些學生會因此變得冷漠和麻木。」(《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宗教幅度》#71)有些學生認為宗教科是可有可無的科目,學校安排的宗教學習經歷是浪費時間, 無助於他們考取更好的成績;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學校應投放多一些教學的時間在核心科目上。
部份嬰兒領洗的公教同學,他們欠缺宗教生活的栽培, 不大願意承認自己是天主教徒,他們不高興教師強逼他們參與禮儀和出席天主教同學聚會及活動。教師面對著沉重的工作壓力,接觸學生的時間不多,在照顧學生信仰成長的路上,感到有心無力。
//php print_r($node); ?>失落的,要尋找; 迷路的,要領回
刊登日期: 2014.01.19作者: 陳永堅
莊稼多,工人少
刊登日期: 2014.01.12作者: 陳永堅
在天主教學校推動宗教教育是公教教師的使命,耕墾心田,預備兒童和青年接受救恩的喜訊,轉化他們的心靈, 按福音的精神生活。因此,「學校應盡一切力量幫助教會達成教授教理的使命,且盡可能的延聘資歷最佳的宗教老師。」(《天主教學校》52)
宗教老師不單傳授真確的宗教知識,其信仰生活是基督的見證,信徒的模範,以言以行活出信靠、喜樂、犧牲、寬恕、仁愛。宗教老師要「相信所閱讀的、宣講所相信的、生活所宣講的」,這樣才會吸引人認識耶穌,其教導亦具有感染力。「教會確保天主教學校的教導和教育都是基於天主教信仰的原則,而且是由一些教義正確、生活誠實的老師來傳授。」(參閱《天主教法典》第803條;《東方教會法典》第632及639條)
我們都是播種者
刊登日期: 2014.01.05作者: 陳永堅
還記得畢業後尋找第一份教職,首選應徵天主教學校,強調自己是一位天主教徒,已修讀教理班,並期望任教宗教科和帶領宗教活動。轉眼間, 在天主教學校從事教育工作已是三十個寒暑。
//php print_r($n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