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青苗天地
青苗天地 2018.10.14
刊登日期: 2018.10.12作者:
中秋節有感
唐琳琳 天主教新民書院 二C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中秋節在我的記憶中是一個團團圓圓的日子,一家人在一起和和氣氣地吃飯,一起賞月,一起聊天,無疑是最好的,也是最幸福的。但是今年的中秋節媽媽沒空,所以只有我們三個孩子在家裡,不過我們也沒有閒著,我們在網上得知沙田有中秋晚會,便 急怱怱地趕去趁熱鬧,怕晚會結束,錯失這一年一度的盛會。
我們乘搭東鐵,很快便到達了目的地,一下車,就感受到沙田對我們表示的「歡迎」。車站裡人山人海,與往日不同的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們隨著大眾前往晚會中心,柱子和柱子中間掛滿燈籠和燈謎,彷彿夜晚灑落的星雨,我和姐姐用力從人群中往前湊,想看清這些夜放的花朵,更比賽誰猜得更 多。我和姐姐一路走一路猜,很快便到了盡頭,我們最後走到了兌換獎品的地 方,一對答案,發現我們猜對了很多, 還獲得幾支筆和糖果,令我們感到十分開心。
青苗天地 2018.10.07
刊登日期: 2018.10.05作者:
雨中的街頭
譚景曦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 中三若望
八月的下午,雨淅淅瀝瀝的自天空落下,為盛夏的江南街頭驅散了連日來的酷暑。我坐在窗前,看著一滴滴小雨點從窗邊划過,忽然有了上街走走的念頭。家鄉的雨,總是有種莫名的迷人氣息,讓人從心感受到寧靜與舒適。
自上次告別家鄉,已有七年之久。我撐著傘,獨自一人走在雨中的江南街頭上。順著河流的方向走,昔日船家的小船映入眼簾,依舊靜靜的依偎著石壆,身旁的柳樹在雨點的輕敲下微微晃動著,幼細的柳枝隨風飄逸,柳樹和小船可以是說是老朋友了。歷盡歲月滄桑的它們,如今卻在綿綿細雨中相映成趣,別具一番江南氣息。
青苗天地 2018.09.30
刊登日期: 2018.09.28作者:
往紐約朝聖探訪瑪利諾修女
吳卓尚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
二〇一八年的暑假,我在瑪利諾修女會院度過了精彩又難忘的十天,過程讓我對天主給予我的引導和人生的領悟徹底改觀。旅程中,我和同學們有幸與曾到世界各地服務、讓天主的大愛顯現於人間的修女們傾談。她們充滿著奇跡和信德的故事 深深使我受到啟發,而她們無私的奉獻、全心順從天主,以及拿得起、放得下的信念也大大地讓我感動──其侍奉的熱誠 令我明白生活必須有心靈的豐饒,以及為天主所賜予的一切感恩。
由於這次旅程以朝聖為主,娛樂為次,我懷著服務的心踏上旅程,如在花園和農莊協助修女們除草、收割。起初,我也不太願意做這些苦工,但修道院的溫暖和愛感動了我,我便與朋友一起嘗試除草,並發現箇中樂趣!有了修女的幫助,我和組員們更比預期整理了更大範圍的花圃,因此感到無盡欣慰。修女們不但對我們的成果十分滿意,還稱讚我們把花園整理得史無前例地好呢!
透過如此類推的小活動,我在修道院學會衷心地樂於助人。這不但給予我無比的滿足感,過程中與服務對象建立的情誼更使我深感溫暖,推動我主動向弱勢社群伸出援手。
青苗天地 2018.09.23
刊登日期: 2018.09.21作者:
活出信仰
黃嘉雯 東涌天主教學校
從小我就浸淫在不同宗教氛圍裡。無論是以前幼稚園逢星期六站在禮堂裡聽的佛經,還是現在開學、節日和結業祈禱會上,都會聽到不同的宗教信息。
「為甚麼要有信仰呢?」這個疑問卻在我腦海中 慢慢萌生起來。為解除這個糾纏我多時的人生問題, 我參加了這次的交流團。
那些關於神的故事和傳說,怎樣也無法證實,信則歷歷在目,疑則虛無縹緲,唯一可信的,我想只有歷史。二十六聖人紀念館的入口就設有二十六聖人的 石像,令我驚訝的是,最年輕的只有十二歲。我不禁細想到底是甚麼力量,使一個本應在瀰漫著幸福和愛的氛圍下生活的小孩,要到一個陌生又冷清的街道受皮肉之苦 。
是信仰嗎?
青苗天地 2018.06.24
刊登日期: 2018.06.22作者:
讓座
李浩然 香港鄧鏡波書院 二A
讓座是中國人的美德,所以每當我看見有需要的人時,我也會主動讓出座位, 但有一件事令我覺得讓座變得困難,事情是這樣的。
一天,我放學後如常地去參加籃球校隊的訓練,但當天變成體能訓練,所以我感到十分疲累,於是打算坐港鐵回家。上了港鐵後,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座位坐下,便開始小休。但我的小休時間短得很,列車到達下一個站時,忽然走上來一位提著大包小包日用品、手上抱著嬰兒、看上去十分狼狽的婦人。我本來打算讓座,但我實在太疲累了,所以沒有即時讓位給那婦人。我想或許我沒有讓座,也會有人讓座。但車廂內,竟然沒有人把座位讓給她,我的內心十分掙扎,結果還是出於愛心,把座位讓了出來。
這件事後,我明白到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渺小,但一個小舉動,能夠幫助別人, 力量可以由小變大,就如聖鮑思高所說:「要行善,就應鼓起勇氣,隨時自我抑制, 和善待人。」行善時,就應鼓起勇氣,不應怠慢。
//php print_r($node); ?>青苗天地 2018.06.17
刊登日期: 2018.06.15作者:
熱鬧過後,我卻感到失落
陳浚文 聖類斯中學 五乙
熱鬧過後,我卻感到失落。我想這種極差的感覺,也應要早點適應,因為以後的路還很長,而這種失落的感覺亦會如跟尾狗一樣,一直尾隨著我。
今日我要吃一頓餞行宴,送別一位不太相識的朋友,可能也稱不上「朋友」,只可稱作「相知的人」。但我之所以會去吃這頓餞行宴,是因為畢竟也跟他當了兩三年同學,而且大家也有不少共同朋友。我倆都生性貪玩,在課堂上每次玩撲克牌總見我倆的蹤影,可能是「識英雄重英雄」的關係,我倆每見對方在上課時做一些因貪玩而狂妄的事情時,總予以讚歎,如我在窗邊看到他成功逃學去看戲的時候,我會擺出一個拱手的手勢,以抒我內心佩服他之感等等。
//php print_r($node); ?>青苗天地 2018.06.10
刊登日期: 2018.06.08作者:
敬師之道
林家俊 聖貞德中學 四望
比較「努力向學」和「具備良好品德」,何者才是敬師之道的首重?在我看來,後者較為重要。一個具備良好品德的人,儘管他在學業成績上輸給別人,但論到品格修養,他未必是個失敗者。因為他懂得怎樣報答老師,感謝老師對他的付出。相反,一個只重視努力向學的人,儘管他學業上名列前茅,鶴立雞群,然而卻不太懂尊重老師,目中無人,自以為是,未有感激老師的教導,那又何來敬師呢?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的職責不單是講授學業,解答疑惑,還有傳授做人的道理,這正是教我們須具備良好品德去對待每件事。老師經常教導我們:成績未如理想不要緊,但不能連自己的品德操行也輸掉。這話正表明在老師眼中,學生的人品比成績更為重要。即使不能在學業上報答老師:但仍能在自身品格修養上報答老師。學生做到這一點,老師亦會為此感到安慰。
//php print_r($node); ?>青苗天地 2018.06.03
刊登日期: 2018.06.01作者:
開不了口
黃以騫 英華書院 二B
早上, 我和朋友為了探望一位老師, 便相約乘坐小巴一同前往, 因為乘小巴是前往老師家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小巴總站在一幢舊樓之下, 舊樓的外牆破舊不堪, 生鏽的鋼根佈滿在外牆上, 幾可媲美一張蜘蛛網, 我的頭頂上方是一個生鏽的支架—— 吊着一個「乘風起舞」的招牌, 樣子顯得搖搖欲墜。於是, 我立即退回簷篷內, 急忙撥打手提電話尋找朋友, 只求他盡快趕來, 一起趕快上車脫離險境。 朋友大約遲了五分鐘才到來,還要是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他全身大汗淋漓,氣喘地向我招手,催促我快點上車。我們坐上了小巴, 等了一會,卻只見小巴司機遲遲未有開車的意欲,他只是悠然地抽一口菸,隔數十秒便吐出一口霧。我的朋友突然從座位上彈起來, 神色匆忙地走到靠近司機的位置說:「你還要等多久才會開車?如果尚有一段時間,我想去旁邊的公廁,很快會回來。」
//php print_r($node); ?>